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位「漢奸」為何無人抨擊?漢武帝:此乃寡人「外高祖父」

2021-01-13 陝西法制網

公元前202年劉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華夏罷兵止戰民眾冠以「漢族」稱謂,出賣民族利益者遂被稱作「漢奸」,司馬遷《史記》著重描述韓王信的叛國,班固《漢書》凸顯中行說危害漢朝,其實兩者都是替別人背鍋而已,那麼誰是史上首位「漢奸」呢?請跟隨筆者重回漢朝初年探究真相。

漢高祖劉邦

劉邦建立漢朝與三位「漢奸」!

公元前207年劉邦孤軍迫降秦王子嬰,遂佔領鹹陽封存府庫與民眾約法三章,劉邦職務碭郡長爵位武安侯隸屬楚國,至公元前206年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劉邦原定封貧瘠的巴蜀稱「蜀王」,幸得張良遊說增封漢中,定都南鄭管轄41縣才成為「漢王」,《史記》與《漢書》均從劉邦封王視作「漢高帝元年」。

漢軍趕赴封地南鄭時部將十餘萬,分別是漢軍舊將約5萬,項羽劃撥降卒3萬,諸侯慕從者數萬,募集新兵約數萬,單以軍隊數量漢軍居諸侯之首,然而漢軍後勤缺失使軍心動蕩,嫡系漢軍舊將再苦也能封官進爵,雜牌部隊希望渺茫連飯都吃不飽,叛逃將校便有數十人而士兵多不勝數。

秦漢史籍記載有限,勉強找到「漢王入鄭,尉仲德亡」,在劉邦入蜀特定背景下,「亡」筆者理解為逃逸,「仲」家中排行第二,「德」應是其名字,姓氏則無法斷定確實有「尉」姓,但按照意境應指代其官職「尉」,「都尉」或「校尉」級別背叛卻情有可原,漢政權剛建立劉邦對將領未施恩情,尋良主建功立業亦是常情。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分封「異姓王」,韓王信是戰國後期韓襄王姬倉庶孫,血脈高貴且雄壯勇武隨劉邦徵伐項羽,韓王信封地潁川乃「天下之中」農商發達,君臣治理數月便倉廩充盈兵甲齊備,劉邦憂韓王信據洛陽等地威脅關中,公元前201年春強行改封韓王信至趙地,埋下韓王信背叛漢朝的種子。

趙地相比潁川疆域擴充數倍,然而潁川寄託韓國臣民的鄉情,趙地殘破民眾與耕地皆有限,邊塞苦寒長期受到匈奴襲擾,置換封地劉邦未給予援助,反倒遣使指責韓王信戰事失利,剋扣韓王信軍民物資補給,匈奴圍攻馬邑城內無糧餉外無援兵,羞憤至極韓王信投降匈奴,向漢朝復仇引匈奴攻打太原。

韓王信被逼反叛符合削除異姓王的規劃,劉邦親徵「銅鞮之戰」輕取勝利,但「白登之圍」異常艱險,漢朝與匈奴的首次交鋒,漢軍戰死者數萬手腳凍殘者過半,劉邦接受和親避免全軍覆沒,韓王信與部將擁戴趙利為趙王,誘使代地相國陳豨舉兵反叛,匈奴勢力威脅漢帝國北部疆域,韓王信最終被斬殺。

白登之圍

中行說在燕王盧綰時已掌管政務,理應侍奉燕王劉建與燕王呂通,漢文帝元年(公元前180年)侍奉原琅琊王劉澤,公元前174年攣鞮稽粥即位(老上單于),漢文帝以宗女封公主嫁匈奴和親,推測便是燕王之女,燕國已屬苦寒中行說不願赴匈奴,漢宮宦官便聯合強迫中行說,中行說臨行立志推翻漢朝。

中行說告誡老上單于,漢朝人口是匈奴百餘倍,漢朝和親是畏懼匈奴軍事實力,絲綢雖美卻容易耐磨損,糕點雖甜卻難充做軍糧,孝道有理卻違背匈奴實際狀況,當匈奴沉淪享樂將承受滅頂之災,老上單于遂警醒發展匈奴文化,和親近取得的漢化成果被中行說打斷,漢匈戰事延續四百餘年直到漢朝滅亡。

中行說為匈奴劃定戰略發展方向,匈奴滅月氏國佔河西威脅關中,襲擾燕趙鉗制漢朝北部軍事救援,單于統御匈奴精銳伺機攻打長安,漢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冬,老上單于率軍14萬抵彭陽窺長安,若非漢朝防備後果不堪設想,軍臣單于繼位中行說助其統記人口與牲畜,西漢時期匈奴國力達到頂峰。

《史記·匈奴列傳》:日夜教單于候利害處。

匈奴騎兵

燕王臧荼叛漢與漢武帝的關係!

秦末是梟雄並起的時代,如吹響起義號角的陳勝、建立漢王朝的劉邦、盜匪舉兵的梁王彭越、囚徒刺配的淮南王英布等,燕王臧荼亦能佔據一席之地冠以梟雄,史籍對臧荼生辰與籍貫皆無記載,只知上谷吏韓廣受燕地貴族擁立為王,秦國章邯圍攻趙國「巨鹿之戰」拉開序幕,韓廣遂命臧荼率燕軍入趙。

碎片化的記載可抓住兩個重點:第一,韓廣出身差威望低,燕國貴族試圖架空韓廣,而韓廣將燕國軍權交付臧荼,韓廣倚重臧荼勢必出身有相似;第二,燕國家底很單薄,知「唇亡齒寒」更想漁翁得利,臧荼領軍觀望投效項羽麾下,徵戰有功獲得項羽分封為王;臧荼出身低,卻勇猛善戰,更能見風使舵。

韓廣拒絕項羽分封「遼東王」,拒絕讓出燕國遷往遼東,臧荼以維護項羽名義宣戰,數月擊殺遼東王韓廣,較劉邦襲擊雍王章邯早數月,率先拉開秦末諸侯兼併戰爭,因臧荼對項羽表忠心免受懲處,遂坐擁萬裡疆域擁兵十餘萬,任齊國內亂攻伐或楚漢混戰爭霸,臧荼保境安民使燕國穩固強盛。

漢初諸侯國

韓信擊敗趙歇與陳餘使燕王臧荼驚恐,楚漢戰事從滎陽至齊國臧荼密切關注,當韓信拋出橄欖枝臧荼毫不猶豫接受,諸侯背盟有違道義但保存實力最重要,而臧荼絕對要為此刻的抉擇慶幸,2年後項羽在聯軍圍攻下敗亡烏江,劉邦在群臣再三勸諫下登基稱帝,仍準許燕王臧荼保留王爵與封地。

五件事促使臧荼起兵叛漢,其一,劉邦嚴懲項羽舊部誅滅臨江王共驩;其二,戰神韓信赴楚就藩軍事威懾消減;其三,劉邦之弟劉交(楚元王)在齊國搜捕田橫令臧荼憂懼;其四,燕國與匈奴暗中結盟消除外部威脅;其五,連年徵戰漢朝損傷元氣而諸侯皆有野心;臧荼公元前202年秋冒險發動叛亂。

淮南王英布確實想策應臧荼,卻被楚王韓信制衡動彈不得,而燕軍十餘萬被齊國鉗制大半,即便迅速攻佔代地與趙地,戰線漫長導致軍力分散燕軍陷入被動,漢高祖劉邦召天下諸侯平叛,如曲周侯酈商破燕軍易下、樊噲敗燕軍武陽等,臧荼兵敗獻城歸降仍被斬殺,劉邦稱帝後首場諸侯叛亂就此平定。

漢朝軍隊

臧荼因叛亂事跡盡被抹去,其子臧衍事跡僅能從《盧綰列傳》找到,代地陳豨叛亂盧綰邀匈奴共擊,臧衍勸使者張勝,代地是燕國屏障,代地動亂燕國盧綰才能鞏固勢力,間接推動盧綰與匈奴結盟腳步,臧荼舉兵叛亂而臧衍誘降盧綰,漢高祖劉邦與呂后性格難以容忍,臧衍與家族大概率留在匈奴。

臧荼留在漢朝的後代孫女名臧兒,臧兒嫁給槐裡連名字都沒有的王仲,卻誕育貌美如花的長女王娡,王娡很傳奇很勵志,產女入宮被太子劉啟(漢景帝)寵幸,誕育三個女兒和皇十子劉徹,劉徹便是著名的漢武帝,王娡與館陶公主聯姻使劉徹成為儲君,並在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登上皇后寶座。

《漢書·外戚傳》漢武帝劉徹登基後,封外祖母臧兒為平原君,舅舅王信、田蚡、田勝皆無功封侯,追尊外祖父王仲為共侯園邑二百家等,司馬遷為李陵辯駁被施以宮刑,若太后外曾祖父叛國醜聞傳揚,司馬氏家族都將為其陪葬,而班固"私修國史"險些被問斬,不敢再觸及漢朝皇室血脈相關汙點。

漢景帝皇后王娡

綜述:燕王臧荼是史上首位漢奸,亦是漢武帝劉徹「外高祖父」!

劉邦公元前202年春登基稱帝,燕王臧荼同年秋便舉兵叛亂,相隔僅數月是首位叛漢的諸侯王,匈奴冒頓單于未直接參與戰事,卻向燕軍提供戰馬保障後方穩定,臧衍挑動韓王信與燕王盧綰叛亂,通敵叛國稱為「漢奸」絕不冤枉,但臧荼曾外孫女王娡誕育漢武帝劉徹,劉徹維護母親亦保臧荼這位「外高祖父」名譽。

文獻參考:《史記》、《漢書》、《秦崩》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推薦相關閱讀:東漢靈帝劉宏,昏庸導致漢朝滅亡?看過此文再下定論不遲

仁孝是否真的能夠治國?淺析盛世守成之君,漢文帝劉恆的治國之道

楚漢爭霸,劉邦最欺騙世人的謊言——「先入定關中者王之」

作者/來源:多臻貴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漢武帝是怎麼折磨他的丞相的?
    這不是漢武帝殺的第一個丞相,當然也不是最後一個。隨著皇帝春秋漸高,他的性情越來越乖戾和殘暴,位居群臣之首的丞相和其他廟堂大臣,因小過或無罪被誅戮者日漸增多,公孫賀不過是其中的倒黴蛋之一。電視劇《漢武大帝》,演員陳寶國飾演漢武帝劉徹公孫賀本有著堂皇的門第和顯赫的人生。他的祖父公孫昆邪在漢景帝時為隴西太守,吳楚之亂時,拜為將軍,因平叛有功,封為平曲侯。
  • 起底禍港「四人幫」之陳方安生:數典忘祖,祖父抗日她卻甘當漢奸
    壹傳媒主席黎智英、香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香港「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天主教香港教區前主教陳日君,這四人「外告洋狀、內挑事端」,為禍香港。陳方安生,都做了哪些讓香港不得安生之事?報導稱,有消息人士說,陳方安生原本是與反對派公民黨郭榮鏗一起去德國駐港總領事館,但由於郭榮鏗和黨友楊嶽橋去了美國,所以當日10時45分只有陳一人現身德國總領事館外。
  • 衛長公主最受漢武帝疼愛 為何說她是不幸的
    衛長公主,是漢武帝和衛子夫的長女,極受漢武帝和衛子夫的寵愛,待遇遠超其他妹妹們。按理說,這樣一位嫡公主,跟「不幸」二字是完全不全不沾邊的。那麼,為何還要說她是不幸的呢?說她有一些不幸,讓人有些意外的是,她不幸的根源也是由於嫁給了平陽公主之子曹襄。
  • 中行說是不是漢奸?網友爭辯不休
    漢武帝登基之後,開始轉變漢朝對匈奴的政策,以鐵拳應對匈奴的駿馬彎刀。繼而衛青崛起,漢朝終於改變了以往被動挨打的局面,開始迎擊匈奴的挑戰。但衛青的謹慎小心始終不能令漢武帝滿意,於是他又刻意地去培養衛青的外甥霍去病。而這個年輕的人不拘一格的戰略思想終於與漢武帝描繪的那副亙古未見的戰略藍圖無縫契合。
  • 皇帝為何自稱「寡人」 現在終於明白了!
    皇帝為何自稱「寡人」 現在終於明白了!時間:2020-05-05 08: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皇帝為何自稱寡人 現在終於明白了! 寡人兩字,最早來自於一些古裝劇或古典題材的小說,其實,寡人的原意是指在道德方面不足的人。
  • 秦皇漢武都是暴君,為何漢武帝「有亡秦之過,而免亡秦之失」
    由於兩部影視作品的幫助,使得漢武帝劉徹逐漸從晦澀難懂的史書,成為尋常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電視劇為了迎合觀眾的需要,宣揚漢武帝與陳阿嬌、衛子夫的美好故事,刻畫他英明神武的形象,歷史學家卻不以為然。這位職業生涯長達54年的帝王,一生中好事沒少幹,壞事也幹得不少,是位褒貶不一的歷史人物。
  • 抗戰劇《箭在弦上》熱播 陳龍成「史上最慘漢奸」
    抗戰劇《箭在弦上》熱播 陳龍成「史上最慘漢奸」 這個深深仇恨著日本人的「漢奸」,因為糾結坎坷的身世經歷意外地引發觀眾同情,成為史上最慘又最有血有肉的「漢奸」。  《箭在弦上》漸入高潮 陳龍引發劇情逆轉  電視劇《箭在弦上》講述蔣欣飾演的女主角徐一航在大婚當日遭到陳龍飾演的呂良彪等偽軍和日本人滅門,僥倖出逃後展開一系列抗日行動的傳奇故事。
  • 漢武帝皇后衛子夫,擁有獨立的諡號,卻為何沒能與丈夫合葬?
    所以皇帝是什麼諡號,皇后就是什麼,如劉邦諡號是「高皇帝」,呂雉就是「高皇后」。按著這套諡號法則,劉徹的諡號是「孝武皇帝」,那麼衛子夫的諡號應該是「孝武皇后」,但她的諡號卻是「思」,一個專屬於她自己的諡號,從此中國歷史上的皇后們死後就有了自己的諡號。
  • 漢武帝為何賣官鬻爵?糟糕的經濟政策,成就了漢武帝的偉業
    到了漢武帝登基後,匈奴的軍臣單于,派遣使者要求和親。公元前134年,軍臣單于的使者來到長安,拜見了漢武帝,請求和親。當時主戰派大行令王恢認為,匈奴首鼠兩端,不可再對匈奴軟弱。這番話很合漢武帝的脾氣,他對祖輩通過和親的方式換取和平,打心底裡不認可。第二年,在馬邑城之戰中,漢武帝假借與匈奴修好,設下埋伏。
  • 漢武帝劉徹:一生的功過,為什麼爭議這麼多?
    公元前87年,漢武帝劉徹駕崩。關於漢武帝的一生功過,爭議很多,漢武帝一手打造了一個漢帝國,將匈奴趕到了漠北,將周遍分裂的附屬國都收歸中央政權,對後世的朝代版圖奠定了基礎,而漢武帝的一生又喜歡舞刀弄槍,使百姓的負擔非常重,對此也飽受詬病。那麼該如何評價漢武帝的一生呢?
  • 文化解析:為什麼古代的皇帝稱自己為「朕」「孤」「寡人」?
    古代皇帝都有著自己的稱呼「朕」字為何意?秦始皇認為自己一統天下的事跡無人能比的,他所作的貢獻完全可以和三皇五帝相比,於是便用」朕「字來稱呼自己,以顯示自己崇高的地位。皇帝為何稱自己為「寡人」?皇帝難道真是孤家寡人嗎?皇帝可是真龍天子,眾星捧月,後宮佳麗三千,怎麼會孤獨,成為寡人了呢?
  • 漢武帝劉徹一生有多少位皇后?都是怎樣的結局?
    帝悅之,乃留宿。夜與主婢臥。——《天平廣記》以上出處雖不是正史,但亦非空穴來風,可見漢武帝的「濫情」程度。也許有人認為,漢武帝在位54年,加上有獵豔嗜好,想必皇后也換的如風火輪似的。而實際上,漢武帝在「立後」方面是出奇的專情。漢武帝先後立過兩位皇后,一位是表姐陳阿嬌,另一位就是歌伎出生的衛子夫。
  • 大漢悲歌:李陵曾心懷壯志,到最後卻成了遊蕩在外的「異域孤魂」
    他們並未因怯戰而棄械,卻因漢武帝之不援、時運之不濟,終生抱憾於蠻夷之地,成了遊蕩在外的「異域孤魂」。李陵!你想要馬匹?沒有了!李陵承襲了他的祖父李廣善射、愛兵的英勇氣質。對李陵及他的勇士們來說,漢武帝未免太看輕他們了。為何李陵得不到一展長才的機會?追本溯源,是因為在漢武帝時期,隴西軍人與外戚軍人有矛盾。以隴西軍人李廣為代表的一批善戰軍人,迅速崛起。他們的最大特徵,一是愛護部下,一是喜歡招賢。
  • 革命與漢奸 | 「不反對敵人之人也是敵人」
    「漢奸」一詞,作為一類特定人物的專門指稱,今人看來似乎不言而喻。尤其在網絡世界,動輒以「漢奸」相稱乃至對罵,已經成為流俗。儘管有人說叛國通敵當漢奸者以中國稱最,可是,放眼中外,即使考慮到語言和翻譯的差別,具有類似意識的國家、民族其實並不多見;縱觀古今,有此概念並用於特指的歷史也不算長,充其量就是近世才有的新名詞,決非如坊間和媒體所誤以為的是漢代以來的舊觀念。
  • 漢武帝為什麼最愛李夫人?她用這個方法讓漢武帝記住了她
    (圖)電視劇《大漢賢后衛子夫》劇照漢武帝的李夫人,出身歌伎。之所以能進宮奉上,受寵於天子,得益於她有個玩音樂的哥哥,叫李延年。李延年精通音律,歌舞俱佳,僅憑這一手就換取了天子的青睞。(圖)電視劇《大漢賢后衛子夫》劇照武帝說,夫人此次病得確實很重,恐回天無力;即將生離死別,愛妃何不揭開被子當面與朕交待你兄弟的事呢?這樣不是更能說得清楚痛快些嗎?
  • 劉據自殺之後,僅餘一個後代劉病已,為何漢武帝還要殺死他
    起因是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用巫蠱咒漢武帝、與陽石公主通姦,公孫賀父子下獄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長子衛伉皆坐誅。按說,事情可以到此為止了,但或是漢武帝疑心還有刁民要害他,或是漢武帝發現還沒找出真相,於是又命令江充為繡衣使者深挖巫蠱之案,至此巫蠱之禍正式爆發,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 漢武帝為何精心策劃了這場大戲
    恰當的時間:衛青已死恰當的人:「不畏強權」,敢於向皇子皇孫開刀的江充不恰當的人:太子劉據以及皇后外戚一黨關於太子下一節再細談,先說漢武帝為何會對外戚勢力如此深惡痛絕,以致對衛皇后一家痛下殺手。大將軍內秉國政,外則仗鉞專徵,其權遠出丞相之右。《文獻通考》大將軍遇士大夫有禮,於士卒有恩,眾皆樂為之用。——《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可見衛青身為大將軍,的確是不患無威,深受眾將士愛戴。這個局面是漢武帝最不願意看到的,前朝頗有威望的大將軍和後宮的皇后是兄妹。
  • 金屋藏嬌:漢武帝與陳阿嬌為何善始而不能善終?
    陳阿嬌,是漢武帝劉徹的原配妻子,在歷史上被稱作「大漢孝武皇后」。陳阿嬌的父親是堂邑侯陳午,母親是漢景帝劉啟唯一的同母姐姐館陶長公主——劉嫖,是當時朝廷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而且,陳阿嬌自幼深得其外祖母——竇太后的寵愛。金屋藏嬌:漢武帝與陳阿嬌為何善始而不能善終?最開始的時候,館陶長公主是打算將女兒陳阿嬌許配給太子劉榮的。
  • 女漢奸捐獻給日本兩架飛機轟炸中國,後代移民日本成首位華裔大臣!
    女漢奸捐獻給日本兩架飛機轟炸中國,後代移民日本成首位華裔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