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民族,千百萬人裡才能出一個天才;人世間數百萬個閒暇小時的流逝,方能出現一個真正的歷史性時刻。——茨威格《人類群星閃耀時》
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一本圖書,是歐洲著名傳記作家茨威格的著作——《人類群星閃耀時》。
之所以會推薦這本書,是因為前幾天的一則新聞。
土耳其在本月宣布位於首都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將被從博物館改成清真寺。
此消息一出,西方世界強烈反對。
有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聖索菲亞大教堂原本是基督教建築,那為什麼會變成清真寺呢?
看了今天這篇關於《人類群星閃耀時》的介紹,相信你會對於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坎坷命運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人類群星閃耀時》這部傳記小說中記載了14個歷史事件故事,其中有一篇恢弘壯闊的"拜佔庭的陷落"。
在這一篇傳記中,我們能讀到屹立千年不倒的拜佔庭帝國為何最終陷落。
也能通過這篇傳記,找到聖索菲亞大教堂從基督教堂變為清真寺的原因。
讓我們把歷史的指針撥回到1453年,這一年拜佔庭帝國遇到了一件決定生死存亡的大事情,就是奧斯曼帝國的進攻。
很多不熟悉歷史的小夥伴會一頭霧水,誰是拜佔庭,誰又是奧斯曼?
拜佔庭帝國只不過是後世學者為了方便而起的名字,在當時這個國家以東羅馬自居。
曾經由凱撒、屋大維統治的羅馬帝國,由於內部原因一分為二。
西羅馬因為日耳曼人的入侵,最終破滅。而東羅馬在領導人君士坦丁的帶領下,遷都拜佔庭古都,建立了拜佔庭帝國。
當時君士坦丁把基督教奉做拜佔庭帝國的國教,全國人都信仰基督。
為了紀念君士坦丁的偉大貢獻,拜佔庭帝國把首都拜佔庭改名為君士坦丁堡。這就類似於蘇聯的史達林格勒和列寧格勒。
在經歷過歲月無情地衝刷之後,地中海地區屹立了千年之久的拜佔庭帝國終於是迎來了自己日落西山的一天。
小亞細亞地區的穆斯林強國奧斯曼帝國一直對外擴張,由於拜佔庭帝國文化、經濟都很強盛,所以成為了奧斯曼帝國的目標。
由於君士坦丁堡遭遇過一次陷落,所以之後的拜佔庭皇帝都會對他進行加固,這讓拜佔庭帝國有了殊死抵抗的資本。
奧斯曼帝國作為一個以火器打天下的國家,靠著長槍利炮,一統小亞細亞地區,這次決定用最好的打破轟破君士坦丁堡最堅固的城牆。
於是在這場君士坦丁堡攻防戰中,雙方拼盡了全力。奧斯曼的君主承諾:自己只要君士坦丁堡,城裡面的東西都歸士兵。
拜佔庭全體上下男女老少都齊心協力,隨時準備跟奧斯曼士兵拼命。
奧斯曼帝國在兵力上佔有絕對的優勢,又有能轟開城牆的大炮,可以說攻下拜佔庭易如反掌。
但是一個月下來,8000人防守的君士坦丁堡依舊沒有被拿下,拜佔庭皇帝親登城頭殺敵給了全城人前所未有的決心。
而奧斯曼帝國的大炮打一發就要冷卻3小時,效率低下,難以發揮大作用。
在5月29日這天,最終的決戰打響了。拜佔庭的居民都聚集在聖索菲亞大教堂,進行禱告,這也是聖索菲亞大教堂最後一次進行基督教儀式。
此時讓教堂內禱告的民眾和教堂外廝殺的軍隊都想不到的是,一支奧斯曼小隊居然發現了一扇沒有上鎖的小門。
由於這扇小門實在是太小了,不具備軍事意義,所以拜佔庭人將它給遺忘了。
奧斯曼的小隊從小門衝進城內,拜佔庭士兵一看敵人打進來了,就誤以為城市被攻佔了,於是兵敗如山倒。
結果就這樣,拜佔庭帝國淪陷了。
曾經佇立在聖索菲亞大教堂頂端的十字架,在君士坦丁堡淪陷第二天就被推倒。
從此以後,它不再是上帝在人間的代表,再也無法代表上帝站在高空中,伸開有力的雙臂,擁抱那些經受苦難折磨的人們了。
聖索菲亞大教堂就這樣因為一場戰役,從基督教堂變成了清真寺。
後來聖索菲亞大教堂又被改成了博物館,但是在前幾天,再度被改成清真寺。
雖然西方世界對此表示反對,但是正如茨威格所說的那樣:有時候,哪怕一個小小的過錯,也會造成永遠無法彌補的損失,即使用千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都無法挽回。
作為世界知名的傳記作家,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中記載的《拜佔庭的陷落》既做到了對歷史細節的考究,這描繪出了恢弘壯麗的場景,更兼具人文情懷,對聖索菲亞大教堂坎坷的命運表達了惋惜遺憾。
從藝術的角度上來說《人類群星閃耀時》是一部十分優秀的傳記作品。
除了《拜佔庭的陷落》之外,《人類群星閃耀時》中還有13個傳奇傳記故事。
這些故事是人類文明最輝煌的時刻,是歷史千百年沉積後噴薄的時刻,是決定了世界命運的關鍵時刻。
如果你對人類歷史感興趣,想要了解更多的傳奇故事,那麼《人類群星閃耀時》是你不容錯過的佳作。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