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家長退出家長群並怒懟老師不負責任的視頻持續火爆,引發了人們對家長和教育工作者不同角色職責的大討論。
這位家長在視頻中抱怨,「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批發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我那麼有時間收群消息,我不會自己教嗎?整天不是讓我去報補習班,就是讓我幫忙改作業,改完作業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你辛苦了。說實在的,辛苦什麼?教我教,改我改,是誰辛苦呢?」
家長的一番話引發了很多家長的共鳴,認為他說出了很多家長不敢說的心聲,也受到了眾多家長的點讚和轉發。
然而,如果家長說的是對的,那麼,老師是不是真像家長們所想,老師根本沒有用心教學生,而是把教知識的重任壓到家長身上呢?如果老師這一職業如此輕鬆,那麼為什麼該職業並不受人青睞?家長能抱怨老師不負責任,而老師的心聲誰又敢說出來呢?
一、現在的孩子難教程度,不是只有家長能體會到,相信比家長感受更真切的應該是老師。
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其雞飛狗跳的程度真可謂大型災難現場,但是如果我們將心比心,家長應該能想到老師在學校面對的不是一個神獸而是一群神獸,所陪伴教育的時間不是一兩個小時,而是更長的時間,而且教學任務繁多沉重。
拿小學老師來說,孩子的知識從無到有,掌握起來多麼艱難?多少時候老師說得口乾舌燥,嗓子冒煙,但轉身再出一個類似的題讓學生做,學生又錯誤百出,那感覺真是「對牛彈琴」,其心力交瘁的程度也許只有個別教笨孩子的家長才能體會到。
然而,一個班四五十個學生,真正聰明的學生,不讓老師累心的孩子少之又少,大多數孩子老師都要苦口婆心地教了又教,老師的苦又跟誰訴說?
二、老師不是神仙,不可能教會班上每一個孩子,老師要求家長輔導孩子是希望你的孩子不要掉隊。
小徐老師所在學校,班上只有前十名的學生僅靠課上時間的學習就能達到90分以上的成績,排名在10-20名的學生,通過老師的教育能達到80分以上,而20-30分的學生,如果課下不加以輔導和努力,那麼成績只能保持在70分左右,其餘的學生能及格就已不錯。
但是如今人們對孩子的學業寄予厚望,誰也不甘心讓自己孩子落後,哪個家長也接受不了自己孩子成績落後,因此老師怕學生成績不好,受家長埋怨,而家長怕自己孩子成績不好考不上好學校,沒有好的未來,於是教育成了劍拔弩張的戰場,於是老師和家長互相加壓,如此一來,誰容易呢?
三、家長看家長群是老師束縛家長的武器,但老師看家長群何嘗不是一顆「定時炸彈」?
近年來,因家長群內家長和老師溝通不暢引發的問題層出不窮,家長在家長群的抱怨往往受到眾人的同情和點讚,認為說出了家長的心聲,然而,如果老師指責家長不負責任,或者讓家長負起輔導孩子功課的責任,則被當作師德有損的把柄,隨時有可能受到處分。
但是,老師指責家長不負責任,要求家長輔導孩子功課真的是師德有損嗎?
雖然老師確實沒有權利讓家長做這做那,但老師讓家長負起教育責任的受益者卻實實在在是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老師。
老師是一個專業技術能力很高的職業,要受過專業的教育並積累多年的經驗才能成長為一位合格的教師,即使家長再負責任,輔導孩子功課再好,也不能替代老師的作用,老師在課堂上該講的內容一點也不會少講,只不過,如果在孩子不能快速消化老師課上所講內容時,家長能幫孩子一把,孩子接受起知識來會更輕鬆,更牢固罷了。因此,家長不要以為你輔導孩子功課就是為老師做事,老師這情真領不起,也不該領。
何況,家長能輔導孩子功課的時間也就小學那幾年,真到了初高中,你想輔導也無能為力了,而小學孩子打不好基礎,又何談中考高考呢?
總之,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矛盾永遠來自互相的不理解、不信任,甚至擺不正自己的位置,如果家長能接受自己孩子成績不好的現實,又怎能去指責老師沒有教好呢?而老師如果不是怕家長說自己沒有教好,他又何必在家長群頂著被家長誤會的危險發號施令呢?如果老師能接受自己班學生學習上差異,不要求個個都是優等生,又何必急扯白臉的要求家長輔導孩子功課呢?說來說去,不過是一場教育壓力太大引發的群體焦慮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