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有名的5句「髒話」,言語中不帶一個髒字,別以為是在誇你

2021-01-10 夏末講歷史

「知識改變命運」,想必多數人對這句話都比較贊同,尤其是當下快節奏的社會中,腹中有墨水,自然是走遍天下都不怕。古往今來,有多少寒門士子,通過十年寒窗,一舉改變自身命運的。

當然,雖說知識不是改變命運的第一良藥,但對於先天就輸在起跑線上的寒門子弟來說,不讀書、不增加知識,改變命運更是無從談起。除此之外,書念得多,懂得道理自然也就多一些,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對自身都有很大幫助的。

縱論古今,有一種東西,不分民族和國界,是個人都會,這便是罵人,毫不誇張地說,全世界沒有一個民族不會罵人。一般而言,罵人的言語中少不了髒話或者侮辱性的詞語,但若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其罵人的境界可是要比一般人高出一個層級。看似言語中不帶一個髒字,但卻是實打實的在罵人。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6句罵人不帶髒字的言語,單看句子而言,沒有絲毫透露出一個「髒」字,但若仔細的品讀,你會發現這其實就是在拐著彎兒在罵人,一點沒錯。

一、狗啃河上骨,水流東坡詩

蘇軾被貶黃州後,心情悶悶不樂。一日,其好友佛印和尚邀他一起泛舟長江。原本是欣賞大好風景的時刻,忽然蘇軾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言。

佛印順著蘇東坡的手指望去,只見岸邊有一條黃狗正在啃骨頭。見此情景,佛印便隨手將自己手中提有蘇東坡詩句的扇子拋入江中。這時,二人面面相覷,不一會的功夫,相互大笑起來。原來,這是一副啞聯,蘇軾的意思是:「狗啃河上骨」,佛印下聯的意思: 「水流東坡屍。」

其中,「河上」與「和尚」諧音,蘇軾的意思是,狗在啃「和尚」——也就是佛印的骨頭;而佛印呢?他的比喻也是十分巧妙,把題有蘇東坡詩句的扇子拋入水中,「屍」與「詩」同音,暗指江水中漂著的是蘇東坡的屍體。如此解讀下來,是不是感覺這兩句十分經典呢?

二、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出自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從詩句的字面理解不難看出,短短的十六個字,其大概意思說的是「老鼠都有皮毛,如果人不講究禮儀,那除了死還能做什麼?」

這是一首諷刺詩,看似描述老鼠,實則是諷刺當時的統治者,不要用虛偽的禮儀來欺騙人民。不誇張的說,詩中借用老鼠來做參照物,可謂是非常的有意境。老鼠給人的感覺就是「醜陋」,將老鼠的皮毛和人類的禮儀並列起來,層面自然是上了一個臺階。

三、夏蟲不可以語冰

夏蟲不可以語冰,出自《莊子集釋》卷六下《莊子·外篇·秋水》的一句話:「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就其字面意思而言,可簡單解讀為:「對井底的蛙不可與它談論有關海的事情,和夏天的蟲子則不能談論寒冰。」

看似簡單的兩句話,實則是暗藏玄機,不管是井底的蛙還是夏天的蟲,都是用來比喻人的見識局限和見識短淺,不太懂什麼人生的大道理。或許當時的莊子並非是想要表達諷刺人的意思,但隨著後人在各個場合的引用,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在罵人的。明朝凌濛初的著作《二刻拍案驚奇》中,就曾引用莊子的這句名言,即「郎如此眼光淺,真是夏蟲不可以語冰。」

四、豎子不足與謀

豎子不足與謀中的「豎子」,指的是小子,是對人的一種蔑稱。話說秦始皇駕崩後沒幾年,由於秦二世胡亥的倒行逆施,導致天下大亂。一時間天下英豪紛紛揭竿而起,抵抗暴秦的統治。在眾多英豪中,勢力最為強大的當屬漢王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兩股起義軍。

在項羽率軍在巨鹿和秦兵主力血戰時,劉邦帶兵則幾乎沒有遇到有效的阻擊,便兵不血刃的攻佔了鹹陽,終結了秦王朝的統治。擊潰秦兵後,項羽率軍在鴻門擺下宴席,邀劉邦前來敘舊。宴會上,霸王項羽不聽亞父範增的意見,使得劉邦脫身而去。因此,範增憤恨的說道:「『豎子不足與謀。」雖說這句話中沒有所謂的髒字,但卻是一句貶低一個人的話語。

五、沐猴而冠

沐猴而冠,是漢語成語,意思是獼猴帶帽子,比喻外表雖然裝扮得像那麼回事,但本質卻掩蓋不了,近義詞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衣冠禽獸、道貌岸然。」這句成語出自《史記·項羽本紀》中,原文是「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暴秦被推翻後,項羽率兵進軍關中。大軍進入鹹陽後,項羽殺了秦王子嬰,並且一把火燒了阿房宮,在掠奪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後準備回自己的根據地江東地區。這時,原本是他麾下的一名謀士,便用「沐猴而冠」來形容項羽的荒唐舉動,諷刺他不趁著大好時機在鹹陽建立新的王朝,反而帶著掠奪來的金銀財寶「衣錦還鄉」,可謂就是一個帶著帽子的猴子,徒有虛名而已。

結語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文化也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文字的奇妙,可謂是奧妙無窮,字和字之間的隨意組合,以及語調的不同,都能表達出不同的意思。就好比這「罵人」一樣,稱得上是一門學問,言語中不帶一個髒字,這境界不得不讓人佩服。

參考資料:《莊子》、《詩經》、《史記

相關焦點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知道還以為是誇你
    標題: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知道還以為是誇你果然並不會像我們現在想像的那樣文雅,不是說的每一句話都非常的文明,不會爆粗口。在古代的時候,就連一國之君也會有非常氣憤爆粗口的情況,就更別說下面的這些普通的人們了,因為當時的文化程度不同,大家罵人的水平根本就不一樣。所以不是古人們不會說髒話,只是當時他們說的髒話,我們根本就不明白到底是什麼意思。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認為是在誇你
    接下來我就為大家解讀一下史上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認為是在誇你。第一句:相鼠有皮,人則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此句出自秦朝的詩經中。大概的意思是,老鼠都有皮毛(知道要遮醜),如果人沒有禮儀(不知廉恥),不死還活著做什麼?
  •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以為是在誇你
    只不過文化程度不同,大家罵人的水平就不一樣。舉個例子,古代的粗俗版罵人是這樣的——「饒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腳水」、「直娘賊」、「你這廝!」(取自《水滸傳》)至於文化人,他們罵人通常很含蓄,沒讀過書的可能還以為是在誇人,或者容易曲解成別的意思,結果貽笑大方。今天要說的就是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千萬別誤以為是在誇人。
  • 文壇有名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你可能都誤以為是在誇你
    但你講禮儀,不代表所有人都講禮儀,對於那些不客氣的人,古人同樣會「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可如何在保持體面的情況下,漂亮地「罵」回去呢?這可是一門學問,今兒筆者就帶大家來看看,古人是如何罵人不帶髒字,漂亮還擊的。
  • 古代有名的6句「髒話」,不帶一個髒字,聽不懂的還以為是在誇你
    文明建設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所倡導的一大重點任務,上至省市,下至各個區縣的政府都對其把控得十分嚴格,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網絡上,文明用語已經開始被廣泛重視起來了,如果對他人使用不當的語言甚至還會受到懲罰,然而總會有情緒積壓到一定程度想要罵人的時候,但是如何做到罵人不帶髒字呢?
  • 歷史上有名的5句「髒話」,但卻不帶一個髒字,你都知道嗎?
    其實古人有時候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高雅,偶爾也有「下裡巴人」的作風,有時候也會說一些難聽的話,但是如果你知識不夠淵博,還真聽不出是在誇你還是在損你。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古代那些有名的「髒話」,但卻不帶一個髒字,讀起來還很押韻,細細品讀才知道其中的深意。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認為是在誇你!
    論起罵人不帶髒字,這兩句話最為經典。蘇東坡與自己的好朋友佛印對罵的時候,蘇東坡吐出了「狗啃和尚骨」,佛印和尚也不妥協,用「水流東坡詩」來回懟。 如果不理解其中的含義,很難看出罵得有多狠。其中,「河上」與「和尚」的讀音很近,其含義自然相同;「東坡詩」中的「詩」與詩歌或詩句沒有關係,與「屍」的讀音是一樣的,所以它特指的就是「東坡屍」。
  • 歷史上著名的十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沒點文化還以為在誇你
    又比如持續多年,不加改革的八股文科舉考試制度,遏制文學家的作品創新,沒有讓文壇煜煜生輝,反而讓文學失去原有的活力。還有就是清朝興起的文字獄,殘酷又可怕的統治措施嚴重阻礙了文學發展。以上這些只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幾處阻礙,文化面前的大山還有很多座,可它仍一直在磕磕碰碰地前進,並在九州大地上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 歷史上最文雅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
    導語:歷史上最文雅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認為是在誇你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孕育出了十分深厚的文明。正所謂「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時候有一種意識,往往有很多的表達方式,有的直接,有的委婉。在罵人上更是有罵人不帶髒的語句,而別人還覺得十分的文雅。
  • 古人也會有說髒話的時候:罵人不帶髒字,乍一聽還以為是在誇人!
    古人也會有說髒話的時候:罵人不帶髒字,乍一聽還以為是在誇人!因此作為古人也會有說髒話的時候,而當你知道筆者下面羅列的一些罵人的文言文後,可能你就再也不想和古人展開罵戰了,畢竟他一句看似文雅的話,卻可以將你罵得體無完膚,並且還毫無髒字可言。
  • 史上最經典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懂的以為在誇你?
    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譯文:原壤蹲著兩腳不坐不起,以待孔子之來。先生說:「年幼時,不守遜悌之禮。年長了,又一無稱述來教導後輩。只是那樣老而不死,這等於如人生中一賊。」說了把手中所曳杖叩擊他的腳脛。後以為指斥老而無德者之辭,出自《論語·憲問》。
  • 史上最經典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認為是在誇你
    論起罵人不帶髒字,這兩句話最為經典。蘇東坡與自己的好朋友佛印對罵的時候,蘇東坡吐出了「狗啃和尚骨」,佛印和尚也不妥協,用「水流東坡詩」來回懟。 如果不理解其中的含義,很難看出罵得有多狠。其中,「河上」與「和尚」的讀音很近,其含義自然相同;「東坡詩」中的「詩」與詩歌或詩句沒有關係,與「屍」的讀音是一樣的,所以它特指的就是「東坡屍」。
  • 史上最有名的五句罵人話,學問越大罵人越狠,直擊靈魂還不帶髒字
    史上有名的十句罵人的話,學問越大罵人越狠,直擊靈魂還不帶髒字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更是具有無窮的魅力,有時候僅僅幾個字的不同組合排列,就會延伸出許多不一樣的意思。學問越高的人,也越擅長舞弄文字,他們會把嬉笑怒罵都藏於其中,無論是罵人還是誇人都更加入木三分,直擊人的靈魂之中。下面小編就幫大家總結一下歷史上五句最有名氣的罵人的話,句句都流傳千古,絕對不帶半個髒字,想要反擊也都無從下口的。第一句:「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 史上最經典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還以為是在誇你?
    2、夏蟲不可以語冰 這句話的原典是出自於《莊子·外篇·秋水》中:「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說的是只能活一個夏天的蟲,一生都不知道世上還有冬天。比喻人一個人見識淺薄,常自以為是。歷史上有很多古籍引用這句話來諷刺挖苦一些見識淺薄著,比如說在《二刻拍案驚奇》中便有:「郎如此眼光淺,真是夏蟲不可以語冰。」
  • 史上最經典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還以為在誇你?
    2、夏蟲不可以語冰 這句話的原典是出自於《莊子·外篇·秋水》中:「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說的是只能活一個夏天的蟲,一生都不知道世上還有冬天。比喻人一個人見識淺薄,常自以為是。歷史上有很多古籍引用這句話來諷刺挖苦一些見識淺薄著,比如說在《二刻拍案驚奇》中便有:「郎如此眼光淺,真是夏蟲不可以語冰。」
  • 史上最經典的三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可別再傻乎乎不懂
    他們可能「陰陽怪氣」,但絕對不會讓你輕易覺察得到的。總是想破腦袋,想啊想,終於是想出來一個絕妙的語段了,比如說魯迅先生的經典「詩句」,「遠看一條狗,近看郭沫若」。這……比那些平日裡只會問候人家祖宗的語言,強大不知千百倍。俗話說得好,君子動口不動手嘛,有啥事,先把拳頭收起來,安安靜靜地施展文墨,口頭上見真招!
  • 歷史上著名的6句「髒話」,謾罵時字字戳心,但卻不帶一個髒字
    《四十二章經》中講:「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而墮其面」,就是說罵人要有度,更要在有理有據的情況下罵。但是罵人最好不要吐髒字,我們可以學一學古人,用最文明的語言罵出最狠的意思。歷史上就有6句著名的「髒話」,謾罵時字字戳心,卻不帶一個髒字,但別誤認為是在誇你。01首先我們回溯到先秦時期。
  • 史上4句罵人的「狠話」,罵人從不帶髒字,沒有文化還以為在誇你
    但有時候遇到一些蠻不講理,又讓人覺得很生氣的,不懟兩句,自己心裡也憋屈,可自己也沒辦法將那些粗鄙的話語說出口,絞盡腦汁,想要說出一些不帶髒字的「狠話」,可怎麼想都想不出來。這時候不禁感嘆,「要是有點文化就好了」。在一般人眼中,古人都是文雅的,說話文縐縐,也沒見過說「狠話」的,最多就是諷刺兩句。
  • 史上十句經典且著名「髒話」,罵人不帶髒字,沒文化真會聽不懂
    史上十句經典且著名「髒話」,罵人不帶髒字,沒文化真會聽不懂要是知道了中華的一個文化呢,也是博大精深,在經過了5000多年的一個歷史的文明中國就留下了很多非常經典的一個話語,那大家都是知道的髒話,實際上是一個非常不好的一個行為,根本就是第一是沒有素養,可是人在非常生氣的時候呢,情緒也是會達到那個點
  • 這4句不帶一個「髒字」,每句都是經典
    這4句不帶一個「髒字」,每句都是經典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非常經典的話,就出自於我們非常熟悉的孔子。相信很多人也明白這其中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年輕時不尊重家庭,長大後也不學無術,對於社會沒有意義的人,尤其是到了晚年之後,所以也被稱呼為老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