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念奴嬌·赤壁懷古

2021-02-19 唐詩宋詞古詩詞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聳雲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捲起千萬堆白雪。
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湧現出多少英雄豪傑。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豪氣滿懷。
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
我今日神遊當年的戰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髮。
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⑴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西。而三國古戰場的赤壁,文化界認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縣西北。

⑵大江:指長江。

⑶淘:衝洗,衝刷。

⑷風流人物:指傑出的歷史名人。

⑸故壘:過去遺留下來的營壘。

⑹周郎:指三國時吳國名將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為中郎將,掌管東吳重兵,吳中皆呼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⑺雪:比喻浪花。

⑻遙想:形容想得很遠;回憶。

⑼小喬初嫁了(liǎo):《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載,周瑜從孫策攻皖,「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喬,本作「橋」。其時距赤壁之戰已經十年,此處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儻風流。

⑽雄姿英發(fā):謂周瑜體貌不凡,言談卓絕。英發,談吐不凡,見識卓越。

⑾羽扇綸(guān)巾:古代儒將的便裝打扮。羽扇,羽毛製成的扇子。綸巾,青絲製成的頭巾。

⑿檣櫓(qiánglǔ):這裡代指曹操的水軍戰船。檣,掛帆的桅杆。櫓,一種搖船的槳。「檣櫓」一作「強虜」,又作「檣虜」,又作「狂虜」。《宋集珍本叢刊》之《東坡樂府》,元延祐刻本,作「強虜」。延祐本原藏楊氏海源閣,歷經季振宜、顧廣圻、黃丕烈等名家收藏,卷首有黃丕烈題辭,述其源流甚詳,實今傳各版之祖。

⒀故國神遊:「神遊故國」的倒文。故國:這裡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場。神遊:於想像、夢境中遊歷。

⒁「多情」二句:「應笑我多情,早生華髮」的倒文。華發(fà):花白的頭髮。

⒂一尊還(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裡指灑酒酬月,寄託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

⒃強虜:強大之敵,指曹軍。虜:對敵人的蔑稱。


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上闋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湧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雲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並收筆下。

題中的赤壁,是黃州(在今湖北省黃岡縣)城外,長江北岸的一段紅色山崖。「懷古」,是古人寫詩詞常常採用的一個題目。在這類作品中,作者往往藉助歌詠歷史事跡來抒發自己的感慨。這首詞就是蘇軾遊覽黃州赤壁想到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有所感觸而寫。其實,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魏、蜀、吳三國爭雄,吳國名將周瑜聯合劉備,利用火攻大破曹操水軍的地方是另一個赤壁,它是今天湖北省武昌縣西南的赤磯山。這裡詞人借懷古以抒懷抱,不一定拘泥於地點的確鑿。

  懷古的重要一環,是怎樣把今和古聯繫起來。蘇軾望著波禱滾滾的長江,想到自古以來那些才華出眾的人物都已隨同時間流逝而消失,猶如被源源而來的浪濤從歷史上衝洗掉了一樣。於是,他用「浪淘盡」三個字,把眼前的長江和歷史上的人物巧妙地聯繫起來,在這種自然而又形象的聯想中,表現他對歷史人物的懷念。大江即長江。這裡用「大江」,除去由於聲韻的要求外,也顯得更有氣魄。「千古」,指久遠的年代。


  接下去,作者把目光從江濤轉向赤壁,而首先引起他注目的是古代留下來的戰爭遺蹟。「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故」,舊的。「壘[lěi]」,指營盤。「人道是」,據說是。「周郎」,即周瑜,他二十四歲就當了將軍,當時吳國人稱他為周郎。這三句詞說,在那古代營盤西邊,據說,就是三國時代周瑜打勝仗的赤壁。點出了赤壁的歷史意義,也為下片歌頌周瑜埋下了伏筆。那麼,作者當時看到的赤壁,景象如何呢?「亂石穿空」,陡峭的石崖直插高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嚇人的大浪頭,拍打著江岸,激起的浪花象無數堆耀眼的白雪。面對著這雄偉的景象,難怪作者要讚嘆不已:既讚美這雄偉的大好河山,更讚美歷史上曾經在這裡叱吒風雲的無數英雄豪傑。

  詞的上片,著重寫景,帶出了對古人的懷念。下片,就轉入對赤壁之戰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歌頌。蘇軾寫這首詞時,距離發生於公元二零八年的赤壁之戰,已有八百多年。他想像著幾百年前的往事,用「遙想」兩個字把我們引向了遙遠的過去。「公瑾[jǐn]」,周瑜的字。「小喬」,周瑜的妻,是當時著名的喬氏姊妹中的妹妹。詞中提到他們的婚事是為了突出周瑜年輕得意的神態。作者用「雄姿英發」來形容周瑜氣度雄偉、人才出眾。在作者的想像中,周瑜身著戎裝,手搖羽毛扇,頭戴著配有黑絲帶子的頭巾(綸[guān]巾),風度瀟灑,從容指揮,在說笑之間,輕而易舉地就把曹操水軍戰船燒成灰燼。「檣[qiáng]」,帆船上的桅杆。這裡用「檣櫓」代表曹軍的戰船。「羽扇綸巾」,寫出了周瑜的神態。「談笑間」,突出了他的自信和才略。「檣櫓灰飛煙滅」,六個字就再現了一場歷史性的大戰。寥寥幾筆,顯示了作者藝術概括的才能;字裡行間,傾注了作者對周瑜的由衷讚賞。


  對歷史人物的景仰,正包含了對自己現實狀況的不滿。對比之下,四十七歲的蘇軾深為自己不能象周瑜那樣年紀輕輕就建立了卓著的功業而感嘆。他只好用自我嘲笑的口氣說:「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象他這樣,通過想像去經歷(神遊)那三國(故國)的赤壁之戰,人們大概會嘲笑他太富於感情,因而過早地有了花白頭髮(華發)吧!自嘲之餘,一種看破紅塵的消極情緒油然而生。「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樽」,酒杯。一尊是一杯酒的意思。「酹[lèi]」,灑酒表示祭奠。他忽然覺得,人間不過象夢境一樣,不要徒然感嘆了,還是給江上的明月,獻上一杯酒,伴月痛飲吧!

  這首詞是蘇軾的代表作。雖然結尾流露了消極情緒,但從全詞看,氣魄宏偉,視野闊大,對壯麗河山的讚美,和對歷史英雄人物的歌頌及懷念,構成了豪放的基調。

相關焦點

  • 《念奴嬌·赤壁懷古》
    04 歌詞《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詞:(宋)蘇軾作曲:胡彥斌編曲:谷粟演唱:胡彥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念奴嬌.赤壁懷古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是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
  •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宋)
    點上方藍字可加關注微信號:NewBookYour new way of reading詩/蘇軾 點上方綠標即可聽到高考必背古詩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本篇理解性默寫及真題檢測】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運用比喻修辭描寫赤壁古戰場的險要形勢的幾句是「         ,          ,         」。《念奴嬌.赤壁懷古》中「         ,           ,」一句,活化出了周瑜的儒將風度和運籌帷幄的形象。【答案】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 【一周一詩】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從悲哀中超脫
    《念奴嬌》是蘇軾貶官黃州後的作品。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長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古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時期,周瑜大破曹兵的赤壁。)
  • 【每日一詩】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賞析】  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上闋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湧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雲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並收筆下。  千古風流人物既被大浪淘盡,則一己之微豈不可悲?然而蘇軾卻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風流人物也難免如此,那麼一己之榮辱窮達復何足悲嘆!人類既如此殊途而同歸,則汲汲於一時功名,不免過於迂腐了。接下兩句切入懷古主題,專說三國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極有分寸。赤壁之戰的故地,爭議很大。一說在今湖北蒲圻縣境內,已改為赤壁市。
  •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正是他被貶謫在黃州(今湖北黃岡)兩年多以後而作的,借古而感懷今生,從「千古風流人物」而想到自己一生寥落,年未半百卻「早生華髮」,從而抒發抑鬱不得志的感嘆。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公眾號欣賞更多美文、影視音樂、地域文化念奴嬌·赤壁懷古
  •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 蘇軾
  • 念奴嬌 · 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代: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 品讀101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今天我們來欣賞蘇軾的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生於1037年,卒於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蘇軾是北宋著名的詩人、散文家、書法家,同時他還是著名的詞人,有詞集《東坡樂府》行世,蘇軾的詞作開北宋豪放派的風格,影響巨大。今天我們來欣賞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他詞作當中千古名篇。
  • 《念奴嬌·赤壁懷古》理解性默寫
    《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表現千百年來,才華橫溢的英雄豪傑都被長江淘洗乾淨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運用比喻修辭情寫赤壁的險要地勢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賞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上闋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湧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雲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並收筆下。千古風流人物既被大浪淘盡,則一己之微豈不可悲?然而蘇軾卻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風流人物也難免如此,那麼一己之榮辱窮達復何足悲嘆!人類既如此殊途而同歸,則汲汲於一時功名,不免過於迂腐了。
  • 蘇軾另一個版本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也是一篇經典之作
    在歐陽修的一再稱讚下,蘇軾一時聲名大噪,蘇軾每有新作,立刻就會傳遍全國,比如這首膾炙人口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高考語文早讀25:虞美人 念奴嬌·赤壁懷古(助記+情境默寫)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①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助記] 上片即景抒懷,通過描寫古戰場,引起對古代英雄人物的緬懷。②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數字「千」的飛花令來了!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16.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17.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8.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 因為一個人,記住一座城——黃州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雖然經考察三國古戰場的赤壁,在今湖北赤壁市西北36公裡的長江南岸,但這似乎已經不那麼重要,人們記住這裡,只是因為它是文學史上的名篇《念奴嬌·赤壁懷古》及前後《赤壁賦》的誕生地。因此,人們又叫它「文赤壁」。
  • 經典詠流傳: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蘇軾  演唱:胡彥斌 宋祖英
  • 黃庭堅《赤壁懷古》是值得我們書法愛好者學習的範本!(張德進)
    黃庭堅《念奴嬌·赤壁懷古》,氣象磅礴,雄渾壯美,是值得我們書法愛好者學習的範本! 黃庭堅《念奴嬌·赤壁懷古》,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館藏。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館位於山東省嘉祥縣,是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收藏著大量東漢時代武氏墓群的石刻文物而聞名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