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東南亞一年多,我對異族婦女的衣服最感興趣,印度、馬來、娘惹(今天應該算作華族)、從頭黑到腳的保守穆斯林婦女都讓我感到一種神秘兇悍的美。雖然一樣飽經戰亂,但東南亞、南亞的社會文化從未根本割裂,在服飾上得以保留一種東方傳統的女性美,大膽的裸露、羞澀的遮蓋、異常鮮豔的配色、花卉圖案的極大豐富...當你看見印度女人頭戴鮮花、露著豐腰、搖曳著沙麗,馬來一家男女老少穿著亮麗統一的節日服裝,頭髮花白的老娘惹邁著細碎的步子、穿著刺繡豔麗的Kebaya(上衣)和Sarung(紗籠),就會明白我的意思。
講到娘惹衣,就一定要講講身世稍微複雜的「峇峇娘惹」族群。他們是指15世紀初期定居在馬六甲、印尼和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移民和當地原住民通婚產生的混血後裔,男的稱為「峇峇(Baba)」,女的叫做「娘惹(Nyonya)」。他們講馬來語和福建話混合的「峇峇話」, 自稱「Peranakan」,即「土生華人」。由於長期的英國殖民,當年多數土生華人接受的是英語教育,也有很多人皈依了基督教,這使他們在英政府中受到重用,也由於勤勞刻苦、善於經營的華人特質,土生華人漸漸成為海峽殖民地比較富裕而有社會影響力的階層,在今天的新加坡,大多數土生華人家庭也是非富即貴。但由於政治宗教原因,在如今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一位華人男子如娶一位馬來女子為妻,他自己也要皈依伊斯蘭教,取穆斯林名字,他們的子女也不再是「峇峇娘惹」,而是馬來人。所以,「峇峇娘惹」可謂當世產生的特殊族群。
從前娘惹少女或已婚婦女,大多待在家中足不出戶,空閒時間裡她們烹飪、刺繡、製作珠繡飾品。美麗的娘惹衣(Kebaya配Sarung)就是土生文化的一個亮點,它融合了華人與馬來服飾的特點,並對西方工藝大量借鑑。早期的娘惹衣是過膝長衫配紗籠,布料和印染簡單粗糙。英國人來到亞洲後,帶來了一種稱為Rubia的類似薄紗的布,由於非常適合刺繡,所以很快成為娘惹衣的主要材料,同時長衫也逐漸短至腰部,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娘惹上衣(Kebaya)的樣子。Kebaya的裁剪是根據「princess cut」依身材而定,完美的展示出女性的曲線。同時Kebaya沒有紐扣,而是以一種三支成串的胸針(Kerongsang)固定,更加增添了衣服的華麗與美感。
紗籠(Sarung)其實是東南亞及南亞很多民族的傳統服裝,是用一塊長方形的布裹住下半身的穿法,男女通用,只是在材質、圖案、穿法上有所區別。娘惹紗籠顏色豐富,圖案以花草為主,相信這與馬來半島的伊斯蘭信仰有關,後期也偶有雞鴨、鴛鴦、船等元素出現。穿著紗籠也是有一定講究的,比如:紗籠的長度一定要達到腳踝;拉緊程度要緊隨身體曲線,才會顯得婀娜多姿;「頭」一定要在前方(紗籠的「頭」是指整件布的三分之一,其餘的部分為「身」);折回頭的折線一定要落在兩腳之間。
珠繡鞋是整套娘惹服飾的收官之筆。一套圖案顏色得體的Kebaya和Sarung,加上一雙與之搭配的珠繡鞋,外加一隻穿珠手袋,就是一套完整高級的娘惹服裝。其實珠繡鞋並不是早期娘惹族穿的鞋子,而同樣是受到歐洲殖民文化影響的產物,珠子由歐洲帶進來,鞋子的設計以顏色為主,圖案為輔,創意也多受歐洲風格影響,圖案多見花鳥、小狗、蜻蜓、蝴蝶、蜜蜂,甚至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都有。一雙珠繡鞋至少會用上20種不同顏色的珠子,顏色的搭配深淺變化,在細膩的針繡中透露出娘惹的智慧和無限心思。
娘惹風格服裝在當今最具代表性的絕對是新加坡航空的空姐制服,這套制服由法國高級時裝定製大師Pierre Balmain設計,是包含手袋、涼鞋的一整套造型,43年來一直是新加坡形象的經典代表,制服由始至今都交由中峇魯的老牌家族裁縫行Nelson's縫製,堅持為每位空姐量身裁製,凸顯完美身段。
Base在新加坡,最後當然要推薦點旅行攻略上見不到的乾貨!關於娘惹文化,旅行攻略上永遠只有兩個地方:土生華人博物館和Blue Ginger餐廳。其實想了解娘惹風情,最好的去處是沒有那麼多遊客的Joo Chiat、加東一帶。這裡是傳統的土生華人店屋區,走在路上,五彩斑斕的百年店屋就會讓你目不暇接。East Coast Road上有一間不起眼的店屋<加東古董>,其實它並不是賣古董的,而是一間實地博物館,主人老先生是從馬六甲移民來的資深峇峇,如果他剛好開門,會很歡迎你進去坐坐,配合他滿屋子的寶貝,用英文聲情並茂的講解土生華人的歷史給你聽。走不出兩百米,<金珠>就會出現在眼前,這座百年三層店屋經營娘惹衣和娘惹糕點,只要路過的人都會被迷住,忍不住買點嘗嘗、進去看看。新加坡最好的幾間娘惹菜館,Guan Hoe Soon Restaurant源和春菜館,Chilli Padi,Peranakan Inn都集中在這一區。閒逛之中,你應該還會遇到新加坡最有名的328 Laksa,黃亞細肉骨茶,Aufully Chocolate,文東記,鼎泰豐。。。當然,如果想定做一套娘惹衣,除非在<金珠>被迷住,否則還是出門馬路對過Roxy Square裡的Antie Judy比較划算哈!(具體地址見上一篇Judy的訪問)
Photos: From internet and Monica
穿衣戴帽雖說是一個人的事,但如果只有一個人,又幹嘛穿衣戴帽呢!所以我開設了這個平臺,大家看了訪問後有什麼想了解,想交流的,或者想接受訪問、推薦朋友訪問的,留言給我吧,直接在公眾號中回復即可!謝謝你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