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血液學會(ASH)是全球最大的血液疾病病因及治療的專業協會,其使命在於促進血液病研究及診治水平的提升,每年一度的年會內容涵蓋了世界一流的前沿血液病基礎與臨床研究。中山七院精準醫學中心與血液內科和兒童血液專科合作的3項研究成果分別以口頭報告和壁報交流的形式入選本屆ASH年會,並獲得傑出摘要獎1項。
ASH年會的口頭報告是當屆年會中最頂尖的研究成果。本屆ASH年會來自中國的口頭報告有34篇,包括中山大學3篇,彰顯了我校在血液病研究領域的全國一流水平。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作為成立不到3年的新醫院,其研究成果成功入選ASH口頭報告和傑出摘要獎,體現了中山七院在血液病領域的科研水平已受到全球同行的廣泛認可,這得益於中山七院對於基礎與臨床科研的高度重視。
本次入選ASH口頭報告的摘要來自精準醫學中心的助理研究員郭瑤博士,題目為 「腫瘤相關巨噬細胞高表達FLT3L,激活B-ALL細胞FLT3信號通路並促進白血病細胞生存」。研究發現,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的受體型酪氨酸激酶FLT3表達量與預後密切相關,且B-ALL患者外周血FLT3L呈高水平;B-ALL微環境中的腫瘤相關巨噬細胞高表達FLT3L,並激活微環境中B-ALL白血病細胞的FLT3信號通路。該研究為靶向FLT3L/FLT3信號通路在B-ALL的治療研究提供思路和理論支持,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分會主席荷蘭鹿特丹大學的 Judith Boer 教授和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 Olaf Heidenreich 對該項研究成果表示了濃厚的興趣,並與參會嘉賓對本研究的未來發展進行了熱烈嚴謹的學術探討。
精準醫學中心的博士後裴漢中博士的研究成果作為壁報交流在本屆ASH年會上展出,其學術價值廣泛獲得國際專家認可,榮獲本屆傑出摘要獎Abstract Achievement Award。裴漢中博士的研究題目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FLT3抑制劑促進miR-181介導的YOD1下調,從而導致p53的不穩定性」。研究發現miR-181a-5p和miR-181b-5p在FLT3-ITD突變的AML細胞中表達失調,並參與下調去泛素化酶YOD1的表達;下調的YOD1導致腫瘤抑制因子p53泛素化增加,穩定性下降,最終導致AML細胞生存能力增強。該研究為AML中FLT3抑制劑的耐藥性提供了新的機制。
精準醫學中心的助理研究員張登央博士的研究成果同樣作為壁報交流在本屆ASH年會上展出,得到同行專家的一致好評。張登央博士的研究題目是「蛋白小分子藥物偶連體FL-DM1特異性殺傷FLT3陽性的AML細胞」。FLT3異常表達於AML細胞,是優秀的藥物靶點。課題組為選擇性殺傷表達FLT3的AML細胞,構建了FLT3配體FL與小分子細胞毒性藥物DM1的偶連體。實驗證實FL-DM1有效殺傷表達FLT3的AML細胞系以及白血病原代細胞,但對不表達FLT3的正常細胞無毒副作用。該成果是極具臨床意義的應用性研究,FL-DM1有潛力成為未來AML治療的候選藥物。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精準醫學中心由潘逸航副院長牽頭,致力於腫瘤、神經類疾病和傳染病等多種疾病的分子機制研、臨床大數據分析、檢測試劑及靶向藥物開發等,實現疾病精準診療。中心下設一個醫學大數據中心、兩個諾獎科學家實驗室,以及8個從全球引進的高水平課題組。精準醫學中心的各課題組擁有啟動經費1200餘萬,並獲得了各類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的科研項目支持,競爭類科研立項經費超1000萬,是中山七院基礎科研的中堅力量。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兒童血液專科成立於醫院開業之際,為國家兒童白血病規範化治療管理首批市級定點醫院、中國兒童白血病協作組CCCG新成員和華南AML協作組成員。目前已開設兒童血液病專科病區及專科門診,成功開展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重型地中海貧血,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中山七院兒童血液專科將傳承兒童血液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的優良傳統和先進技術,保持和加強兒童血液專業優勢,充分發揮兒童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組織細胞病等多中心協作組合優勢,開展兒童白血病、骨髓衰竭性疾病、組織細胞病、出/凝血疾病、小兒貧血等疾病的精準診治。致力於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地中海貧血、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淋巴瘤、神經母細胞瘤、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疾病的臨床和實驗研究。近3年發表團隊成員發表SCI論文10餘篇,承擔深圳市衛健委臨床研究項目1項,深圳市科創委自由探索項目1項,面上項目3項,省級校級教學基金5項。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血液科系集醫、教、研於一體的研究型科室,是醫院重點建設六大研究中心之一,血液病研究中心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獲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B類資助。血液內科從2018年9月開科以來,在學科帶頭人林東軍教授及科室主任許曉軍主任醫師帶領下,發展迅速,科室科研成績斐然:先後承擔了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及科技計劃、4項深圳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光明區中醫藥項目及1項中山大學青年教師培優計劃項目,近3年內已在Blood、Nature Communications、Theranostic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tem Cell Reports、JBC等著名學術期刊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54篇,其中IF>10的6篇。中山七院血液科是一個年輕的科室,開科2年以來其飛速的發展充分體現了血液科不斷進取、穩步向前的精神面貌,及向光而明的蓬勃朝氣。在大學和醫院的支持、領域同行的幫助下,中山七院血液科全體同仁勵精圖治、不斷開拓、銳意進取,爭創更加輝煌的未來!
精準醫學中心的愛德蒙費舍爾轉化醫學諾獎實驗室是中山七院於2018年成立的諾獎實驗室,以1992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得主愛德蒙費舍爾命名,主要從事以惡性血液病為主的精準醫學研究。實驗室目前在研的各類國家級、省級和市級項目6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本次參會成果是實驗室與兒科、血液內科和檢驗科的合作項目。實驗室開展的科研工作長期受到臨床科室何裕隆院長、張常華副院長、鄭智華副院長、陳純副院長、林東軍教授、許曉軍主任、汪波主任、馬琳主任、薛紅漫副主任、孫宏華副主任技師以及其他科室的大力支持。本次參會成果顯示了中山七院世界一流的血液病研究水平,也是中山七院臨床與基礎科研相結合的成功範例。
通訊員:陳韻
圖:來源於網絡
初審:潘逸航
審核:劉暢
審核發布: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