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個江蘇家長短視頻的火爆,家長群再次成為熱議的話題,在視頻中,家長吐槽老師在家長群中讓家長改作業,輔導功課,家長承擔了老師應有的責任和工作,為此,這個家長在視頻中疾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此視頻一出,立刻引起了家長們的共鳴,紛紛留言表示,在家長群中老師經常給家長布置各種各樣的任務,除了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之外,更有一些其他的五花八門的任務,比如下載一些莫名其妙的應用,投票點讚,網絡考試等等。有時候家長挺忙,沒有及時完成或者完成沒有及時回復,老師還會在群裡點名。
家長群變成了「壓力群」,不少家長苦不堪言又敢怒不敢言。建立家長群的初衷本來是方便家長和學校,老師之間的溝通交流,通過家校合作更好地為孩子服務,藉助家長群讓家庭更多地參與到孩子的教育和成長中來。
但是現在的家長群似乎已經成為眾矢之的,因為家長們認為家長群讓家庭過度承擔起了學校的教育職責,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現實的,畢竟家長們除了孩子之外還需要工作,還需要負擔起家庭的責任。
在家長群中,部分家長為了博取老師的好感,讓自己的孩子在老師心中留下好印象,在家長群裡對老師阿諛奉承,但凡老師發出消息,不管是不是正當的工作消息,必然回復老師辛苦了,謝謝老師之類的;但凡是節日,必然在群裡祝福老師節日快樂,還要求全員複製跟上,家長群變成某些家長的「馬屁群」。當然,家長群中也不乏那些各種炫富,炫娃的,發微商廣告的,互相爭吵的。
對於家長群,家長們退也不敢退,留著還挺鬧心,心裡那個憋屈就別提了。這次江蘇家長的吐槽視頻讓家長群再次成為風口浪尖,讓家長們找到了發洩點,紛紛隨聲附和,群情洶洶,大有天下苦家長群久矣的態勢。
面對家長群,老師們是什麼態度呢?作為一個老師,我想說一句,不僅是家長們苦家長群久矣,老師們又何嘗不是呢?首先說說讓家長們意見滔天的作業布置和批改,如果老師們在群裡不布置作業了,不督促家長對孩子加強輔導了,家長們就滿意了嗎?
我們學校有一些老師在群裡從來不布置作業,也不要求家長對孩子輔導,用不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會有家長到校長那裡要求轉班,因為他們覺得這樣的老師是不負責任的,對學生的學習不聞不問,因為其他班的老師都是在群裡布置作業,督促孩子學習的。一個班幾十個學生,幾十個家長,每個家長的教育理念都不一樣,眾口難調,有的家長強烈要求老師在群裡布置作業,督促學生學習,有的家長無所謂,有的家長強烈反對老師在群裡布置作業啥的,老師們怎麼做都會有家長不滿意的。
當然,大多數家長不是反對老師在群裡布置作業,督促學習,只是反對老師把教育的責任無限下放到家庭,但是這樣的老師又有多少呢?我們看到的只不過是一些比較極端的個例而已!一般老師會找到一個折中點,至少是讓大多數家長都滿意。老師們有時候也在想,如果沒有了家長群,豈不省心?
再說說讓家長們煩心的五花八門的網絡考試,下載應用,點讚投票什麼的,其實不僅是家長們煩,老師們又何嘗不煩?但這些都是硬性指派的任務,家長們可以發牢騷,說怪話,老師們只能耐心解釋,完成上級的任務。這個時候,老師比誰都想解散了這個家長群。
但是,家長群能解散嗎?真的解散了,只怕家長們更不適應,他們怎麼和學校,老師溝通,怎麼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家長群的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家長們對於家長群也是又愛又恨。最好的方式還是需要家長和學校互相理解,坦誠相待,教育畢竟是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的責任,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