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熊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嶽飛的《滿江紅》幾百年來一直激勵著中華民族的愛國之心。
靖康之恥是漢族歷史上的一場浩劫,更是大宋王朝百年的恥辱。
如果要問靖康之恥中最令人悲憤的是什麼,個人認為並不是北宋的亡國,而是北宋亡國後北宋女人的下場,尤其是北宋皇室的後宮佳麗以及帝姬。
靖康恥下的柔福帝姬
當金兵的鐵蹄踏破了北宋的國門,北宋婦女的悲慘命運就上演了。
靖康之恥中金兵俘虜北宋婦女三千餘人。到四月二十七日抵燕山時,活著的婦女只剩下一千九百餘人,而且「十人九病」,到達上京時,死亡人數則超過一半了。
「宗室貴戚男丁二千二百餘人,婦女三千四百餘人」
「長途鞍馬,風雨饑寒,死亡枕藉,婦稚不能騎者,沿途委棄」,
而最讓人感到悲慟的是北宋的公主們,一個比一個慘。
在《清平樂》裡,我們感嘆宋仁宗的女兒趙徽柔與內侍梁懷吉悽美愛情,他們在眾人口誅筆伐中被迫分開,而公主也在孤獨的煎熬中精神失常。
「晝夜不眠,或欲自盡,或欲突走出外,狀若狂易」,曾幾度自殺,薨於33歲。
但是,跟宋仁宗相比,徽宗20多個女兒下場之慘烈,讓人痛心疾首。
宋徽宗時期改制,將「公主」改為「帝姬」。
其中最慘的就是柔福帝姬,她被擄北上時才17歲,是宋徽宗未出閣公主中年紀最大的,金兵因此對她格外重視,打算將這一處女公主進獻給金太宗。
結果在去金國的路上,金兵就輪姦了她,到了金國後,她被安排給了金太宗做侍妾,因為被多次凌辱身體羸弱加上不願意逢迎,金太宗逐漸對她失去了耐心和興趣,直接將她放到了上京浣衣院做苦力。
在浣衣院幾年後,又被蓋天大王完顏宗賢帶走了。完顏宗賢對柔福帝姬也沒有太多的興趣,又將她給了手下一個將領國祿。
國祿把她玩膩後,又將她賜給了一名叫徐還的漢人,柔福帝姬31歲就死了。
《宋史·公主列傳》:「柔福在五國城,適徐還而薨。柔福薨在紹興十一年,從梓宮來者以其骨至,葬之,追封和國長公主。」
為什麼宋朝的公主都這麼悲慘呢?
說到底,皇家女人的不幸,還是男人的無能。
靖康年間,宋朝那些公主們的不幸,就是男人無能的犧牲品。
當時的情況下,如果宋欽宗君臣們能夠堅守相持,也不至於如此恥辱。
可宋欽宗聽說外城淪陷了,驚慌中恰好碰上自家叔叔越王(宋徽宗的弟弟),叔侄見面後,宋欽宗就慌忙寬衣解帶,把龍袍脫下來硬塞到越王手裡,嘴裡連呼「叔叔自做取」要把皇位「甩」給越王,這事兒越王哪肯接?哭著連呼「死罪」——皇上,這鍋別甩我。
當時蔣宣召集了數百壯士,誓言要拼死護送宋欽宗突圍。可嚇破了膽的宋欽宗不但不敢,還反手把蔣宣等人綁起來殺害,理由是怕這些人「作亂」。
隨後,宋欽宗就做出了他自己的「抉擇」:低三下四跑到金軍大營,朝著金國上京方向行跪拜禮,投降了!
缺兵少糧,尚且能放手一搏,但骨子裡慫,那是真的無藥可救。
宋朝皇帝把宋朝從太后、皇后、后妃到公主、宗室女眷全體宋朝貴族女人折價賣給外敵金人為娼妓,史無前例。
宋朝是唯一一個把中原與南方這漢人核心疆域都丟給外敵的中原王朝。
不僅允許外敵金人劫掠、殺掠宋朝首都以及整個宋朝中原的百姓婦女與財物,允許外敵金人長期佔據宋朝中原、長期奸蘯淫擄掠奴役壓迫宋朝中原的百姓,還被金人「搜山檢海」殺掠了宋朝江南的部分地區。宋朝皇帝卻還「天地之間皆大金之國,而尊無二上」。
柔福帝姬死亡之謎
歷史上對柔福帝姬的死亡一直存疑。
柔福帝姬在北方受盡凌辱之時,中原卻冒出個柔福帝姬。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宋官軍剿匪之時,俘虜的匪眷中有一女子自稱是柔福帝姬,歷經千辛萬苦才從金國逃回來,柔福帝姬是宋高宗的妹妹,經過證實後便被送到臨安厚待。
《四朝聞見錄》:「柔福帝姬,先自金閒道奔歸,自言於上,上泣而具記其事,遂命高士榮尚主。一時寵渥,莫之前比。蓋徽宗僅有一女存,上待之故不忍薄也。
沒多久,南宋與金國籤訂了「紹興和議」,被放回來的韋太后,卻一口咬定柔福是冒牌貨。
及韋太后歸自北方,持高宗袂泣未已,遽曰:『哥被番人笑說,錯買了顏子帝姬。柔福死已久,生與吾共臥起,吾視其殮,且審骨。』上以太母之命,審姬於理。獄具,誅之於市。或謂太后與柔福俱處北方,恐其訐己之故,文之以偽,上奉母命,則固不得與之辯也。」
最後幾乎所有人眾口一詞指出她是一名「假」帝姬,她也因此被斬首。
個人認為這位「假」帝姬是真,不少史學家也認為被殺的柔福帝姬其實是真正的公主。
比較有力的證據是:當初柔福帝姬投奔之時,許多舊日宮人和太監馮益都斷定公主是真的,即使假公主相貌長得再像,但如果沒有十足把握,這些人決不敢亂說。
在暖風醉人的臨安,沒有人需要一名真帝姬來提醒大家國破家亡的屈辱。就連明知其真實身份的趙構也希望藉由假死來讓柔福失去帝姬的身份,使她再沒有立場要求他洗雪前恥。
與其說柔福死於韋太后和高宗的絞殺,不如說她死於自己對北宋希翼的絕望。
總結
大宋曾經有兩位皇帝被金人俘虜到了北國,在冰天雪地裡苦苦的掙扎,受盡屈辱;而在明朝,英宗也因土木堡之變被囚禁在大漠裡。
土木堡兵敗之後,瓦剌太師也先挾持著俘虜皇帝英宗包圍了北京城,于謙臨危受命解除了京師之圍,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了民族英雄。
倘若宋朝不那麼重文輕武,讓武將毫無出頭之日,也不知道宋朝的命運會不會被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