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的五代十國之後,百姓們迎來了安穩的日子。趙匡胤在東京建立了宋朝,開啟了長達一百六十七年的北宋篇章。有後世學者認為,我國古代歷史中,經濟文化最繁榮的就是北宋。因為這段時期不僅科技突飛猛進,儒學也得到了復興,外交更是在唐朝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
這偏偏這樣一個強盛大國,被長居北方的金朝打敗,最後導致滅亡,甚至還出現了兩位皇帝被擄走的情況。
這一事件就是導致北宋滅國的靖康之變。當時的北宋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連金人都感嘆宋朝無能?
一、女真族崛起,建國滅遼
金朝是有女真族建立的,所以一直有人認為金朝的國號是「女真國」。在一些漢文的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女真族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八世紀初的黑水靺鞨族,是靺鞨的其中一個部分。在遼朝滅了渤海國以後,女真族開始被慢慢收編,那時完顏等部落已經形成。
隨著女真族的社會體系不斷發展進步,他們合併了周邊不少部落,形成了一個看似強大的聯盟組織。
雖然聯盟的內部不是很團結,但面對遼朝的壓迫,大家總是能同一陣線。遼朝晚期時,朝政混亂,統治者昏庸無能,只能通過魚肉百姓來維持國家的開支用度。
終於女真族受不了遼朝,決定連同大家一起反抗。1114年,女真族的王族首領完顏旻向遼朝發動進攻,這一仗一打就是十年。
剛開始時,遼朝並沒有把女真族放在眼裡,直到1115年,完顏旻建立金朝,遼朝這才緊張起來。
與此同時,遼朝內部藉機發動叛亂,內憂外患之下,遼朝顯得不堪一擊。開戰的第六年,遼朝已經失去一大半土地。
在這十年期間,北宋也曾派大軍參與戰鬥,但都被遼軍擊敗,最後還是在金軍的幫助下才攻下遼朝。雖然最後金朝將燕雲十六州的部分城池給了北宋,但只剩下空城,裡面的財物早就被金軍帶走。
二、發動靖康之變,北宋內憂外患
北宋宣和七年,金朝完顏宗望領兵進攻燕京,另一邊由完顏宗翰指揮,直指太原。當時北宋的皇帝是宋徽宗,見到此情形立刻決定禪位,於是太子趙桓登基,為宋欽宗。趙桓這個龍椅還沒有坐熱,就已經有金兵攻到了汴京城下。
進攻開封的只有完顏宗望的部隊,完顏宗翰的西路軍在太原被絆住腳,等他趕到時,北宋十萬人馬已經趕回了開封駐守,完顏宗望只能退回到西北遠郊安營紮寨。
這十萬人馬並不能讓北宋完全放心,他們又派出姚平仲去劫寨,結果全部被殲滅。計劃失敗後,北宋主戰派李綱、种師道被奪回了軍權,金軍又一次攻打至開封城下。
這一次,宋欽宗怎麼也坐不住了。在宰相李邦彥的建議下,宋欽宗開始走投降路線,下令不能得罪金兵,並把一名負責霹靂炮的士兵處死。
在完顏宗望再次攻城被擊退時,終於停止了進攻,將人質康王趙構放了回去,把肅王趙樞作為人質。
面對金朝的強勢進攻,北宋的態度一直反覆,這是因為朝堂上有兩股勢力在相互抗衡,一邊是李綱、种師道主張的主戰派,一邊是為主吳敏、唐恪等人的投降派。
有幾次宋欽宗已經決定採用主戰派的策略,但都被投降派壓倒,以至於种師道氣憤致疾,最後病死,李綱被逐到江西。
三、皇帝成俘虜,北宋滅亡
第一次進攻的失敗,意味著很快就會有第二次進攻的開始。僅僅幾個月,金軍再一次攻宋。西路人馬完顏宗翰和第一次一樣,從大同出發,一路進攻,到達汴京。
只不過這一次和上次一樣,又晚了完顏宗望一部。等完顏宗望和宋軍打完了一戰,完顏宗翰才到達。
對於金軍來說,兩次進攻沒有太多不同,都是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的比賽,而對宋軍來說就大不相同。
首先,整個北宋最精銳的西軍當時在太原,被完顏婁室圍困了二百多天後失守,只能困在潼關以內,這就意味著汴京再無兵馬支援。
而且第一次進攻時,只有完顏宗望的部隊,這次兩路人馬全都到齊,從四面合圍,將整個東京團團圍住。
沒有了領軍大將李綱,宋欽宗只能派出宰相何慄,並把戰爭權、守衛權、和戰的權力全部交給他。何慄對自己的戰略是信心滿滿,一邊相信著六甲神兵,一邊派人前去求和,以為是雙保險,結果卻是直接斷送了北宋江山。
因為投降派的從中作梗,金軍第二次圍攻時根本就沒有多少勤王軍支援開封,只有南道總管張叔夜和兩個兒子募兵一萬三千人進入開封。
相比第一次的二三十萬的宋軍,這次只有六萬多人。再看看金軍,扣除留守在潼關的五萬人,還有十五萬人參加圍城。如此懸殊的兵馬也註定了失敗的結局。
靖康元年閏十一月,開封城破,宋徽宗、宋欽宗被俘。第二年二月,北宋正式滅亡。除了兩位皇帝,後宮嬪妃、皇室皇族,還有一些貴戚、近臣等共計一萬四千多人被押送到金朝其他人不得不逃往南方。在宗澤的建議下,趙構前往南京登基,是為宋高宗,建立了後來南宋。
結語:
靖康之變是金朝的一次巨大勝利,也是宋朝的一大恥辱。曾經萬人之上的他們,受盡恥辱。根據記載,宋欽宗一共被俘29年,最後死於燕京。
宋徽宗被俘8年,最後病故。兩位皇帝在晚年都過著有家不能歸,有國不能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