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家庭教育:父親是榜樣,母親有溫度

2020-12-24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讀書有範 ,作者範叔

讀書有範

匯集有價值的書評書語、讀書感想、讀書言論、讀書筆記、讀書格言,人醜就要多讀書

文 | 範叔

來源 | 讀書有範(ID:dushu259)

經常有人說,孩子什麼樣,父母什麼樣。

其實反過來也依然成立,父母是孩子的鏡子,而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品德、修養、習慣、素質、原則、三觀,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

而最好的家庭教育,莫過於,父親是榜樣,母親有溫度。

01

父親是榜樣,家才有方向

網上看到一則視頻:

一位父親帶著3歲的女兒在廣場的臺階上認真地讀書。

大大的身影和小小的人兒,遠遠看上去就格外溫馨。

接受記者採訪時,這位父親說他是一名中學老師,女兒在自己的影響下喜愛上了讀書。

「她現在能認識500多個字了,不喜歡玩手機,就喜歡讀書,而且現在是她自己想讀書,不是我讓她讀。」

孩子才3歲,就已經養成了自我閱讀的好習慣,這位父親,功不可沒。

看到這樣一則評價:

很多父母都要求孩子讀書,可自己卻根本做不到放下手機,但如果一個家庭沒有可以作為榜樣的人,那這個家庭出生的孩子95%的可能也不會有多優秀。

而相比母親如水般的柔軟,父親如山似的威嚴更能讓孩子模仿和跟隨。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寫過一本書,名為《父親的含義是榜樣》。

書中提到他父親對他的教育,和他自己作為父親對兒子的教育。

鄭淵潔的父親名叫鄭洪升,在鄭洪升看來,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身教。

「關鍵看父母當著孩子做什麼,而不是說什麼。對孩子說的都沒用,有時還起反作用。」

他有三個孩子,大兒子就是鄭淵潔,最後成為了作家、兒童教育專家,二兒子成了信鴿大王,小女兒則成為了一名中藥藥劑師。

值得關注的是,三個孩子最後成就的事業,都和父親鄭洪升從小在孩子面前經常做的三件事息息相關:讀書寫字、收養信鴿、中醫養生。

一個好父親勝過一百個好老師,在鄭洪升的影響下,鄭淵潔對自己兒子鄭亞旗的教育,也沿襲了「身教法」。

「我以為,父親的身教,比要求孩子考一百分管用。」

「為人父這麼多年,最深刻的體會就是,閉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給孩子看。」

一個合格的父親,不需要多麼有錢、有本事,而是讓自己的事業和孩子一起成長。

當自己成為了孩子眼裡憧憬的榜樣,又何愁他會不顧一切踏上人生彎路。

有父親以身作則帶頭領路,家庭的未來才有方向。

02

母親有溫度,家才不會散

前不久讀到一句關於母親的句子:

母親是暖暖的人,像個太陽,她走到哪裡,哪裡就是亮堂堂的、暖和和的,空氣裡的溫度都要上升幾度。

我想,最好的母親,該是如此吧。

母親,是一個家的溫度調節器,母親微笑的時候,全家都是暖洋洋的,母親暴躁的時候,所有人都會小心翼翼。

曾看過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做的一個「靜止臉實驗」。

最初,母親與孩子正常互動,孩子很開心。

實驗正式開始,母親變得面無表情,孩子覺得有點不對勁,嘗試主動與母親互動。

母親沒反應,孩子繼續,非常努力想要互動。

一段時間後,孩子終於支撐不住母親長時間的面無表情,開始害怕,崩潰大哭。

有沒有發現,這個實驗很是熟悉,它發生在我們千千萬萬人的生活中。

母親的情緒就是家裡的指南針。

如果當天母親心情好,情緒穩定沒糟心事,那全家都會是暖洋洋的;如果母親情緒糟糕,時常是板著臉、吼著講話,那一個家就會迅速從人體最適宜的37度下降到0度,每個人都戰戰兢兢,生怕出了錯。

很久之前,還看過這樣一個新聞。

一位母親帶著女兒找工作,奔波了一天,卻沒有一家公司想錄用她。

就在這時,女兒餓了,母親給女兒買了根烤腸,但女兒不知怎麼的,吃了一口就吐了。

母親瞬間暴躁,對著自己的女兒又打又罵,路人都看不過去,上來勸解。

沒想到路人一勸更激怒了母親,她馬上朝著女兒一腳踢去……

這種事不是個例,總有些母親習慣把自己的孩子當作私有物,一旦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垃圾情緒湧上頭,就會把孩子當作出氣筒。

遭到反對,還會理直氣壯地說:「是孩子不懂事。」

然而,母親的焦慮、暴躁、不耐煩、冷淡、敷衍、鄙夷,都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看不見的傷害,等到被發現時,再改已為時晚矣。

我們天性就對母親有說不出的依賴,誰都希望家裡有個慈母,她不過冷,也不過熱,感情沒有太滿,情緒也不會過激。

她能原諒小錯誤,能寬容不完美,她偶爾會軟弱,時常一個人堅強,她特別愛嘮叨,但很少亂發脾氣。

她普通卻又不普通,她偉大卻又不偉大。

有這樣的她,家才不會散。

03

東晉名相謝安曾說過一句經典的話: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要做最好的自己。」

父親是父親,不過分誇大自己,也不故意隱藏自己的缺點,而是坦然地用行動給孩子做最好的演示,可以有不足,但不能不進步。

母親是母親,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影響自己的情緒,也不會隨意就把自己的餘生寄托在孩子身上,無論遇到什麼事,儘量心平氣和地說話,而不是聲嘶力竭地發脾氣。

如此,孩子才能是個健康優秀的孩子。

也只有三方共同努力,共同成長為最好的自己,這個家也才能蒸蒸日上、興旺發達。

THE END

本文來源:本文首發讀書有範(ID:dushu259),美好晨光,伴你讀書。轉載請聯繫讀書有範授權。

本文屬於政務公益宣傳,對於文字或者圖片有異議的,請聯繫刪除!





原標題:《最好的家庭教育:父親是榜樣,母親有溫度》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最好的家庭教育:母親的情緒決定孩子的溫度,父親的格局決定高度
    而最好的家庭教育,莫過於:父親是榜樣,母親有溫度。母愛雖沒有驚動天地的力量,但可以讓我們有力量去撼動天地。母愛雖沒有陽光那樣的火熱,但可以讓我們有足夠的溫度去融化冰川。我想,最好的母親,就該是如此吧。母親特有的溫柔和寬容,能夠讓孩子養成寬厚待人的處事方式,這樣的孩子往往有很強的適應能力。
  • 完美的家庭教育:讓父親做父親,讓母親做母親
    在中國家庭中,爸爸們往往扮演的是社會性角色,在外奮鬥掙錢,而媽媽們則擔負了更多的家庭教育的責任。「中國家庭教育的現狀是一個缺位的爸爸、一個焦慮的媽媽和一個崩潰的孩子。」網絡上流傳的「喪偶式育兒」「詐屍式育兒」,都是對這種現象的吐槽。
  • 最失敗的家庭教育:強勢的母親,缺席的父親,養出一個問題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父親是榜樣,能夠教會孩子如何做一個成熟的大人,如何擁有勇於承擔的品格和一切堅實的美好品質。 而母親能夠給孩子一種生活上的安全感,用關愛、柔軟、細緻去豐富孩子的心靈,促進孩子的情感發展。
  • 父親,決定家庭的高度;母親,決定家庭的溫度!
    父親是天,母親是地,天高地闊則萬物生;父親是筆,母親是墨,筆直墨濃則畫意興。父親是家庭中的一座山,巍峨穩重,撐起家庭的重擔,決定家庭的方向與高度。母親是家庭裡的一條河,碧水微瀾,調節家庭的氣氛,決定家庭的氛圍與溫度。父親是一個家庭的支柱與脊梁,只要父親在,家就不會散不會倒。
  •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至關重要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承擔著不同的角色。理想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參與其中,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溫馨有愛的家庭氛圍。中國兒童中心主持的「中國0~6歲兒童家庭教養中的父母角色調查研究」表明,父母都認同應該由父母雙方共同教養子女。
  • 《都挺好》:母親決定家庭的溫度,父親決定家庭的高度
    明玉的母親重男輕女,父親性格窩囊,一到母親「欺負」明玉的時候,就躲在一旁一聲不吭。 老舍說:人,即使活到七八十歲,有母親在,多少還可以有點孩子氣。失去了慈母就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但卻失去了根。 母親是生我們的人,理應是最親密的。
  • 父親,決定家庭的高度;母親,決定家庭的溫度
    父親是天,母親是地,天高地闊則萬物生;父親是筆,母親是墨,筆直墨濃則畫意興。父親是家庭中的一座山,巍峨穩重,撐起家庭的重擔,決定家庭的方向與高度。母親是家庭裡的一條河,碧水微瀾,調節家庭的氣氛,決定家庭的氛圍與溫度。 父親是一個家庭的支柱與脊梁,只要父親在,家就不會散不會倒。「車要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父親就是家庭的火車頭。自父系社會以來,由於男性的生理優勢,父親便一直成為家庭的中心。
  • ...泗縣婦聯舉辦「做智慧母親·育優秀子女」家庭教育專題講座
    獻禮母親節,送愛進基層-泗縣婦聯舉辦「做智慧母親·育優秀子女」家庭教育專題講座 2020-05-11 03: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父親接孩子放學,因衣服髒怕丟人,孩子的話裡藏著家庭教育的真相
    他的孩子急衝衝跑了出來,拉著自己的父親就往家裡走。面對父親的遲疑,孩子說了一句話:「我爸媽既不偷又不搶,有什麼好丟人的?」聽著這句話,這個四十來歲的男人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孩子的懂事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點讚,直呼有出息。然而,在這感人肺腑的一幕背後,暴露出來的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家庭教育問題:三流的父母當保姆,二流的父母當交流,一流的父母當榜樣。
  • 媽媽情緒的好壞,決定家庭溫度的高低,身為母親你做得怎麼樣?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充滿了暴力,充滿了斥責,整個情緒都非常的低落,孩子在這裡生長著,他們人格方面的塑造就會有很多的缺失。而如果父母都有著平和的態度,並且為人處世情緒比較穩定,而孩子也一定非常的謙讓,因為和睦的家庭是他們最大的福氣。怎麼樣給孩子營造出一個溫暖友愛的家庭呢?大部分的因素都取決於媽媽身上。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經常聽到有這麼一句話,那就叫做嚴父慈母。
  • 《都挺好》暴露的扎心真相:母親決定家庭的溫度,父親決定家庭的高度
    在外人看來,蘇家一家子子女事業有成,風光無限,可一撕開真相,偏心溺愛、贍養父母等事,讓這個家庭幾近分崩離析。 明玉的母親重男輕女,父親性格窩囊,一到母親「欺負」明玉的時候,就躲在一旁一聲不吭。 家裡兩個哥哥,也都是奇葩。
  • 家庭教育誰也不能缺席,父親帶孩子的五個好處,值得擁有
    教育的初衷,就是希望孩子將來能夠有出息,最起碼可以成為一個有擔當有夢想的人。每個父母都對子女寄予厚望,所以在教育子女的時候,更是親力親為,希望他們可以出人頭地。只是,父母的期望有時候也會落空,即便他們付出很多的努力,孩子依舊無法成為父母期望的樣子。父親賺錢養家,母親照顧孩子,已經成了社會的常態。
  • 一個好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看看楊絳的家庭教育,就知道了!
    一個好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看看楊絳父親對她的家庭教育,就知道了。 在對女兒楊絳的培養中,他反對棍棒教育,而是憑藉言傳身教,給予她榜樣的力量。 雖然楊絳幼年學習成績不突出,但父親從來未曾責怪。 上高中時,楊絳學習平仄音很費勁,父親表揚女兒答對的,沒答對的也不指責。
  • 從家庭教育缺失的角度看《誤殺》,才知道父親對孩子的缺位多可怕
    2019年底,一部反映家庭教育問題的經典電影上映,引起廣大網友的討論,那就是《誤殺》。影片中的故事發生在泰國,以兩個截然不同、相差懸殊的家庭為背景,講述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李維傑和阿玉有兩個女兒,他們在泰國打拼17年,開了一家網絡公司,夫妻恩愛,孩子和睦,本來是非常幸福的一家四口。
  • 父親的大格局,母親的好情緒,就是給孩子最佳的教育!
    如果說父親是燈,母親就是火。燈照亮方向,火帶來溫暖。家庭,由父親母親共同打造。那麼父親的格局,母親的情緒,則是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如果父親有一個大格局,那他的妻子、後輩子孫都會受到好的影響。在家庭生活中,父親有大格局,就是在家庭遭遇困難或變故時,不退縮,能夠頂住壓力。
  • 怎樣讓父親更好地參與家庭教育,成為「別人家的爸爸」
    相信在小北的陪伴下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對孩子的教育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小北願和各位家長共同努力學習科學的教子方法北疆女聲公開課——家庭教育小課堂怎樣讓父親更好地參與家庭教育媽媽問:家裡經常都是自己管孩子,爸爸很少參與到家庭教育中來,怎麼樣才能讓爸爸更好地參與到家庭教育中呢?
  • 父親是山,可以帶我們俯瞰世界,母親是海,教會我們包容一切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是孩子的榜樣,父親的格局往往決定著孩子未來能抵達的高度;在父愛中長大的孩子,有很強的安全感,自信陽光,敢於嘗試,
  • 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是孩子的榜樣,父親的格局往往決定著孩子未來能抵達的高度。小貓動物觀察日記範文合集10篇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這一天裡都收穫頗豐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而且相對母親而言,父親一般不會溺愛孩子,他們往往給孩子指明一個方向,讓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抵達。孩子有較大的空間去發揮,也可以鍛鍊自立的能力。所以,父親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事無巨細的體貼照顧,而是指引方向的立志教育。
  • 董卿: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最好的裝扮不是脂粉,而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董卿曾經痛恨父親冷血,但現在她無比感謝父親:「沒有他的嚴厲,就不會有今天的我。」而今天的董卿不但是一個主持人,還是一位母親。在接受《面對面》採訪時,董卿坦言主要是害怕過了現在的年齡便永遠都不再有機會做母親,所以當時決定暫停事業,將生育放在人生計劃的第一位。確實,女性的生育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這是因為女性體內卵子的數量和質量一直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而下降。
  • 沒家庭教育的孩子有多狠
    有多少孩子,都是毀在家庭教育這一關。想到之前看到的一則新聞,牽動著無數家長的心,家長們憤怒的同時也在自省,也陷入了對孩子教育問題的恐慌中。網絡上發布了一個視頻,一位母親給兒子下跪近1小時。視頻中可以清楚看到一位中年母親在室外長跪不起,而對面的人就是她的兒子,不僅絲毫不動容,還在那裡翹著腳玩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