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堡 | 博斯普魯斯的風

2021-02-17 囧在澳洲

尤記得第一次跟澳洲這邊的一個朋友談起伊斯坦堡,他去過那裡,但已是幾十年以前,記憶開始模糊,問及推薦,已語焉不詳,但博斯普魯斯海峽依然還沒有忘。也是在雪梨,某晚搭乘公交,和一個祖籍希臘的澳人鄰座,不知怎的聊起土耳其和希臘,他說伊斯坦堡有很多希臘的痕跡,聊了很多歷史人文,但提到自然風光時,他也只推薦了博斯普魯斯。

可是,這樣的道聽途說,有如隔靴搔癢,只會激起我更多的嚮往。彼時的博斯普魯斯,對於我來說仍是一個遙遠抽象的存在,直到不久之前,親自在加拉太塔上俯瞰,親自在渡輪上身處其間,才有了最具體真切的感受。在伊斯坦堡七日,兩次輪渡穿越博斯普魯斯海峽,第一次震撼無比,讓我當時如此發微博道: 「曾以為香港、雪梨的輪渡沿途已足夠魅力,那是因為還沒到過土耳其。此時此刻坐在穿越博斯普魯斯海峽的船上,撫今追昔,無與倫比的美麗,只想送給你,伊斯坦堡。伊城別戀,從此深深戀上這座橫跨歐亞兩洲的史詩級城市。鮮有城市撐得起史詩級這三個字,雪梨之流終究還是太單薄了。」 

直到看到周軼君《走出中東》那本書裡寫的這句,驚覺竟有人如此簡短有力地道出了我的心聲。

對一個平日坐慣渡輪從尖沙咀到中環的人,博斯普魯斯渡輪之旅,猶如河伯遇見北海若。

一個海峽,一個輪渡而已,何以獲得如此至高評價?很大程度上這是拜整個伊斯坦堡的底色和底蘊加持。當渡輪離開碼頭,回頭望,是整個城市的千年榮光,一眾古老建築,歷經改朝換代,卻依然矗立不倒。渡輪漸遠,某個角度,突然望見那連綿的多爾瑪巴赫切宮,這一19世紀中期建成的新皇宮,相對於奧斯曼帝國蘇丹們之前居住數百年的託普卡帕這一「故宮」,更為華麗壯觀,顏值在線,簡直視覺盛宴。繼續往前開,遠處出現曾被電影《007之黑日危機》取景的少女塔(Maiden's Tower),這座燈塔,讓人著迷的,並非它的建築風格,而是關於它的無數的傳說……

吹著博斯普魯斯的風,伴著海鷗的四處飛動,我開心地像個孩童。許久未有的對於旅行目的地的激動,在這片海峽上有如泉湧。輪渡完回到艾米諾努碼頭(Eminönü),我去君士坦丁紀念柱浴室美美地體驗了一把土耳其浴,隨後又折回錫凱爾(Sirkeci)火車站,觀看在昔日東方快車站活動大廳舉辦的託缽僧舞表演。那一日,接連體驗博斯普魯斯海峽輪渡、土耳其浴、託缽僧旋轉舞,我無比滿足。

博斯普魯斯海峽新老歐洲區的分界,金角灣(Haliç),坐擁著我到過見過的最美最特別的地鐵站。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有著大國夢,大搞基建和中國有著異曲同工。這個建於橋上的地鐵站,開通於2014年,每次坐M2地鐵線經過此站時,我都忍不住望向窗外,俯仰皆是的景致有如鋪面而來。在艾米諾努碼頭,也能遠遠地看到這個懸空的地鐵站,而當上落此站,特別是在夜晚,景觀更是震撼。這一頭,連著蘇萊曼清真寺,那一側,連著加拉太塔,亙古悠遠的建築,夜色蒼穹之下,散發出越發迷人的味道。

想必每個到過伊斯坦堡的人,都會記住博斯普魯斯這個略顯拗口的名字。博斯普魯斯海峽,將伊斯坦堡分成了歐洲區與亞洲區。海峽兩側,博斯普魯斯的風,吹了千萬年,貫通著亞歐大陸和東西兩方。伊斯坦堡亞洲側的發展整體依然不如它的歐洲側,一如東方之於西方,但以於斯屈達爾(Üsküdar)和卡德廓伊(Kadıköy)為代表的亞洲海岸區域也在蓬勃崛起,這邊房租相對更低,更受當地普通人的偏愛。

博斯普魯斯北連黑海,南接馬爾馬來海和地中海,海峽之風可謂從四面八方吹來。伊斯坦堡城市的命運和這海峽休戚與共,從拜佔庭東羅馬到奧斯曼,帝國在這裡此消彼長。坐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渡輪上,當漸行漸遠,回頭望時,看著遠處那一座座山丘,你才能更好地理解伊斯坦堡何以也如羅馬一般被稱為「七丘之城」,因為最最開始,它就是繼承了羅馬的模式,按照羅馬的城市格局,建立在七座山丘之上。說起古羅馬,人們總想當然地認為義大利才是正統繼任者。其實土耳其也是。古羅馬帝國當初分成東西,西羅馬公元400多年被蠻族所滅,但定都伊斯坦堡(當時叫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硬是撐到了1453年,橫跨千年,成為歷史上存續時間最長的帝國 。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或者說徵服(取決於你持西方視角還是東方視角),可謂是東西方歷史敘事上的最重大事件。 

我對伊斯坦堡的評價至高,自然風光不輸雪梨(這已實屬不易,畢竟雪梨在這方面已頗得上天恩賜),而歷史人文則屬史詩級,甩開雪梨之流不知多少條大街。但這樣的評價,唯有在親自坐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渡輪、迎面吹過博斯普魯斯的風之後才能得出。如果說在伊斯坦堡歐洲區閒逛,更多感受到的是歷史人文和文化交融的魅力,更遠處的王子群島所在的馬爾馬來海,則主要靠自然風光取勝,那麼博斯普魯斯海峽,有著自然和歷史人文的最完美結合。

▲即將出發的渡輪

▲另一艘渡輪

▲迎面而來的船隻和加來太塔

▲從博斯普魯斯海峽看多爾瑪巴赫切宮

▲少女塔映入眼帘

▲窗外

相關焦點

  • 美妙土耳其 九、博斯普魯斯海峽
    博斯普魯斯海峽「伊斯坦堡的力量來自博斯普魯斯...生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無論發生什麼事,我隨時都能漫步在博斯普魯斯沿岸」---- 奧爾罕·帕慕克( Orhan Pamuk)在紅茶館遠眺歐亞大陸橋甜點紅茶店伊斯坦堡寬敞的人行道博斯普魯斯海峽岸上的清真寺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城市風光昨天夜裡伊斯坦堡狂風大作,風過後天空烏雲密布,今天上午按計劃趕到新皇宮的時候被告知新皇宮的屋頂昨天晚上被大風掀翻了正在搶修
  • 風雨中狂野無羈的博斯普魯斯海峽與海岸邊恬靜典雅的多爾瑪巴赫切宮
    伊斯坦堡所有歷史的沉重,都化作了博斯普魯斯無垠的藍天與翻滾的海浪,仿佛在這個瞬間,才真正領悟了繁盛與凋零的往事如煙。
  • 帕慕克:阿拉·古勒的伊斯坦堡,也是我的伊斯坦堡
    大海被汙染,新的水泥路貫穿整個伊斯坦堡海岸,仿佛在畫地為牢。這些都破壞了漁民與大海的聯繫,也破壞了伊斯坦堡居民享受過的那種漁民日常路線的愉快節奏。我們再也看不到他們坐在博斯普魯斯海峽邊的咖啡館裡,在碼頭或便道上晾曬漁網了。但在秋冬季節,我們還是能看到魚群遊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當它們遊來時,成百上千的划艇會突然簇擁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金角灣的入口,就像古勒的照片所展示的。
  • 美麗的博斯普魯斯海峽
    再次感受一下橫跨歐亞大陸的伊斯坦堡的美麗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的迷人風採。我們入住的酒店距離老城區比較遠,在酒店大堂詢問了附近的交通情況,值班經理用英語告訴我這個酒店距我們想去的老皇宮比較遠,選擇坐地鐵去是速度最快的而且不堵車。如果打車堵在路上,半天就消耗掉了。我和我的朋友婷婷聽從了他的建議,決定坐地鐵出遊。我自己也特別想體驗一下土耳其的公共運輸。
  • 伊斯坦堡 | 卡德曼先生
    那裡是伊斯坦堡的靈魂!這座橋每天四五點開始就有人在了,常常有人一待就是一天,附近有提供甜茶水和麵包的流動小商販,1 裡拉 一杯茶。」他抿抿嘴接著說,「只是近些年,魚越釣越小。很少見到有大的魚了在這裡了。」
  • 藍色土耳其之旅,乘船遊覽博斯普魯斯海峽,看歐亞兩岸風光!
    伊斯坦堡市區建立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的慢山坡上,建築由低到高錯落而建,遠遠看去層次極其分明、立體,豐富多彩絢爛至極,極具視覺衝擊力。博斯普魯斯海峽,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溝通馬爾馬拉海、地中海和黑海,也是連接歐亞兩洲的交通要道。
  • 金角灣:關於伊斯坦堡的細枝末節
    清真寺的尖塔們沿著老城這邊的山坡一層層落下去,海灣對面貝伊奧盧大片密集的公寓樓,反而更有波濤洶湧的樣子,而街區之間的空白被綠色樹林填滿,再遠一些的淡綠山影一直往黑海方向排列而去。奧爾罕·帕慕克曾說:「在伊斯坦堡這樣一個偉大、歷史悠久、孤獨悽涼的城市中遊走,卻又能感受大海的自由,這是博斯普魯斯海岸之行令人興奮之處。」
  • 伊斯坦堡 | 除了老城區,如何把小眾和經典一網打盡?
    落地伊斯坦堡時正值中午,到酒店辦理入住後,我們徑直趕去碼頭,準備坐遊船遊玩博斯普魯斯海峽。在旅行的末尾我們又特意多加了1-2天,打算逛逛博斯普魯斯海峽、多爾瑪巴赫切宮、蘇萊曼尼耶清真寺和獨立大街。△圖片來自網絡在伊斯坦堡,有一條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orus Strait)將這座城市一分為二,海峽東岸是亞洲區,西岸是歐洲區。
  • 被各種大片青睞的土耳其伊斯坦堡,怎樣遊玩更盡興!
    著名影星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也曾在此逗留90天,酒店的人開玩笑八卦說可能是因為她在伊斯坦堡遇到了喜歡的男人。以葛麗泰·嘉寶命名的房間很公主風。 文藝青年去享受雖然在伊斯坦堡只呆了3天,但是這3天所走過的伊斯坦堡的各個地方讓Miss Gao對伊斯坦堡有了新的認識。去之前的神秘感,被路邊的帥哥、友好的貓咪狗狗、博斯普魯斯海峽的美景、大巴扎的琳琅滿目、高端購物區 Nisantasi 的時尚所祛除,伊斯坦堡除了是個旅遊城市,還是個慢節奏的適合生活的時尚都市。
  • 「一個人若只能看這世界一眼,這一眼應該看向伊斯坦堡」
    博斯普魯斯海峽北連黑海,南通馬爾馬拉海,將城市一分為二,連接了亞洲與歐洲,東方與西方。「假使這座城市訴說的是失敗,毀滅,傷感和貧窮,博斯普魯斯則是歌詠生命,歡樂和幸福。伊斯坦堡的力量來自博斯普魯斯,生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無論發生什麼事,我隨時都能漫步在博斯普魯斯沿岸。
  • 伊斯坦堡爵士音樂節定於9月舉行
    因疫情推遲的伊斯坦堡爵士音樂節將於下個月舉行,其獨特的2020年版本將結合露天表演與音樂會的形式,同時進行演出。本次音樂節由伊斯坦堡文化藝術基金會(IKSV)在BBVA擔保銀行贊助,在土耳其文化和旅遊部的支持下,組織了有23年歷史的伊斯坦堡爵士音樂節將於今年9月2日至14日以一種新風格與音樂愛好者交流。
  • 歐冠「伊斯坦堡決賽」足球,阿迪達斯闡明深意
    在淘汰賽開始的今天,阿迪達斯公布了「伊斯坦堡決賽」,這是2019/20歐洲冠軍聯賽淘汰賽階段的官方比賽用球。它的靈感來自將主辦決賽的城市——伊斯坦堡。2020年的決賽將於5月30日舉行,屆時,東、西兩大洲將在這裡交匯,複雜的設計以手繪伊斯坦堡地圖的藝術詮釋來慶祝這一時刻的到來。伊斯坦堡是連接歐亞兩大洲的獨特橋梁。
  • 一首伊斯坦堡的冬季戀歌
    無論哪個季節,伊斯坦堡都會散發出文藝氣息,下雪卻能讓整個城市增加浪漫的氛圍。這座偉大的城市被雪覆蓋,歷史悠久恢弘壯麗的建築在銀裝素裹下更帶著一股神秘的色彩。
  • 黑海艦隊指揮官說,土耳其不敢冒險關閉博斯普魯斯海峽封鎖俄戰艦
    埃爾多安被阻止了:土耳其還沒有冒險關閉博斯普魯斯海峽,禁止俄羅斯船隻通行。馬卡洛夫海軍上將號和格裡戈洛維奇海軍上將號進入地中海支持敘利亞為伊德利卜而戰。格裡戈洛維奇上將號與此同時,從塞瓦斯託波爾出發的「馬卡洛夫上將」和「格裡戈洛維奇上將」護衛艦帶著巡航飛彈從黑海接近博斯普魯斯海峽——前往敘利亞。從這些護衛艦發射的飛彈可以向土耳其軍隊的部隊發射,就像2月底30多名土耳其士兵死亡一樣。
  • 拜佔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一城三名,西方人眼中的世界中心
    君士坦丁堡,位於巴爾幹半島東端,現名伊斯坦堡,博斯普魯斯海峽將其分為兩部分:西岸屬於歐洲,東岸屬於亞洲。君士坦丁堡扼黑海門戶,是黑海進入地中海的必經之路,是亞洲和歐洲的交通要衝,戰略地位無與倫比。當拜佔斯來到博斯普魯斯海峽時,他發現在海峽東岸已經有人定居了,而西岸——最完美的天然良港竟然沒有人。拜佔斯心想:看來神的指示沒錯,東岸的人一定是瞎子。於是拜佔斯便在此建城,並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為「拜佔庭」。
  • 伊斯坦堡跨年之十大不可錯過10 Must-Dos in Istanbul
    2013年底我的跨年旅行選在了伊斯坦堡,現在想來仍是印象深刻的一程。分享一些當地實用乾貨,其實適用於所有季節。
  • 24小時轉機伊斯坦堡,有多少種可能?
    所以,伊斯坦堡的第一站,我去了加拉太塔(Galata Tower)。雖說全塔高61米,只有廣州塔十分之一高,但在上面已經能看到大部分城市景觀了——這兒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那兒是金角灣……通通心中有數。酒店的地理位置很棒,走進房間,站在全景落地窗前已經挪不動腳了,博斯普魯斯海峽就在眼前。酒店做為圓心,10來分鐘車程就能到達我上面分享的景點,交通省錢省事,感受一波「家就在城中心去哪都方便」的舒暢感。
  • 星月神話土耳其之——用三天時間愛上伊斯坦堡
    歡迎各種形式的報名留言求認識。---言歸正傳。我跟CC在10天旅行結束之時,對我們走過的4座土耳其城市做了各自的喜愛度排名。我把TOP1「最愛之城」這一票,毫不猶豫投給了伊斯坦堡。伊斯坦堡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地跨兩個大洲的大都市。
  • 伊斯坦堡為什麼被稱為「世界之都」?三個名字,見證帝國千年興衰
    能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必然都對自己的國家和歷史的變遷有深深的思考,2006年獲得諾貝文學獎的奧爾罕·帕慕克是當代歐洲最傑出的小說家之一,享譽國際的土耳其文學巨擘,他出生於伊斯坦堡,曾在伊斯坦堡科技技大學主修建築。奧爾罕的《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寫的不僅是一個人的歷史,也是這座城市的歷史。
  • 首列「土耳其·伊斯坦堡—中國·西安」中歐班列(長安號)今日開行
    12月23日上午,首列「土耳其·伊斯坦堡—中國·西安」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儀式在西安港舉行,土耳其至中國回程班列的開行為兩國進一步加強經貿往來提供了重要助力。據悉,這趟貨運班列12月4日已經從土耳其伊斯坦堡出發,運載42個貨櫃,穿越伊斯坦堡馬爾馬拉海底隧道以及博斯普魯斯海峽,經過南部通道BKT(巴庫—提比里西—卡爾斯)鐵路,沿著橫貫裏海的「中間走廊」行駛,經過亞塞拜然和哈薩克斯坦,通過霍爾果斯口岸進入中國,共計運行8693公裡,於北京時間12月19日9:34抵達中國西安,在中國海關及鐵路部門的支持下,目前已經完成全部清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