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常說:「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竟道盡人生智慧!

2020-12-27 王老師教育說

人生在世,頂多不過是百年光陰。

所以,細細思考如何過好自己的一生,這件事至關重要。

老人家常常喜歡向後輩傳輸自己的人生智慧。

對於青年人來說,善於聽取老人家經驗的人,往往會成為未來的成功者。

在《老人言》中的許多短句,都被老人家掛在口中用來教導後輩。

其中有一句「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短短十二字,道盡了人生哲理。

今天我們便一同來品一品這句話背後蘊藏的人生哲理。

倘若沒有深入了解,想必許多人都會感到一頭霧水,為何香忌諱兩短一長?這背後藏著什麼樣的處世哲學?在《老人言》中其實道盡了這句話背後的深刻含義。

在中國人的價值觀中,遇到什麼事情,入寺廟求神鬼,這是中國人度過難關的一種心理排遣方式。不過代代相傳下,燒香拜佛除了帶了些迷信味道外,卻也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

而這句話的前半句講的卻不是上香,而是棺材。

所謂的三短兩長其實指代了棺材。正常的棺材合上之後就成了四長兩短,上下兩塊指代天地,左右兩塊指代日月,這是四塊長板。而前後兩塊則是以兩塊短板構成。

可是,四長兩短又是如何變成三長兩短的呢?

在《老人言》這本書中點明了促使這件事發生的源頭——「頭七」。

在中國有頭七的說法,人死後七天是不會下葬的,而要停屍三日甚至七日。這是為了避免病人處於假死的狀態,所以,用七天作為緩衝,在確定死亡後,才下葬入墓。在這期間,棺材最上面一塊板是不會合上的。

世人皆畏死,所以三長兩短自然成了忌諱。

至於第二句則是和迷信思想沾上了些關係。因為古人上香是為了祭拜三類人。這三位分別是天地人。

天地人其實是涵蓋了世間萬物的意思,倘若三根香長短不一,自然達不到本來上香的目的。除此之外,古人燒香也是講究十足。

《老人言》中記載,古人上香之後,還會用一本香譜,這本奇書之中記載了種種香的形態。所以,古人上香也有用香長短測吉兇的意思。而兩短一長便是不祥之兆。

前後兩句,雖然帶了些迷信思想,卻也是被老人家代代相傳,因為其中包含的智慧,被老人家視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才一代代傳了下來。

一句簡單的俗語,居然隱藏著大智慧,可見古人的偉大之處。

古人的智慧是不可否定的,可以作為一種修心養性一種非常好的途徑。

《老人言》,這是一本是口口相傳留下來的草根智慧話語。可以帶我們領略古時候那些老人家的智慧。

在這本《老人言》裡,幾乎涵蓋了我們今天經常使用的大部分俗語,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而又語句通順,平實易懂。

這本《老人言》和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是能讓我們一邊哈哈大笑還能一邊學到很多智慧的書籍!

讀《老人言》就像是在和一位長者對話,他會教給你他的畢生所學,幫你指引人生航向,讓你更快適應社會,教會你立身處世的法則。

想要讀的朋友們是不是有個擔心,那就是害怕文言文看不懂,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白話文的《老人言》,不僅將原版內容完整收錄,還有詳細的翻譯和注釋,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讓你看了哈哈大笑,還能學到智慧。#俗語智慧#

一本才59塊錢,比書店便宜太多了,正版書籍也就一頓外賣錢,卻能讓你和家人受益一生,快點讀讀吧。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古代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究竟啥意思?
    今天我們就來講解一下「三長兩短」這個成語的由來和含義。民間俗語中的「三長兩短」,這個成語特別簡單,可以說差不多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成語。不過大家知道這個成語的來源,以及這「三長」是哪三長,「兩短」又是哪兩短嗎?這個估計十人九不知。一、人怕三長兩短「三長兩短」這個詞語早就誕生並且深入人心呢?那麼具體是哪三長哪兩短呢?
  • 俗話說:「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由於以前的科技落後,人們對所有的事情都比較迷信,有些時候人們還會通過燒香來趨吉避兇,有句農村俗語叫做:「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人怕三長兩短對於「三長兩短」這個詞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人們最喜歡把這個詞語用於病重的人身上,總會說:「萬一要有個三長兩短,我該怎麼辦呢?」因為古人最最不願意說的就是「死」字,所以就用三長兩短來代替了,顯得比較委婉。
  • 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啥意思?古人智慧之談
    比如這句與香火相關的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兩句話乍看之下讓人既熟悉又陌生。求神拜佛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即便是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依舊十分盛行。逢年過節,許多寺廟都是香火鼎盛,人們以此祈福,借香表意,燒香依舊是寺廟中必不可少的行為。猶記得當年農村,家家都於堂屋設一神龕,上書「天地君親師」,時常燒香而拜之。
  • 民間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究竟啥意思?
    例如以前農村家家戶戶都會貼門神,如今已經漸漸消失,隨之產生的門神故事每每讓人流連忘返。足見以往的農村定然也是如此圍爐夜話,聽長輩談玄講經。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民間俗語同樣意味深長,這些俗語的背後都是古代傳統文化縮影,細嚼之下常豁然開朗之感。比如這句與香火相關的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兩句話乍看之下讓人既熟悉又陌生。
  • 「人怕三長兩短,香怕兩短一長」,長短是指什麼?很多人還不清楚
    「人怕三長兩短,香怕兩短一長」,長短是指什麼?很多人還不清楚 我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著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沉澱,其成語文化和俗語文化更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們相結合,裡面蘊含了很多的智慧和學問,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這句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
  • 為什麼香怕兩短一長?燒出兩短一長香、惡事香、催命香、疾病香等怎麼破解?
    不管祭祀祖先還是給神靈上香,一般燒三支香居多,燒香時各支香燃燒進度一致為好,遇到兩短一長的情況為兇兆。
  • 古人講「三長兩短」,指的哪「三長」和「兩短」?有何歷史淵源?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俗語文化在老百姓的生活中,佔據了重要地位。「竹子開花、馬上搬家」;「不想短命,莫睡三覺」等俗語,時至今日依然在民間廣泛流傳。家裡如果有人外出辦事,老人們都會再三叮囑要注意安全。把出門在外所遇到的意外事件再三考慮,反覆叮囑之後仍不放心。孩子不在身邊就會牽腸掛肚,就害怕出門在外有個「三長兩短」。
  • 人們常說「三長兩短」,到底是哪三長和哪兩短?年輕人還知道嗎?
    人們常說「三長兩短」,到底是哪三長和哪兩短?年輕人還知道嗎?當我們聽說身邊的親朋好友要去做一件冒險的事情時,很多人都會進行相勸,讓他們重新考慮考慮,要是勸不通的話,便會採用道德綁架的方式,用很悲傷的語氣或者流著淚對其說,「萬一你要是有個什麼三長兩短,那讓家裡人怎麼辦呢」。
  • 人死為什麼叫三長兩短?是哪三長,哪兩短?
    親人要去做一件很危險的事時,家人朋友常會哭著說,你要是有個什麼三長兩短的,我可怎麼活啊?
  • 為什麼人死要叫「有個三長兩短」?三長兩短到底代表著什麼?
    咱們中國人似乎很喜歡用一些委婉的成語來表達一些事態嚴重的事情,比如用「三長兩短」這個成語來表達死亡、致命危險或是隱患。在很多時候,三長兩短就直接等同於死亡。比如在影視劇中就經常會有這樣一句臺詞:「當家的,你要有個三長兩短,可讓我們娘倆咋活。」那麼為什麼三長兩短會和死亡、危險掛鈎呢?這個成語出自哪裡?典故為何?
  • 俗話說「三長兩短」,「三長」和「兩短」究竟是指什麼?少有人知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一個詞語"三長兩短",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教育體系的改革,現在的人們的接受的教育越來越高,我們的文化程度也越來越高了。對很多的成語詞語都有了自己的理解與認知。在大眾印象中,三長兩短這個詞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詞,是代表意外不幸的意思。然而這個詞最初是什麼意思呢?這三長兩短分別是指什麼東西呢?可惜十人有九人不知。
  • 民間四小陰門之縫屍匠,人忌三長兩短,鬼忌兩短一長
    比如說,扎彩匠有著一大忌、兩不亂、四不扎。而二皮匠也有忌諱,兩不縫和一大忌:不縫一屍兩命、不縫死於清明,忌諱亂拼接縫合屍體。也就是說,懷孕的孕婦不能縫、死於清明節的人不能縫,這兩點和前邊兒講得扎紙匠一個道理,因為這兩種人怨氣衝天招惹不得。而一大忌則是說,切忌不能將不同屍體的肢體縫合到一塊拼接,否則必將遭到橫禍。
  • 四大名著動人的40句話,道盡人生況味
    5、黃金萬兩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自古長如此,嘆息未曾止。6、莫失莫忘,不離不棄。7、一聚一散最傷神,還不如不聚的好,所以向來喜散不喜聚。  每個人都有心中堅守,撐著這把病骨頭。3、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有時,人怕得不是死,是死得窩囊。4、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  忠君已過時。
  • 消失了2000年的老人言,真正的民間智慧!(建議收藏)
    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其實,「老人言」的智慧,不只體現在對人生的描述和認識,更體現在對一種古老智慧的參透。老人言,好比陳年佳釀,歷久彌新。寧可做過,不可錯過。頭回上當,二回心亮。發回水,積層泥;經一事,長一智。
  • 三長兩短、七情六慾、八拜之交……有關數字的成語有哪些?
    從一到百,有表示整數的漢字。從一到十,衍生出不同的成語。本文匯總一談。古代表示整數的漢字有哪些?一說是和棺木有關。棺木由六片木材拼湊而成,棺蓋及棺底分別俗稱天與地,左右兩片叫日月,這四片是長木材,前後兩塊分別叫彩頭彩尾。合計是四長兩短。但棺蓋是人死後才蓋上的,所以只稱「三長兩短」作為死的別稱,後來再加入意外、災禍等意思。
  • 老人家常說:「老人招人嫌,死後欠三年」,老祖宗道盡了因果循環
    在《老人言》中,「老人招人嫌,死後欠三年」這句話可謂是道盡了因果循環,因為其背後蘊含的孝道意義,老人家將其視為金句,口口相傳直到今天。今天,我們便一同來品一品這句話背後的深刻含義。首先前半句,老人招人嫌,其實是有兩重含義。這種理解是雙向的。
  • 12個漢字,道盡人生真諦,非常精闢
    (圖文整理自網絡)漢字是最古老而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字,它蘊含著我們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豐厚的人生哲理。下面這12個漢字,簡直是道盡人生真諦!「患」字,上面是一個「串」,下面是一個「心」,連起來就是一「串」的「心」,也就是心多的意思。一個不能「一心」對待做事的人,這也想做,那也想做,三心二意,怎麼可能做成事呢?一個不能「一心」對待別人的人,對別人總是多疑、猜忌,不做坦蕩蕩的君子,而做長戚戚的小人,怎麼會是一個健康的人呢?
  • 第四中心醫院「智慧醫療」 解決看病「三長一短」
    天津北方網訊:門診是百姓就醫的「第一站」,被詬病最多的「三長一短」問題也是發生在此。為逐步改變這種狀況,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科學調整布局、引入智能設備、優化服務流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12個漢字,道盡人生真諦!太精闢了~
    漢字,它蘊含著我們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豐厚的人生哲理。下面這12個漢字,簡直是道盡人生真諦!✎ 就在各自的足下「路」字的左邊是一個「足」,右邊是一個「各」——人生之路,就在我們「各」自的「足」下。
  • 百歲老人頭上長怪異犄角,謠言是長壽的徵兆……
    在河南農村的百歲老人張瑞芳可是名人,隔壁村莊的人都對她有所了解,主要是因為她是唯一長壽的百歲老人,二是因為張瑞芳老人的頭上竟長有犄角。這兩件神奇的事情都發生在張瑞芳老人的身上,在當地張瑞芳老人也頗有名氣。張瑞芳老人共生育六個子女,如今都是四個兒子照看著她的生活,別看張奶奶已經百歲了,但她的精氣神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