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閩南網12月25日訊(閩南網記者 張韓豐 通訊員 王燕成)時光荏苒,轉眼又是年終歲首。回顧過去一年,漳州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實施了一系列為民辦實事項目,不斷提升漳州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本月,由閩南網主辦的「點讚漳州2020十大民生實事」評選活動如期啟動。
繼市博物館新館開館後,今年10月,漳州市藝術館新館正式開館。該館在市文化和旅遊局的關心支持下,積極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緊密配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推進漳州市群眾性公共文化建設,繁榮群眾文化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漳州市藝術館努力提供更多優質公共文化服務,更好滿足市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推動漳州市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達到新的高度。
對外免費開放工作是政府的一項重要民生項目,是漳州市藝術館切實履行自身工作職能的重要窗口。一方面,積極開展全民藝術普及工作。自新館啟動以來,漳州市藝術館先後舉辦二期免費開放培訓課程。第一期開設免費培訓項目10多項,參訓群眾達238人;第二期開設免費項目20多項,參訓群眾約470人,其中周末雙休日參訓人數達364人。培訓課程中,藝術類課程包含中國舞、拉丁舞、瑜伽、少兒美術、硬筆書法、古箏、吉他、竹笛等項目。非遺課程包含木偶戲表演、非遺剪紙、京劇沙龍等項目。為群眾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不僅提供場地,還聘請專業的師資隊伍進行教學、指導,同時積極發展群眾文藝團隊,常年活躍於群眾舞臺。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全民參與公益活動。線上線下雙管齊下,向全市市民推出系列免費公益活動。在新館舉辦禪繞畫、花藝等公益講座以及木版年畫展、非遺攝影展、老照片展、閩南語書畫展、彈殼雕塑展等。舉辦線上活動三行詩大賽,「冬·至」攝影大賽等;線上直播等10餘場活動,參與人數達13萬餘人。
漳州市藝術館不僅全面啟動免費開放工作,還積極推進非遺進校園工作。為了能更好地傳承、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精髓走進校園生活,在少年、兒童心中播下對非遺文化熱愛的種子。漳州市藝術館與漳州市教育局共同舉辦了「2020年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活動先後走進了漳州市實驗小學、龍海市白水中心小學、南靖縣豐田華僑學校等涵蓋全市的縣市區12所校園,共2859名學生參與此次非遺進校園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領略到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內涵。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圩日活動是漳州市藝術館最具地方特色的品牌項目。全年舉辦文化圩日系列活動共6場,參與群眾3萬人次。圩日活動以靜動態非遺互動體驗、圖文方式,宣傳和展示漳州市市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建設成果。在國慶期間,舉辦閩南文化圩日線上直播,文化圩日進駐抖音直播,特別邀請央視主持人楊晉,國慶當天線上推廣展現曝光量589376人次(完成率約118%),直播觀眾人數11.9萬,點讚人次數35.5萬,評論條數2155條。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