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攻」林徽因的眾生相

2021-02-13 她刊

點擊上方 藍字  ▲  關注訂閱 她刊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文 | 張大紅

來源 | 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

好忙的林徽因

 

林徽因大概怎麼也想不到,115歲冥誕這一天,命運會送給她什麼禮物。

在被當作「綠茶婊鼻祖」羞辱多年以後,這位民國才女終於迎來了輿論的春天。

起初,是有人用AI技術修復了一張林徽因16歲時的照片,卻修成了一張美則美矣,毫無靈魂的網紅臉。網友們直言「這不是修復,是顛覆」。

更有人懷疑這張圖根本就是偽造的。

很快,有人翻出了原照片。拿掉了網紅濾鏡的林徽因,面容沒有那麼精緻,看起來卻舒服多了。

與此同時,林徽因的繼任、梁思成的續弦林洙上電視臺參加的訪談也被翻了出來。

在訪談中,主持人試圖讓林洙對林徽因給出一個評價:「……那他們(梁思成、林徽因)也不能真的成神仙啊,這些吃喝拉撒的事誰來管?在世俗的人眼裡,您覺得林徽因是一個好的太太嗎?」

林洙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提到了林徽因好友費慰梅的評價「她是一個好朋友,但不是一個理想的家庭主婦」,表示林徽因對於家務事不是很擅長。

這段對話在網絡傳播中被總結成了更有衝擊力的「林洙:林徽因不是一個好太太」。

「不做家務就不是好太太」的睿智邏輯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憤慨,很快就在中文網際網路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在此之前,作為國人比較熟悉的文化名人,林徽因在網絡上的話題度並不算太高。在 「AI修復的網紅臉」和「不會做飯算不算好太太」意外引發全網關於林徽因的大討論之前,她的名字總共只上過兩次微博熱搜,一次還是因為李宇春的新歌。

 

另外一次則是1年前,為了紀念林徽因的建築成就,大洋彼岸的媒體《紐約時報》時隔63年為她發布了訃告。

 

這條舊聞下的評論也很有代表性——

一年之後,林徽因在網絡輿論中的待遇已經大有不同。

 

人們以假照片翻出真照片,發現原來林徽因這麼好看。意見領袖們也爭先恐後地將歷年來的情感傳聞一一反駁,再補充上她的民族氣節有多堅定,她的學術貢獻有多大,告訴你「這才是真實的林徽因」。

 

就這樣,被誤解多年的林徽因,意外地完成了撥亂反正。

林徽因百度貼吧的吧主在感慨

 

這一切的發展看似順理成章,但是細想之下,也有不少令人疑惑的地方。

 

如果真實的林徽因是如此偉光正,那麼她看似根深蒂固的「民國第一綠茶婊」形象究竟是如何被確立起來的?當時的人們為什麼能夠容忍甚至促成這種汙名化?人們在林徽因的傳說中看到了什麼?

製造「民國第一綠茶婊」


其實,對於林徽因的汙名化,不過是近幾年來的事情。

 

1991年,林洙就撰寫了《碑樹國土上,美留人心——我所認識的林徽因》,著名的 「林徽因同時愛上兩個人」的說法正出於此。2004年,林洙出版《梁思成、林徽因與我》的時候,此文也被收錄其中。

此時《知音》《讀者》等雜誌上的雞湯文章,已經在大書特書徐志摩、林徽因等人的風流軼事了。而與我們想像中的蓄意抹黑不同,這些文章描寫感情糾葛時往往還秉著推崇、讚嘆甚至嚮往的態度,畢竟浪漫是詩人的特權。

周迅在《人間四月天》中飾演的林徽因

直到08、09年,人們對於林徽因討論的畫風都還是比較正常的。既有她為了保護文物仗義執言的往事,也有對她才華的歌頌,當然,還有一些與她相關的八卦軼事。


時間的齒輪緩慢推移,隨著21世紀進入第二個十年,網絡上的民間輿論也開始走進叛逆期。

 

2010年底,一場針對文藝風的反擊就已經初露端倪。彼時,爆款文章《貴國的小資小清新》橫空出世,以調侃的語氣嘲諷了假裝高級的文藝青年們。人們在熱情轉發中發現自己並不孤單,「原來不只我一個人討厭他們」。

2011年,《甄嬛傳》熱播並成為現象級電視劇。劇中本是反派的華妃,憑著「真實不做作」的風格意外走紅,並貢獻出了年度金句「賤人就是矯情」。

同年,相對黯淡憂傷的「非主流」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熱烈、恣意、充滿吐槽欲望的「咆哮體」。

 

還是這一年,「我抽菸喝酒但我知道我是好女孩」的梗開始流行。

我紋身、抽菸、喝酒、說髒話、但我知道我是好姑娘。真正的婊子喜歡裝無辜,裝清純,裝害羞,喜歡穿粉色的衣服。男人膚淺,都只是看表面。所以,他們只能錯過好姑娘,然後被婊子騙得痛不欲生。只有女人才能看出誰他媽才是真正的婊子。

與如今更多具備揶揄調侃意味不同,當時的人們,是在真情實感地在輸出這個觀點。值得注意的是,這番話的重點並不在於剖白自己,而是把柔弱順從的女孩定義成「婊」。

林徽因最為人熟知的一張肖像照

2012年,網絡上出現了不少對於林徽因的質疑,並且集中在私人生活方面。針對林徽因的蕩婦羞辱已經呼之欲出,只差一個足夠有傳播力的詞來蓋棺定論。

2013年,網絡熱詞「綠茶婊」應運而生,這個與當時林徽因的風評高度貼合的詞,被迅速安排到了林徽因身上。

隨後數年,這個標籤就如同跗骨之蛆一般,牢牢地捆綁住了「林徽因」這個名字。

 

吳謹言在電影《無問西東》中飾演的林徽因

當然了,被「綠茶婊」的並不止林徽因一個人。事實上,這個詞甫一問世,人們就已經忙不迭地領著娛樂圈的女星們對號入座。

說到底,那時的人們厭惡,或者說厭倦的,並不是林徽因其人,而是眾多惱人意象的堆砌。

 

從前那些披著海藻般長發、穿著棉布長裙、捧著一本恬靜的書的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有多受追捧,後來所遭到的反噬就來得有多猛烈。

 

被附會到這種形象上的林徽因,就這樣,成為了當代網民集體叛逆過程中的一個犧牲品。

逃不開的庸俗化


 

每每娛樂圈出了大新聞,吃瓜之餘總有人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大搖其頭,祭出一句「將軍墳前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來發洩不滿。

 

到了林徽因這兒也是一樣,從某種程度上看,她既有「將軍」的一面,也有「戲子」的一面。比起林徽因的學術成就,人們往往對於她的情感經歷更感興趣。

《梁思成林徽因》紀錄片下的評論

 

事實上,追逐八卦實在是人類的樸素本能,這種本能之強大,就連追星群體都要呼籲一句「拒絕關注私生活,請專注作品」。

學界得到這份待遇的也不只林徽因一個人,人們津津樂道的胡適打牌、季羨林看女生大腿、楊振寧的「老少戀」婚姻,無一不是如此。跟大師們艱深晦澀的研究相比,這些傳聞軼事可容易理解多了。

林徽因爬上屋頂,測量建築數據的工作照

就連萬眾矚目的高考,年年備受熱議的都是語文作文而不是數學題,畢竟文學門檻低,人人都能插句嘴。

 

熱衷低門檻話題本無可厚非,值得警惕的是另一件事。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似乎已經連稍微複雜微妙的事情也不耐煩去搞清楚了,一切事物都要消解成最原始的底層邏輯。

 

就比如前幾天知乎上有人提問,郭靖配得上黃蓉嗎?(這個問題也是一言難盡)

 

高贊回答把靖蓉初見時郭靖的花銷算了一筆帳,請客吃飯、送貂皮大衣、送汗血寶馬……折合成人民幣足有七十萬,最後反問一句「你說配不配得上?」

言下之意不但配得上,而且還綽綽有餘,老子有這麼多錢什麼樣的女人找不到?

這種思路,怎麼說呢……既侮辱了黃蓉,也侮辱了郭靖。

回到林徽因的話題上來。多年來,人們對於林徽因的中傷,可怕之處不在於娛樂至死,甚至也不在一兩位名人的聲譽,而在於這種將一切簡單化、庸俗化的思考方式。

世界萬物紛繁複雜,而人們總能將它們歸因到某個永恆的母題。

 

比如林徽因與徐志摩,是「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的悽美愛情故事;

泰戈爾訪華期間,林徽因與徐志摩陪同翻譯

林徽因與金嶽霖,是「做不成你的情人,我仍感激」的女神與備胎的故事;

林徽因與林洙就更好安排了——我給你補外語,你卻想嫁我老公,活脫脫一部當代《農夫與蛇故事新編》。

 

又比如「被人黑,肯定是動了誰的奶酪」,人們不忘給林徽因這些年的遭遇安排一個真兇。

這個兇手可以是寫出《太太的客廳》的冰心,可以是梁思成的續弦林洙,甚至可以是二次創作同人作品的白落梅,反正就不能是自己。

把主角換個名字,就是普普通通的瑪麗蘇小說

當日一面倒地黑林徽因,今日又一面倒地罵林洙,這一幕看起來多麼似曾相識。

如果我們把集體無意識的行為歸因成是某個人的道德品質出了問題,那麼類似的事情以後還不知道要發生多少次。

 

或許我們更需要改變的,不是承擔網際網路唾壺功能的辱罵對象,而是一種過於簡單、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

點個「在看」唄!

相關焦點

  • 佛理智慧:《圓覺經》之『云何我相、人相、眾生相、壽命相』
    謂諸眾生,心所證者。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肢弦緩,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即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善男子,什麼是我相?我相就是眾生的心所證的境界,即是心所了別的境界。
  • 《金剛經》中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指為何?如何斷滅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金剛經》《金剛經》處處提出四相,作為《金剛經》中極為重要的概念,四相究竟所指為何?下面,我們一一來加以說明。一、我相我相——度眾生時,見有能度的我,則有我相;不見有能度眾生的我,則無我相。我相不是本來有,取我則有我相,不取則無我相。何為取我而有我相?
  • 林徽因被黑簡史
    林徽因在世時應該萬萬沒想到,她本人會成為好嫁風的臨摹標本。第三個來源是上海篆刻家陳巨來的回憶錄,此書事無巨細地記載了民國名流眾生相。其中就有從陸小曼嘴裡聽說的往事——林徽因同時給 5 個男同學群發曖昧消息,為人所不齒。
  • 林徽因:徐志摩當時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
    ——泰戈爾今年是林徽因誕辰110周年,她與徐志摩之間的紛擾愛戀又再次被熱議。其實,林徽因曾對自己的兒女們說過:「徐志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像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
  • 阿彌陀佛來接引眾生的相,是什麼樣子的?
    他跟我說,他想知道阿彌陀佛會現什麼樣的相來接引念佛的眾生。這樣,他可以現在就開始準備,可以好好地記住祂,把祂刻在八識心田當中。哪一天臨命終時的時候,他就可以跟著阿彌陀佛走,不會跟錯對象。這個問題,是一個好問題。但是,我要跟諸位同修講:你如果有這樣的擔心和掛礙,我跟你說,這是多餘的。
  • 真實的林徽因,遠比她的緋聞精彩
    當代網際網路就是一個五光十色的大型奇觀現場,最近出爐的網際網路奇聞,是 AI 修復後的 16 歲林徽因成了一張標準網紅臉,以及網友根據歷史討論「林徽因到底是不是一個好太太?」▲ 林徽因AI修復照,其實本人不長這樣林徽因,樣貌清秀、氣質出眾,出身官宦世家,父親是清末民初外交家、教育家、書法家。
  • 林徽因:萬古人間四月天
    (二)  即便是最理性的人也無法否認初戀在一個女人心中的位置,即使是萬分痛苦的,卻也是無法替代的。尤其當這個女人還處在青澀懵懂的年紀中時,對方確是大她八歲的已婚男人。  林徽因的驕傲像貝殼裡的珍珠,光芒罕見卻不會灼傷別人。即使冰心再嫉妒,也不得不承認,在那樣一個亂世,林徽因確實當得起「佳人」一稱。故徐志摩的深陷,情有可原。
  • 《後窗》,愛情眾生相
    只有一條線索並不能構成眾生相,《後窗》的精妙之處在於通過「偷窺」展示了不同人具有典型意義的私人生活,如身姿俏麗的芭蕾舞者,只要她一出現在鏡頭中,畫面就洋溢著青春的荷爾蒙和噴薄的動感之美,這般舞姿熱情四溢的女性卻有著極其純潔的內心,她在男人之間斡旋以求得生存,卻堅守自己的底線,默默等候其貌不揚的伴侶當兵歸來。
  • 脫口秀眾生相
    脫口秀眾生相 出處:北京商報
  • 臺北人|新舊時代交替的社會眾生相
    臺北人|新舊時代交替的社會眾生相《臺北人》是白先勇先生創作的短篇小說集,由十四篇聚合在一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白先勇以細膩的筆觸,敘寫了臺灣新舊時代交替的社會眾生相。《臺北人》中十四篇包括了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從叱吒風雲的將軍到卑微的僕人,從上流階層的富太太到地位低下的舞女。在時代的波折下,他們命運多舛,隨波逐流,他們追憶過去,思念故鄉。
  • 《天道》:淺處說是導人向善的教義,善惡本有人相,我相,眾生相
    能否剝離那雙眾生之見的眼睛和執念,才是解讀《天道》最根本的。我認為的認為,是我的認為,非是《天道》裡的本來。即便是呼之欲出,也是不能說一個所以然。即便真理版和揣摩版允許在可能與事實之間,存續一個演化過程。可最終能看見什麼,悟到什麼,是真理版,還是揣度版。當你以修為證的時候,便明了了。1敢問施主什麼是真經?
  • 曠世奇才林徽因
    【愛情神話】 與徐志摩
  • 林徽因徐志摩愛有多深 ?
    四年前我在康橋時,宗孟在倫敦,有一次我們說著玩,商量彼此裝假通情書,我們設想一個情節,我算是女的,一個有夫之婦,他裝男的,也是有婦之夫,在這雙方不自由的境遇下彼此虛設的講戀愛。」 於此可知在沙士頓,志摩每天去雜貨鋪取的信,更多的該是林長民來的情書。
  • 《青蛇》| 非人像,非眾生相
    非眾生相,丟棄道行前年,化作人形非人像,俗世貪生,斬除七情六慾,怎知,眾生皆靈性,再難枉為人。眾生相,無非是白蛇和青蛇,兩個女子,裸露其外,深藏於心。
  • 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新妻取下她的遺像,林徽因女兒什麼反應?
    在林徽因20歲的時候梁啓超就安排她與梁思成前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建築學。在這段留學期間,兩人談起了戀愛,當時的兩人的戀愛可以說新舊相兼、門第相當、郎才女貌。 1928年林徽因與梁思成在中國領事館舉行了婚禮,兩人的這段婚姻也被外界稱為是天作之合,佳偶天成。兩人婚後,可以說恩愛有加,共同致力於他們所熱愛的建築事業。
  • 徐志摩與林徽因:友情之上,戀人未滿
    原來,早在1922年春季,林徽因被許配給了梁思成。一個是戊戌變法的領袖人物、民國司法總長梁啓超之子,一個是民國國務院參議、法制局局長林長民之女。這在當時是最為門當戶對的。可此時的徐志摩並未放棄,他還心存僥倖,因為林徽因還沒有正式走進梁家,他確信林徽因還是愛他的。現在看來,這種僥倖更多的則是對林徽因的愛戀,正是源於深厚的愛,徐志摩才毅然決然地進京。
  • 《梁思成與林徽因》林徽因—一身詩意千尋瀑
    初見,是因為電視裡電視劇都已經看的差不多,只剩下一些爛劇不想理會,偶然看到林徽因梁思成,懷著好奇心,便點進去看。看了幾集,從開頭的林徽因的爸爸,出國留學,與梁思成相識等時間都寫得很清楚,為了事情的真實,甚至請了二人的兒子和女兒,還引進了國外的一對夫婦的書信。
  • 「頂級貓奴」錢鍾書,半夜不睡覺爬起來幫貓打架,得罪鄰居林徽因
    原來是鄰居林徽因家的貓。楊絳常怕錢鍾書為貓而傷了兩家和氣,就用他自己的話勸他:「打狗要看主人面,那麼,打貓要看主婦面了!」錢鍾書笑著回答:「理論總是不實踐的人制定的。」林徽因也非常寶貝她的貓,說那隻小黑貓是她一家人「愛的焦點」,任它淘氣也一味護著,沒人捨得打一下。林徽因的貓可沒少挨錢鍾書竹竿的敲打,怪不得這兩人一直不對盤。錢鍾書不喜歡林徽因是赤裸裸的,也許有借貓發洩的嫌疑。
  • 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直譯--「為什麼呢?如果執取空無一切法的非法相,就是執著有真實的我、真實的人、真實的眾生、真實的壽者。」解釋--「何以故?若取非法相」--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一切法雖然是虛幻不實、無常不堅,如夢幻泡影一般;可是它們畢竟還是存在,並不是沒有。
  • 成都逛街眾生相
    正值十一,出門逛街的人也不少,正好就給大家扒一扒成都的逛街眾生相。-我是結尾的分割線-好啦,成都的逛街眾生相,我們就扒到這裡,坐標成都範友,還知道什麼有趣的地方,評論區分享起來吧~ps. 關於不同地域的畫風,之前還寫過《如何一眼識別廣東隱形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