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人們尊敬的職業,隨著教育理念的變化,老師和家長之間產生了很多矛盾,有一位江蘇家長就在視頻中怒懟老師,還鬧到了央視。
最近「家長退群」這件事鬧上了央視,引起很多家長的關注和共鳴,這位家長每天給孩子批改作業,教孩子寫作業,耗費家長很多的精力,最後憤怒地退出家長群,錄了一個視頻吐糟老師:「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改作業,知識也是我教,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什麼都要我來教,那我還要你們幹什麼?」
家長憤怒的態度引起很多家長的共鳴,一時間央視和教育局的人們對這件事非常重視,很多學校也聲明,不讓家長批改作業了。
有些父母白天要上班,晚上有時還要面臨加班,回到家開始處理家裡的大小事務,然後,再把所有的精力放到孩子的作業上,為了配合學校工作,家長要幫孩子批改作業,每天要花費很長時間,導致有的家長壓力很大,很憤怒。
為何現在的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1、讓家長更了解孩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競爭很大,很多家庭就會選擇要一個孩子,就是大家所說的獨生子女,而家長們對孩子教育非常重視,老師們為了讓家長更加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讓家長幫孩子批改作業,也不是所有家長都牴觸批改孩子的作業,有的家長就喜歡陪伴孩子,幫孩子批改作業。
2、提高學習效率
老師給孩子布置作業,往往是第二天才能發現孩子的錯題,也無法針對性的講解,老師會挑具有代表性的問題,講給孩子聽,老師讓家長幫孩子批改作業,家長會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耐心地跟孩子講解,如果家長不會,也會主動問老師,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3、老師工作繁忙
現在學校活動很多,學生們的比賽,備課,上課,怎樣才能教育好學生,這些都佔用了老師大部分的時間,每天還要給全班的學生批改作業,實在是幫不過來了,所以讓家長批改作業
因為這三種原因,老師才會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家長應該適當的輔導孩子寫作業,幫助複習功課,因為教育孩子是一件大事,那麼,家長如何才能讓孩子好好學習呢?
家長如何才能讓孩子好好學習呢?
1、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父母應該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首先要擁有一個好的時間習慣,讓孩子在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情,學習要有時間表,家長應該懂得放手,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鼓勵孩子堅持下來,應該有良好的作息習慣,告訴孩子時間的重要性,孩子每天保持專注地學習,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2、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
在孩子學習時,父母在旁邊儘量不要看電視、玩手機等等,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在教育投資上,父母要捨得花錢,給孩子買一些輔導教材、試卷、課外書籍,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條件。
3、培養孩子學習興趣
父母要帶孩子去戶外活動,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在孩子對世界好奇的時候,孩子就會向父母問題,這時父母不要直接回答答案,應該讓孩子自己積極主動的思考,然後再運用到學習,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首先,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然後再引導孩子主動學習,告訴孩子學習的重要性,不能讓孩子有壓力,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孩子讚美和表揚,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就能夠更加積極地主動學習。
家長培養孩子好好學習,這是正確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最後考上一個好的大學,未來就會擁有無限的希望,才能改變命運,所以,父母應該重視孩子的教育。
今日互動話題:你是怎樣教育孩子學習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