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詩情禱語(作者:尤金·畢德生 )
12 月13 日
我默念禰手的工作
詩篇第一百四十三篇1-6 節
143:1耶和華啊,求你聽我的禱告,
留心聽我的懇求,
憑你的信實和公義應允我。
143:2求你不要審問僕人,
因為在你面前,
凡活著的人沒有一個是義的。
143:3原來仇敵逼迫我,將我打倒在地,
使我住在幽暗之處,
像死了許久的人一樣。
143:4所以我的靈在我裡面發昏,
我的心在我裡面悽慘。
143:5我追想古時之日,
思想你的一切作為,默念你手的工作。
143:6我向你舉手,我的心渴想你,
如乾旱之地盼雨一樣。〔細拉〕
省思:
生活中無關緊要的事情會增多,
就像逐漸積附於船底的甲殼類。
每一件事本身都似乎無害,
但總合起來就能使我們遲緩或癱瘓。
於是有困難來挑戰我們的惰性,
迫使我們反省,
從神的角度審視自己的生活
(「默念禰手的工作」),
明白自身的優先需要
(「我的心渴想禰」)。
禱告:
神,
我生活中有太多的負累――
習慣、常規,
和逐漸變得與禰無關的雜務。
請喚醒我回到自己基本、永恆的關係上,
我將重溫自己對禰法則的認識,
在耶穌基督裡重整自己的步調。
阿們。
二、啟示錄四章
讀經▼
釋經▼
▌啟示錄四章釋經
▌創造主的寶座
經過2至3章對現實教會提出責備與勸勉之後,約翰的焦點再次回到天上(4-5章)。也再次意味著:現世與異象在人子裡,完全相通,並且,需要以異象來定奪世事。
異象以天庭的寶座為中心(4:2),以但以理書7章9至27節所描述的天庭畫境為藍本,先是讓人看到亙古長存者的寶座(但7:9-12);然後是駕著天雲的人子,來到這位亙古長存者面前,得了權柄與國度(但7:13-14節)。
四章,也先描述創造主神的寶座;第五章,看到寶座上的人物——猶大的獅子,大衛的根(5:5節),和被殺的羔羊(5:6,11節),祂以救贖主的角色出現,與但以理書7章9至27節的「亙古長存者」和「人子」作對應。
圍繞著寶座周圍的,是七燈臺與二十四長老、並四活物在敬拜主神(6節)。七燈臺是七教會的象徵,24長老,可能是要表達舊約以色列12支派的代表,和新約新的十二支派的合一。四活物的形象豐富,則包括了一切受造物。
寶座前有一個如同水晶的玻璃海,這是「直接暗引了以西結書1章22至26節的天庭結構:四活物(1:5-7,23-25)——穹蒼(1:22-26a)——寶座(1:26b-28)」。不過,約翰用玻璃海代替以西結書的穹蒼,海在這裡成為晶瑩、透亮與平靜的玻璃海,與聖經一貫出現的那種幽暗、混亂的狀態相反。
在15章2至4節,玻璃海再度出現,並將這天上的玻璃海對比地上的海,也描述了那些勝過從海裡出來的獸的人(13:1節),他們站在玻璃海上,唱著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他們勝過了獸的邪惡能力。是的,勝過邪惡的人既包括摩西時期,那些不向法老屈尊的舊約子民,也包括羔羊時期不向羅馬帝國這個邪惡的代表屈尊的新約子民。
因此,「玻璃海」的意思:神的威嚴勝過幽暗與混亂的能力,也即是逆轉20章13節裡「海」的破壞、邪惡的能力。在21章1節裡,海(這邪惡)不再有了!而這黑暗勢力,正是巴比倫以為驕傲的(參13:1,17:15-18)。這些都是聖徒需要領悟的。
思考問題:
今天,我們的神、我們的主,早已勝過類如近東海文化所表達,所誇耀的邪惡與黑暗,言下之意,也勝過羅馬的權勢。那麼,教會的當務之事,是否如同四活物和24長老一樣,要看到高居帝國之上的神的寶座,以及俯伏敬拜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