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
一檔以跨界主播職場競技為主題的綜藝節目《奮鬥吧主播》,十分奪人眼球。該節目極具創新地邀請了25位女藝人跨界當見習主播,她們當中有演員,有歌手,也有愛豆。在經過為期三個月的競技養成職業挑戰後,最終節目將選拔四位最強電商主播。
《奮鬥吧主播》的年齡段不只局限於30加,它橫跨了20歲、30歲、40歲甚至50歲的年齡段,就像是一場職場實驗,把女性群體在職場中所面臨的的各種問題,都展現和表達出來了,它的重點是職場中的自我實現。
我們能夠看到的不僅是"女性"本身自帶的話題熱度所引起的討論,更多的是那些隱沒在日常中的職場現象。女性在職場中的位置已經不是曾經的若有若無,她們早已成為當今社會職場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理應從過去對於女性"洗手作羹湯"的固有印象脫離開來。
主播,這個新興的職業依託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的發展而強勢地走進大眾視線中來,看直播這一活動也逐漸成為許多人的日常休閒放鬆項目之一。很多人一開始剛接觸到直播,下意識的思維慣性讓他們認為這樣的職業更適合女性甚至只適合女性。而在當時為大眾知曉的主播也都為女性,從來沒有人想過男性也會從事直播這一行業,直到李佳琦一躍熱搜第一。
下意識地認為主播更適合女性從業,是一種對於女性形象的固化,也是一種關於性別紅利的偏向性。
所謂性別紅利,廣義上指的是弱勢性別群體所得到的優待和福利。應用到職場領域裡的職場性別紅利也就是女性因為己方的性別所獲得的各種工作福利優惠和便利。
但是這樣的"性別紅利"真的是社會對女性群體的優待和福利麼?看似女性因為自己的性別從而得到了很多讓步和妥協,但實際上與之相對應的,女性的社會地位必然也會受到折損。這是因為在性別紅利這一概念中,得到紅利,也就是優待的前提是你屬於弱勢群體,而弱勢群體必然在社會大環境中缺少一定的話語權和決定權,同時職場中的選擇權也掌握在"紅利"的給予方。
不同的性別,所接受的對待也不盡相同,這是因為社會對於男性和女性的認可度和思維偏向是不一樣的。我們承認性別存在差異,但是職場性別紅利真的存在麼?
職場最不缺乏的就是競爭,想要得到工作上的晉升,上級的認同,不是靠社會判定的性別弱勢,而是你個人的工作能力。職場紅利當然存在,但是這取決於你是否能夠快速且高效地解決工作需求,至於職場性別紅利,這不過是無能者推卸責任慣用的藉口。
《演員請就位》一經播出,話題和爭議不斷,而趙薇的一句"多給女演員機會"也頻上熱搜。馬蘇和倪虹潔在對戲《隱秘的角落》片段競技表演中,展現了高超的演技,震撼了現場觀眾,打動了四位導演。
放在影視市場中這樣的好演技必然不會缺少好劇本的選擇,但事實卻是兩位女演員都遭遇著事業瓶頸。隨著年紀的增長,機會也變得越來越少。而趙薇也表示,當下不僅四十加的女性存在職場焦慮,而是所有的女性演員都很難出頭。
確實,不論哪個年齡段,身處新人進舊人出的職場都會面臨焦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職場本身不製造焦慮,職場焦慮本質上是生活壓力的衍生。因此不同的年齡段所面臨的焦慮也不盡相同。
正如今年的兩部熱播劇《二十不惑》與《三十而已》中傳輸的價值觀念一樣。二十歲初入職場,其焦慮主要來源於對於各種選擇的迷茫以及生活工作的兩廂失衡。面對一切全新的開始,職場小白會困惑,會不知所措;而與校園生活不同的職場帶來的也是新環境下的種種壓力。
三十歲女性的職場焦慮,則更多來自於家庭和事業的相互抉擇以及人情世故的處理交際。面對家庭,個人的生活重心或許會隨著自己的決定而發生重大改變,但很多女性往往對自我的真正需求沒有很恰當的判辨;以及像顧佳一樣為融入一個圈子所做的人際交往。至於四十歲女性的職場焦慮則主要來源於自身能力的瓶頸期以及後浪的帶來的威脅。
社會的節奏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越來越快,人們的心理預期跟不上這樣的速度,從而難免感到迷茫和困惑,這樣的情緒則帶來焦慮。只有正確認識到焦慮的來源,努力做到自我調節和能力的提升,才會做到不畏懼不慌張,從而突出重圍。
海清,因為出演眾多深入人心的女性角色,被觀眾親切地稱呼為"國民媳婦",她在2019年青年電影展中呼籲人們多給予中年女演員機會。無獨有偶,楊蓉、姚晨等中年女演員也曾發表過類似言論。為什麼像海清、姚晨這樣早已有了一定知名度和榮譽的女演員,要一再在公眾場合強調呼籲女演員的生存機會越來越窄呢?這實際上是源自於職場中不安全感導致的一種"未雨綢繆"。
有調查顯示,將近90%的職場人都感到安全感缺失,這直接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深受焦慮和壓力的困擾。安全感,實際上就是一種基本需求,它意味著我們渴望穩定和安全。而職場安全感就是渴望在職場中獲取安穩以及規避各種風險的需求願望。
職場不安全感主要來自於自身能力與所處崗位的難以勝任,從而引發的擔憂以及"被否定"。對於女性而言,職場上的不安全感還來自於當前職場對女性的限制要求。例如當女性求職面試時,多半會被問及是否戀愛,是否有近幾年結婚生子的打算。
職場中的不安全感,其實很常見。職場作為優勝劣汰的競爭場所,壓力和機會並生。而給人以踏實的安全感從來不是環境和別人給予的,它是自己爭取的。只有當你的工作能力足以輕鬆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當你的工作能力完全足以讓面試官忽視你的性別,當你可以在日常工作中保持獨立且自信……安全感自然會出現,進而強化你的歸屬感。
《奮鬥吧主播》不僅僅是一檔競技類的選秀綜藝,它也是一檔意在揭示真正的職場女性現狀面紗的節目。從古延續至今的思維慣性驅使人們認為女性的固有形象便是以家庭為人生重心,以丈夫和孩子為生活全部,全然忽略了女性對事業的追求,女性在專業領域上的灑脫和魅力。
身為女性在工作中難免會遇到瓶頸困境,這很常見,事實上不論男女都會出現這種現象。我們所要做的是不斷提升自我能力,深刻認識自我需求,從而做到精準的自我實現。而不是僅限一隅的自怨自艾,遇到挫折就選擇逃避。有競爭壓力的地方,例如職場,必然存在著挑戰機遇。我們要抓住每一次潛在的機會,將表象的壓力轉化為動力,得到真正的職場紅利。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