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企業攜手臺灣藝術大學 共同傳承中華文化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大陸企業攜手臺灣藝術大學 共同傳承中華文化

    3月26日,臺灣藝術大學校長謝顒丞(右四)一行,在深圳匯德豐集團董事長藍海(左二)等人的陪同下,拜會中華文化促進會,就兩岸如何共同傳承中華文化等議題與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王石(右五)進行交流。 陳小願 攝

    3月26日,臺灣藝術大學校長謝顒丞(左五)一行,在深圳匯德豐集團董事長藍海(右二)等人的陪同下,拜會中華文化促進會,就兩岸如何共同傳承中華文化等議題與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王石(右四)進行交流。 陳小願 攝

  中新網北京3月26日電 (記者 陳小願)「中華文化是兩岸民眾的最大公約數,希望兩岸藝術家和業者可以攜手合作,共同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王石26日在北京作上述表示。

  當天,臺灣藝術大學校長謝顒丞、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所教授李怡曄、臺灣知名畫家李轂摩、知名書法家林隆達一行四人,和大陸知名畫家周昌新,在深圳匯德豐集團董事長藍海等人的陪同下,拜會中華文化促進會,就兩岸如何共同傳承中華文化等議題與王石進行交流。

  王石表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是兩岸民眾的共同記憶。大陸藝術市場廣闊,現在兩岸藝術家的交流很多,在共同傳承中華文化方面,兩岸業者還大有可為。

  謝顒丞也認為,臺灣的高校與大陸業者在文創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間。他所在的臺灣藝術大學,是國際知名導演李安的母校,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藝術高等學府。該校以「結合藝術、文化、生活與產業,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為辦學宗旨,目前共有美術、設計、傳播、表演藝術、人文五大學院,不僅囊括臺灣當局近年致力推動的六大產業,更幾乎涵蓋所有文化創意產業的範疇。

  謝顒丞說,近年來該校在發展藝術經濟,希望學校成為師生的經濟平臺,通過與企業等方面的合作,做文創商品的開發,或將藝術家的作品進行拍賣等。「作為藝術能量豐沛的學校,我們希望針對中華文化的部分,與大陸就人才培育、商品設計開發等進行合作。」

  藍海則表示,大陸的文化藝術市場龐大,臺灣的文創師資和創新力量強大,兩岸攜手合作,打造以兩岸藝術家共同運營的交流平臺,將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與發展,促進兩岸文化繁榮。

  據藍海介紹,深圳匯德豐集團目前以翠亨·蘭溪谷兩岸文創基地為戰略平臺,引進臺灣藝術大學最優秀的文創師資和創新力量,建立「臺藝大翠亨產學研基地」,進行深度的文化產業合作。該基地以人才培訓、藝術交流、文創設計三項為主軸,打造兩岸藝術家共同運營的文創交流平臺,集大師工作室、創意訓練培訓、創意產品展覽貿易、兩岸文化交流和生活美學體驗的文化事業。

  據了解,翠亨·蘭溪谷,位於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地處五桂山自然保護區,近臨孫中山先生故居,集文化主題精品酒店、非遺文化基地,兩岸文創基地,中華養生基地,微型投資酒店和坡地別墅等六大文化生活版圖。

  藍海表示,希望「臺藝大翠亨產學研基地」能在一定程度上整合兩岸文化力量,承接兩岸文化交流的使命,打造兩岸文化創意國際交流平臺,並通過對大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弘揚,讓非遺產業得以傳承,發揚光大,走向國際。(完)

相關焦點

  • 找尋中國大陸與臺灣少數民族的共同文化
    海峽兩岸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國大陸的長角苗雖然僅有6000餘人,但他們是大陸苗族群體中的一部分,具有獨特的民族文化,只居住在貴州省六枝特區及織金縣。為加強兩岸少數民族的文化交流,共同保護和傳承中華文化,為此,六盤水市臺辦和六枝特區臺辦負責人陪同貴州省臺辦副主任孫輝同志等一行到六枝特區梭戛生態博物館及長角苗居住地了解長角苗的民族文化風情,找尋中國大陸與臺灣少數民族的共同文化,搭建交流平臺。(文/圖:六盤水市臺辦  戴玉芬)
  • 【人物】臺灣人郭羿承:共同做好中華文化大lP
    郭羿承出生在臺灣,3歲時開始學習畫畫,拿起畫筆就會忘記吃飯,小學未畢業他就拿到了臺灣幾乎所有兒童繪畫比賽的第一名。成為一名畫家是可以想見的人生路,這條路卻在他大學畢業前的一次個人畫展後出現了拐點。「那次個展我突發奇想,嘗試將自己的畫交給一些杯子、明信片、筆記本的廠商做成衍生品。當時我並不知道這就是藝術授權的方法,只覺得把畫印上去很好看。
  • 鄭成功文武治臺灣 傳承中華文化
    幾經談判,荷蘭大員當局終於1662年陽曆2月9日(南明永曆15年12月20日)向鄭成功屈服,退出臺灣,結束了荷蘭38年的殖民統治。發展臺灣經濟並傳承中華文化(網絡圖片)事實上,與荷蘭人血戰時,鄭成功便已著手建設臺灣,除了設立官署,清查田籍外,還下令屯田,允許官兵圈地成家,並招募大陸沿海居民來臺開墾。因此,雖然荷蘭人敗歸後不到半年,鄭成功便於永曆16年5月8日因病逝世,但在他的努力規劃下,一個漢人社會架構已在臺灣隱然成形了。1.
  • 安雲武榮獲第24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大陸唯一得獎大師!
    ►本文約1550字,閱讀全文約需4分鐘作為京劇馬派傳人,馬連良親授的弟子安雲武老師昨日獲得了2017第24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同時,他也是今年度大陸唯一獲此殊榮的大師喲!中華資深青商總會、第24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選委會昨日與臺灣高雄市市議會聯合召開記者發布會,公布2017第24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得獎名單,兩岸京劇文化著名使者安雲武先生為該獎項今年度大陸唯一獲此殊榮之得獎人。安雲武在授課「薪傳獎」是臺灣地區文化藝術界知名獎項,歷經24年,是臺灣地區一項至高的榮譽。
  • 臺灣寫真:訪臺南,蔡武看見共同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聯誼會名譽會長蔡武一行8日深入探訪臺灣歷史最為悠久,保持較完整的臺南孔廟以及他久已嚮往的臺灣文學館、赤崁樓等文化景觀。臺南市是蔡武訪臺之行最後一站。7日晚抵達此間,他即對前來表示歡迎的臺南市市長許添財及臺灣南部各縣市文化行政部門主管表示,臺南是臺灣知名的文化之都,文化之旅不到臺南就不完整;孔廟、臺灣文學館都是他久已嚮往之地。
  • 名人訪談|臺灣舞蹈王子 - 舞界限創始人李偉淳先生:禪舞觀心,用舞蹈藝術傳承中國文化!
    序言舞蹈、音樂、戲劇、電影、文學、建築、設計、多媒體等皆為表演藝術的範疇,舞臺對於表演藝術工作者而言,是空間,是力與美的展現地,更是內心和靈魂深處的無限延伸。大家都說藝術無國界,要如何厚植中華文化實力,讓表演藝術有更大的舞臺?
  • 中華文化連結兩岸,中國智慧引領世界 ——莊太緯出席第三屆兩岸...
    高雄市市長韓國瑜、臺灣商業聯合總會理事長張平沼、前臺北縣縣長周錫瑋、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會長趙怡博士、萬通地產集團董事長馮侖、新大陸科技集團董事長王晶、著名文化影視導演張紀中、人文薈/兩岸人文名家論壇創始人石寶峰等來自兩岸的政府領導及企業界人士、文化藝術界嘉賓齊聚一堂,以專題演講、互動對話、文藝表演等形式,共同交流兩岸如何建立文化連結,讓世界了解中華文化的做法、心得等。
  • 臺灣寫真:訪臺南,蔡武看見共同的中華文化(圖)
    中新社臺南9月8日電 題:訪臺南,蔡武看見共同的中華文化  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路梅  中華文化聯誼會名譽會長蔡武一行8日深入探訪臺灣歷史最為悠久,保持較完整的臺南孔廟以及他久已嚮往的臺灣文學館、赤崁樓等文化景觀。  臺南市是蔡武訪臺之行最後一站。
  • 兩岸攜手助傳承 傳統藝術煥新顏
    文化具有感染人心的強大力量,沒有文化的興盛,就沒有民族的復興。海峽兩岸文化同根同源,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是兩岸同胞共同的責任。多年來,在兩岸同胞的攜手推動下,南音、京劇和崑曲等傳統藝術形式,在傳承中不斷創新和發展,展現出新的面貌,被越來越多兩岸民眾喜愛,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 臺灣藝術家陳逢顯:大陸豐饒的文化有助於推廣微雕藝術
    臺灣藝術家陳逢顯:大陸豐饒的文化有助於推廣微雕藝術 2019-06-27 14:49:3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節目項目」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及《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 臺灣藝術大學挺進廣東中山建產學研基地
    臺灣藝術大學挺進廣東中山建產學研基地 時間:2014-02-13 09: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div class=TRS_Editor><p align="center"><img alt="臺灣藝術大學挺進廣東中山建產學研基地
  • 專訪文化臺灣基金會榮譽董事長洪孟啟:中華文化傳承,我們絕不缺席!
    前不久,2019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在長沙舉行,洪孟啟在開幕式上致辭說:「臺灣和大陸人民同是炎黃子孫,血脈相連,在中華文化的傳承中,我們絕不缺席,不讓下一代承受無辜損失。」        每次到大陸,洪孟啟一定要去兩個地方——當地博物館和書店,他認為,這是最能感知一座城市文明的途徑。
  • 臺灣學者吳昆財:珍惜中華文化+維持臺海和平,臺灣方可安身立命
    @銳看臺灣報導(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 文/受訪者供圖)一本大陸出版的兒童繪本讓民進黨政客興師動眾,「大陸製造」的民用拍照無人機更讓民進黨政客如臨大敵。近日,臺灣島內又掀起一波「反中」小高潮。對此,臺灣嘉義大學歷史系吳昆財教授認為,這種盲目「去中」「反中」的作為,其實突顯了臺灣方面在發揚中華文化上漸失自信與野心,對大陸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進步也缺乏與時俱進、客觀評價的眼光與肚量。臺灣島內綠營政治人物操弄「反陸」民粹沒完沒了。
  • 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暨兩岸藝術家論壇成功舉辦
    本次論壇分幾個板塊,兩岸藝術家視頻連線互動交流是本次論壇的一大亮點,兩岸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們圍繞論壇主題,暢談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共敘期盼祖國統一的愛國情懷;一致表示,兩岸同胞要始終發揮中華文化的基礎性紐帶作用,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促進經濟文化造福人民。
  • 教育部首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東南大學古琴基地正式揭牌!
    昨天東南大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揭牌儀式暨「古琴藝術的當代傳承」專題研討會在九龍湖校區舉行下面就請和小編一起去現場看看了解一下東大與古琴的故事和淵源吧!12月14日,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左惟、江蘇省教育廳體衛藝處副調研員王紅蕾、著名古琴家吳釗、著名古琴家龔一出席活動並致辭,數十餘位古琴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古琴名家共襄盛舉,校黨政相關職能部處、學院領導及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 中華文化促進會主辦「2012兩岸人文對話」——溝通與交融之道
    2012年初,中華文化促進會與臺灣太平洋文化基金會在共同推進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宗旨下,就合作舉辦年度性高端文化論壇達成共識:取名「兩岸人文對話」,邀集兩岸專家學者以中華文化視角,對兩岸共同關心的世界議題和普適價值進行探討。
  • 「親情中華」再訪臺灣 精彩演出傳親情
    臺灣「中國青年大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鍾桂由衷歡迎藝術團到訪並期待此行後續的幾場精彩演出,她在致辭中表示,兩岸有著同文、同種、同根、同源、同祖的「五同」,希望以後不斷加強文化交流,共同傳承維護中華文化,心手相連共創美好未來。     藝術團團長、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部長劉奇代表中國僑聯,對臺灣同胞的大力支持和熱情接待表示感謝。
  • 將民族文化注入時尚元素 桂臺高校攜手推動兩地文創產業發展
    蔣雪林 攝   中新網南寧12月2日電 (儲瑋瑋)「期望通過桂臺民族文化的創意設計與藝術教育交流系列活動,共同加強桂臺兩地的文化交流,傳承中華文化之美。」臺灣實踐大學文化與創意學院院長林恆正12月1日表示。  當天,第二屆「華夏炫彩」桂臺民族文化設計與藝術教育交流系列活動成果展《盛·筵》暨活動開幕式在廣西南寧舉行。
  • 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成立
    8月8日上午,嘉賓雲集在溫哥華 UBC 大學亞洲中心,共同見證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成立暨「絕色風荷」文化藝術活動的亮麗綻放。  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主席陳建春表示,基金會以「加強文化藝術合作,促進多元文化藝術交流」為宗旨。基金會通過學術研究、高峰論壇、專業展覽、國際交流以及培訓諮詢等活動及設立文化藝術專項基金,弘揚和推動中華文化藝術的繁榮和發展。  荷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自古就有「花中君子」之美稱,代表著中華審美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