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為何會變成清真寺?讓茨威格告訴你答案

2020-11-19 暮雪賞梅疏見月

一個民族,千百萬人裡才能出一個天才;人世間數百萬個閒暇小時的流逝,方能出現一個真正的歷史性時刻。——茨威格《人類群星閃耀時》

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一本圖書,是歐洲著名傳記作家茨威格的著作——《人類群星閃耀時》

之所以會推薦這本書,是因為前幾天的一則新聞。

土耳其在本月宣布位於首都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將被從博物館改成清真寺。

此消息一出,西方世界強烈反對。

有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聖索菲亞大教堂原本是基督教建築,那為什麼會變成清真寺呢?

看了今天這篇關於《人類群星閃耀時》的介紹,相信你會對於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坎坷命運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人類群星閃耀時》這部傳記小說中記載了14個歷史事件故事,其中有一篇恢弘壯闊的"拜佔庭的陷落"。

在這一篇傳記中,我們能讀到屹立千年不倒的拜佔庭帝國為何最終陷落。

也能通過這篇傳記,找到聖索菲亞大教堂從基督教堂變為清真寺的原因

讓我們把歷史的指針撥回到1453年,這一年拜佔庭帝國遇到了一件決定生死存亡的大事情,就是奧斯曼帝國的進攻。

很多不熟悉歷史的小夥伴會一頭霧水,誰是拜佔庭,誰又是奧斯曼?

拜佔庭帝國只不過是後世學者為了方便而起的名字,在當時這個國家以東羅馬自居。

曾經由凱撒、屋大維統治的羅馬帝國,由於內部原因一分為二。

西羅馬因為日耳曼人的入侵,最終破滅。而東羅馬在領導人君士坦丁的帶領下,遷都拜佔庭古都,建立了拜佔庭帝國。

當時君士坦丁把基督教奉做拜佔庭帝國的國教,全國人都信仰基督。

為了紀念君士坦丁的偉大貢獻,拜佔庭帝國把首都拜佔庭改名為君士坦丁堡。這就類似於蘇聯的史達林格勒和列寧格勒。

在經歷過歲月無情地衝刷之後,地中海地區屹立了千年之久的拜佔庭帝國終於是迎來了自己日落西山的一天。

小亞細亞地區的穆斯林強國奧斯曼帝國一直對外擴張,由於拜佔庭帝國文化、經濟都很強盛,所以成為了奧斯曼帝國的目標。

由於君士坦丁堡遭遇過一次陷落,所以之後的拜佔庭皇帝都會對他進行加固,這讓拜佔庭帝國有了殊死抵抗的資本。

奧斯曼帝國作為一個以火器打天下的國家,靠著長槍利炮,一統小亞細亞地區,這次決定用最好的打破轟破君士坦丁堡最堅固的城牆。

於是在這場君士坦丁堡攻防戰中,雙方拼盡了全力。奧斯曼的君主承諾:自己只要君士坦丁堡,城裡面的東西都歸士兵。

拜佔庭全體上下男女老少都齊心協力,隨時準備跟奧斯曼士兵拼命。

奧斯曼帝國在兵力上佔有絕對的優勢,又有能轟開城牆的大炮,可以說攻下拜佔庭易如反掌。

但是一個月下來,8000人防守的君士坦丁堡依舊沒有被拿下,拜佔庭皇帝親登城頭殺敵給了全城人前所未有的決心。

而奧斯曼帝國的大炮打一發就要冷卻3小時,效率低下,難以發揮大作用。

在5月29日這天,最終的決戰打響了。拜佔庭的居民都聚集在聖索菲亞大教堂,進行禱告,這也是聖索菲亞大教堂最後一次進行基督教儀式。

此時讓教堂內禱告的民眾和教堂外廝殺的軍隊都想不到的是,一支奧斯曼小隊居然發現了一扇沒有上鎖的小門。

由於這扇小門實在是太小了,不具備軍事意義,所以拜佔庭人將它給遺忘了。

奧斯曼的小隊從小門衝進城內,拜佔庭士兵一看敵人打進來了,就誤以為城市被攻佔了,於是兵敗如山倒。

結果就這樣,拜佔庭帝國淪陷了。

曾經佇立在聖索菲亞大教堂頂端的十字架,在君士坦丁堡淪陷第二天就被推倒。

從此以後,它不再是上帝在人間的代表,再也無法代表上帝站在高空中,伸開有力的雙臂,擁抱那些經受苦難折磨的人們了。

聖索菲亞大教堂就這樣因為一場戰役,從基督教堂變成了清真寺。

後來聖索菲亞大教堂又被改成了博物館,但是在前幾天,再度被改成清真寺。

雖然西方世界對此表示反對,但是正如茨威格所說的那樣:有時候,哪怕一個小小的過錯,也會造成永遠無法彌補的損失,即使用千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都無法挽回。

作為世界知名的傳記作家,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中記載的《拜佔庭的陷落》既做到了對歷史細節的考究,這描繪出了恢弘壯麗的場景,更兼具人文情懷,對聖索菲亞大教堂坎坷的命運表達了惋惜遺憾。

從藝術的角度上來說《人類群星閃耀時》是一部十分優秀的傳記作品。

除了《拜佔庭的陷落》之外,《人類群星閃耀時》中還有13個傳奇傳記故事。

這些故事是人類文明最輝煌的時刻,是歷史千百年沉積後噴薄的時刻,是決定了世界命運的關鍵時刻。

如果你對人類歷史感興趣,想要了解更多的傳奇故事,那麼《人類群星閃耀時》是你不容錯過的佳作。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再次成為清真寺
    土耳其將標誌性的伊斯坦堡博物館變成清真寺。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籤署法令,正式將聖索菲亞大教堂再次變成清真寺。這座紀念碑是在公元537年作為希臘東正教大教堂建造的,但在1453年奧斯曼帝國佔領城市後變成了一座清真寺。1934年,它成為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統治時期的博物館。
  • 聖索菲亞大教堂:穿越時空的建築瑰寶
    古希臘、古羅馬、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式樣的建築先後佔據著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彰顯出其神聖的地位和文化的多樣性。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這座比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還要早1000年建成的拜佔庭風格建築,曾經是東正教牧首的駐地,也在十字軍東徵期間成為天主教大教堂。1453年後,奧斯曼帝國在滅亡了拜佔庭帝國後,將聖索菲亞大教堂改建為了清真寺。
  • 聖索菲亞大教堂改清真寺後首次禮拜,埃爾多安現身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兩周前土耳其宣布將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引發了歐美俄的眾怒。但埃爾多安無視了國際社會的壓力,將他的決定付諸實現,再次引起國際社會震動。據路透社當地時間7月24日報導,當天,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參加了在聖索菲亞大教堂舉行的穆斯林禮拜,這也是這座教堂時隔近90年後首次舉行宗教活動。埃爾多安還聲稱,大教堂未來將作為清真寺繼續為信徒服務。
  • 聖索菲亞從博物館改為清真寺 經濟失靈 埃爾多安打宗教牌
    聖索菲亞從博物館改為清真寺,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得償夙願,此舉有助於鞏固他的伊斯蘭政治根基和民族主義選民。去年新成立的敵對政黨正向他的支持者招手。 聖索菲亞大教堂 外界視埃爾多安為境內保守伊斯蘭主義陣營的掌門人,
  • 已有1500年歷史的教堂,曾是基督教徒的聖地,如今卻變成了清真寺
    已有1500年歷史的教堂,曾是基督教徒的聖地,如今卻變成了清真寺你喜歡旅遊嗎?你旅遊是是否回去一些寺廟、教堂看看呢?我國景點的寺廟極多,歷史也非常悠久。國外跟我們一樣都有自己的信仰。在國外你可以看見許多教堂。在很多人印象裡認為,教堂只是一個景點,是結婚的地方。
  • 土耳其稱非禮拜時間,聖索菲亞大教堂將免費對所有訪客開放
    繼上周,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宣布聖索菲亞大教堂再次成為清真寺之後,7月13日,土耳其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以下簡稱「正發黨」,AK Party)再次發聲,宣布在穆斯林禮拜期間,聖索非亞大教堂中的馬賽克壁畫將被用「窗簾或雷射器
  • 被操縱的歷史記憶:世界遺產聖索菲亞博物館改為清真寺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奧塔格斯也表示:「我們對土耳其政府改變聖索菲亞大教堂地位的決定感到失望。」認為這是將這座博物館「毫不含糊地政治化」。通常而言,一座建築物用途的更改實屬內政,(埃爾多安也以此反駁國際社會的批評)但為何土耳其此舉會在世界範圍內引發眾怒呢?這需要從這座博物館的特殊歷史說起。
  • 索菲亞教堂改成了清真寺!昨日埃爾多安親自前來剪彩…讚嘆2周的裝修成果
    7月24日,在強行把聖索菲亞大教堂再度改造成清真寺兩個禮拜之後,埃蘇丹親自前來參加其「千人禱告儀式」:埃蘇丹最近的感覺不錯
  • 伊斯坦堡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三座城市的故事
    這座擁有神聖氛圍的前教堂、清真寺或現在的官方博物館融合了拜佔庭和伊斯蘭的建築風格。聖索菲亞大教堂坐落於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老城區——蘇丹阿赫邁特(Sultan Ahmet),與附近的其他地標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土耳其世界遺產名錄。
  • 教你看懂那些神奇的教堂
    最典型的拜佔庭建築就是聖索菲亞大教堂。聖索菲亞在希臘語裡的意思是上帝智慧,教堂位於現土耳其伊斯坦堡。歷史上隨著東羅馬帝國的滅亡,這種建築由先前的大穹頂變成小穹頂群。並且後來又因為土耳其的入侵,所剩無幾。歷經了約1000年的文明就這樣銷聲匿跡了。是一幢典型拜佔庭式建築,氣勢恢宏,蔚為壯觀,展現出無以倫比的教堂建築藝術,後來該教堂稱為伊斯蘭清真寺的設計模板即拜佔庭式風格。
  • 哈爾濱雪國之旅第一站——聖索菲亞大教堂
    一說起冬天適合去哪裡玩,那一定會提到哈爾濱,而哈爾濱的地標性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更是一個必打卡的景點了。今天去嗨皮將帶著大家一起去哈爾濱,領略聖索菲亞大教堂的非凡魅力~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典型的拜佔庭風格式建築,中國十大最美教堂之首,聖索菲亞的名氣甚至超越了哈爾濱。可以說,沒有一張和聖索菲亞的合影,就等同於沒來過哈爾濱,與聖索菲亞的合影可以嘗試多種角度,多種時段。
  • 「基督教聖城」到「伊斯蘭之光」:探析伊斯坦堡的蛻變重生!
    入城之後,穆罕默德二世首先前往聖索菲亞大教堂,並對其進行了劫掠。旋即伊瑪目在教堂前進行了祝聖,這座東正教最核心的教堂從此被改為清真寺。緊接著,蘇丹號召全國的穆斯林、基督徒和猶太人都應前來定居。各地的流離失所者和戰俘被送往伊斯坦堡,在1459年希臘人也被允許回歸定居。修復城牆、建造要塞和皇宮的工程也在同時啟動。
  • 穆斯林和基督徒鬥得頭破血流,為何只有佛教如此佛系
    鐵打的聖索菲亞,流水的信仰7月24日土耳其將聖索菲亞大教堂從博物館改成了清真寺並舉行了首次禮拜,歐洲各地基督教堂紛紛鳴鐘表示悲慟,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千年的恩怨又一次帶到了世人面前。聖索菲亞大教堂作為基督教宮廷教堂持續了9個世紀,其後見證了近兩百年的十字軍東徵歷史,又改為清真寺數百年,中途兜兜轉轉,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在這座教堂改頭換面爭鬥不休。也正是這些流血事件,讓我輩吃瓜群眾對宗教敬謝不敏,寧願做一個佛系的美男(女)子。
  • 全球最不可思議教堂 耶穌真主同殿而拜 被譽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建造於公元532年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這座城市最著名的古蹟,它以豐富的歷史內涵、宗教價值以及非凡之美成為世界十大令人嚮往的教堂之一。聖索菲亞大教堂因其巨大的圓頂而聞名於世,這幢「改變了建築史」的拜佔庭式建築由物理學家伊西多爾與數學家安提莫斯設計,曾保持著世界最大教堂的地位長達一千年,並被譽為拜佔庭式建築最佳的現存範例和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 買一座教堂,把它改造為家
    7月10日,土耳其決定將聖索菲亞博物館再度改造成清真寺,並將於本周五迎來穆斯林信眾首次禱告。此舉引發了歐美國家的強烈反應。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表示,「此舉是對該建築普世基督教特性的公然冒犯。」還有一些批評者認為,這是對凱末爾主義的世俗化國家導向的「逆流」,是總統埃爾多安領導下的土耳其進一步伊斯蘭化的表徵。
  • 藍色清真寺,特殊瓷片貼就,遠觀就像精美藍色瓷
    建於17世紀初的藍色清真寺,是回教世界最優秀的建築師錫南得意弟子Mehmet Aga的傑作。這裡就是伊斯坦堡的藍色清真寺。清真寺是伊斯坦堡最大的圓頂建築,四周建有六座宣禮塔,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六座高塔的清真寺。
  • 教你瞻仰那些迷人又煩人的教堂——東正教堂篇
    在充當了上千年基督徒的精神家園後,這座大教堂又被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作為清真寺使用了500多年,教堂周圍修建起四根高高的宣禮塔,變成了現在這麼副不倫不類的模樣。但在風光的想當年,聖索菲亞大教堂可是基督教的最高聖地,地位相當於現在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1519年西班牙塞維亞主教座堂落成前的1100多年時間裡,這裡也一直保持著「世界最大教堂」的尊貴身份。
  • 我國有座神奇的寺廟:遠看像清真寺、近看似教堂、卻其實是佛寺
    自古以來,有些建築要遵循一定的規則,宗教建築也是如此,基本上從遠處就能看到每棟樓屬於哪個教派,但是,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寺廟,從建築風格上來說,是非常奇妙的,這座寺廟位於武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我國有座神奇的寺廟:遠看像清真寺、近看似教堂、卻其實是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