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索菲亞大教堂:穿越時空的建築瑰寶

2020-11-20 騰訊網

殷鑠

拜佔庭、君士坦丁堡和伊斯坦堡,都是同一座偉大城市的名字。古希臘、古羅馬、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式樣的建築先後佔據著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彰顯出其神聖的地位和文化的多樣性。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這座比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還要早1000年建成的拜佔庭風格建築,曾經是東正教牧首的駐地,也在十字軍東徵期間成為天主教大教堂。1453年後,奧斯曼帝國在滅亡了拜佔庭帝國後,將聖索菲亞大教堂改建為了清真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這座建築才逐漸改建成博物館,並成為土耳其最負盛名的旅遊景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不久以前,這一美輪美奐的建築又迎來了新的命運:聖索菲亞大教堂從7月24日起,以清真寺的身份重新向伊斯蘭教信眾開放,引起了全世界媒體和普通民眾的關注。

聖索菲亞大教堂內部輝煌的裝飾 圖片:pinterest

為什麼這座現今位於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大教堂會迅速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因為它不僅僅是連接歐亞的節點,同樣也像是一個穿越時空的蟲洞,見證了壯闊的歐亞歷史。而更為重要的是,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建築歷史中的一座裡程碑。

查士丁尼一世在公元532年至537年期間,建造了君士坦丁堡基督教大教堂,作為東羅馬帝國的國家教堂,也就是現在的聖索菲亞大教堂。這座教堂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內部空間,也是最早使用完全懸掛式穹頂的教堂之一,被認為是拜佔庭式建築的縮影,改變了建築的歷史。兩位幾何學家、建築師米利都的伊西多爾和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完成了聖索菲亞大教堂的設計。在1520年塞維亞主教堂竣工之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在基督教的世界中佔有獨特的地位,也是拜佔庭和東正教文明中最燦爛的藝術結晶。

聖索菲亞大教堂內部的聖母壁畫圖片:wikipedia

在奧斯曼帝國攻佔了君士坦丁堡後,並沒有摧毀這座建築,而是在拆除了基督教象徵的祭壇、聖像、洗禮堂和描繪聖經故事的彩色馬賽克後,添加了具有伊斯蘭教特色的壁畫和裝飾,以及四個宣禮塔和一個用來指引祈禱方向的壁龕(qibla)。奧斯曼帝國的統治者們為這座拜佔庭建築的恢宏和精美所深深折服,以至於此後很多建築都借鑑了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樣式,比如土耳其現今的國家清真寺——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以及蘇萊曼尼耶清真寺和奇力克阿里帕夏建築群等。

聖索菲亞大教堂巨大的、似乎懸浮在空中的穹頂在歷史上引起了許多藝術史學家、建築師和數學家的興趣,因為穹頂的建成不僅僅是工程學的奇蹟,更包含了古代數學和幾何研究的成果。除了穹頂和內部空間,聖索菲亞大教堂還在繪畫和雕塑藝術、幾何造型、建築技術和材料應用方面展現出超越時代的奇蹟。從現今留存的基督教時期的馬賽克壁畫中,就能夠看出其裝飾的富麗堂皇和藝術氣息。大多數馬賽克壁畫完成於公元10世紀至12世紀,而它們中的大多數在1204年十字軍入侵後被運送到威尼斯。此外,聖索菲亞大教堂地板所採用的大理石、用砂和陶片混合而成的「羅馬混凝土」等材料,無不體現了古代建築師和工程師的智慧。

路易·哈格 聖索菲亞大教堂 石版畫 1852年 圖片:wikipedia

聖索菲亞大教堂在歷史上曾經多次改頭換面,如今又從博物館成為清真寺。縱觀這樣一座跨越了1500年歷史的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不僅是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受害者,也在一次次戰火的洗禮中遭到破壞並屢次重建。現代研究者已經發現,與最初的建築相比,穹頂的曲率已經發生了不小的偏移。修復和保護歷史建築已成為現代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必要概念,對古建築的改造和再利用也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隨著世界很多地區對新建築和空間需求的不斷增加,無數已經存在的古建築——包括那些具有歷史和美學價值的世界遺產,仍然具有充分的潛力成為現代城鄉景觀,成為現代生活中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哈爾濱雪國之旅第一站——聖索菲亞大教堂
    一說起冬天適合去哪裡玩,那一定會提到哈爾濱,而哈爾濱的地標性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更是一個必打卡的景點了。今天去嗨皮將帶著大家一起去哈爾濱,領略聖索菲亞大教堂的非凡魅力~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典型的拜佔庭風格式建築,中國十大最美教堂之首,聖索菲亞的名氣甚至超越了哈爾濱。可以說,沒有一張和聖索菲亞的合影,就等同於沒來過哈爾濱,與聖索菲亞的合影可以嘗試多種角度,多種時段。
  • 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再次成為清真寺
    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籤署法令,正式將聖索菲亞大教堂再次變成清真寺。這座紀念碑是在公元537年作為希臘東正教大教堂建造的,但在1453年奧斯曼帝國佔領城市後變成了一座清真寺。從7月24日開始,穆斯林祈禱者將在教堂內舉行。「我想到了伊斯坦堡。我在想聖索菲亞大教堂。我非常悲痛,」教皇說道。他說:「我們所有的主要清真寺,比如藍色清真寺、法蒂赫清真寺和蘇萊曼清真寺,都對遊客和朝拜者開放。」
  • 土耳其稱非禮拜時間,聖索菲亞大教堂將免費對所有訪客開放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對土耳其當局未經事先對話即決定更改聖索菲亞大教堂現狀的決定深表遺憾。7月10日當晚,她向土耳其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表達了對此事的關切。阿祖萊女士說:「聖索菲亞大教堂是一份建築傑作,是歐亞兩洲數百年交流的獨特見證。大教堂目前的博物館身份反映了其遺產的普遍價值,使其成為對話的有力象徵。」
  • 聖索菲亞大教堂改清真寺後首次禮拜,埃爾多安現身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兩周前土耳其宣布將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引發了歐美俄的眾怒。但埃爾多安無視了國際社會的壓力,將他的決定付諸實現,再次引起國際社會震動。據路透社當地時間7月24日報導,當天,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參加了在聖索菲亞大教堂舉行的穆斯林禮拜,這也是這座教堂時隔近90年後首次舉行宗教活動。埃爾多安還聲稱,大教堂未來將作為清真寺繼續為信徒服務。
  • 基督教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為何會變成清真寺?讓茨威格告訴你答案
    土耳其在本月宣布位於首都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將被從博物館改成清真寺。此消息一出,西方世界強烈反對。有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聖索菲亞大教堂原本是基督教建築,那為什麼會變成清真寺呢?看了今天這篇關於《人類群星閃耀時》的介紹,相信你會對於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坎坷命運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在《人類群星閃耀時》這部傳記小說中記載了14個歷史事件故事,其中有一篇恢弘壯闊的"拜佔庭的陷落"。
  • 全球最不可思議教堂 耶穌真主同殿而拜 被譽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建造於公元532年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這座城市最著名的古蹟,它以豐富的歷史內涵、宗教價值以及非凡之美成為世界十大令人嚮往的教堂之一。聖索菲亞大教堂因其巨大的圓頂而聞名於世,這幢「改變了建築史」的拜佔庭式建築由物理學家伊西多爾與數學家安提莫斯設計,曾保持著世界最大教堂的地位長達一千年,並被譽為拜佔庭式建築最佳的現存範例和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 伊斯坦堡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三座城市的故事
    這座擁有神聖氛圍的前教堂、清真寺或現在的官方博物館融合了拜佔庭和伊斯蘭的建築風格。聖索菲亞大教堂坐落於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老城區——蘇丹阿赫邁特(Sultan Ahmet),與附近的其他地標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土耳其世界遺產名錄。
  • 世界上為人稱讚的十大建築
    它被認為是"印度穆斯林藝術的瑰寶,也是世界遺產中舉世矚目的傑作之一"。 它是莫臥兒王朝建築的最好典範,並於198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該建築始於1632年,並於21年後的1653年完成。
  • 聖馬可大教堂 威尼斯 · 地標
    在影片的開頭,看到唐納德·薩瑟蘭走在聖馬可廣場上時,我突然想到似乎還沒有寫過不遠處的聖馬可大教堂。要不,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個坐落在被拿破崙稱為「歐洲最美的客廳」(聖馬可廣場)上的曾經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
  • Ap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
    在影片的開頭,看到唐納德·薩瑟蘭走在聖馬可廣場上時,我突然想到似乎還沒有寫過不遠處的聖馬可大教堂。要不,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個坐落在被拿破崙稱為「歐洲最美的客廳」(聖馬可廣場)上的曾經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
  • 被操縱的歷史記憶:世界遺產聖索菲亞博物館改為清真寺
    撰文 | 昝濤(北京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建成於公元537年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曾在將近一千年的時間裡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直至1519年被西班牙的塞維亞大教堂超越。聖索菲亞大教堂入口大門上方的壁畫,查士丁尼一世(左)手捧聖索菲亞大教堂,君士坦丁一世(右)手捧君士坦丁堡,二人將各自的「禮物」獻給聖母子,聖母瑪利亞是君士坦丁堡的主保聖人。
  • 法國被稱為瑰寶的教堂,地位和歷史價值無可比擬,如今卻毀於一旦
    但其實一個國家的建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這個國家的社會面貌。下面介紹一下法國最古老的教堂,被稱為人類文明的瑰寶,經歷了856年的風雨大家都知道巴黎是一個有浪漫情節的城市。從現代的角度來看,巴黎可以是文明、開放、浪漫、上流社會的代名詞。它也被稱為藝術之都、文化之都、時尚之都和浪漫之城的迷人魅力。
  • 教你瞻仰那些迷人又煩人的教堂——東正教堂篇
    ▲ 哈爾濱聖索菲亞教堂,中國乃至整個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建築,現為城市建築藝術博物館沒錯,這些都是東正教堂中的一線明星。可嚴格地說,它們都屬於新款變型裝產品。而提到最正根兒的東正教堂,那就必須聊聊拜佔庭建築的鼻祖、位於伊斯坦堡(也就是過去的君士坦丁堡)的聖索非亞大教堂(Hagia Sophia)。
  • 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伊斯坦堡9大最著名建築
    土耳其伊斯坦堡有許多獨特的建築,從歷史悠久的博物館到傳統的清真寺,下面列出9個最著名的建築,它們代表著土耳其的文化和歷史。1、聖索菲亞大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意思是「聖潔的智慧」,是一座擁有1483年歷史的建築,最初是希臘東正教的主教大教堂,後來成為奧斯曼帝國的清真寺,最後成為博物館。它最引人注目的特點是寬闊平坦的穹頂,直徑32.6米,離地54.8米,通過帆拱支承在四個大柱墩上,在聖彼得大教堂建成之前,它一直享有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稱號。
  • 教你看懂那些神奇的教堂
    ——切斯瓦夫米沃什 《米沃什詞典》教堂,是人類建築史上偉大的智慧結晶之一,也是不同宗教文化最直觀的展現形式。今天這篇內容,我來帶領大家領略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四大宗教教堂的不同建築特點。先從基督教開始說起。
  • 西方建築——從歷史、原理、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中)
    前期(4世紀至6世紀)開頭依然沿襲古羅馬帝國的建築技術,到查士丁尼一世時,國力強大,文化鼎盛,重建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已然形成拜佔庭建築風格。中期(7世紀至12世紀)國力開始衰退,建築規模漸次縮小,轉為注重內部裝飾,這一時期以各種修道院為代表。後期(13至15世紀)已自身難保,鮮有創新。
  • 《聖索非亞大教堂》醜郡馬-協助拍攝
    聖索菲亞大教堂(希臘語:?gamma;?alpha; Sigma;omicron;phi;?alpha;,(意思是:Holy Wisdom);俄語:Собор Святой Софии;英語:Hagia Sophia;拉丁語:Sancta Sophia or Sancta Sapientia)位於現今土耳其伊斯坦堡,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因巨大的圓頂而聞名於世,是一幢拜佔庭式建築。
  • 他是專拍西方教堂的攝影師,帶你走進一座大教堂
    21處絕美歐洲建築瑰寶,帶你走進一座大教堂。法國裡昂舊城區也是人類遺蹟,境內的富維耶大教堂是十九世紀的建築,這座怪異的建築曾被我裡昂好友戲稱為好萊塢劇場。一座座人類遺蹟讓我們找到一條通往過去的路,看我們如何一路走來。
  • 科隆大教堂:世界上最完美的哥德式教堂建築!
    前言科隆大教堂,位於德國科隆市,是科隆市的地標性建築。與法國巴黎聖母院、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並稱歐洲三大宗教建築。在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科隆大教堂我們首先來看看它的樣子。教堂佔地8平方公裡,建築面積約6平方公裡,東西長144.55米,南北寬86.25米,相當於一個足球場。教堂中央是兩座與門牆連砌在一起的雙尖塔。雙尖塔像兩把鋒利的寶劍,直插雲霄。
  • 世界文明奇蹟:佛羅倫斯大教堂
    佛羅倫斯大教堂位於義大利佛羅倫斯,佛羅倫斯大教堂也叫「花之聖母大教堂」,是世界第四大教堂,始建於1296年,建成於1462年。它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瑰寶。佛羅倫斯大教堂一組建築群,由大教堂、鐘塔和洗禮堂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