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七院心血管中心醫生:為救治病人,我們必須一往無前

2020-12-25 瀟湘晨報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快速響應,提前布局,科學精準地開展各項防控工作。中山七院利用「移動醫院」設備設施,在醫院東南側二期項目用地搭建臨時發熱門診和留觀病房,並於1月23日正式啟用。

同時,設有100張床位的臨時發熱留觀病區也已交付使用。建成後,將承接光明片區發熱門診和疑似病人留觀任務。

為了更好地抗擊疫情,醫院宣布全院取消春節休假,嚴陣以待;當醫院發出「召集令」時,許多員工積極響應,主動申請參加防控工作。同時,為了解決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醫護不足的問題,中山七院還選派了4名護理骨幹進行支援,保障醫療救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抗「疫」的戰場上,中山七院人用無私奉獻、敬業愛崗的精神,書寫下一段段動人的故事。

以下是中山七院心血管中心醫生楊思聰的日記

「疫情雖險,但為救治病人,我們必須一往無前」

2月3號 周一 多雲

1個月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斷升級,目前正處於「抗冠」的最關鍵時刻,全國上下儼然已全員戒備。

2月2日,一名70歲急性胸痛的患者來我院急診就診,心電圖提示「II、III、avF導聯ST段抬高」,考慮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

由於特殊時期,所有患者在術前必須做胸片和核酸篩查。

但是!這名患者胸片結果有問題——提示右肺結節影,需要按照疑似病例處理。

如果要等確切的核酸篩查結果,需要5小時!

可是這是急性心梗!急診手術刻不容緩。急性心梗的病人,從入院到血管開通,必須在90分鐘之內完成。

在結果出來之前,誰也不知道患者的是否有感染。

若即刻手術——有血液暴露的風險。一旦該患者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護人員將面臨自身感染的風險。

若暫緩手術——病人危險。

怎麼辦?

不怎麼辦!做好防護,上!

心血管中心的醫護人員沒有一絲猶豫,在等待核酸篩查結果的同時,楊文聰及楊思聰醫生身穿四層衣服(隔離衣、鉛衣、防護服、手術衣),林林總總近30斤的防護,在DSA室的護師及放射技師的配合下,急診行冠脈造影提示患者右冠次全閉塞,並順利在右冠植入一枚支架。

手術完成後,當兩位醫生脫下四層衣服時,他們已經全身溼透了,也覺得呼吸瞬間通暢了。

手術後不久,核酸結果也出來了,陰性,我們鬆了一口氣!

在疫情面前,醫護人員也是平凡人,要說膽怯那是人之常情,但是那份拯救病人的責任感始終在呼喚我們,那是我們一往無前的動力。

「疫情雖險,但在救治病人面前,我們必須一往無前」,這是我們的使命感。自「戰疫」開始,我院迅速成立了發熱門診及隔離留觀區,並召集全院醫護人員積極參與「抗冠」工作,我科寧麗冰護長發揮模範帶頭作用,首先參加了第一批發熱門診的工作,心血管中心其他醫護人員也先後參與院內防疫任務。

在這場艱苦的戰役中,我們心血管中心將團結一致,與千千萬萬個醫護人員共同並肩作戰,儘早贏得最終的勝利。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東西協作 | 中山醫生大山深處援「心」接力賽!
    自2016年起,在廣東省第六扶貧協作工作組(中山派駐昭通)的部署下,中山市人民醫院持續4年派駐中山醫生,對口支援幫扶雲南昭通市鹽津縣人民醫院。鹽津縣,位於昭通市東北,被稱為全國最窄的縣城。全縣99.9%為山地,沿著關河陡峭的兩岸上,搭建在山間的小縣城,卻生活著30多萬人口。
  • 心血管醫學部李怡副主任醫師獲評第四屆「廣東好醫生」
    12月15日下午,「廣東醫生戰疫情」系列主題展示活動在廣州珠江賓館禮堂舉行。活動發布了第四屆「廣東好醫生」推選結果,中山一院心內二科李怡副主任醫師獲評「廣東好醫生」。院黨委謝文副書記、黨委辦公室梁兵主任出席活動。此前,在2019年的第三屆「廣東好醫生」評選中,心血管醫學部廖新學教授也榮獲此稱號。
  • 五大中心建設|贛州市立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心血管中心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曾正東、石賢鈴報導:心血管內科為贛州市立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重點科室,贛州市首批醫學領先學科。對心血管內科常見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血栓性疾病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 哈醫大一院榮獲CDQI國家標準化心血管專病中心建設三大卓越中心稱號
    9月5日,全國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評估與提升工程(CDQI)國家標準化心血管專病中心建設第二次工作會議在北京正式召開。CDQI國家標準化心血管專病中心建設是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國家心血管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推動實施的專病中心建設工程,聚焦專病診療,整合多方醫療資源和先進技術,實現多維度提升臨床醫生對重大心血管疾病的綜合管控能力。CDQI面向全國公益性專業平臺,推出了高血壓、胸痛、房顫、心衰和心臟康復五大中心建設項目。
  • 泰安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依照流程救治重症患者
    「已經報警了,交警會鑑定事故責任,責任清楚後,該我們賠償的治療費、誤工費……一分錢都不會少。」 5月7日下午4點10分,泰安市中心醫院接到了一位從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轉院來的車禍傷員,受傷的是一名五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士,傷勢較重,脖子上戴著頸託固定,同行的一名中年女士左眼處受傷。
  • 【市中醫|微訊】上海市中醫醫院心臟康復中心通過中國心血管健康...
    為進一步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對心血管疾病防治行動的相關要求,由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等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心血管健康大會年會於2020年12月1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規劃和實施各項促進我國心血管事業發展的工作:持續推動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顫中心、心臟康復中心、高血壓達標中心、瓣膜中心等六大學科中心建設;響應國家倡議深入開展一帶一路心血管病診療交流合作;發布心血管健康指數;開展疾病日工作,推進心血管疾病全民科普進程等。
  • 【一醫名家】用我真心 呵護你心——記常德一醫心血管內科二病區...
    長年累月地堅持,張志翔已經出現了腰腿疼等方面的職業病,張志翔說,既然選擇了醫生職業就要付出一顆真心,只要能緩解病人的痛苦,讓病人及家屬多一份笑容,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心臟急診手術變成常態化之後,對患者非常有益,但是對醫生來說卻是自己給自己加壓。無論病人白天來還是晚上來醫院,醫生都會儘量在第一時間手術,工作強度明顯加大。心臟急診手術常態化成功實施兩年後,醫院的救治能力明顯提高,更為醫院創建胸痛中心打牢了基礎。
  • 我們「蓄謀已久」只為等你到來——健康界心血管頻道上線啦!
    「自帶10篇SCI論文,可改夫君為第一作者」是這位女碩士自備的嫁妝,對醫生而言這份千金難買的「厚禮」有極大的誘(羨慕)惑(嫉妒)力(恨)。同時也折射出另一個問題,眾多醫生因忙於臨床救治沒有時間刷文獻寫論文、學術交流、專業技能提升......這讓臨床醫生愁腸百結。
  • 中山七院精準醫學中心聯合血液內科與兒童血液專科參加第62屆ASH年會
    中山七院精準醫學中心與血液內科和兒童血液專科合作的3項研究成果分別以口頭報告和壁報交流的形式入選本屆ASH年會,並獲得傑出摘要獎1項。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作為成立不到3年的新醫院,其研究成果成功入選ASH口頭報告和傑出摘要獎,體現了中山七院在血液病領域的科研水平已受到全球同行的廣泛認可,這得益於中山七院對於基礎與臨床科研的高度重視。
  • 中山七院專家:切記不能貪多!
    中山七院專家指出,正常人進食少量楊桃問題不大,但如果在空腹或者高熱、腹瀉等脫水情況下進食大量楊桃或者楊桃汁,容易出現急性草酸性腎病,甚至會造成毒素在血液內快速積累併到達大腦,引發癲癇或死亡。如何判斷是否楊桃中毒?
  • 患者在門診外突然倒地,中山醫院「急救地圖」抓住黃金6分鐘
    1分鐘後,19病區的曾曉清主治醫師和徐萍倩護士長、王雪護士到現場開始對病人進行救治,發現患者脈搏細弱,要立即轉運至急診搶救。保安王春來同時從病區將推床送至事發現場,協助醫護人員轉運病人。然而在轉運途中,醫護人員發現患者停止了心跳和呼吸,遂立即送到僅幾米遠的19病區進行搶救。 19病區,生死急救
  • 煙臺山醫院心血管內科:做人體「發動機」的養護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孫淑玉 通訊員 欒秀玲 潘晶 張國傑如果把人體比喻成一臺機器,我們的心臟就是一臺日夜不停歇的發動機。據了解,我國心血管病的死亡率高居各種疾病之首,佔居民疾病死亡的40%以上,而心血管醫生則是人體「發動機」的養護者。
  • 中山醫院心內科團隊成功救治煙霧病合併複雜...
    一線醫生接診後很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而心梗後介入手術儘早開通梗死相關的血管是最佳的選擇。病人年紀雖輕,但患有煙霧病史且有兩次開顱手術史。面對兩難選擇,病人家屬深深陷入了矛盾當中。林先生妻子慕名向擅長冠心病介入治療的中山醫院心內科趙剛副主任醫師尋求幫助。「希望能救救他,我們兒子才上小學,不能讓孩子沒有父親啊。哪怕有一絲希望,我們也要努力,即使發生了顱內出血等併發症,我們作為家屬的都能接受。」她哭著懇請。林先生在4年前因為煙霧病兩次來上海看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這次心梗發作讓原本風雨飄搖的家庭雪上加霜。
  • 錯過最佳救治時間成為阻礙腦卒中救治的一大難題!
    患者被家屬送到山西省心血病醫院後,腦卒中綠色通道立即行動,開展緊急救治,經頭顱CT排除腦出血。醫生們考慮後循環大血管急性閉塞可能,立即對患者進行血管內治療,取栓後放入支架。 山西省心血管病醫院神經外科醫生指出,患者越早到達醫院並獲得治療,生命得到挽救的可能性越高,預後效果越好。
  • 「今日最佳照片」裡的醫生,我們找到了
    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官方微博 圖 3月5日,武大人民醫院東院,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劉凱醫生在護送病人做CT的途中,停下來,讓已經住院近一個月的落日餘暉下的兩個身影,病人和醫生,這個溫暖人心的瞬間被拍下來後,感動無數網友,被評為:今日最佳照片。 當天晚上,27歲的劉凱醫生忙碌一天後回到房間,通過電話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講述了傍晚時分與老先生偶然欣賞夕陽的經過。
  • 全新為民 領跑刀鋒 廈門大學中山醫院心內科專訪
    鷺島之濱的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擁有國內一流的心內科——作為衛生部國家級心血管疾病介入培訓基地、美國心臟病學院教育基地(ACC in China),該科室不但是廈門市首批重點醫學中心、也是廈門首個心血管研究生培養點。
  • 「中國胸痛中心」授牌!
    「國字號」胸痛中心的認證讓更多急性胸痛患者在家門口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胸痛中心是心血管內科、急診科、院前急救、胸痛網絡醫院等多學科組成的協同救治體系,是衡量一家醫院急救能力,特別是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重要標誌。
  • 【招聘】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血管醫學中心誠邀天下英才加盟!
    通過對這種創新模式的不斷摸索和實踐,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血管學科群的發展迅速煥發了新的生機,並引起了國內學術界的關注。從第一臺冠脈介入手術的順利完成開始,心血管醫學中心團隊從無到有開展了一系列新技術新項目,創造了惠州市乃至粵東地區心血管醫學領域的眾多「第一」,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不斷朝著國內先進水平大步邁進。心血管內科專業還被獲批為惠州市「衝擊省級高水平重點專科」!
  • 復旦還有4人上榜「上海好醫生」!感謝你,守護了生命之光!
    同時在2020「上海好醫生」名單上,4位復旦醫生榜上有名。今天讓我們一起認識他們,也為所有堅守崗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送上節日的祝福!王春生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臟外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從醫36年,王春生醫生始終踐行「一切為了病人」的中山精神,堅守在崗位一線。
  • 中山市中醫院獲中山首個國家級心衰中心資質認證
    中山市中醫院心衰中心成立於2019年12月3日,近年來,中山市中醫院心血管內科不斷開展新技術,如PICCO、IABP、超濾技術、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肺動脈漂浮導管、多學科團隊(MDT)診療模式、心臟康復等,助力心力衰竭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