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短短4字,卻道破人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2020-12-22 有知社

中國歷史久遠,文化燦爛多彩,跟文字相關的就有不少。比如說傳統的文字遊戲猜字謎,這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語言文化現象。字謎僅是給一段話,就能引出一個人或者是一個物體等等。裡面甚至還可以蘊含道理,而對聯是中國的另一種傳統文化。在史上優秀的對聯有無數,但是這幅堪稱是史上最短的對聯,它總共加起來也就只有四個字,但是裡面蘊含的可都是道理。

對聯也稱作是楹聯,因為在古代的時候會懸掛在樓堂宅殿的楹柱。裡面要求的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並且字數還有結構相同。最早的對聯歷史可以追溯秦朝,不同的對聯也有不同的叫法,比如說春節掛的就叫春聯,而辦喪事的叫輓聯。還有辦喜事的稱為慶聯,一般情況下,對聯是不需要押韻的。

多字聯有時候比較複雜,比如說那副被稱為是古今天下第一聯的昆明滇池大觀樓長聯。這可了不得,一共是180個字,是清朝孫髯翁作出來的。近代國學大師陳寅恪曾經出過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對子。這是在1932年,清華大學要舉行新生入學考試,劉文典就請了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之一的陳寅恪來出題。

陳寅恪打算第二天去北戴河修養,匆忙間出了一副對子,上聯是孫行者。這要對上就比較難了,於是有一半的考生交了白卷,能夠得到滿分的只有一個人周祖謨。他答的是胡適之,這可不是陳寅恪跟胡適有恩怨,而是胡孫跟猢猻相對。還有答祖衝之的,跟祖孫相對。另外一個人對的是王引之也還算不錯,但其餘說唐三藏豬八戒沙和尚的都是不及格。

而這個短的對聯,總共是四個字,上聯是「容易」,下聯是「色難」。為什麼說對得好呢?先來看看容易,容最早在甲骨文中出現,一般指的是容納,還有容貌的含義。易的含義就比較到了,變易、簡易、不易,這是易經裡的含義。而容易兩字合起來也有不同的意思,一個是做起來不費事,另一個是發生變化的可能性大。

容易剛好是跟色難相對的,容易是明朝大才子解縉對上的。而他這裡的容易就不是上面所說的容易了,而是指表情改變之意。色難一詞出自《論語》,這番話是孔子答的。主要是說孝道難,為什麼難呢?難在對待父母一直都和顏悅色,沒有為難或者是難看的臉色。一般來說,就是要對父母真心實意,不能只做表明文章啊。中國人向來講究孝道,孝的觀念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

孔子也提倡孝,他認為孝的重要地方在敬。怎麼才是敬呢?那就得行為符合禮,還有就是假若是父母犯錯,那么子女要用委婉一些的語氣來勸說。不過現代社會來說,這種孝道反而在漸漸消失。有句歌詞說,人間的面見一面少一面,現在不珍惜,日後失去了後悔豈不是無用?

參考資料:《論語》

相關焦點

  •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有4字,卻道破世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有4字,卻道破世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衣冠華服,禮儀之邦,出現過多少燦爛文化,誕生過多少歷史故事,成語、猜字謎、對聯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對聯又稱對子或楹聯,是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或是寫在紙、布上的對偶語句。
  •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4字卻成經典絕對,點醒無數世人
    對聯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趣味性的一種文學形式,我們也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一些構思巧妙的對聯,它們讀起來總令人拍案叫絕。不過,想出一副好對聯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要求你有足夠的文學修養和知識儲備,有時候,越短的對聯,越難對好。
  • 歷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4個字卻流傳千古,點醒無數世人
    其中的「楹聯」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對聯,我們印象中對聯就是春節時用來賀迎新春的,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在秦朝時期的桃符其實是對聯的前身,而對聯最早出現於五代時期,根據《蜀檮杌》記載,公元964年,後蜀皇帝孟昶在自家的門板上寫上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以表示對新的一年國家興旺的期盼。可惜的是第二年,後蜀就被宋朝滅了,不過他的這一行為卻開啟了寫對聯的先河。
  • 世界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4字,點透無數世人!
    來源:實戰財經來源:詩詞天地(ID: shicitiandi)世界上有一副最短的對聯,僅僅4個字,卻飽含著人生哲理,點透無數世人。回歸現實,這副僅僅4字的對聯,對我們生活還有更深遠的意義。1「色難」難在,為人子女很難有一個謙和的態度。有位老太太中午去兒子房間找報紙,正碰上兒子回來。
  • 靈隱寺內一副對聯,短短14個字,點醒了很多人,道盡了一生
    導讀:靈隱寺內一副對聯,短短14個字,點醒了很多人,道盡了一生「鞋而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我想大家對這幾句歌詞記憶深刻,每次聽到這些歌詞的時候,大家都會想到那身穿破爛袈裟,喝著酒,吃著肉的和尚濟公,他也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管是影視作品也好還是民間傳說
  • 世界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4字,卻點透無數世人
    文/一度歷史觀V對聯是我們中華民族非常經典的一種文化,最早出現於五代十國時期,而且是以春聯的形式出現的,自此之後就被民間的學者文人所廣為傳頌,甚至逐漸成為了大家展示自己才華的一件事情。雖然現在的對聯都是寫在紙上的,但是在古時候,它還叫做楹聯的時候,也會寫在布、竹子、木頭上,一些人也會將有祥兆的對聯直接鐫刻在門口的柱子上,語言精闢、對仗工整而且平仄協調,往往在短短的幾個字中就能夠表達出非常深刻的含義來。
  • 世界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4字,卻點透無數世人!
    有一付對聯說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終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橫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幾何?我欣賞曇花。巜人類簡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話:「新世紀的口號,快樂來自於內心」。蜜多時,每年花開時節,我邀約朋友來家共賞。賞花只讓識花人。我們有時在露天,有時搬到客廳,有時搬進陽光房,輕鬆音樂,焚香品茗,談天說地;瓜果佐酒,漫論詩書。
  • 杭州靈隱寺一副掛了1000多年的對聯,短短14字,助無數人擺脫苦海
    (2020年4月拍攝於杭州靈隱寺。)靈隱寺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寺內林木聳秀,雲煙萬狀,清幽靜謐,石雕石刻等古蹟眾多。靈隱寺全盛時期,有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堂,僧徒達三千餘眾,其規模之宏偉居「東南之冠」,被譽為江南禪宗「五山」之一。靈隱寺佔地面積一百三十畝。
  • 史上最簡對聯,雖有4字,卻點醒無數夢中人
    對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表現形式,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對聯文化始於五代十國時期,到明清兩代尤為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然而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副最簡對聯,不僅文字少,而且還富含人生哲理。在這幅對聯中,「色」對應「容」,都指人的面部表情;而「難」和「易」則構成了一對反義詞。從結構上來看,可謂極為工整,堪稱千古奇對。不過也就是這樣一副對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也頗為深遠。「色難」在這裡指的是為人子女很難有一顆對長輩恭敬地心。
  • 史上最短千古絕對,區區4個字,說透儒家思想精髓,點醒世間無數人
    有時候,人們會誤以為對聯越長就越難,其實不然,很多最絕、最妙、最令人驚嘆的千古絕對反而是極短極短的短聯,比如著名的單字聯,上聯只一個「墨」字,下聯是一個「泉」字,「白水」對「黑土」,再合適不過。據說,這則對聯出自康熙與乾隆這對爺孫,是個家喻戶曉的對聯故事。
  • 杭州靈隱寺內一副對聯,短短14個字,幫助無數人擺脫迷茫走出低谷
    不過在杭州靈隱寺中有一副對聯,短短十四個字,若能讀進心裡,便能使人坦然自若,笑對人生。一、杭州靈隱寺杭州靈隱寺稱得上是江南名剎,它位於飛來峰下、天竺山麓。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也就是公元326年。靈隱寺命運多舛,時毀時復,但延續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根據靈隱寺寺志記載,是印度僧人慧理遊歷杭州時,被此處風光吸引,便在飛來峰前建寺「靈隱」。
  • 曾國藩的一副對聯,只有12個字,卻被曹德旺掛在辦公室整整8年
    曹德旺對書中曾國藩所寫的一副對聯印象深刻。這副對聯雖然只有短短12個字,但卻是曾國藩面對人生困境、走出人生低谷的12字藥方。於是乎,曹德旺將這副對聯掛在辦公室裡,時刻警惕、勉勵自己,一掛就是8年!到底是哪副對聯,哪12個字呢?
  • 蒲松齡撰寫的一副對聯勝過無數勵志書籍和心靈雞湯
    三百多前,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曾經撰寫過一副對聯,並在銅製壓尺上刻下了這副對聯,用來激勵自己發奮讀書和創作,對聯的內容是這樣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 《西遊記》一副對聯,說盡世間男女之間,婚配的真諦
    《西遊記》一副對聯,說盡世間男女之間,婚配的真諦原創索彥讀詩書2020-10-17 06:40:00話說唐僧師徒四人
  • 春節上香,看到一副妙趣橫生的八仙合體字對聯
    一副妙趣橫生的八仙合體字對聯陳能雄/文大年初一,天氣晴朗,和煦如春,我前往泰順仕陽鎮的仙翁尖遊玩。此山高插入雲,從下往上看,有如一個巨大的綠色屏風矗立於天地之間。仰望峰尖,看到一條橋梁橫跨於山谷之間。我在亭臺上遊覽,看到大門前有一副奇異的對聯。說它是對聯,又異於平常的對聯,粗看是一幅八言對聯,但字體奇形怪狀,沒有一個認識,更不知道讀音。我走進細看才知道是合體字,即在一個字形框架裡由幾個漢字組成,比如對聯的第一合體字拆開讀就是「鍾離點石」,第二個合體字則是由「把扇搖」,兩個合體字分解開來就是一句七言詩句「鍾離點石把扇搖。」
  • 四大名著最經典40副對聯,智慧滿滿,滋味萬千
    四大名著中的對聯,每一書都有幾百副,以下40副就是從中精選而出,皆是最有寓意、最具智慧的代表聯。每一副對聯在小說中都有背景和出處,但小編認為,只有脫離這些背景和出處,這些對聯中最普遍、最深刻的智慧才能凸顯出來。
  • 靈隱寺內一幅對聯,點醒多少世人!
    杭州靈隱寺內,掛著這樣一副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語言雖樸實無華,卻飽含著人生哲理,寫盡了人生。萬事只求半稱心,意味著常常要知足常樂、隨遇而安。林語堂先生說,這是「中國人所發現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半稱心」並非消極無奈,而是一種人到中年後的豁達與智慧。「半」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心靈狀態,一種人生智慧,一種處世哲學。假如事事盡如人意,那有什麼努力和輝煌精彩可言呢?畢竟人生不存在十全十美,有遺憾才顯出生活本色。
  • 真正的千古絕對,歷史上三個著名的對聯,對出來一副算你厲害
    真正的千古絕對,歷史上三個著名的對聯,對出來一副算你厲害對聯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字少,內容短,卻蘊藏著大含義。每逢過年中國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貼上一副對聯,討個吉利。那個時候有很多很多的文人,他們都喜歡靠對對聯來展示自己的才華。
  • 名著對聯知多少
    四大名著中的對聯,每一書都有幾百副,以下40副就是從中精選而出,皆是最有寓意、最具智慧的代表聯。每一副對聯在小說中都有背景和出處,但只有脫離這些背景和出處,這些對聯中最普遍、最深刻的智慧才能凸顯出來。原來,那都是放之人生而皆準的人間真諦,句句養心。
  • 上聯「半醉半醒過半夜」,元順帝妙對下聯,堪稱經典!
    誠然詩詞的魅力一直被文人才子奉為圭臬,但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對聯文化更是一顆璀璨的明珠。中國對聯,早期又叫楹聯或者桃符,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短的對聯幾個字就可以完成,長的對聯多達百字。對聯也很講究韻律,比如對聯在平仄方面和古典的詩詞很像,都很在意對句是否工整,可以說對聯是詩詞的濃縮版和精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