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李國修(1955—2013)
著名戲劇家,當代華人劇壇少有的多面手,集劇團經營者、劇作家、導演、演員於一身,對臺灣現代劇場做出了卓越貢獻,有「鬼才」之稱,是臺灣藝術界最高榮譽文藝獎(戲劇類)的第一屆得主。早年參與蘭陵劇坊、表演工作坊的創辦和演出,與李立群合演的《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曾引起巨大轟動。1986年創辦屏風表演班並擔任藝術總監,堅持原創戲劇,搬演臺灣本土的生命故事,共創作了《京戲啟示錄》、《三人行不行》系列等27部劇本。因格外關注戲劇中的悲喜關係,被譽為「臺灣的卓別林」。
此外,李國修在戲劇教育方面也耕耘不輟。他獨創了一套系統的編劇、導演、表演訓練課程,常年在各地舉辦文藝講座,在高校開設戲劇課,影響了眾多臺灣文藝工作者。
近年來,我一直在推廣「流眼淚運動」。我不是要教大家濫情,而是我認為這個社會太過壓抑,充滿許多負面的情緒,我們應該培養「表達自己感性的能力」。我先跟各位分享兩個小故事:在臺灣有個婦人,因為從小當養女,從小被打罵長大,成長過程中受盡委屈,她就發下重誓,今生不再掉一滴眼淚。後來她被診斷罹患了乳癌,病床上的婦人在臨終前告訴兒子她很後悔,因為她現在想要為自己的一生掉一滴眼淚,卻哭不出來,醫生告訴她,「你太久沒哭,淚腺已經斷了」。
第二個故事是一則舊金山的外電。某家電視臺訪問一個一百多歲的人瑞有什麼長壽的秘訣,這位老爺爺因為年紀太大,由他80歲的女兒代為回答:「哪有什麼秘訣?我爸爸就是愛哭,他很會處理自己哭泣的情緒。」
哭泣一直以來被視為軟弱的象徵,尤其是中國人的文化中更有「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傳統包袱,但哭泣其實是一種抒發情緒很好的方式,可以傾瀉心裡的垃圾,讓自己的負面情緒代謝掉,維持身心的健康。我必須強調,我所提倡的是「感性」的眼淚,而不是「非理性」的眼淚。所謂的「非理性」,可能包含著「憤怒」的情緒或是「歇斯底裡」的情緒,這是不健康的。
「流眼淚運動」背後的信念是「對生命的熱愛」,當你開始關心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你自然會感受到你和周遭的人之間情感開始交流,於是乎悲有所感,歡有所感,離有所感,合有所感,你參與了別人的生命,別人也參與了你的生命。當你有了這樣的認知之後,就不會覺得在劇場或電影院裡哭是一件丟臉的事,你反倒要哭得很驕傲,因為你終於看懂了劇中角色的生命。
我的創作素材來自於對現實生活的體悟與觀察,透過作品反映人心與社會現象,這樣的創作概念,比較偏向寫實主義。在我的認知中,劇場構成的四大要素分別是劇本、表演者、劇場和觀眾。
「劇本」指的是故事,戲劇的本質是衝突,若干個衝突構成事件,若干個事件構成情節,若干段情節串聯成故事。
狹義的「表演者」指的是演員,但廣義地來說,舞臺布景、服裝、燈光、音樂等一切在劇場裡出現的視覺與聽覺的調度,都算是表演者。
「劇場」指的是演出「發生」的空間,至少包括了表演者演出的舞臺和觀眾席。若以觀眾席的形式來區分劇場的空間,通常有以下幾種劇場:鏡框式舞臺、單面式觀眾席、雙面式觀眾席、三面式觀眾席、四面式觀眾席、扇形觀眾席、圓形劇場及環境劇場。若以觀眾席的數量來區分的話,可分為大型劇場(1000人以上)、中型劇場(300~1000人)和小型劇場(300人以下)。
因劇場演出的特性是「當下發生」,是一種「正在進行」的藝術,表演者與觀眾處在同一個時間與空間,觀眾可以親眼看見表演者的肢體動作,表演者可以親耳聽見觀眾的掌聲與笑聲。所有的互動交流是「立即的」,無法被複製取代的,也因此,觀眾的參與成為演出的一部分。
-本文摘自-
《李國修編導演教室》
李國修 著
黃致凱 整理
他是相聲大師馬季在臺灣的獨門弟子
他是蔡康永、金士傑、林懷民倍加推崇的鬼才藝術家
他主演了《光陰的故事》《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大半個臺灣演藝圈受惠於他的表演訓練法
劇場修行四十載,創作心得盡在本書
歡迎來到戲劇大師李國修的編導演課堂
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 事情就功德圓滿了。
而這一生我只想做好一件事,那就是——開門、上臺、演戲。
——李國修
-內容簡介-
《李國修編導演教室》是李國修四十年劇場修行筆記,也是完整呈現其一生創作思維、導演理念及表演歷程的第一手資料。全書根據李國修編、導、演的教學講義整理而成,以第一人稱撰寫,儘量還原其在課堂上的口吻。李國修通過自身的舞臺經驗、作品範例、人生經歷等,系統地闡述了其創作理念。這些理念歷經實踐的檢驗,並在失敗的教訓中不斷地得到修正。編劇課上,他深入淺出地示範了「說什麼,比怎麼說重要」,讓劇本回歸「人味」;導演課上,他提出「導」引創作概念並整合「演」出元素,倡導永不滿足的創作精神和不斷建立與推翻的導演風格;表演課上,他主張透過認清第二自我找到正確的生活態度,達到演員與角色的心靈契合。他始終相信,戲劇是一門關於「人」的藝術,無論呈現何種美學形式,其核心都是在探討人性。因此,本書不僅是一本戲劇創作的實用手冊,也能使讀者更新對人生的體認。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購買
-演員圈微信群-
經驗分享×創作交流
添加拍電影網為好友
邀請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