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分享一部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
在部電影是我一個好朋友分享給我的。她說,喜歡攝影的都會看這部片子,裡面的構圖很好,非常值得學習。
當時她寫下了這部電影的名字給我,那張淡藍色的便利貼早已不知落到何處。
直到最近,我才想起來去看了這部電影,色彩構圖超厲害,導演在美學上的追求令人讚嘆,推薦給你們。
電影海報
電影簡介
影片講述了戰爭時期一個歐洲著名大飯店看門人的傳奇,以及他和一個後來成為他最信任門生的年輕僱員之間友誼的故事。這個看門人的傳奇串聯起了一個盜賊與一幅文藝復興時期油畫,一個大家族的財富爭奪戰,以及改變了整個歐洲的突發戰亂。
「安德森被稱為處女座導演,原因就在於對於構圖的極致追求。他的電影幾乎每一幀都可以截屏下來當做屏保,黃金分割的比例,左右構圖幾乎完全對稱。從這一點上來看,安德森始終是清醒的,他以俯視的角度去縱觀這個故事,使其清晰樸實,令觀者回味無窮。」
導演借鑑許多不同時代的拍攝技法,比如說畫幅比例呈現了三種不同比例,通過畫幅變化直觀辨別時空的轉化。
視點轉化,電影的敘事視點發生多次轉化,通過一個個媒介將我們帶入故事當中,女人走到紀念碑前翻開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書,畫面轉到了一個八十年代老作家的視點,這裡發生了一個視點轉化。
開頭一個女人帶著一本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書在紀念碑旁看,結尾同樣在女人看完併合上書時結束,故事結構首尾呼應。
還有構圖,在導演的鏡頭下,幾乎每一幀都是對稱的,從中軸線劃分下來兩邊完美拼合。導演不僅對構圖追求對稱完整,而且對故事結構上也很講究。
還有鏡頭運動及機位選用,導演對相應的年代進行了某些嘗試。在表現三十年代的故事時,鏡頭運用很多定焦鏡頭,故事的發展和轉場通過角色的走位和表演來加以呈現。
還有對色彩的使用,電影裡的色彩豐富,在不同時空展現出不同的風格。
「微弱的文明之光,仍存留在這野蠻的屠場裡,這就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