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家庭教育:讓父親做父親,讓母親做母親

2020-12-21 爾雅休養札記

在中國家庭中,爸爸們往往扮演的是社會性角色,在外奮鬥掙錢,而媽媽們則擔負了更多的家庭教育的責任。

「中國家庭教育的現狀是一個缺位的爸爸、一個焦慮的媽媽和一個崩潰的孩子。」網絡上流傳的「喪偶式育兒」「詐屍式育兒」,都是對這種現象的吐槽。

工作、家務和教育子女,以及父教的缺失,讓很多媽媽焦慮抓狂,這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而且會影響到家庭的和諧。

完美的家庭教育是需要父親和母親共同參與的,因為父母雙方對孩子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家庭教育缺少父親的參與,或者父母的家庭角色錯位,就會造成孩子人格上的不完整,進而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釋放自己的父格

植入勇敢父愛如山,父親的形象就是力量。孩子的勇敢特質主要來自於父親,雖然母親也能給孩子植入勇敢,但效果遠遠不如父親。

父親們要經常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打籃球、踢足球、爬山等,在這些挑戰性的運動中,告訴孩子們人生的道理,教會孩子們勇敢的意義,鼓勵孩子們不斷嘗試新事物。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父親也可以教育孩子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犯了錯誤要勇於承認,做一個勇敢、有擔當的人。

很多父親總是說工作太忙沒時間陪孩子,或者感覺陪孩子很無聊,其實這些都是在找藉口逃避自己做父親的責任。

「一門三院士,滿庭皆才俊」的梁啓超家,你是不是很羨慕?革命家梁啓超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但對於九個孩子的教育,他從沒有說過沒時間,反而對每一個孩子的事都關懷備至。

面對這樣的「超級老爸」,作為父親的你是否感到汗顏呢?

執行監管母親對於孩子的監管常常是「這也不能幹」「那也不能幹」,生生扼殺掉了孩子的探索欲和創造力。

心很大的父親們對孩子的監管則往往比較「放縱」,他們能放手讓孩子去探索與冒險,獨立去嘗試著解決問題,挑戰更高難度的事情,充分釋放孩子的天性。

同時,父親在監管中會制定比較嚴格的規則,並確定階段性的目標,督促和指導孩子執行。

家庭中的監管者角色應該由父親來擔任,如果母親來做監管者,會讓孩子感受不到母親的慈愛和溫柔,也感受不到父親帶來的規則感和目標感。

記得小時候我想學騎自行車,是那種和自己差不多高的成人自行車,媽媽認為不安全,堅決不同意,我感到非常失望。

可是爸爸卻很支持我,並制定了每天的練習計劃和目標效果,告訴我不要急功近利,要穩紮穩打。這段經歷對我的人生產生了很大影響,也是我心中十分美好和溫暖的回憶。

做回母親真實的樣子

表達溫柔女性的溫柔似水,更喜歡親近孩子,母親的形象也一直是溫暖、慈愛和善解人意。

從十月懷胎開始,母親便是與孩子相處最久的人,所謂母子連心,孩子很輕易就可以感受到母親的愛,對母親更為依賴和信任。

然而現實生活中,由於父教的缺失,很多母親代替父親擔任起了監管者的角色,動不動就對孩子說教、大吼,像一塊堅硬的水泥,讓孩子感覺很受傷,很沒有安全感。

如果母親的性格很強勢、情緒暴躁易怒,那麼很容易會把這種性格和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把孩子複製成另一個自己。

母親在教育孩子時,要注意平定自己的情緒。當你想要發火的時候,照一照鏡子,看看此刻的你是不是面目猙獰,是不是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母親應該表現得溫柔而堅定,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選擇,但在原則問題上不能縱容。讓孩子在明白道理的同時,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慈愛。

表揚鼓勵孩子在心理上是很依賴母親的,也很在意母親對自己的看法。可是很多母親總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以此來羞辱、貶低自己的孩子。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知恥而後勇,然而由於得不到母親的認可,卻讓孩子感到更加失落和沮喪,很容易使孩子對自己、對生活失去信心。

在孩子前進的路上,母親應該為他們提供足夠的動力,成為他們信心的源泉。

平時,母親要積極、適度地對孩子做得好的地方進行表揚,對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要多鼓勵,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支持孩子勇敢地面對問題。

父母應該保持步調一致,對同一件事,要採取同樣的態度,一起表揚和鼓勵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足夠的愛和安全感。

相關焦點

  • 最好的家庭教育:父親是榜樣,母親有溫度
    而最好的家庭教育,莫過於,父親是榜樣,母親有溫度。01父親是榜樣,家才有方向網上看到一則視頻:一位父親帶著3歲的女兒在廣場的臺階上認真地讀書。大大的身影和小小的人兒,遠遠看上去就格外溫馨。看到這樣一則評價:很多父母都要求孩子讀書,可自己卻根本做不到放下手機,但如果一個家庭沒有可以作為榜樣的人,那這個家庭出生的孩子95%的可能也不會有多優秀。而相比母親如水般的柔軟,父親如山似的威嚴更能讓孩子模仿和跟隨。童話大王鄭淵潔曾寫過一本書,名為《父親的含義是榜樣》。
  • 最好的家庭教育:母親的情緒決定孩子的溫度,父親的格局決定高度
    而最好的家庭教育,莫過於:父親是榜樣,母親有溫度。誰都希望家裡有個慈母:她能原諒小錯誤,能寬容不完美;她偶爾會軟弱,又時常一個人堅強;她特別愛嘮叨,但很少亂發脾氣。她普通卻又不普通,她偉大卻又不偉大。孩子才3歲,就已經養成了自我閱讀的好習慣,這位父親,功不可沒。這條新聞下看到了這樣一句評論:很多父母都要求孩子多讀書,可自己卻根本做不到放下手機。
  • 最失敗的家庭教育:強勢的母親,缺席的父親,養出一個問題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父親是榜樣,能夠教會孩子如何做一個成熟的大人,如何擁有勇於承擔的品格和一切堅實的美好品質。 而母親能夠給孩子一種生活上的安全感,用關愛、柔軟、細緻去豐富孩子的心靈,促進孩子的情感發展。
  • 三流的母親做保姆,二流的母親做教練,一流的母親做…
    由此被推向輿論風口浪尖的不只是一個「問題家庭」,還有常談常惑的當下中國家庭教育。起點是愛,為何終點成怨?何為健康的家庭教育?讀這篇文章,照照鏡子。三流的母親做保姆,二流的母親做教練,一流的母親什麼樣?所以,控制情緒是做現代媽媽需要學習的重要一課。很多媽媽很精明,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問題,而且忍不住很快就要指出來,這不是母親的內涵。在看到自己孩子優缺點的時候,做母親的都不要立即就反應出來。為什麼不要動,因為孩子需要空間去自己成長,母親隨意而過多的評價,往往使孩子喪失內在的動力,而更多在意母親的反應。
  •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至關重要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承擔著不同的角色。理想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參與其中,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溫馨有愛的家庭氛圍。中國兒童中心主持的「中國0~6歲兒童家庭教養中的父母角色調查研究」表明,父母都認同應該由父母雙方共同教養子女。
  • 母親的情緒決定孩子的未來,父親的愛決定母親的情緒!
    關註明智家庭教育公眾號,為你提供上百部供孩子和家長免費閱讀的有聲書籍。 一個合格的母親,可以不用樣樣優秀,可以偶爾懶惰,可以偶爾膽怯,但至少得做到別把垃圾情緒傳染給孩子,只有情緒穩定的母親,才會讓兒女體會到究竟何為「愛」和「被愛」。 正如童話大王鄭淵潔所說:母親的含義是影響。 一個孩子人生中的情緒格調,都是由母親帶來的。
  • 我的父親母親(二)
    所以,後來父親與母親回憶起他們在第一次相親的情況時,母親說連父親長什麼樣都沒有看清楚,父親說他也是在媒人的指點下,也只看清楚了母親身上穿的衣服的顏色,至於她長的什麼樣,也沒有看到。儘管如此,由於父親當時看起來還是一個不錯的小夥(說實話,現在看父親年輕時的照片,覺得真的很英俊,我做為父親的兒子,在有些方面還真比不上父親),外公外婆便同意了父母親的這樁婚事。
  • 韓青 | 我的父親母親
    婚後六十年裡,父親、母親風裡來,雨裡去,養育了三女兩男五個子女。父親是很隨和的人,母親的性格比較剛烈。在我的記憶裡,父親很少發火,遇到事兒的時候,母親的腔口總比父親高,但父親也有發火的時候,發起火來還很厲害,這時母親就不再高聲爭吵了。或許是性格的互補,或許是命運的契合,父親、母親不管是在逆境裡還是在坦途中都始終牽著手,不離不棄。
  • 父親是張豐毅,母親是呂麗萍,他卻被生父嫌棄,長太醜不宜做演員
    父親是張豐毅,母親是呂麗萍,他卻被生父嫌棄,長太醜不宜做演員今年已63歲的張豐毅,在事業方面的成績無須被質疑,可個人生活方面,他與親生兒子張博宇的關係卻一直被觀眾議論紛紛。其實,作為張豐毅的兒子,張博宇進娛樂圈原本應該比別人更順利,然而張豐毅為何寧願疼愛繼女,也要對這個兒子總冷眼相待呢?
  • ...泗縣婦聯舉辦「做智慧母親·育優秀子女」家庭教育專題講座
    獻禮母親節,送愛進基層-泗縣婦聯舉辦「做智慧母親·育優秀子女」家庭教育專題講座 2020-05-11 03: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父親出軌母親最好的朋友,被母親當場捉姦了……」
    我母親是在一個非常貧窮的家庭裡長大的,又受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曾經的她總是受欺負。在與我父親結婚當天,她就對我父親說,「從此不管窮過富過,我們不吵架不打架,好好把日子過起來,爭一口氣!」一晃25年過去了,我父母從白手起家到現在富裕之家,他們風風雨雨也一路走過來了。
  • 我的父親母親 /李玉娥
    我想寫寫我的母親,也寫寫我的父親。因為我知道只有母親好,父親才好。母親走了,父親也不在了。 小時候記憶中的父親是一位聰明實在,積極向上的,地地道道的農村青年。他方方的臉,寬寬的額頭下面一雙黑黑的大眼睛,鼻梁不高,總是爽朗的笑,他若在街上,家裡都聽到他說話的聲音和笑聲。我父親的名字小名叫「老虎兒」。
  • 從家庭教育缺失的角度看《誤殺》,才知道父親對孩子的缺位多可怕
    2019年底,一部反映家庭教育問題的經典電影上映,引起廣大網友的討論,那就是《誤殺》。影片中的故事發生在泰國,以兩個截然不同、相差懸殊的家庭為背景,講述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李維傑和阿玉有兩個女兒,他們在泰國打拼17年,開了一家網絡公司,夫妻恩愛,孩子和睦,本來是非常幸福的一家四口。
  • 父親神秘失蹤,母親每天做著紅燒排骨《向西聞記之骨與肉》
    父親神秘失蹤,在這之後家裡天天吃排骨,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小李,是一個公司的普通職員,每天上班下班過著簡單的生活,有一天公司的同事硬是拉著小李去按摩,小李很是抗拒,因為自己從來都沒有去過那種地方,在同事的軟磨硬泡下來到了會所,同事一看就是經常來,小李顯得非常拘謹,被大堂經理安排到一個房間,這時敲門進來一位漂亮的女技師
  • 父親,母親,你更愛誰?
    我做了一個噩夢,夢到親愛的母親來到我身邊說了一句話:你好,我放心了,我走了。然後就轉身不見了蹤影。很輕的一句話,突然讓我想到一個可怕的事情。電視中經常這樣演,當親愛的人死時,會託夢告知他深愛的人。可怕極了,我想到母親就這樣走了,這個家庭將不再完整,加上這麼多年我很少在母親身邊照顧她,後面我們一家人要如何面對這個事實。一種內疚和不安全感圍困了我,傷心,難過,很徹底的,哭了。不知道哭了多久,醒了。
  • 趙光選‖我愛父親母親
    我愛父親母親 常常有人問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的愛人和母親同時掉到河水裡,而你只能救其中一個,你會救哪一個?也許很多人都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因為兩個都是最愛。如果是我,我一定毫不猶豫地回答:母親!高中時,我雖然已經會騎自行車了,但家中只有父親剛買的一輛舊自行車,他會編鐵絲筐、笊籬等生活用品,閒時賣鐵貨要經常用自行車。我也就只能由父親接送了。當時我是住校生,父親每到周末按時接送一趟,風雨無阻,從未間斷過。在一個星期一早晨,外面下著大雨,我心想等雨停了再讓父親送我去學校,耽誤半天課不會有問題。
  • 吳中揚|追憶我的父親母親
    聽說年輕時期的父親曾有從淮海戰役戰場逃回家的經歷,後來還在北蔣跟退伍的二舅學做生意(從阜寧等地販運大豆回來榨油賣),也在鹽場做過工,至於在鹽場待了多少年,又是為什麼從鹽場回來的我就知之甚少了!父親在我的印象中,他的性格總體是溫和的,不大愛發脾氣。
  • 任正非:我的父親母親
    我的父親母親作者:任正非轉載自《意林》 2013年12期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憾事——如果8日上午我真給母親打了電話父親是校長,父親的同事、原來的書記黃宣乾是老革命,忍受不了而自殺了。其實他們的錯誤就是要把教學搞好為國家,就是今天的科教興國。今天能把科教興國的口號喊響,一百多年來有多少人為它殉道。當時,我已到外地讀書,沒有直接感受到家庭的遭遇,因為母親來信絕不會描述。
  • 父親的大格局,母親的好情緒,就是給孩子最佳的教育!
    如果說父親是燈,母親就是火。燈照亮方向,火帶來溫暖。家庭,由父親母親共同打造。那麼父親的格局,母親的情緒,則是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如果說父親在家庭中扮演的是掌舵者、領導人的角色,那麼母親則是一個家庭的調節閥、供氧機。雖然家庭的重擔由父母雙方共同承擔,但與父親相比,母親承擔更多。在工作與家庭雙重壓力下,不少母親感到力不從心,情緒也變得更加不穩定。但母親的情緒決定著一個家庭的溫度,決定著一個家庭的和諧程度。
  • 父親羅青長和母親杜希健的紅色愛情
    但在我們父輩的那個年代,革命與愛情確確實實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2018年9月17日,是家父羅青長100周年誕辰,本想和常人一樣寫一些文字表達自己對親人的懷念,但因為家父從事的是特殊工作,我們做子女的除了媒體上披露的一些情況之外,對父親從事的工作確實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