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群最近成為了焦點,家長群真的是百害無利嗎?

2020-12-23 青青島論壇

前些日子,

一位江蘇家長退出家長群的視頻火了,

引起了大家熱議。▽▽▽《「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你認為家長群算是「壓力群」麼?》

論壇有網友發帖討論:

家長群是不是百害無利?

社區網友@wx_路易vVNa4Kg

家長群最近成為了焦點,家長群是不是百害無利?什麼樣的孩子家長支持家長群,什麼樣的孩子家長抱怨家長群?老師為什麼要在群裡發作業?這些作業是給家長布置的嗎?

如果不在群裡發作業,孩子自己記作業,如果第二天都交了,我覺得老師可以不用在群裡發作業。但如果有孩子不交,他的理由可能是忘了,沒記下作業等,老師怎麼辦?老師都會批評的,但你以為批評都會起作用?你見沒見過每次都批評但就是每次都不交的孩子?老師又不能打孩子。補上作業,用什麼時間補?上課的時間?午休的時間?接下來如果繼續連續不交作業,怎麼辦?只能繼續批評,老師不能打孩子。這時候老師應不應該聯繫家長商討解決辦法?

群裡發作業是給需要的家長看的,有些家長想檢查孩子作業完成情況,避免有些孩子騙家長說我寫完作業了,但是實際上作業沒有完成的情況。

家長群的作用是方便老師與家長溝通,你以為都不溝通是好事?不溝通的話孩子欺上瞞下,學校一套家裡一套。以前的老師確實沒有家長群,那時都是發紙質家長信,但是不方便啊,有更好的溝通方式老師為什麼不用?家校共育才能事半功倍。

自覺的孩子家長操心少,他們不可能抱怨家長群。但大多數的孩子是不會自覺、主動學習的,我覺得家長抱怨的原因就是孩子表現不好需要家長多操心了,他又不想操心,全都推給老師,老師單方面付出,有效果還好,沒效果的話只能是孩子吃虧,孩子也知道了我爸媽都不管,老師能把我怎麼地。其實家長群發作業就是給這些家長看的,希望家長督促孩子完成作業,可能是正好戳中了這些完不成作業的孩子的家長,不想操這份心了,太累。

最後,對策就是:如果家長真是太忙太累太懶,你就當家長群沒看見,或者直接跟老師說我孩子沒寫作業,不交作業沒關係,我們不要成績。老師還能把你怎麼地,老師最多就是心裡想你不要成績我還要成績呢。行吧,簡單點的、累點的、不需要學歷的工作總是需要有人去做的。

僅個人觀點,只說家長群,整個教育大環境,不說個別現象

網友們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

@語晴789:大家吐槽家長群絕對不是單純的因為這個發作業的事情。在群裡發作業、通知是正確的做法。

@qd3691:變味的食品不能吃只能當垃圾處理,變味的家長群不如不要。有也只能作為老師與家長之間發通知,或家長諮詢老師用就可以了。老師與家長,還是回歸本真關係回歸初心的好!

@dongguoshansheng:不要亂帶節奏,布置作業和家長群沒有半毛錢的關係,設立家長群的初衷也不是為了布置作業。老師布置作業,一般都是每天由課代表,課後寫在黑板上,同學們記下來。家長檢查作業,也是通過孩子的作業記錄本來檢查的。大部分公辦學校是這麼幹的。如果某個孩子有問題,老師都是個別和家長溝通,而不是在家長群裡說,只有一些全班共性問題,才在家長群裡說。

@菠蘿和柚子:孩子的受教育過程中,家校合作是必要的,家長與老師的良性溝通也是應該有的,合格的家長必然願意了解孩子在學校學習的進度表現情況甚至學習排名,合格的老師也不會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嫁接到家長身上去,家長群存在是合理的,看雙方怎麼利用這個溝通渠道了。只是家長們應當確認一點每一位老師對孩子來說都是人生中的一個階段性的陪伴,而你們才是一直在他成長過程中守護的人。

@手機用戶11392388:家長群還是有必要的,關鍵是學校要加強對家長群的監督,不能變成老師加重家長負擔的工具。

@識別圈起卑賤之人:

全體禁言即可。

微信群無法設置全體禁言,但是可以設置群規,除了老師其它人禁止發言,違反者踢出,進二群。

這樣一個班級兩個群。

二群中還發言的踢出進三群。

這樣基本上一群是正常人,二群和三群是卑賤之人。

微信群就是用來老師給家長一對多宣講用的。互動的話單獨加微信溝通。

家長素質參差不齊,不可能都正常。所以得制定規矩,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有益。

無論是微信群還是論壇還是社會,人口構成都差不多,30%正常人,70%不正常,要管理好70%中的一部分有破壞作用的群體。

確實,在孩子的受教育過程中,家校合作是必要的,

家長群存在的初衷也是為了

老師和家長更好的溝通,

一起助力孩子成長。

更多網友對家長群的不滿

是基於對家長的「過分」要求......

12月10日上午,教育部在京召開第四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情況。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 俞偉躍: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老師開展教學評價和精準分析學情的重要手段。這幾年,我們教育部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作業管理的問題,像中發26號文件、減負三十條等等都有一些明確的要求。在前不久,在山西召開的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和教學工作會議上,寶生部長專門就作業管理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作為五項重要管理的內容之一。目前,像遼寧、山西、長沙等地都陸續出臺了關於規範作業管理的一些意見,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們下一步要主要採取三個方面的舉措,來指導地方按照要求切實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第一,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學校作業的常規管理、年級和班級的統籌、教師試做和面批講解、學生反饋和評估等等方面的機制。」俞偉躍說。

第二,提升作業的質量,主要是在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和時間的基礎上,優化作業的設計,創新作業的形式,強化實踐性的作業,積極探索彈性作業、跨學科的作業。教育部鼓勵各地系統化設計一整套符合學生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要求和學科特點的基礎性作業。

第三,加強日常監管,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切實建立起有利於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良好教育生態。

「但是,不給家長布置作業,並不意味著家長把孩子交給學校就沒有教育的責任了,」俞偉躍說,家長也要在家裡引導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跟學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

對於家長群,你有什麼想說的?

評論區一起來聊聊吧~

來源:青青島社區、央視新聞客戶端等編輯:十六

相關焦點

  • 苦家長群的何止是家長?還有老師!但家長群能一散了之嗎?
    隨著一個江蘇家長短視頻的火爆,家長群再次成為熱議的話題,在視頻中,家長吐槽老師在家長群中讓家長改作業,輔導功課,家長承擔了老師應有的責任和工作,為此,這個家長在視頻中疾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建立家長群的初衷本來是方便家長和學校,老師之間的溝通交流,通過家校合作更好地為孩子服務,藉助家長群讓家庭更多地參與到孩子的教育和成長中來。但是現在的家長群似乎已經成為眾矢之的,因為家長們認為家長群讓家庭過度承擔起了學校的教育職責,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現實的,畢竟家長們除了孩子之外還需要工作,還需要負擔起家庭的責任。
  • 2021國考申論熱點:家長群真的有必要嗎?
    2021國考申論熱點:家長群真的有必要嗎?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21國考,申論熱點,家長群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惹爭議的家長群真的有必要退嗎?他們有話說
    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 劉皓洋「壓垮一個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近日,江蘇一家長稱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使得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家長群裡出現的問題,引發不少家長共鳴。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家長群到底是不是對家長的一種剝削?
    最近,江蘇的一位家長發布了一條短視頻: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然而,家長群感覺已經成為了老師布置作業的場所……
  • 「顯擺什麼,有錢上貴族學校啊」家長群變味,細數那些奇葩家長群
    你所在的家長群有沒有一些奇葩家長或者是奇葩老師?家長群本來是老師建立的,成員是孩子們的家長,目的是為了方便老師通知家長學校的一些活動,可是一直到今天,家長群已經完全變了味道,各種奇葩老師奇葩家長屢見不鮮。
  • 《三十而已》:顧佳的家長群,藏著父母的卑微、自私和無奈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最近有部熱播劇讓我失眠了,這劇叫《三十而已》。她命令顧佳在短時間內給孩子們做出帶有銘牌的蛋糕,才將顧佳拉近了班級家長群。
  • 有一種恐懼叫家長群有消息,家長:自從退出家長群,我精神好多了
    想必有孩子在上學的父母都有一個微信群聊——家長群。這個群給有些家長帶來了無限的煩惱,壓力主要來源於其他的家長。家長群=攀比群有些家長為了替孩子博關注,不停地在家長群裡提及自己的職位、財富、學歷,這給其他家長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咱都中國人,能不能好好說中文?不就競爭個家委會嗎?有必要這麼「用力」嗎?
  •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是什麼梗?真相來了!
    家長群裡出現的問題引發不少家長共鳴家長群本應是家校溝通的橋梁卻無形間成為了「壓力群」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今年國慶前夕,一位孩子的爸爸在家長會時突然情緒崩潰如何還原家長群「本來模樣」為了避免家長與老師的雙重苦惱,不少地方的學校開始「自立規矩」。例如,班主任在群裡規定,群內只發學校公告和班級通知,絕不就個別學生情況在群裡做討論。大連一幼兒園更為明確,直接在家長群中設立9條規定。其中明確了老師和家庭溝通的時間,並特別說明,切忌在群中發送奉承拍馬的內容。
  •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人民日報談家長群變味……
    近日,江蘇一位家長在自己發布的短視頻中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這位家長認為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使得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視頻結尾處這位家長問道: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後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誰辛苦?
  • 家長群真的「變味」了?看看蘭州家長群的那些事兒……
    關注家長的煩惱怕錯過信息,怕回復不及時" 學校及輔導班的群加起來我們進了 6 個家長群,每天都會收到老師發來的大量信息,這還不包括校訊通發來的簡訊作業,並且要及時回復。"為了備戰中考,他和妻子給兒子報了數理化輔導班,緊接著各科的家長群接踵而來。" 我們也知道進群是為了孩子學習好,便於與家長溝通。可群太多,有時工作一忙,被刷屏後很多信息就收不到。所以現在我和媳婦分工明確,前半天我盯各種群,後半天她去盯。等到了晚上我們再匯總各類信息後與孩子交流。"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這位爸爸的話,道出多少家長的心聲
    「我那麼有時間收群消息,我不會自己教嗎?」 「整天不是讓我去報補習班,就是讓我幫忙改作業,改完作業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你辛苦了。」 「說實在的,辛苦什麼?教我教,改我改,是誰辛苦啊?」 這位爸爸的這幾句話,處處戳心。
  • 爸爸怒懟:被生活掀翻群裡崩潰,家長群是壓垮成年人最後一根稻草
    最近有一個長久存在的學校與家長矛盾,引來大家熱議。其實上這樣的熱搜老師們也很無奈,也想為自己站出來發言,作為人民教師也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的。這位帶著口罩男家長一聲怒吼「我退出家長群怎麼啦」贏得網友家長們的呼應,怒懟老師們給家長們布置各種任務。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爸爸的一段話,道出無數家長的心聲
    有一位爸爸吐槽家長群的視頻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位爸爸在鏡頭面前質問到:"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而這位爸爸也說出了自己退出家長群的原因。而引起他不滿的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這位爸爸認為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用心教孩子,下課後就讓家長幫忙批改作業,所以他不明白,既然如此,還有老師做什麼?
  • 孩子爸爸憤怒道:「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知識教學到底是誰的...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最近,「壓垮一個成年人僅需一個家長群」在網上刷屏。雲因在於一位江蘇家長在自製短視頻中的那呼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家長的心聲,老師的悲哀
    最近,一則家長退出家長群並怒懟老師不負責任的視頻持續火爆,引發了人們對家長和教育工作者不同角色職責的大討論。這位家長在視頻中抱怨,「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批發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我那麼有時間收群消息,我不會自己教嗎?
  • 騙子混進家長群收費!
    這些年,騙子混進家長群收錢的事兒總是在重演,有家長總是上當受騙。這類騙術模式基本相同,都是謊稱班主任、任課教師發通知收取學費、資料費、複印費等,並通過紅包或掃碼收取。截圖案例之三有騙子混入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某幼兒園小2班的家長群,冒名「陳老師」發通知收取學費,並謊稱教育局有補貼,
  • 孩子爸爸憤怒退出家長群,其他家長反應讓人寒心
    令人窒息的家長群,迎來家長絕地反擊!一位不堪重負的孩子爸爸一怒退出家長群:「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改作業,要你們幹什麼?」
  • 甘肅天水一家長群內,出現大量不雅照,學校責令解散該家長群
    說起家長群,相信各位家長都比較熟悉,現在很多學校的班主任為了能夠方便和家長溝通,都會建立一個家長群,在家長群中老師也可以向家長傳達孩子每天的學習情況,家長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在家長群中向老師諮詢。
  • 為什麼,你想逃離微信家長群?聽聽青島家長和老師們的心聲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雪蓮「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近兩日,一位江蘇家長怒退家長群的一條短視頻,在網上火了。無數家長贊他說出了自己想說不敢說的話。本是家校溝通橋梁的微信家長群,怎麼就成了家長們紛紛想逃離的地方?家長群,激發了家校矛盾,還是成了家校矛盾的「背鍋俠」?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家長退群引發熱議
    老師:有的工作很急,一個一個打電話嗎?   事件回放  日前,有一位「硬核爸爸」在網上發布了一個視頻,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原來,這位爸爸因為抱怨老師總是讓家長給孩子批改作業,在家長群裡和老師吵了起來:「你們老師上課不認真教孩子,下課要我們家長幫忙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