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一位爸爸吐槽家長群的視頻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位爸爸在鏡頭面前質問到:"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而這位爸爸也說出了自己退出家長群的原因。
而引起他不滿的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這位爸爸認為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用心教孩子,下課後就讓家長幫忙批改作業,所以他不明白,既然如此,還有老師做什麼?
而且老師總是不斷在家長群中發消息,但這位爸爸則表示如果他那麼有時間去收群消息,那麼他的孩子就能夠自己教了。而且老師還經常讓家長給孩子報補習班,作為家長他還必須昧著良心說一句:"老師辛苦了"。
所以他最後說出了很多家長都不敢說出口的話,他說教也是家長教,孩子的作業也是家長改,他實在想不明白,到底是誰比較辛苦。而他的這一段話,也道出了無數家長的心聲,獲得了很多的點讚。
現如今的家長群慢慢"變味"
孩子開始進入學習階段後,父母就需要加入家長群。而家長群的建立出發點是為了方便家長和老師可以直接進行溝通,有時間老師將重要的事情交代給孩子,但有的孩子卻容易遺忘誤事。
所以家長群一方面老師能夠將重要的事情傳達給家長,這樣家長就可以適時提醒孩子,而另一方面家長也能夠更好的了解學生在校的情況。
但現在很多的家長群卻悄然"變味",不知什麼時候就變成了"吹捧群"、"告狀群"、"家長作業群"。孩子犯了錯,老師第一時間會在群體讓家長去教育。而老師一發言,群裡的家長就排著隊的去感謝。
之前在江西吉安井岡山的某所學校,有幾名家長就因為沒有給孩子批改作業,所以老師在家長群中點名批評,老師質問家長說你們是連二年級的口算題都不會嗎?甚至還說出了:"你這樣,將來你的孩子跟你一樣可悲。"而這些難聽的話也引起了家長的不適。
現在家長群已經慢慢變成了很多家長的負擔,不僅不能夠關閉群通知,還需要時時刻刻都要關注這群消息,深怕遺漏了什麼重要的"任務"。有時候真的關顧不過來,還會被老師說成是不關心孩子。
家長和老師應該是合作關係
老師和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著各自的角色,學校的教育不應該延伸成為家庭的教育。家長和老師都無法取代彼此在孩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兩者應該是互相配合的關係,所以老師和家長都應該認清自己的角色所在。
家長和老師的有效的溝通有助於孩子的成長,當然如果是關於某一個孩子的事情,或者是家長對老師有什麼樣的建議,都應該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點,私底下進行溝通。
老師和家長都是希望孩子在未來能夠變成一個有出息的人,所以家長不需要"搞特殊",刻意地討好老師。而且家長和老師的立場不同,考慮問題的方向難免也會有不同,所以彼此也要學會互相理解和信任。
家長群應該成為促進家校溝通的一個平臺,所以家長和老師都應該要重視家長群的實質意義,發揮它的正確作用。同時,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的付出,所以雙方一定要做到各司其職,相互配合。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