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兩年的國漫扶持,原創作者以及內容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不過雖然量上來了,付費閱讀將不會是賺錢的主要模式。
國漫曾一直被貼上低幼、製作水平差的標籤,騰訊兩年的努力,已經慢慢把這些標籤從國漫身上抹去。
10月20日,第二屆騰訊動漫行業合作大會在上海舉行。會上,騰訊互娛動漫業務部總經理鄒正宇表示,騰訊動漫過去一年月活躍用戶超9000萬、在線連載動漫作品總量22600部、29部漫畫作品閱讀量過10億、12部動畫作品播放量破億,籤約作者新進增幅22%,目前已達610位。
這得益於的騰訊動漫此前搭建的福利體系建設,通過籤約作者,給予作者工資以及分成,保障國內漫畫家的生活,從而得到更多更好的原創作品。
在去年,騰訊動漫行業合作大會宣布將投入3億元建立聚星基金,扶持動漫創作者和工作室,鼓勵創造更多的原創國產動漫作品。
不過,鄒正宇告訴界面新聞記者:「雖然現在國漫的量上來了,但優質的作品還是缺少的。」
對於優質的作品,騰訊會努力將IP價值做到最大化。
其實這也是騰訊曾提出的「二次元經濟」,在這個模式下,騰訊動漫會從新作品培養、二次元產業聯盟以及培育IP多元化三個方面打造自己的生態鏈。
在新作品培養方面,騰訊動漫會建立推薦機制來增加新作的曝光度,幫助新作品的初期人氣積累;當該作品成為一個IP,並進入成長期,則會藉助智能推薦系統進行精準的運營推薦,匹配帶有同樣標籤的潛在興趣用戶;當IP進入成熟期,就通過社區粉絲運營,為動漫作品持續積累粉絲。
二次元產業聯盟則是騰訊動漫線下布局的重要一環。在未來一年,騰訊動漫將著重打造連接動漫產業中小型企業與個體,包括機構、校園與圈層KOL的二次元聯盟體系。無論是聲優、畫手,還是唱見、舞見,還是漫展、活動的組織者,甚至是活躍在校園的二次元愛好者,騰訊動漫都誠邀加入二次元聯盟體系。
騰訊動漫對於選擇好作品也有自己的評判機制。鄒正宇說,首先要根據數據表現能力來判斷,這些數據包括點擊量、收藏量,包括百度第三方的數據,證明這是一個有很大群眾基礎的作品,也就值得投資;其次則是根據題材來判斷作品是進行遊戲開發還是影視拍攝或者兩者皆可。「適合改編成遊戲的IP,商業化前景會比較好。」他說。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當一部作品在最初的創意、創作過程中,騰訊動漫會就根據其題材與特性,判斷和規劃適合它的發展方向。當作品有了初期內容和基礎形態後,就會著手進行商業化考量與評估。
在線下渠道方面,除了二次元聯盟之外,鄒正宇在會上宣布,騰訊動漫收購天聞角川41%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
天聞角川是一家專業從事動漫出版品、周邊商品生產、動漫粉絲線下服務的機構。未來,天聞角川遍布中國各地的800家實體粉絲服務機構、300家線上粉絲服務機構、以及每年100場以上的漫展活動,都將成為騰訊動漫IP推廣重要渠道。與此同時,天聞角川優秀的漫畫、輕小說等內容也將進駐騰訊動漫平臺。
從內容方面來看,騰訊動漫在國內確實領先於其他平臺,但大家都面臨的一個問題是的,要如何盈利。
此前,騰訊動漫表示將通過會員付費增加收入,但目前來看效果並不是很好。
目前在騰訊動漫平臺,國漫的閱讀量達到70%。不過鄒正宇在接受界面記者採訪時說:「目前付費作品的比率很低,可能只有10%-20%左右,付費用戶的比率也比較低。」
界面新聞記者也從內部人士處了解到,騰訊動漫2012年從騰訊互娛獨立出來,現在確實會有營收的壓力。「其實日漫購買版權是比很大的開銷,而國內盜版成本低,如果進行會員付費,也會導致部分用戶流失。」上述人士說。
有業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從用戶方面賺錢應該不會是騰訊動漫的主要來源,應該還是從面向企業的角度,版權商業化方面去走。」
但這個過程可能會耗費更長時間。「動漫是一個內容的產業,在內容的領域內,我們可能很難說短期內可以快速變現。」鄒正宇說。
以騰訊動漫推出的作品《一人之下》來看,從初期到熱捧,大概需要1年的時間,《一人之下》推出一年後,目前成為了百度風雲榜國產動漫榜第一名。
不過現在,騰訊動漫已經有部分IP授權改編成手遊,包括《從前有座靈劍山》、《銀之守墓人》、《妖怪名單》、《中國驚奇先生》,這些遊戲也將在2016年底與2017年上市。
▽點擊「閱讀原文」 下載界面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