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蛇》| 非人像,非眾生相

2020-08-11 杜克光影


非眾生相,丟棄道行前年,化作人形,覓得情慾,怎料,枉來世間一趟。

非人像,俗世貪生,斬除七情六慾,怎知,眾生皆靈性,再難枉為人。

這麼多年,你真的看懂《青蛇》了嗎?

這部在 1993 年發行徐克執導的電影和《大話西遊》遭受了一樣的惡評,十年後,人們重新去看《青蛇》時,才發現,它早就跨越了時代,走進了眾多影迷的內心深處。

李碧華寫《青蛇》時只把小青當作闡述對象,貫穿在白素貞和許仙之中,去探看人的情和欲;徐克不以為然,他想要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於是他把他影像下的青蛇和白蛇,許仙和法海,拍成了一部倫理道德的電影。

到了今日,我們仍然唏噓不已,徐老怪再也無法拍出《倩女幽魂》《青蛇》和《新龍門客棧》之類的傳奇之作。回到 93 年,王祖賢拍完《青蛇》逐漸息影,張曼玉拍完《青蛇》休息了好一段時間才拍《甜蜜蜜》,但那句「扭啊扭」早已牢牢得套住了觀眾。眾生相,無非是白蛇和青蛇,兩個女子,裸露其外,深藏於心。

如果白素貞沒有愛上許仙,她便不會成為人。

小青屢屢問道:「姐姐,這麼多男人,為什麼會選擇許仙。」

白素貞答:「因為他老實。」

小青不崇拜許仙,她只是渴望能夠像白素貞一樣,會討好一個男人。白素貞何嘗不知道許仙的懦弱無能,但對於她來講,男人都是一個樣,一個讀書人總比粗俗的野蠻人要好。

話又說回來,人們禁錮在傳統的《白蛇傳》裡,覺得許仙斯文,白素貞善良,兩人一起扶貧濟困,幫助錢塘江人醫病。但李碧華只是套用了傳統,她想傳達一種真實的世界觀,許仙也是男人,他斯文老實,可他也會生二心,所以我們才能看到小青調戲他上勾的場景。人們說許仙是一個性格被閹割的男人,這句話說得好,他左右為難,被一群和尚控制,看似是為了製造和平,其實他才是最大的惡根。

而白素貞呢?千年道行,只為來人世間找到做人的感覺,她痴情許仙,看著許仙被法海抓走,不惜水漫金山,但許仙呢?只能象徵性地求三道四,看著和尚把自己剃度,斬斷了情緣,再也對人世界無留戀。說到底,白素貞懂得了做人,卻失去了唯一做人的牽絆。於是小青也質問她:姐姐,你千年道行,為了一個許仙,值得嗎?

小青不懂做人的感覺,她來人世只是出於好奇,她好奇人的說話,好奇人的交歡,好奇人的眼淚,而白素貞能夠應付一切,她總是賭氣說:你能有的我都有。

實際上,她根本就不知道眼淚的滋味。直到遇見法海她才知道,她崇拜他的法力和定力,法海讓她有了做人的衝動。於是那一場和法海青潭的交歡戲,成了《青蛇》最精華最隱晦也是最情色的一部分。這也讓小青懂得了做人的感覺,對她來說,法海是她第一個男人,而白素貞,才是她為人的根本,她才會說:那我們五百年的感情算什麼?

法海沒有感情,他只有凡人的欲望,他看到竹林裡的裸露少婦而產生色慾,他想讓小青誘惑他,可他破了功,沒有到達最高境界的修行。

原來法海才是最淫邪的,他試圖強迫自己,卻把自己的欲望當成了一種對其他人的施壓。到頭來,他看著白素貞產子,他才恍然大悟,原來我還沒有一條白蛇有人性。

《青蛇》有太多關於佛家的道德思想我無法深挖,它是一部顛覆了傳統模式的電影,以至於太多人覺得毀了美好,毀了純潔的思想。但那是戲劇,是神話,我們只看到表面卻忽略了實質的赤裸感。

張曼玉和王祖賢的青蛇和白蛇魅惑到了骨子裡,那一年,兩人的合作讓我們感受到了原來演員的本色和魅力才是一個角色的根本,同時也是最致命的。

而徐克則把電影美學在《青蛇》中發揮到了極致,每一幅,每一幀,都像極了江南水墨畫。

雷楚雄和張叔平的美術服裝都給予了電影最大的可觀性,還有黃霑的配樂,盡顯一代宗師的風範,讓觀眾進入到無限的想像之中。徐克則作為導演,把《青蛇》原著的精華濃縮到 90 分鐘的影像之中,無論從人物的表演和故事的主題都升華到了最大的可能性。已臻化境是我對《青蛇》的褒讚之詞,它代替了中國傳統文化最極致的一部分,又極具現代文明的思想,可見李碧華和徐克的認知早已超越了時代,如今再看《青蛇》,也別有一番滋味。


他們說每個男人心裡都有一條白蛇和青蛇,一個依附於自己,一個挑逗著自己,男人的本質在這部電影裡被刻畫得淋漓盡致,許仙和法海,是男人的兩端,青蛇和白蛇串成了一條線,仔細看,這才完整。

青蛇和白蛇,原本只是神話故事中的美好幻象,卻不曾被發掘出人性的兩級。

白蛇傳》中,青蛇只是陪襯,她衝動莽撞,天真無邪,永遠都站在白蛇的身後,從不曾有異心,這是我們所期望看到的。

《青蛇》裡,白蛇仍然是青蛇的人生導師,她教會她怎樣做一個人,怎樣感受做一個人。青蛇不以為然,她仍然衝動莽撞,天真無知,卻保存著成為一個人的熱情,她來人世間是為了體驗做一個人,卻敗於許仙的懦弱和現實的困惑,等她終於流下眼淚,才知,生而為人,太多無奈,可她也明白,如果有輪迴,她也一定不會成為一個人,一個為愛痴情的人。這樣的反叛意識白蛇沒有,她卻有,為此,她不枉為人一回。

後來唱到:人生如此,浮生如斯才知其真理,李碧華不是在講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徐克也不是在拍一部倫理電影,他們只是把青蛇看成了自己的縮影,渴望在大千世界走一遭,卻還是被打回原形,因為做人,不比一條蛇自在。

相關焦點

  • 青蛇:一切有為法
    ·相· 石雕廠千奇八怪的眾生,法海觀之曰人;仙姿道骨的乘風老者,法海觀之曰妖。這是看穿了表相。待到竹林裡見過了裸身的婦人,禪定時妖孽橫行,不得不大開殺戒,這卻是相由心生,更入一層。著重眼前之相的許仙和難脫內心之相的法海,孰可分清,妄論高低?捉妖道人,雖能見妖,世人卻因其眼盲難免譏諷不信;白蛇貌美,設館救人,世人便視為菩薩轉世,不疑有他;青蛇青樓豔舞,世人頓生痴迷,早不問來歷……離一切諸相,既名諸佛。
  • 慧律法師講解金剛經: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至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我們眾生,你講這個他聽不懂,他就說:佛在我的前面,我要拜佛。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做佛像?做幡啊、做講臺講經?方便接引眾生,眾生沒有這個相,他不會拜的,所以,我們弄得愈莊嚴,他就愈法喜。眾生第一個就是見相。所以,作為一個佛弟子,這個身體要照顧得健康,身體不夠健康,不莊嚴,你要度眾生很難的。我今天如果是非洲阿福來,這一個腫瘤這麼大,你來,你拜得下去嗎?
  • 十二類眾生之十一:非有想眾生
    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轉國土,彼蒲盧等,異質相成,其類充塞。由因世界合妄輪迴,罔顛倒故,和合異成八萬四千回互亂想:由於雙方都是妄想對妄想,因此執著而成就,所以叫「合妄輪迴」。「罔顛倒」,「罔」就是似是而非,似有非有。以性情的曖昧與我們本性的圓明真妙相違背,所以叫「罔顛倒」。
  • 怎麼理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和見諸相非相?
    學員問:師父,那「見諸相非相」怎麼理解?是不是也是把它們看成四大的組成?上果下空禪師:都是開悟的結果。果空禪師詳解:如何看待世界萬物或眾生呈現出來的相?---上果下空禪師
  • 佛理智慧:《圓覺經》之『云何我相、人相、眾生相、壽命相』
    謂諸眾生,心所證者。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肢弦緩,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即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善男子,什麼是我相?我相就是眾生的心所證的境界,即是心所了別的境界。
  • 《金剛經》中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指為何?如何斷滅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金剛經》《金剛經》處處提出四相,作為《金剛經》中極為重要的概念,四相究竟所指為何?下面,我們一一來加以說明。一、我相我相——度眾生時,見有能度的我,則有我相;不見有能度眾生的我,則無我相。我相不是本來有,取我則有我相,不取則無我相。何為取我而有我相?
  • 道鑑——非悟即誤
    四生六道或言五道十二類眾生,細分無量,同是道化一團靈光靈氣幻化而已。陰滯重濁,晦暗沉墮,輾轉六道。陽重上升,清明通達,歸真返樸。所謂皈依,外者,皈依道經師三寶。一心一意,至誠至信,不染外道,不迷邪教論。內者,身語意合一,抱元而守,清靜自在。一止為正,能誠己意,即可正心正念。清靜正念,不起分別,不生染著,即是正覺。
  • AI「復活」《延禧攻略》眾生相
    金磊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一部《延禧攻略》,讓清朝古裝劇在國內大火了一把。AI神還原《延禧攻略》眾生相據這位Up主介紹,AI在「施法」前所基於的畫像,是來自清代宮廷畫師郎世寧的《心寫治平》。
  • 非相,非相,非非相.相如相是,如如是
    法法相爾,瀰漫六生。生發亦然,六道輪迴。因緣產生,相因自種。法果難成,因緣際會。生發毫間,看似無意。實則有因,萬事萬緣。隨心而起,隨緣而落。
  • 青蛇白蛇的愛情故事
    蔥白一般的胳膊伸出來,肌膚一觸,竟一片冰涼,許仙打了個冷顫,姑娘有些體寒啊。上了藥,包紮好,許仙還體貼地開出一味治療體寒的方子。  白蛇藉故換衣服,和青蛇說起,這個男人有點特別。青蛇不解,哪裡特別了?白蛇道,萬曆年間,我在長安的青樓裡玩耍過,見到的男人一個個都是好色之徒,無非是衣冠禽獸而已。
  • 《後窗》,愛情眾生相
    隨著對分屍案的調查,莉莎體內的正義感被喚醒了,她展示出過人的聰穎機智,用自己敏銳的女性視角給案件的破解提供了突破口,為了尋求真相,她亦表現出極大的勇氣,配合傑弗瑞破案的計劃,當她穿著高跟鞋和淡黃碎花晚禮服從陽臺爬上兇手的房間時,我看到了傑弗瑞眼中「非她不可」的堅定。
  • AI「復活」《延禧攻略》眾生相
    AI神還原《延禧攻略》眾生相據這位Up主介紹,AI在「施法」前所基於的畫像,是來自清代宮廷畫師郎世寧的《心寫治平》。當然,他對這些畫像也是做了一些「數據預處理」,專門挑了一些好看、出名的嬪妃:有些好像得罪畫師的畫像,就不復原了……首先登場的是純妃。
  • 未問是劫是緣——《青蛇》•佛•香港
    眾生無善惡,惟習氣有深淺。修行人當人人是未來佛,法海雖是道行極高的修行人,貴為佛、法、僧三寶之「僧寶」,惜長於神通,卻短於慈悲。這也不無可恕,依理,三寶為一,同體不異;依事,僧也還只是佛的學生,漫漫修行道上,不到登地菩薩的不退轉果位,仍可能行差踏錯。法海就犯了一個錯誤。徐克版《青蛇》的情節發動機,就是法海的分別心。在這裡,影片增加了一個原著所沒有的重要情節:法海錯收了蜘蛛精。
  • 青蛇 • 多少愛恨情仇,都是修為不夠
    眾生無善惡,惟習氣有深淺。修行人當人人是未來佛,法海雖是道行極高的修行人,貴為佛、法、僧三寶之「僧寶」,惜長於神通,卻短於慈悲。這也不無可恕,依理,三寶為一,同體不異;依事,僧也還只是佛的學生,漫漫修行道上,不到登地菩薩的不退轉果位,仍可能行差踏錯。法海就犯了一個錯誤。徐克版《青蛇》的情節發動機,就是法海的分別心。
  • 《天道》:淺處說是導人向善的教義,善惡本有人相,我相,眾生相
    能否剝離那雙眾生之見的眼睛和執念,才是解讀《天道》最根本的。我認為的認為,是我的認為,非是《天道》裡的本來。即便是呼之欲出,也是不能說一個所以然。即便真理版和揣摩版允許在可能與事實之間,存續一個演化過程。可最終能看見什麼,悟到什麼,是真理版,還是揣度版。當你以修為證的時候,便明了了。1敢問施主什麼是真經?
  • 歐非老師LIVE課丨人像拍攝秘訣線下分享會回顧
    028-66612777/028-66612999地址成都市金牛區文家巷12號(一環路北一段)網址http://m.hlsyqc.com/成都華凌西南婚紗攝影器材城比藍影像中心於2020年9月6日下午成功舉辦了「歐非老師
  • 慧律法師講金剛經(06):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可以用這個身相,看到真正的清淨自性嗎?或者看到佛嗎?你要認識釋迦牟尼佛,可以從這個外表、表相,看到真正的佛嗎?【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或者見到自己的清淨自性。【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如來所說的那個不生不滅的清淨自性的相,其實它是空相啊!
  • 佛說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是什麼意思
    佛說某某的「說」字,即是佛教講的「言說相」,如果不說而是寫出來,則是一種「文字相」,如果不寫不說,而是以那種世智辯聰在心裡亂想,未證言證,則又是「心緣相」了,須知無上妙法是不思議的。故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因而,說出來的般若波羅蜜,決非實際的境界。
  • 《楞嚴經》眾生別業妄見
    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云何名叫別業妄見?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夜見燈光,別有園影,五色重疊,於意云何?此夜燈明,所現園光,為是燈色?為是見色?阿難!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不同見?而此園影唯眚之觀?若是見色,見已成色,則佊眚人,見園影者,名為何等?複次,阿難!若此園影,離燈別有,則合傍觀,屏、帳、幾、筵,有園影出?離見別有,應非眼矚,云何眚人,目見園影?
  • 凡所有相皆為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但是他們都沒有,他們從內心就被表相說服了,那是眾生的相,也不是眾生的相。當一開始你想要去追求表,那後來你就會非常渴望裡。而通過那些外在的條件獲取的不管是人還是物,後來很難要求他們做到裡,不要理所當然地去要求別人表裡如一,你尚且做不到何況別人呢。所以不要被表象迷惑了雙眼,要想得到真正的安寧,我們要看透人間的本質,眾生就是我,我即是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