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啥意思?古人智慧之談

2020-12-24 古今三千事

傳統文化因為年代久遠總不乏一股神秘之感,尤其是農村長輩時常講一些傳統故事讓人將信將疑卻總是意猶未盡。這些傳統故事和即將失傳的傳統技藝一樣,似乎總能從其中感受到遙遠古代那若有若無的社會百態。例如以前農村家家戶戶都會貼門神,如今已經漸漸消失,隨之產生的門神故事每每讓人流連忘返。足見以往的農村定然也是如此圍爐夜話,聽長輩談玄講經。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民間俗語同樣意味深長,這些俗語的背後都是古代傳統文化縮影,細嚼之下常豁然開朗之感。比如這句與香火相關的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兩句話乍看之下讓人既熟悉又陌生。

求神拜佛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即便是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依舊十分盛行。逢年過節,許多寺廟都是香火鼎盛,人們以此祈福,借香表意,燒香依舊是寺廟中必不可少的行為。猶記得當年農村,家家都於堂屋設一神龕,上書「天地君親師」,時常燒香而拜之。可見,燒香始終以其特殊的含義在華夏大地上流傳。然而燒香並非拿香點燃插香爐後作揖這麼簡單,箇中講究紛繁複雜,古人認為,燒錯了不但不吉反而會招來災禍。

先來說說「三長兩短」,這句話自然是家喻戶曉,是表達死亡的一種代稱。可是代稱千千萬為何偏偏選中它呢?於此有三種說法,一是和傳統文化中土葬所用的棺材相關。對於棺材並不陌生,但個中講究卻少有人知。棺材共用6塊木材拼成,上下兩塊代表天地,左右兩塊代表日月,此四塊均為長木。而前後兩塊則需要四方形的短材,叫做彩頭彩尾。如此便是「四長兩短」,其中天木是死後才蓋,所以只說「三長兩短」。另一種說法和鑄劍大師歐冶子有關,傳聞其鑄了三把長劍,兩把短劍如魚場、勝邪。五把劍鋒利無比,與之相對都有性命之憂,故而稱三長兩短,不過大多認為此說牽強。還有一種說法是指香火,上香常用三柱故而三長,蠟燭常用兩支故而兩短,而這些東西專用祭祀,所以代指死亡。

再說「香忌兩短一長」,很多人可能不知為何只用三炷香,其實還是源於古人對自然的感恩,早在佛道產生之前就已經出現,人們以此驅疫避穢,敬神清心。民間普遍認為三炷香代表天地人,「人」代表祖先。而道教常指三清,佛教則代指佛法僧。燒香的禮節頗多,此處便補贅述,之所以忌兩短一長,是因為古人燒香還配有一本香譜,根據燒香後三炷香的長短來對應吉兇禍福,也就是俗稱的「看香頭」。而兩短一長常被視為不吉,所以是燒香時最不想到看到的一種。

當然,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文化水平的提高,這些現象也逐漸被科學認知所取代。燒香後所顯示的長短並非神明預示,卻和生產商和當時的環境密切相關,無論是材料的優劣還是工序的緊密程度,都會直接影響香的質量從而導致長短的不同。而燒香環境中的風向也會對香的燃燒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哪怕是點火的先後都會導致前後長短不一的現象。反之,如果人為布置合適的環境,以此行騙次次吉香也不是沒有可能。不過,雖然燒香並沒有改變古人的生活,但其盛行的程度卻深刻地體現古人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如今人們大多衣食無憂,也漸漸明白美好的願望只有靠勤勞的雙手才能實現,燒香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個時代結束的標誌。

相關焦點

  • 古代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究竟啥意思?
    今天我們就來講解一下「三長兩短」這個成語的由來和含義。民間俗語中的「三長兩短」,這個成語特別簡單,可以說差不多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成語。不過大家知道這個成語的來源,以及這「三長」是哪三長,「兩短」又是哪兩短嗎?這個估計十人九不知。一、人怕三長兩短「三長兩短」這個詞語早就誕生並且深入人心呢?那麼具體是哪三長哪兩短呢?
  • 民間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究竟啥意思?
    例如以前農村家家戶戶都會貼門神,如今已經漸漸消失,隨之產生的門神故事每每讓人流連忘返。足見以往的農村定然也是如此圍爐夜話,聽長輩談玄講經。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民間俗語同樣意味深長,這些俗語的背後都是古代傳統文化縮影,細嚼之下常豁然開朗之感。比如這句與香火相關的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兩句話乍看之下讓人既熟悉又陌生。
  • 俗話說:「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由於以前的科技落後,人們對所有的事情都比較迷信,有些時候人們還會通過燒香來趨吉避兇,有句農村俗語叫做:「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如今人們在蓋棺木的時候,總會用釘子把上面一塊木板釘緊,但是在以前,釘子很稀缺,所以蓋棺木的時候,是用皮繩子把棺蓋捆綁起來的,長的一邊捆三道,短的一邊捆兩道,也就是所謂的「三長兩短」,無論哪種說法,都說明了「三長兩短」與棺材有關,也就是與死亡有關,所以就有了「人怕三長兩短」的說法。
  • 老人家常說:「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竟道盡人生智慧!
    老人家常常喜歡向後輩傳輸自己的人生智慧。對於青年人來說,善於聽取老人家經驗的人,往往會成為未來的成功者。在《老人言》中的許多短句,都被老人家掛在口中用來教導後輩。其中有一句「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短短十二字,道盡了人生哲理。
  • 「人怕三長兩短,香怕兩短一長」,長短是指什麼?很多人還不清楚
    「人怕三長兩短,香怕兩短一長」,長短是指什麼?很多人還不清楚 我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著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沉澱,其成語文化和俗語文化更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們相結合,裡面蘊含了很多的智慧和學問,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這句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
  • 俗語「日日添客不窮,夜夜做賊不富」,啥意思?古人智慧之談!
    俗語「日日添客不窮,夜夜做賊不富」,啥意思?古人智慧之談!作為一個農村出來的孩子,生活當中經常能夠聽到老人講一些「老話」,比如「寧吃開眉飯,不吃皺眉粥」,說的是人要有尊嚴,千萬不要因為一點蠅頭小利就低頭彎腰喪屍自己的尊嚴。
  • 古人講「三長兩短」,指的哪「三長」和「兩短」?有何歷史淵源?
    《醒世恆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中也有:「倘有三長兩短,你取出道袍穿了,竟自走回,那個扯得你住!」。民間俗語「三長兩短」,就是說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情。雖然人們對「三長兩短」比較熟悉,但具體是哪三長、哪兩短?真正了解其中寓意的人少之又少。
  • 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到底是啥意思?古人的智慧之談
    比如我們經常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雖然沒有那麼科學,但是也從側面反映出古人識人的方法和技巧。而這些流傳在民間的老話,慢慢就成了一種俗語文化。俗語看似粗糙簡陋,但是如果我們細細分析背後的道理,卻能引人深思,發人深省。這些都是老祖宗的智慧之談,是對後人的忠告。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很多人或許第一次聽說,那麼這句俗語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話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話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鏡物之情,揆事之本;福始禍先,驗不回瞬;藏鉤射覆,莫予能隱。——《智囊全集》這句話的意思是:察照事物的真相,衡量事物的本質。這樣一來,在福禍發生之前就能迅速預測分析它。就算如藏鉤射覆這樣的事,也都不可以矇騙我。
  • 俗語:「男做上怕三,女過滿怕午」,啥意思?你們這樣講究嗎?
    小時候在爺爺家生活的時候,爺爺經常給我講一些歷史故事,還教我一些諺語和俗語,說長大了會用到。我記得很清楚的一句俗語就是:「男做上怕三,女過滿怕午」,看字面意思可能看不出來,但這句俗語講的其實是關於生日的一些講究和忌諱。
  • 俗語「男怕耳煽風,女怕鼻露空」什麼意思?老祖宗經驗之談
    雖然在知識普及的今天以貌取人早已淪為笑柄,但其中含義仍然不免讓人好奇,有些人不明白其中道理。那麼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科學道理呢?男怕耳煽風首先,我們來解釋第一句「男怕耳煽風」這是一句有關耳朵的特點俗語。
  •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不秧」啥意思,古人的智慧真是不可小覷
    雖然字面意思粗糙且簡陋,和那些國學經典或者讀起來朗朗上口的詩詞文化不可相提並論,但是中國人向來是注重實際,能幫助到人的話才是最重要的。而俗語文化蘊涵著很深刻的道理和智慧,這便是他歷經千百年而依舊被人們傳頌的原因所在。俗語文化蔚為大觀,而且包羅萬象,不僅僅有天文地理的科普常識,也有我們平時生活上的經驗總結。
  • 農村俗語「人怕仰頭,狗怕背手」,是啥意思?簡單話背後卻暗藏深意
    這種俗語簡單易懂,看似其貌不揚的大白話,實則蘊藏著豐富的智慧,正所謂「大道至簡」是也。 俗語能夠傳承千年,並且受到人們的喜歡,說到底還是因為它簡單實用,這是其他文化沒法比的。如今,我們每每讀起這些老話,依然能獲得智慧的啟迪。
  • 為什麼香怕兩短一長?燒出兩短一長香、惡事香、催命香、疾病香等怎麼破解?
    不管祭祀祖先還是給神靈上香,一般燒三支香居多,燒香時各支香燃燒進度一致為好,遇到兩短一長的情況為兇兆。
  • 俗語「山管人丁水管財」啥意思?古人的智慧真是不可小覷
    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人生經歷,為後世的我們留下了不少寶貴的經驗,並以俗語亦或者是諺語的形式表達出來,希望能夠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啟迪,比如「山管人丁,水管財」。那麼問題來了,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 俗語「男怕摸頭,女怕摸腰」,啥意思?古人經驗至今受用!
    俗語「男怕摸頭,女怕摸腰」,字面意思似乎很好理解。但是,如果深究的話,則會讓人回味無窮:摸頭也好,摸腰也罷,到底因為什麼原因讓古人感到「怕」?這一切要從古代社會的傳統說起。事實上這句俗語是我國古人根據古代社會特有的文化氛圍做出的一種總結,目的是告誡少不經事的少男少女,要懂得自我保護,樹立好符合時代的價值觀,不要讓人隨隨便便觸摸不該觸摸的地方,否則很可能引起後患。先說「男怕摸頭」,這是古代漢民族的一種傳統。在藏傳佛教裡面,得蒙上師摸頂受戒,或者被地位尊貴的人摸頂,被視為一種福分,但是在漢族傳統社會,卻並非如此。在古代中國,有所謂的「弱冠之年的說法」。
  • 農村俗語:「兩樹夾一房,家破人又亡」,到底是啥意思?
    農村俗語:「兩樹夾一房,家破人又亡」,到底是啥意思?俗語是我們老祖宗智慧的結晶。在中國古代,有一句俗語「兩樹夾一房,家敗人又亡。」十分的令人忌憚。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句俗語到底是啥意思。其實,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說,兩棵樹之間夾著住戶,會使得家破人亡。
  • 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古人的智慧至今受用
    中國經過幾年的發展歷程,孕育出無數的文化,像海流一樣源源不斷,在現在這個時候集合了,其中有作為歷代金科玉典被推崇的聖人的話,以一生豐富的經驗為基礎,收集了簡潔的諺語,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智慧和財富,所以俗語往往是從生活中取出來的。
  • 俗語:男怕耳煽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由面相學而衍生出了大量的相關俗語,其中我們今天要說到的「男怕耳煽風,女怕鼻露空」就是你常常能聽到的一句。這是什麼意思呢?男人怕長了一對大招風耳,女人怕鼻頭塌陷,如果男人或女人長成這副德性,那也就意味著他們的好運算是到頭了。至於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那可就是見仁見智了。
  • 俗語:「冷棺莫入村,熱孝莫登門」,啥意思?古人的告誡
    古人對於生活有著自己的總結,在農村地區廣為流傳的俗語就是古代村人的觀點和勸誡。這些俗語其實是史書忽略的角落,逐鹿中原、天下興亡是丹青卷的主旋律,至於鄉閭間的事,除了奇聞怪談,連載入州府或郡縣的地方志都辦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