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請點上方藍字「比玉堂」快速關注
比玉堂藝術傳媒長期致力於兩岸的文化藝術交流。2012年,經比玉堂林江山先生與著名文化學者、臺灣胡說草堂文化會館館長胡九蟬先生的努力,以及在海峽兩岸各方力量的協助下,每一屆的兩岸文化藝術交流高峰會成為了兩岸藝術界的盛事。如今,秉承服務於兩岸藝術界精神的延續,廣州美術學院暨臺灣藝術大學兩校學術座談、兩岸畫家寫生交流基地揭牌典禮分別於2016年5月24日、25日舉行。在各方的努力之下,必將為進一步推動兩岸的文化藝術交流做出應有的貢獻。
讓我們共同來回顧一下本次座談的精彩現場吧。
廣州美術學院暨臺灣藝術大學兩校學術座談於24日在臺灣藝術大學國際展覽廳舉行。本次座談會邀請了兩校多名資深教授以及教師共同參與討論中國古代壁畫考察課題研究,並且兩校攜手舉辦了廣州美術學院中國古代壁畫考察暨臺灣藝術大學書畫學系教師作品展。
作品展覽現場
兩岸文化藝術交流高峰會主席、臺灣水墨泰鬥歐豪年先生為座談會致詞
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主任李宗仁教授致辭
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書記陳舒舒教授致辭
臺灣藝術大學美國訪問學者高木森教授(左)和林進忠教授(右)闡釋觀點
臺灣藝術大學林隆達教授(左)和林錦濤教授(右)闡釋觀點
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梅林教授(左)和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林霖教授(右)闡釋觀點
歐豪年先生與各位學者進行現場交流
廣州美術學院交流團合照
廣州美術學院暨臺灣藝術大學兩校學術座談全體學者合照
繼前兩次兩岸高峰會的成功舉行,廣州美術學院與臺灣藝術大學經過共同的努力,攜手組織此次廣州美術學院暨臺灣藝術大學兩校學術座談,進一步推動兩岸的文化藝術交流,深化服務於兩岸的藝術界。在此,再一次熱烈祝賀此次座談順利舉辦。
5月25日,來自廣州美術學院和臺灣藝術大學的十多位藝術家匯聚在臺灣苗慄泰安鄉的竹美山閣,苗慄泰安鄉群山環繞人傑地靈,兩岸畫家寫生創作基地於上午在竹美山閣的「皓影創作空間」揭牌開幕。
現場中新社視頻
董事長莊皓尹和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文化藝術研究所所長胡九蟬、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書記陳舒舒、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系主任李宗仁等共同為基地揭牌。
北京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胡九蟬先生在揭幕典禮上表示,期許這裡未來成為兩岸美術交流的寫生基地。
揭幕儀式後,來自臺灣藝術大學與廣州美術學院的藝術家們共聚一堂,現場聯合創作、揮毫切磋。廣美與臺藝大的畫家們兵分兩路,先各自創作,最後兩岸的藝術家們再攜手合作繪製了一幅作品。
臺灣藝術大學的四位藝術家同場揮毫,創作了題為《泰安群峰》的山水畫作。領銜揮毫的臺灣藝術大學書畫系系主任李宗仁表示,兩岸畫家現場聯合創作這種形式相當新穎,有利於互相切磋。廣州美術學院的藝術家則與胡九蟬一道,輪番上陣合作完成了水墨寫意作品《報春圖》和《鳥鳴山幽》。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林霖教授介紹,報春圖寓意兩岸文藝交流的春天正在到來。兩岸的夥伴一起創作是種很好的交流。「好玩就好,享受愉悅的過程,珍惜這個切磋的機會。」
在胡九蟬看來,文化藝術互通有無,是兩岸之間最沒有隔閡的一種交流。希望這種交流沒有止境,能用文化藝術的潛移默化感化人心,促進兩岸間的連結。「也因此,臺灣有識之士都願意來促成這件事。」出席活動的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也認為,生而為人,美學文化的素養非常重要,文化藝術是兩岸的臍帶,希望未來能夠以此為橋,讓兩岸一家的氣氛更為緊密。
最後,兩岸的藝術家共同繪製六尺大畫,透過合作,在矛盾中創造和諧、建立默契。猶如兩岸透過文化交流的合作精神:不過分彰顯自己,容納對方,達到異中求同的境界。
【比玉堂】
(長按二維碼關注比玉堂)
廣州市比玉堂藝術品有限公司是華南地區最具核心競爭力的藝術文化創意產業企業之一,是紅星牌宣紙粵、港、澳、瓊唯一的總代理,同時是廣東嶺南美術院戰略合作夥伴,於2014年成為全國首家書畫上市企業。比玉堂遵循推名作、薦精品的經營原則,集藝術家推廣、展覽策劃、藝術品收藏與藝術衍生品定製於一體,為藝術的普及而服務。比玉堂經營收藏趙少昂、關山月、饒宗頤、林豐俗、方楚雄等嶺南名家作品,更致力於推廣學院派中青年藝術家,為學術發展搭建更好的交流平臺。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昌崗東路257號廣州美術學院35棟首層比玉堂畫廊
電話:020-34053965 郵編:510260
郵箱:yiweimei2015@163.com
網站:www.byta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