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佩斯大飯店》,配得上太多讚美的詞彙,但是電影最後的十幾分鐘,我內心感到了一股深刻卻難以名狀的悲傷,想了好久,也想不明白是為什麼。感覺就像做了一場夢一樣,似乎歷歷在目,卻又難以言說。《布達佩斯大飯店 》:少女心的建築,你看過了嗎?
它具有韋氏電影的一切元素:移動長境、暖色調的豔麗布景、精緻裝潢與服飾、冷幽默、一個了不起的焦點人物、一段或幾段令人驚豔的成長關係,還有永恆的Bill Murray。當然,迷你布景和對攝影光線的控制也依然賞心悅目,加上Randall Poster和Alexandre Desplat配樂,短短的一小時四十分簡直是一場童話體驗。故事圍繞著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神秘主人展開,回憶中嵌套回憶。難民出身的酒店禮賓員「零號」小孩,被一位堪稱完美舊紳士的酒店經理古斯塔夫先生培訓,跟著他經歷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盜竊、謀殺、越獄、出逃等事件,穿越炮火,見證了「貴族歐洲」的崩塌。說古斯塔夫先生是「完美舊紳士」,因為他對酒店管理一絲不苟,心細如髮,舉止優雅,信守承諾,尊重所有人的人格和感受,卻頻頻和來酒店渡假的老太太們偷情。估計在貴族們的行為守則裡,偷情是不算反人性降人格的,因為事關羅曼蒂克嘛。何況老太太們缺乏關愛,給予生命的最後浪漫甚至可以歸到高尚的抽屜裡去吧。
但無論怎樣總結都是不對的,因為L』Air de Panache是不能也不該被語言複述的,它是電影中不知疲倦的視覺細節,是飯店粉紅色的嚴格對稱結構,是Mendl’s小蛋糕的華麗包裝,是嚴密而無所不在的酒店地下組織網,是捷克溫泉鎮卡羅維發利的鹿雕像。它是韋斯·安德森回望歷史的眼睛,也是茨威格的逝去了的歐洲。L』Air de Panache就是布達佩斯大飯店。然而布達佩斯大飯店終於還是衰落了。但在L』Air de Panache的尾香裡,還有Mendl’s的小蛋糕被留下了,在空落落的酒店餐廳裡,在寂寞而又沉默的旅客中。還有音樂,瑞士、匈牙利和俄羅斯的鄉村音樂。
故事要從一位無名作家說起,為了專心創作,他來到了名為「布達佩斯」的飯店,它曾經輝煌如今不復往昔。在這裡,作家遇見了飯店的主人穆斯塔法,年老的穆斯塔法常沉浸在回憶裡,他看起來十分憂鬱、安靜、優雅,讓人好奇想知道他人生故事!沒想到穆斯塔法主動邀請作家共進晚餐,席間,他向作家講述了這座飽經風雨的大飯店的前世今生。 難民出身的穆斯塔法,曾是酒店門房「Zero」,在他的回憶裡,故事的主人公:一位堪稱完美紳士的酒店經理古斯塔夫先生也逐漸呈現出來,古斯塔夫先生有「貴族紳士」品行,對酒店管理細緻用心,他舉止優雅,喜歡讀詩,迷人風趣,重視工作細節與原則,真誠的尊重他人,還有---用溫柔的愛安慰許多金髮年老有錢的寡婦!布達佩斯大飯店在他的經營下,有著輝煌榮耀的歷史。古斯塔夫和年邁的D夫人情投意合,在D夫人去世後,在遺囑中將一副價值連城的名畫留給了古斯塔沃,這一舉動惹惱了她的兒子迪米特裡,為爭奪遺產,而陷害追殺古斯塔夫,古斯塔夫和Zero在戰爭時代背景與迪米特裡追逐下,經歷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盜竊、謀殺、越獄、出逃等事件。然而即使在他最狼狽的時候,古斯塔夫先生還要噴灑高級香水。這是一個象徵,代表堅持精緻、優雅與美的紳士品格,這是他至死也不放棄的人文精神。
影片用層層倒敘的方式,以三個時代,不同的敘事人,交相呼應、頭尾相接地追述了人物及其所生活時代載體的故事,仿佛一條時間的河。影片中還講述門童Zero和女蛋糕師的愛情,他們並沒有像童話裡那樣,波折過後,「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女人很早就死於疾病,而門童緬懷她至老。當片中的作家詢問老年門童「你願意把自己所有的財產跟國家換一個不能盈利的殘破的酒店,是什麼原因呢?是不是因為只有在這裡你才能最接近古斯塔夫先生」時,老門童回答:「不是的,我只是為了懷念我的妻子阿嘉莎,因為我們曾在這裡度過很美好的一段時光,雖然很短暫。」 愛情雖然短暫但卻刻骨銘心。
對於歐洲繁複華麗追求極致的貴族文化和手工傳統,我一直本能地迷戀和膜拜。相似於中國古代,等級社會的條件提供給了皇族集中國家資源製造奢華生活的條件。只是在風格方面,歐洲所崇尚的視覺體系比中國更為浪漫和多樣,注重陰陽的對比和融合。這當然決定於缺少極權統一的歐洲地理政治結構。拿《布達佩斯大飯店》為例,端莊龐然的飯店建築充滿雄性的權威力量,而走進大飯店,處處都是細膩的心思和苦心的手作,從吊燈到壁紙,從浴缸到門把手,從員工制服到粉紅小蛋糕…… 無不滲透著女性的細緻入微和繁花似錦。那個反覆出現的Mendl's蛋糕包裝,仿佛是Christian Dior香水或者Tiffany珠寶的化身,渾然天成,又極盡華美。包括包裝上的logo,都刺激著我創作的欲望,打造一個屬於每個人的可以碰觸和擁有的夢幻。
導演對顏色和擺設有著特殊的執拗,像是個強迫症患者一樣,東西擺放不整齊不舒服斯基,有灰塵不能容忍斯基,整個畫面顏色對比明顯但是又溫柔親近,有些色澤對比強烈的圖畫在到來視覺衝擊的同時會有一點侵略感,但是這部電影的配色絕對不會這樣。擺放都是精心安排井井有條,但是又不會顯得呆板生硬,就像整個故事用的一層層推進,像是盜夢空間一步步講述進去,但是又親切的留下一步步的行走線索,就像是林子裡的麵包屑,導演一點點賣弄的意思都沒有,就是乾乾淨淨的循序漸進下去。規規矩矩的構圖和故事又飽含著變化和驚喜,構圖是這樣,故事也是這樣,就像是古斯塔夫說的,一點點文明的光輝留在其《布達佩斯大飯店 》:少女心的建築,你看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