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已有40年歷史的電晶體改變了通信行業

2021-01-08 環球網

1977年在日本厚木的富士通實驗室擔任電子工程師時,IEEE終身Fellow三村隆史(Takashi Mimura)開始研究如何更快地製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 1966年發明的MOSFET是當時當時最快的電晶體,但Mimura和其他工程師希望通過增強電子遷移率(使電子能夠快速移動通過半導體材料)來使其變得更快。

富士通的Syoshi Hiyamizu(左)和IEEE研究員三村隆史(Takashi Mimura)測試了第一個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 右邊是第一個商用HEMT。

Mimura開始研究替代MOSFET中所用矽的替代半導體,他希望這會是解決方案。 但是在研究過程中,他無意中發現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 》上有一篇貝爾實驗室文章發表的文章,裡面談到異質結超晶格(heterojunction superlattices)——一個有著顯著不同的兩種或更多種半導體結構的超晶格,其使用的調製摻雜技術(modulation-doping )以在空間上分開傳導電子和帶隙以開發他們的母體施主雜質原子。 這激發了Mimura創造了一個新的電晶體——HEMT。

1979年,他發明了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 他的HEMT使用異質結超晶格來增強電子遷移率,從而提高了速度和性能。 現在,本發明為手機,衛星電視接收機和雷達設備供電。

據介紹,HEMT由半導體薄層(n型砷化鎵和鋁砷化鎵)以及異質結超晶格組成; 它具有自對準的離子注入結構和凹槽門結構。 在n型砷化鎵(高度摻雜的窄帶隙)和鋁砷化鎵(非摻雜的窄帶隙)的層之間形成用作二極體的超晶格。 使用不同的帶隙材料會在超晶格中形成量子阱。 阱使電子快速移動而不會與雜質碰撞。

而自對準的離子注入結構由漏極,柵極和源極組成,它們位於n型砷化鎵第二層(凹入柵結構)的頂部。 電子源自源極,流經半導體和異質結超晶格進入漏極。 柵極控制漏極和源極之間的電流。

在厚木富士通實驗室底層的展覽室裡,有一塊紀念碑寫道:

HEMT是第一個在兩種具有不同能隙的半導體材料之間結合界面的電晶體。 HEMT由於其高遷移率的溝道載流子而被證明優於以前的電晶體技術,從而具有高速和高頻性能。 它們已廣泛用於射電望遠鏡,衛星廣播接收器和蜂窩基站,成為支持信息和通信社會的一項基本技術。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1947年,電晶體問世
    在73年前的今天,1947年12月23日(農曆1947年11月12日),電晶體問世。1947年12月23日,美國科學家巴丁博士、布菜頓博士和肖克萊博士,在導體電路中進行用半導體晶體放大聲音信號的實驗時,發明.了科技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成果一一電晶體。
  • 信維通信:打造通信行業大平臺,做好行業佼佼者
    信維通信2019年EMI/EMC的營收為17億元,同比增長31%。同時公司在2017年,完成了對艾利門特100%控股,通過該公司布局MIM(EMI/EMC器件的一種),艾利門特2019年營收為3.62億元,同比增長154%,淨利潤為0.79億元,同比增長558%。EMI/EMC器件投資邏輯與上文提及的天線投資邏輯一致,皆受益於5G手機的放量,考慮到信維通信在該方向上的市佔率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且艾利門特帶來的增量受益。
  • 中國通信行業走到今天有多不容易?
    但其實回望百年發展之路,可以發現我國通信行業走到今天殊為不易。中國的通信起源124年前,當義大利人馬可尼實現無線電通信(通信距離為30米)的時候,可能連他自己都想不到,在接下來的100多年時間裡,通信能夠在何種程度上改變這個世界。
  • 2021年中國移動通信行業市場現狀分析:移動通信需求不斷增長
    移動通信技術發展支撐通信基站需求增長伴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演變,移動通信網絡傳輸速度不斷提升,對基站覆蓋密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2014年至2019年,我國移動通信網絡覆蓋範圍持續擴大,移動通信基站建設數量從351萬個增長至841萬個,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9.10%。
  •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白馬為先、守正出奇,5G三部曲
    經歷了一季度疫情期間停工停產 帶來的期間費用率上升,二、三季度復工復產,營收重回正軌,通信行業的費用率管控 也繼續優化,從 2020 年前三季度來看,對三費優化貢獻最大的依舊是銷售和管理費用, 這兩樣費用的下降一方面得益於聯通等佔比較大企業銷售模式的改變,一方面也體現出 行業內企業人員結構持續優化,管理效率不斷提升。
  • 從1G到5G,移動通信浩浩湯湯的40年
    全球範圍來看,移動通信技術發展,大概保持著10年一代的速度,從1G到5G已經經歷了40個年頭。01 / 1G—語音時代語音時代。1980年後,大哥大盛行,火爆全國的香港電影中,不管富豪總裁,還是政府官員,甚至是黑社會大哥都是人手一部,基本上手上沒個大哥大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這個時代比較著名的品牌有:摩託羅拉、愛立信。
  • 科學家為單原子電晶體創造新配方
    一旦無法想像,僅由幾個原子簇甚至單個原子組成的電晶體就有望成為具有無與倫比的存儲和處理能力的新一代計算機的基礎。但是,要實現這些微型電晶體(微型電子開關)的全部潛力,研究人員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製作這些眾所周知難以製造的組件的許多副本。
  • 揭秘日本電子行業的興衰!歷史驚人相似,中國能學到什麼?附下載:智...
    近些年,中國電子行業突飛猛進,遭到了以美國為首的許多國家的強力打壓,而歷史上,日本的電子行業也經歷過一段類似的時期。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的研究報告《以日本為鑑 , 看中國電子行業未來之路》,通過還原日本電子產業的興衰史,看中國電子行業的發展方向。
  • 從摩爾定律到未來通信...下一個嚇尿單位只需幾十年…
    單片機是電晶體做成的,電晶體靠近和分開,形成了電流,腦細胞也是神經細胞靠近分開、進行記憶與思考,也就是2進位,用微弱的電流記憶和思考。電晶體也是二進位,腦細胞和電腦晶片完全是同一理論。由此推斷,在大約20年前,人類的腦細胞數量是30億個,按照二進位就有 300 億個組合。300億個,單片機裡的電晶體數量何時能超越這個數,如果我們算一下的話,答案是2018年。
  • 通信雲步入最好時代 融雲構築面向未來通信能力
    1836年,電報機的出現第一次大幅降低了人類的溝通成本,一封簡短的電報替代了沿用上千年的「鴻雁傳書」。僅僅40年過後,貝爾打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通電話,讓「見字如面」成為歷史。這之後,從1G到5G時代,每一次通信技術的躍遷都推進著人類發展的進程。不可否認,通信行業已經成為當今發展最快、最具有生命力的產業之一。
  • 失憶的英雄:RPG誕生已有40年 遊戲歷史正在被丟棄
    是的,角色扮演遊戲已經誕生了40年了,但你很可能不知道,你從別的地方聽到的關於角色扮演遊戲只有20年,甚至15年歷史。我叫菲利佩·佩佩(Felipe Pepe),我正在做一個非營利性質的,角色扮演遊戲書籍的眾包項目。該項目旨在記錄角色扮演電腦遊戲的歷史,我們將出一本由全球遊戲開發者和玩家們所撰寫的免費電子書。我來自巴西,幸運的出生在了一個電腦工程師的家庭。
  • 通信行業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
    通信行業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 人民郵電報 發表於 2019-10-11 10:20:00 通信行業作為各國競爭激烈的主要戰場之一,5G才剛剛開始商用落地,6G的硝煙就已經燃起,多國和多家企業已經開始布局。
  • 從日本電子行業的興衰,看中國電子產業未來道路
    在電晶體技術誕生後,NEC 緊抓科技創新,迅速掌握了電晶體製造技術,並應用於無線電設備生產,公司在上世紀 60 年代開始了全球擴張。直到1954 年,索尼以兩萬五千美元的低價購買了貝爾實驗室的電晶體專利權。1956 年,索尼開發出了第一臺電晶體收音機「TR-55」。由於電晶體收音機小巧便攜,在市場上一舉成功。1968 年,索尼開發出「Trinitron」的彩色映射管技術,其畫面比起同時代的普通顯示器顏色更加鮮豔。
  • 半導體:不起眼的礦物矽,改變整個世界
    被稱為電晶體的半導體設備是在計算機內部運行計算的微型電子開關。1947年,美國科學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電晶體。在此之前,人們藉助真空管完成計算機制。但真空管計算機既慢又笨重。直到矽的應用,改變了一切。大約五十年前,晶片製造巨頭英特爾的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率先提出這個規律,即後來所說的摩爾定律。摩爾定律預測,晶片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兩年便會增加一倍。  事實證明,摩爾定律曾經是正確的。直到最近,情況開始有變。當一再縮小電晶體的努力越來越接近物理極限時,晶片微型化的步伐才有所放緩。早期的電晶體肉眼可見。而如今,一枚微晶片上可容納數十億個微型電晶體。
  • 電晶體是做什麼的_電晶體的三個工作區是什麼
    輸入級和輸出級都採用電晶體的邏輯電路,叫做電晶體-電晶體邏輯電路,書刊和實用中都簡稱為TTL電路,它屬於半導體集成電路的一種,其中用得最普遍的是TTL與非門。TTL與非門是將若干個電晶體和電阻元件組成的電路系統集中製造在一塊很小的矽片上,封裝成一個獨立的元件。電晶體是半導體三極體中應用最廣泛的器件之一,在電路中用「V」或「VT」(舊文字符號為「Q」、「GB」等)表示。
  • 2021年中國移動通信行業存在問題及發展前景預測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移動通信服務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方面,爆炸式的移動數據流量增長、海量的移動終端設備連接、不斷湧現的各類應用場景和新業務,推動移動通信網絡技術不斷更迭。數據顯示,2014-2019年我國移動通信基站建設數量從351萬個增長至841萬個,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9.10%。
  • 重磅:科學家利用二維納米材料噴墨列印電晶體!
    這兩個領域目前是在國際上很熱門,與今天要介紹的創新成果關係很大,也是我之前一直關注的領域,多篇文章都和這個領域相關。今天,我暫時不對這兩個領域做過分深入的介紹和挖掘,簡單看一下這兩個科技領域的基本概念。
  • 新型拓撲材料:有望帶來超低功耗新型電晶體!
    答案是:幾十億個電晶體在支持著這一強大的能力。這些電晶體快速切換開關狀態,實現對於電子流動的控制。著名的「摩爾定律」曾指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所以,電子器件變得越來越小,而容納的電晶體卻越來越多。
  • 通信行業獵頭的服務標準是什麼?
    我國通信技術在近幾年得到迅速發展,方便我們的生活方式。通信行業的發展需要大量人才的支撐,尤其是中高端人才,企業自招很難找到適合崗位的人才,因而會通過與獵頭公司合作。那麼通信行業獵頭的服務標準是什麼?通信行業獵頭首先要做好對客戶的招聘工作,接收到客戶的招聘要求,前提要做好與客戶的溝通工作,了解客戶的需求,然後通過人才庫、人脈關係、網絡平臺等途徑進行360度尋獵,尋獵到人才後,做好背景調查,輔導職業生涯、面試工作,甄選最合適的數名人選,成功推薦。同時要藉助網際網路平臺發布打響公司品牌從而吸引客戶的注意,爭取在行業排名靠前。
  • 通信行業專題報告:經濟「內循環「,通信「鍛長板「,維持「推薦」評級
    貿易爭端升級對國內外 5G 建設均產生不同程度影響,就國際方面而言:一方面,英、美、紐西蘭、印度等國電信運營商受政府禁令的影響,不得不放棄高性價比的中國產品,並需要對已有設備中的華為設備進行存量更新替換,必將延緩該國 5G 建設步伐;另一方面,歐美限制中國企業採購核心元器件,將減少全球 5G 設備供貨量產,並影響全球 5G 建設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