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詩詞不可勝計,在我們的印象裡古人一直都是溫文爾雅,儒雅隨和的,然而古人用詩詞罵起人來,那可是毫不留情面,引經據典、出口成章。接下來我就為大家解讀一下史上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認為是在誇你。
第一句:相鼠有皮,人則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此句出自秦朝的詩經中。大概的意思是,老鼠都有皮毛(知道要遮醜),如果人沒有禮儀(不知廉恥),不死還活著做什麼?
感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全文,全篇很短,但是用詞很辛辣。全文讀下來盪氣迴腸。將鼠類與文明禮儀倆相對比,以鼠為引,痛斥官員用假情假意的禮欺騙人民,比之為鼠,給予辛辣的諷刺。
第二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這是五代時期的一首《述國亡詩》,詩意不難理解,從字面來看便是斥罵君王將領,無一人擁有男兒志氣,究其背後還有著一段慘痛的歷史故事。
當時趙匡胤四處徵戰,打到蜀地的時候,宋軍還未進城,後蜀的君王將領便已經投降,大開城門毫無戰意。蜀王后宮妃嬪花蕊夫人對此憤慨至極,卻礙於女兒身無法施展抱負,只得寫下這首詩痛斥君王,嘲笑軟弱無能的朝臣。
第三句:夏蟲不可以語冰
這句話出自莊子的秋水篇。很有名氣,大家可能見得比較多。專門用來諷刺那些自命清高,其實知識匱乏的短視之人。
其實,一開始莊子可能只是從夏蟲和蟪蛄身上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但被解讀後,會發現諷刺意味明顯,其實這句話還可用於自省,別人談論的話題涉及到了自己的知識盲區,最好是安靜的聽別人敘述,不要隨意質疑專業的人。對於不明白的事情,超出了自己認知的知識,不要不懂裝懂引人恥笑。
第四句:豎子不足與謀
此句出自楚漢爭霸,當時範增聽說鴻門宴後項羽竟然將劉邦放走,白白錯失大好時機,頓時氣不打一處來,留下這一句"豎子不足與謀"來斥罵項羽。
現在的很多人誤以為豎子就是小子的意思,其實這個理解是錯的。豎的原意是奴才,而豎子在古代那這是最狠的髒話了。可想而知,當時的範增對項羽愚蠢的行徑該有多麼的氣憤。
第五句:老而不死是為賊
原句的出處是《論語·憲問》,很多人斷章取義,誤以為是說老了還不死,那就是罪過。但實際上是說一個人年輕年老後都不講禮儀毫無長進,與害蟲沒有差別。這要結合原文來看。
當時,原壤坐著等待孔子上門,還大開雙腿,毫無禮儀可言。孔子見到他如此姿態,直接破口大罵:"你年幼時便不講禮義廉恥;如今長大了也沒有絲毫成就,就是老而不死的害蟲。"
六、沐猴而冠
這句話也是用來痛罵項羽的。當時滅了秦朝之後,一個名為韓生的謀士向項羽建議,在秦王朝原有基礎上,將新的王朝建立起來,此舉不但樹立了威信而且還有利於戰後的發展重建。然而項羽對此不屑一顧,不但帶著大部隊回到江東去,還將窮鄉僻壤的彭城封為首都。甚至仿效西周,分封而治,然而此時的劉邦正虎視眈眈,項羽如此操作無異於在減弱自己的實力。
韓生目睹一切,無語凝噎,只得用「沐猴而冠」來諷刺項羽的荒唐舉動。
以上便是全部的諷刺性古詩詞,我們至今還會在生活中使用到它們,不知道你還知道哪些罵人不帶髒字的古詩詞,一起來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