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影評】《布達佩斯大飯店》》:滿懷對世界的愛

2021-03-05 幕味兒

《布達佩斯大飯店》》:滿懷對世界的愛

文.木衛二(北影節特邀影評人)

如果你不熟悉韋斯·安德森,那麼《布達佩斯大飯店》無疑是最適合的一部電影,藉此你可以充分了解他的作品風格。影片大牌群星璀璨,故事行雲流水,美術過目難忘,音樂靈動悅耳。而如果你熟悉韋斯·安德森,那麼,《布達佩斯大飯店》簡直是一次無以倫比的豪華盛筵,一場停不下來的華麗舞會——就像義大利導演維斯康蒂的鴻篇巨製《豹》。

如果你剛好認識奧地利作家茨威格,這部《布達佩斯大飯店》的靈感來源,那麼,電影在最後流露出來的的惆悵與悲傷——轉瞬即逝卻彰顯出來的人性光輝,它一定會猝不及防地擊中你。如果你不認識,或許聽聞過茨威格和妻子在巴西雙雙自殺,那時正是1942年,德國法西斯肆虐歐洲。茨威格因為歐洲的淪陷而離開,因為舊世界和人類文明的隕落和毀滅而絕望。《布達佩斯大飯店》便是借一名作家(他)的口吻來講述故事,主人公古斯塔夫更是在外形上與他有相仿神似。

電影有一個long long ago的俗套開頭,如果先行補習茨威格《昨日的世界》序言(事後也可以),那麼,效果無疑會更佳。有不少評論家認為,《布達佩斯大飯店》浪費了一個架設好的套層結構,即去掉小女孩、中老年作家等序幕鋪墊,其實影響不大,但電影沒有成為「永遠的零」(Zero)是有原因的。

從古怪的貴婦到愚蠢的警察,從滑稽的門童到可笑的殺手,《布達佩斯大飯店》把其他人都織在了一張大網上,但他們統統只是為了映襯古斯塔夫的存在。作為一個體面且講究的人,古斯塔夫更多擁有的是一種「世俗的高貴」,而非藝術家式的自命不凡和孤芳自賞。畢竟,他服務於這家布達佩斯大飯店,他教給Zero很多東西,甚至為他付出了一切。越是不值一提的護照一筆(新舊世界的重要差異),愈發體現出這個人的高貴與真善。他所維護的尊嚴不僅僅是來自於他自己,更多是Zero——這個來自歐洲以外的年輕難民。也就是在這個結尾處,電影突然擺脫了先前的嬉鬧頑皮,流露出人生如寄的真性情。

不計這個結尾,在多數時候,《布達佩斯大飯店》就是個韋斯·安德森風格的娛樂片——大牌雲集的商業電影,粉嫩嫩、萌兮兮,與眾不同又自有妙處。電影裡頭的人物一會像默片,一會像驚悚片,一會像卡通片,更多時候又像韋氏自己的作品。他們不停地做著切割畫面的快速運動,從橫向到縱深,連飛帶跑,以至銀幕畫幅比也一塊變形扭動,充滿了神奇的魔力。

或許有人會自認神經大條,沒那麼心思細膩,對人類社會也不太關心。那《布達佩斯大飯店》也不會叫人失望,它的精彩處全在幽默滑稽天真搞笑荒誕可愛的瘋狂細節,譬如那隻被扔出窗外的波斯貓,害我在電影院裡大笑出聲。那些32倍速一般的追逐打鬧和快速切換,令人害怕電影真會突然斷了氣。

韋斯·安德森展示它的想像力,作為觀眾,你只需專注感受。那副以假亂真的女同畫作,那些專門為電影設計的字體和配色,那個在網絡上瘋傳的巧克力花魁甜品——它也是專門為電影應運而生。這些幾乎不存在現實世界的細節,它們組成了一個夢幻的昨日世界,組成了一座有著悠久歷史底蘊的布達佩斯大飯店,而明眼人都知道,法西斯來了又去,後來是社會主義,它指代的就是人類文明的棲息地。

至於電影感人的地方,或許稍稍需要補一番時代大背景。當然,你也可以不認同茨威格面對生活、面對世界和面對人類文明的決絕態度,甚至有人不免要冷笑,與中國社會所經歷的災難相比,歐洲人簡直還是太幸運了。但即便都是上世紀的陳年往事,難道中國社會就能脫離於人類文明而存在?這部一直飛快行進的電影,當它突然慢了下來,你便知道,這個世界變了。只有滿懷對世界的愛,茨威格才之所以成為茨威格。也只有滿懷對電影的愛,韋斯·安德森才會拍攝出這部《布達佩斯大飯店》。

相關焦點

  • 視·界丨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直到寫影評的時候我才知道男主角就是《英國病人》裡的拉爾夫·費因斯(Ralph Fiennes)。(女孩捧著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小說)《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故事裡也有一段懸疑和一段越獄,並且沒有避開那些血腥的殺人場景。但是這裡面的懸疑和越獄都帶有幽默色彩,你會輕鬆跟著電影一步步尋找答案。
  • 偉大的建築是文明的紀念碑《布達佩斯大飯店》影評
    總之,安德森的電影世界就好像是他一手打造的玩具小屋,而他像個木偶大師,扯著角色身上的線,在這個世界中上演著似乎只有自己理解的故事。《布達佩斯大飯店》的主線故事說起來並不新鮮: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大堂經理、對工作一絲不苟、愛好結交金髮老貴婦的中年帥叔古斯塔夫,因為捲入老情人D夫人的謀殺案而鋃鐺入獄,在一位零工作經驗、零學歷、零背景、連名字都叫做「零」的小跑堂幫助下,越獄成功,洗恥雪辱,不光找回了自己的清白,還繼承了D夫人的全部財產。
  • 布達佩斯大飯店 | 最美麗的優雅世界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每個畫面都美得可以做壁紙的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  《布達佩斯大飯店》是由美國導演韋斯·安德森編劇、導演兼製片的電影,上映於2014年。故事通過一位酒店門房和他的門生的種種遭遇,為觀眾講述了一個荒誕而又令人唏噓的故事。  導演韋斯安德森,是一個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他非常注重畫面的美感,甚至到了一種強迫症的地步。
  • 《布達佩斯大飯店》:世界美好,只是人類不識好歹
    他的片中,幽默感常常通過「死鍋(Deadpan)風格」表達出來:演員常常面無表情、體無動作,但在克制、細微的變化中,以及一尷一尬的停頓之間傳遞著古怪的冷幽默感。安德森顯然不是寫實主義的擁躉,電影中的色調、道具、布景,常常色彩明豔又稀奇古怪,像是直接從童話故事中搬出來一樣,而且注重細節到達偏執狂的水準。
  • 豆瓣8.8《布達佩斯大飯店》| 舊世界的瑰麗,新世界的緬懷
    布達佩斯大飯店部分獲獎情況它表達了新世界的人們對舊世界裡的瑰麗、秩序和人性的光輝的無限緬懷。她正雙手捧著這位國寶級作家的書《布達佩斯大飯店》,眼裡充滿了崇敬與懷念。作者的緬懷接下來是老年作家亞瑟的緬懷,他向鏡頭前講述作家的人物和故事不是憑空想像的,卻被一旁的頑皮的孫子拿著槍打鬧或做鬼臉,生活化場景很強,卻開始懷念起青年時期他在布達佩斯大飯店遇到的那些故事。
  • 下一站,《布達佩斯大飯店》
    故事要從一位無名作家說起,為了專心創作,他來到了名為「布達佩斯」的飯店,在這裡,作家遇見了飯店的主人穆斯塔法,穆斯塔法邀請作家共進晚餐,席間,他向作家講述了這座飽經風雨的大飯店的前世今生。   飯店曾經的主人名叫古斯塔夫,而年輕的穆斯塔法在當時不過是追隨著他的一介小小門童。
  • 《布達佩斯大飯店》:真實與想像的世界,有模糊的邊界
    《布達佩斯大飯店》:真實與想像的世界,有模糊的邊界。這部電影裡的故事很有趣,有些想像與現實模糊不清的地方,故事主要是圍繞擁有著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神秘主人進行展開,是回憶中又嵌套著回憶。一個由難民出身在酒店當禮賓員的「零號」,被一位酒店經理,堪稱是完美舊紳士的古斯塔夫先生所培訓,一步步的跟著他一同經歷一系列,讓人匪夷所思摸不到頭腦的盜竊謀殺,甚至是越獄出逃幾個大事件,他們穿越在炮火中,一同見證了什麼是「貴族歐洲」世界的崩塌。其實這部電影的畫面和色彩都美得仿佛生出了音樂感,無論是哪個畫面,都仿佛有著音符們活潑跳躍、流淌一般的動感。
  • 《布達佩斯大飯店》是假的!布達佩斯沒有大飯店,卻有這些比大飯店更值得的景點
    色彩明豔的畫面,流暢多元的攝像機位,傳奇的人物和荒誕的表演所營造的真實「夢幻感」~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看過這部以色彩出名的《布達佩斯大飯店當時看完這部電影,就對布達佩斯產生了深深的嚮往!於是特意去查了一下,結果發現原來這部電影不是在布達佩斯拍攝的,而且布達佩斯也沒有大飯店。。。
  • Art Nouveau · 布達佩斯大飯店 · 哈爾濱
    但無論如何,重新看《布達佩斯大飯店》心裡覺得出彩的是建築。日版《布達佩斯大飯店海報》《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的桌子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牆上掛著,同樣是克林姆特的風景畫。哈爾濱老火車站在《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結尾,這棟優雅妙曼的Art Nouveau建築被軍事機構徵用。在槍聲中,布達佩斯大飯店被打得彈痕累累,滿目瘡痍。
  • 《布達佩斯大飯店》:套娃式結構
    布達佩斯大飯店2014(柏林電影節) 美國 導演:韋斯安德森黑色幽默 劇情 冒險 >無禮只是恐懼的一種表露你看,仍有微弱的文明曙光在這野蠻的屠宰場曾經被稱為人類還好在這野蠻不復文明的世界裡尚有一絲人性存在
  • 布達佩斯除了大飯店還有啥?
    看過甜蜜夢幻的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簡直是對布達佩斯這座城市充滿了憧憬!
  • 《布達佩斯大飯店》:少女心的建築,你看過了嗎?
    布達佩斯大飯店》,配得上太多讚美的詞彙,但是電影最後的十幾分鐘,我內心感到了一股深刻卻難以名狀的悲傷,想了好久,也想不明白是為什麼。感覺就像做了一場夢一樣,似乎歷歷在目,卻又難以言說。《布達佩斯大飯店 》:少女心的建築,你看過了嗎?
  • 奧地利帝國的布達佩斯大飯店
    第五節:布達佩斯大飯店在簡單介紹了歐洲十九世紀以來的背景知識之後,我們把目光返回《布達佩斯大飯店》本身。在了解了歷史知識之後,我們來看茨威格和這些背景之間的聯繫。茨威格深深地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理論,因而在他的小說裡,關於心理活動的刻畫相當詳細,而且十分動人——這種細膩的文風特別類似於十九世紀長期的和平帶來的敏感。
  • 看懂100部經典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
    一個無名的作家來到著名的布達佩斯大飯店小住。他對歷史,音樂,美食,服裝,顏色的高雅品位,他出口成章的美妙詩句帶人進入一個曾經的美好世界。有了他,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粉色裝飾變得更加鮮明。在一切瑣碎中,古斯塔夫有他講究的原則。他要求酒店的服務細微貼心,但決不幹擾客人。他周旋於豪華和奢侈中,但每天在自己房間的狹小桌子上吃簡單的晚餐。
  • 《布達佩斯大飯店》最後的童話王國
    它就是——《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影片是美國導演韋斯·安德森執導的第八部電影,全明星陣容可謂十分豪華,榮獲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故事由一個女孩手中的一本小說引出,小說的名字就是《布達佩斯大飯店》,書的封底是已經離世的作者照片。 鏡頭切換,回到1985年,年邁的作者講述自己創作這本小說的靈感來源。
  • 《布達佩斯大飯店》:一部被片名耽誤了的佳作
    影片講述了戰爭時期,歐洲著名的布達佩斯大飯店看門人的傳奇,以及他和一個後來成為他最信任門生的年輕僱員之間的友誼。他們在經歷了愛情、兇殺、越獄、以及戰爭的考驗之後,將這所有的經歷都留給了作家來記錄發表。接下來,我們就從三個方面去解析,為何《布達佩斯大飯店》能夠優勝於其他電影。
  •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美
    總有一部畫面美麗復古,故事戲劇幽默的好電影會給你帶來驚喜並讚嘆不已,而《布達佩斯大飯店》就是這樣一部可以給人別樣感受的一部電影。它講述了戰爭時期一個歐洲的著名飯店看門人葛斯塔夫先生和和他最信任的門童的友誼羈絆之間的故事。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等重要獎項。故事的開頭由一個作家對一個沉默老人的好奇展開,並以兩人共進晚餐的開始解決作家心中的疑惑而引申。
  • 從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聊到茨威格
    從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聊到茨威格文/騷客vlog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海報如果把【布達佩斯大飯店】比喻成粉色的門德爾蛋糕(電影裡反覆出現的美味蛋糕,同時也是門童與糕點女郎之間愛情的象徵),電影的音樂便是其美妙絕倫的口味,亞力山大-迪斯普拉特也如願以償的在87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捧到了他的小金人。
  • 解讀《布達佩斯大飯店》的「色」與「像」
    前幾天奧斯卡提名終於揭曉,《布達佩斯大飯店》包攬了9項提名,極有可能成為今年奧斯卡的大贏家。
  • 《布達佩斯大飯店》:關於色彩和構圖之外的
    布達佩斯大飯店》TheGrand Budapest如果你不熟悉韋斯·安德森,《布達佩斯大飯店》無疑是最容易入門的電影,在這裡你可以充分了解他的風格。布達佩斯大飯店》描繪了其中一種。茨威格和妻子在巴西雙雙自殺。那時正是1942年,德國法西斯肆虐歐洲,茨威格在歐洲淪陷時離開,因為舊世界和文明的隕落與滅亡而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