總有一部畫面美麗復古,故事戲劇幽默的好電影會給你帶來驚喜並讚嘆不已,而《布達佩斯大飯店》就是這樣一部可以給人別樣感受的一部電影。
這部電影是美國導演韋斯·安德森的第八部電影長片,也是他自編自導,由拉爾夫·費因斯、託尼·雷沃羅利和西爾莎·羅南等主演共同完成的電影巨作。它講述了戰爭時期一個歐洲的著名飯店看門人葛斯塔夫先生和和他最信任的門童的友誼羈絆之間的故事。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等重要獎項。
故事的開頭由一個作家對一個沉默老人的好奇展開,並以兩人共進晚餐的開始解決作家心中的疑惑而引申。在老人開始回憶時影片切換到了其年輕時代的畫面,這樣的細節處理也許入迷的觀眾不會輕易發現,但也是這部電影最亮的深處理。老人的故事開始回憶,講述葛斯塔夫先生送走D夫人並在比期間結識了門童ZERO。葛斯塔夫先生教給門童在酒店服務需要具備的技能,並且越來越信任賞識門童,這為後面葛斯塔夫先生越獄和尋找真相做伏筆,他和他的配合妙不可言。也是後面兩人故事的開始。我們會對葛斯塔夫先生和門童ZERO之間亦師亦友,互為生死與共的關係感動,也會對他們截然相反的性格特徵而覺得可愛。
這部帶有希特勒特徵的反派人物使故事跌宕起伏。D夫人的長子德米特裡為爭奪財產殺害無辜給觀眾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與感想。也許影片中在博物館追殺律師的彼此的腳步聲仿佛敲在心尖上,後來脫鞋子的畫面又仿佛走在腦海裡讓人印象深刻,我們會為律師突然被夾斷的四個手指從追逐中驚醒,也會為還未反應過來就已經遇害的事實感覺到諷刺。相信每個人都會下意識的認為阿加莎深處險境,然而得知的卻是管家姐姐的遇害感到意外。
布達佩斯很戲劇,因為兩個主人公之間的感情超越了國家與民族,門童ZERO也在後來遇到自己的愛情,我們會為這感到溫馨,但也為他們的感情籠罩著政治的黑幕而感到難以名狀的悲傷。布達佩斯也很諷刺,歐亨利式的結尾讓人的期望在這一刻幻滅,葛斯塔夫先生第一次從軍隊下逃脫讓我們相信他會安然無事,然而老人卻回憶到他死於那裡並戛然而止,然後無聲自留想像。
布達佩斯對稱性的畫面,玫瑰色調的濾鏡,獨特的比例和定格的拍攝都把美學展現的淋漓盡致,也把布達佩斯和歐洲戰爭年代的悲傷對比性的表現出來。相信每個講究美學的人都對布達佩斯的美折服。它美在建築,美在雪花掩埋的風景,也美在不管過去多久那個老人的懷舊。布達佩斯美於永恆
除了故事與玫瑰色調,布達佩斯還在於它的隱射的歐洲戰爭的災難與悲哀。希特勒式的反面人物,「這個時代可悲的怪胎」的發聲,因為戰爭使政治民族黑暗的時代都仿佛在無聲的訴說著不滿。然而那個仿佛踩在絨毛上的歐洲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再也不存在,存在的仿佛就是布達佩斯的痕跡。
一部好電影讓我們消遣娛樂,也讓我們了解歷史,同時更讓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不一樣的情懷。《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優秀來自於導演對布達佩斯的情懷和三十年代歐洲的感受,也來自於每個不凡實力演員的精心演繹。對於觀眾的我們來說仿佛只剩下了憋漲而無措的臉,沉迷於布達佩斯。
布達佩斯永遠美麗,戰爭年代的歐洲永遠在人們心中有喜有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