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只有父親參加的家長會走紅:家庭教育,爸爸的「戲份」不能少

2020-12-21 精英爸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以前總是聽人強調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媽媽,覺得很可笑。孩子的成長確實是離不開媽媽,但是同樣離不開爸爸。正確來說,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爸爸媽媽的對孩子的影響和教育同樣重要。

前段時間,長沙市一所學校召開一場別開生面的家長會,這個家長會的特殊之處是一場只有父親參加的家長會。同時在網上走紅也引起網友熱議。

關於這場爸爸專場的家長會,舉辦者賀老師說:"現在的孩子長大了,會有愈來愈多的想法,除了媽媽溫柔細膩的陪伴,更需要爸爸的支持與教育。

在現實生活中,即使是一個完整的家庭,又有多少孩子的成長是爸爸媽媽一起都參與了的呢?近幾年有一個熱詞"喪偶式婚姻",隨之帶來另外一個相關的詞語"喪偶式育娃"。這是一種比較腐朽老舊的思想在影響著他們,他們認為在一個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內。孩子的教育理所當然的落到了母親的身上。

不可否認母親的教育與陪伴對孩子很重要,但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爸爸家庭教育的"戲份",不能少!即使在中國古代那樣的封建思想中,孩子也是成長到一定階段就需要由父親來教育成長,可見,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父母應該是扮演不同的角色。

在家庭教育中,爸爸的"戲份"不能少!爸爸要做到以下幾點:

1.教會孩子規則

規則面前人人平等,而孩子對規則的認識最開始應該是來自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母親的溫柔細膩給孩子更多撒嬌的空間,當孩子有過分的要求的時候,母親更多的是從感性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從而更容易寵溺孩子。

父親的作用這個時候就顯得更加重要了,爸爸不管是身形、威嚴等都會讓孩子又敬又怕,這個時候爸爸的一句話或許抵得過媽媽的十句。

所以爸爸要教會孩子規則,以及遵守規則,既已經定下的事情,大家就共同遵守。

2.教會孩子勇敢

中國古代有一些特別懦弱的男子,別人評價時都喜歡用這樣的評語"出自內院婦人之手"。這是說,這些沒有出息的,懦弱的男子,是深居內院的婦人養育出來的。在現代,我們都清楚母親的教育對孩子的重要,但是不可否認,只有母親的教育,孩子未免會缺失某方面的教育,那就是關於勇氣的教育。

這是母親很難去交給孩子的,因為女性天生帶有一種柔軟,她們也是捨不得孩子去面對陌生的或者困難的挑戰。但是爸爸可以,男性天生就富有挑戰冒險的性子,在他的帶領下,孩子會更加樂於挑戰,面對陌生的環境,艱難的挑戰也更具勇氣,更加勇敢。

3.陪孩子參加運動

前段時間有件讓眾多孩子羨慕的事情,一位爸爸要求孩子外出運動兩小時,才能寫作業。這是多少孩子可望不可及的呀。爸爸的"戲份"中不可少的就是帶孩子運動了。相對媽媽來說,爸爸的運動天賦更加突出,特別是男孩子會更喜歡和爸爸運動。

特別是現在普遍重視學習忽視健康的情況下,爸爸更應該帶著孩子去運動,有健康的體魄,才有更多的可能。

暖心寄語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沒有誰更加重要的說法,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任何一方的教育,也只有爸爸媽媽都參與的教育,孩子才能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今日互動話題:你覺得爸爸的教育對孩子有哪些內在影響?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家長會必須爸爸參加!這所學校火了……
    11月17日晚 寧波北侖一所小學裡 開了一場特殊的家長會 到場的270位家長全是「爸爸」 而他們找到座位的「線索」
  • 怎樣讓父親更好地參與家庭教育,成為「別人家的爸爸」
    相信在小北的陪伴下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對孩子的教育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小北願和各位家長共同努力學習科學的教子方法北疆女聲公開課——家庭教育小課堂怎樣讓父親更好地參與家庭教育媽媽問:家裡經常都是自己管孩子,爸爸很少參與到家庭教育中來,怎麼樣才能讓爸爸更好地參與到家庭教育中呢?
  • 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的困境與對策
    問卷調查是根據被調研學校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實際人數發放,同時也配發相應的家長問卷,五所學校的學生問卷和家長問捲髮放總數相同,分別為1800份。其中,學生卷回收1584份,回收率為88%。家長卷回收1544份,回收率約為86%。學生卷的回收率略高於家長卷。學生問卷的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親子關係、親子活動等。
  • 最失敗的家庭教育:強勢的母親,缺席的父親,養出一個問題孩子
    知名演員張國立在兒子張默出生後,一直忙於拍戲,基本上缺席孩子的成長,只有孩子的媽媽羅秀春全心全意照顧兒子。 所以說,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母親的自然和感性,更少不了父親的社會和理性。
  • 家庭教育誰也不能缺席,父親帶孩子的五個好處,值得擁有
    因為父親身上有很多優點,是母親完全不具備的,這些優點會深深的影響孩子。說到這裡,相信很多家長已經掩飾不住內心的好奇,很想知道,爸爸帶大的孩子,到底好在哪裡。希望接下來的分享,可以讓更多父母都重新認識父愛的重要性。
  • 全國爸爸論壇在溫舉行 爸爸怎樣參與家庭教育?
    全國爸爸論壇在溫舉行 爸爸怎樣參與家庭教育?,來自全國的有關專家、心智障礙者家長代表等歡聚一堂,共商構建心智障礙群體支持體系。,來自全國的有關專家、心智障礙者家長代表等歡聚一堂,共商構建心智障礙群體支持體系。
  • 大渝網友專場觀影會 傳遞家庭教育正能量
    與其它觀影活動所不同的,本次活動並不是單純只看一場電影,而是將家庭教育融入其中,通過會前的教育愛豆分享和最後的觀影感想分享,讓觀影活動變得具有教育意義。三中英才龍湖校區校長、家校共育教育愛豆李隆表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愛是不能缺席的,父母要對自己的孩子負責,要對孩子多給予賞識教育。只有當父母看到孩子的閃光點,才能真正地激發孩子的成長鬥志,從而讓他們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未來。這也是三中英才的教育價值觀。據李隆介紹,本次之所以選取《銀河補習班》這部影片,其實正是為了喚醒父愛母愛,讓父母對孩子少一些苛責,多一些賞識與發現。
  • 熱播電視劇《小別離》深藏的智慧家庭教育,家長們都看看!
    《小別離》是一部很接地氣的電視劇,不像其他魔幻劇、青春偶像劇的虛無飄渺,這是一部道出中國家長心聲的良心劇,飾演孩子爸爸的黃磊,一段關於孩子教育的回答,也被瘋狂轉發,成為父母教育孩子的典範。這部劇裡面有哪些現實的教育智慧?
  • 修杰楷「逼哭」賈靜雯:好的家庭教育,其實是一場合謀
    《情感勒索》一書中說:「許多控制者,會利用恐懼感、責任感控制對方,然後一起被困在惡性循環之中。」其實,每一次「以愛之名」的控制,都是一種傷害,都在消耗孩子的生命力和自由創造力。真正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當母親有意識地慢慢放開孩子的手,孩子才能擁有自我成長的機會。
  • 《爸爸去哪兒》父親形象研究
    大家會很期待,平時疏於照顧孩子的爸爸們會有怎麼樣的表現,在和孩子的相處中會是一個什麼樣子的狀態,特別是明星爸爸,他們平時忙著各自的工作,由於工作性質的特別,滿世界的飛,在家陪孩子的時間更是少得可憐,在觀眾心裡,各位明星老爸也是粉絲心裡的男神,大家肯定會更加期待他們在真人秀活動中的表現會和平時光鮮亮麗的狀態有何不同,這也是《爸爸去哪兒》在開播前對觀眾們的一個巨大吸引所在。
  • 完美的家庭教育:讓父親做父親,讓母親做母親
    在中國家庭中,爸爸們往往扮演的是社會性角色,在外奮鬥掙錢,而媽媽們則擔負了更多的家庭教育的責任。「中國家庭教育的現狀是一個缺位的爸爸、一個焦慮的媽媽和一個崩潰的孩子。」網絡上流傳的「喪偶式育兒」「詐屍式育兒」,都是對這種現象的吐槽。
  • 英國超懶媽媽走紅,每月只做兩次飯,網友:我見過更懶的爸爸
    網友:我見過更懶的爸爸 有位網友在看到了走紅的英國超懶媽媽後,表示:我還見過更懶的爸爸呢。到底是多懶的爸爸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這位爸爸偷懶不帶娃,竟然把孩子掛到了樹上,玩遊戲去了,可想而知被媽媽發現後,少不了一頓揍啊。現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網路遊戲更是鋪天蓋地,很多成年人和未成年學生沉迷其中。
  • 爸爸應如何參與家庭教育
    上篇我們說了在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這篇是告訴爸爸如何參與家庭教育 大量的研究資料表明,與父親接觸少的寶寶體重身高動作等方面發育速度都會落後些,並普遍存在焦慮自尊心不強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礙,表現為憂慮多動,有依賴性,被專家稱為 「缺少父親綜合症」 。
  • 高中生的「黑暗料理」走紅,同學看後捧腹大笑,老師愛莫能助
    高中階段是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高中生的學習任務又很重,所以有一些媽媽會很用心的為高中生準備「愛心便當」。 有一些高中生媽媽不太擅長做菜,顯得有心無力,有一些高中生媽媽則十分敷衍。下面一起來和筆者看看高中生走紅的「黑暗料理」吧。
  • 又帥又會讀書的「清華劉昊然」走紅,學霸的背後,是怎樣的童年和...
    3「節奏」是攻克「焦慮」的最佳良方現在,家長和孩子經常會面對「焦慮」一詞,即對未來學業的擔心或憂慮。在家庭教育中有不少家長都出現「病急亂投醫」的現象,要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麼是「眉毛鬍子一把抓」,這都是過度擔憂所造成的。
  • 其他省份高考狀元紛紛走紅網絡,來自衡中的高考狀元為何如此低調
    他擁有高知背景的家庭,其父親在廣西水利廳工作,母親也是教育工作者,典型的「書香門第」,這對她的成功肯定是大有裨益的。楊晨煜不但學習成績優異,在高考中取得了廣西有史以來的最高分,而且興趣愛好非常廣泛。他羽毛球就打得不錯,曾參加過南寧市組織的比賽。同時,他還擔任南寧二中羽毛球社的副社長。喜歡足球,參加過學校的足球聯賽。他還對書法、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
  • 三年級是道坎,家長作用超過教師,輕視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會吃虧
    每次小循環接手五年級後,她發現班上只有1/3的孩子數學能及格,優秀者只幾個。通過兩年的教學努力,到小學畢業時,及格率能達到80%,優秀率上升到20%。針對家長們普遍忽視家庭教育,尤其是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生活、學習和品德習慣,韓老師在三年級學生學業成績和習慣養成對比分析中發現,孩子們之所以在學習上產生很強的惰性,恰反映出家長和孩子親子關係出了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父親教育明顯缺失,90%以上的孩子以母親教育為主。
  • 這所中學召開「爸爸去哪兒」家長會,場面難得一見!
    近日,  長沙一所中學召開只有爸爸參加的家長會,  在網絡上引起熱議。  爸爸們穿西裝打領帶組成「爸爸天團」,  在教室聽講記筆記,  網友直呼:  這場面難得一見。
  •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至關重要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承擔著不同的角色。理想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參與其中,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溫馨有愛的家庭氛圍。中國兒童中心主持的「中國0~6歲兒童家庭教養中的父母角色調查研究」表明,父母都認同應該由父母雙方共同教養子女。
  • 《家長家庭教育基本行為規範》這十條家庭教育心得,家長必看
    《家長家庭教育基本行為規範》這十條家庭教育心得,家長必看 2021-01-08 2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