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人之福」語出《孟子》。是指一妻一妾的美滿組合。這恐怕也是當今很多男性所嚮往的。但是,身為春秋時期的齊國人,可以享受的福利,可不只是一妻一妾這麼簡單哦。那麼,當時的齊國人到底有多幸福呢?

之所以說那時候的齊國人幸福,還得感謝一個人,那就是管仲。管仲不僅輔佐齊桓公,使齊國成為了春秋五霸的首霸,而且還對齊國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改革,使得齊國國力富強,百姓生活水平大為提高。管仲改革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富民「。

管仲是歷史上第一個提出來搞「土地承包經營責任制」的。恐怕很多人沒想到吧?周朝一直以來實行的都是井田制。土地都是國有(天子和貴族)的。幾百年來,這個制度已經嚴重束縛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但作為周朝的立國之基,且已沿襲數百年,誰敢質疑?然而管仲卻劃時代地推出了一個政策:「相地而衰徵」,這項法令並沒有明文規定承認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但他把土地分為「陸、阜、陵、謹、井、田疇」幾個不同的等級,按照農民實際佔有土地的質量來確定其不同稅率的分別徵稅。雖然沒有明說可以土地私有,但是這等於事實上承認了私人佔有土地的社會現實。此令一出,農民即可放心耕種私田,只要他們依法繳納稅賦即可。這樣一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生產力的發展也為齊國的經濟騰飛奠定了基礎。
管仲推出的第二個讓百姓拍手叫好的政策是搞活商品經濟。這儼然就是古代的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啊。自古以來,歷朝歷代奉行的都是」重農抑商「,只有管仲把商業放到了一個與農業同等的戰略高度來看待。他不僅在國內大力發展商業,而且還開關通市,廣招天下客商入齊貿易。為此,他制定了優惠的貿易法,即「關市譏而不徵」,超越時代的免稅政策促進了齊國商業的高度繁榮。而且還達到了」以商止戰「的效果。正所謂「刑法不足以畏其意,殺戮不足以服其心」。利用進行貿易戰爭的方式來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管仲還實現了」和平稱霸「的目的。
第三條政策就是加強國家對市場的宏觀調控,在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領域實行國有經濟所有制。實行糧食豐收時,為避免糧賤傷農,由國家以保護價收購,等到災荒年份,國家再以平價賣出的」準平「政策。此舉不但能夠平抑物價,還提高了國家收入。對國家層面有著重大影響的鹽、鐵等戰略物資,實行國家專營。保障了國家政權的穩定性。
這些極其超前的政策的推行使得齊國人生活富足,而且因齊國臨海,還享有」漁鹽之利「。由此齊國人的幸福生活也就不足為怪了。除此之外,管仲甚至還提出了「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這樣的精神文明建設要求。把齊國人的富足從經濟層面擴展到了精神層面;還提出了「山澤各致其時」這樣的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法;大力發展服務業這樣的第三產業,「管子之治齊,為女閭七百,徵其夜合之資,以佐軍國。」齊國人也是那個時代擁有福利最多的群體了吧?連儒家亞聖孟子都眼紅不已,還編排了一個」齊人之福「的故事來揶揄齊國人啊。

經過管仲大刀闊斧超前改革的齊國可以說得上是春秋時代最富足的地方了。如果要穿越回到那個時代,首選的就是到齊國。齊國才是讓人嚮往的國度啊。千萬別因為看到小說和電視,就去」尋秦「,真正穿越到秦國,日子就不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