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義登基後,趙匡胤的倆兒子為何先後早逝?弟弟趙廷美也沒逃脫

2021-01-18 歷史鑑賞者

公元976年,一場斧聲燭影的鬧劇過後,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宋太宗趙光義接替了皇位。可問題是,趙匡胤還有倆成年的兒子活著,讓弟弟繼位,這是不是有點不合規矩?

按照中原王朝的繼承規則,一般都是父辭子繼,只有出現皇帝沒有兒子的情況,才有兄終弟及的事情出現。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兄終弟及就很正常了,這也是容易內亂的重要原因。

當時趙匡胤的倆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全都好端端地活著。當時趙德昭26歲,趙德芳18歲,兩個兒子按道理都可以主政了,但是他們不僅沒有繼承皇位,而且全都英年早逝。

一、趙德昭和趙德芳的死,疑點重重。

趙匡胤是個光明磊落的漢子,篡位就是篡位,攤牌了,咱們不裝了。可是趙光義就陰險多了,這哥們能登基,到現在都是個謎。

歷史就記載了斧聲燭影,房間裡也就兩個人,你說他對趙匡胤做了什麼,人家死不承認,你又沒有攝像頭,自然也就說不清了。

因此趙匡胤的死,你非要強加在趙光義頭上,還真說不過去,因為沒有證據。你說趙光義究竟有多陰險?了解了這一點以後,再看看他倆侄子的死,其實也就能通透了。

1、趙德昭之死。趙匡胤死的時候,趙德昭26歲,也許是趙匡胤對自己的身體過於樂觀,所以他既沒有冊立太子,也沒有給趙德昭封王。

因此趙德昭當時的權位,完全沒辦法跟趙光義相提並論。趙光義當了三年皇帝以後,帶著趙德昭一起去攻打幽州。

這個時候軍中突然發生大亂,不少人以為趙光義掛了,所以就打算立趙德昭做皇帝。結果這事兒被趙光義給知道了,小侄兒的小命自然就長不了了。

班師回朝後,趙光義沒有給功臣們封賞,趙德昭這個愣頭青就跑去為大家請賞。這種行為有收買人心的嫌疑,所以趙光義怒斥:等你做了皇帝的時候再封賞他們也行啊!

這話說完,趙德昭回家二話不說就自刎而死了。趙德昭你這是幹啥呢?難道就這麼想不開嗎?自刎是為了表忠心?這一年趙德昭才29歲。

2、趙德芳之死。趙匡胤死的時候,趙德芳才18歲,更不可能封王了,只是個貴州防禦使。宋太宗一上臺,立刻就給趙德芳加官進爵。

不過在趙光義當了5年皇帝以後,趙德芳忽然就病逝了,年僅23歲,也是英年早逝。關於趙德芳的死,其實歷史上沒有給過多的證據,所以你說跟趙光義有關係,但是證據呢?就是沒有。

這兩兄弟死了以後,趙光義各種給他們追封。其實心裡別提多開心了,為什麼?因為他終於可以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了。

二、金匱之盟的真相究竟如何?

當初趙光義一屁股坐在龍椅上的時候,大家都覺得不能信服,至少沒辦法讓天下人認為這是合法繼承的。

因此趙光義也很頭疼,畢竟趙匡胤是沒有留下遺囑的,這家產的繼承人是誰還真不好說。這個時候被貶謫在外的趙普,為了表忠心,就拿出了這份金匱之盟出來。

這是啥意思呢?就是說當初趙光義和趙匡胤的老媽杜太后病重的時候,曾經逼著趙匡胤發下重誓,百年之後傳位給弟弟趙光義。理由很簡單,因為周世宗駕崩以後,他那個小兒子柴宗訓壓根鎮不住場子,還得年長的來才行。

不過杜太后還有後話,就是等到趙光義百年之後,還要把皇位傳給弟弟趙廷美,隨後趙廷美再傳回給趙匡胤的兒子。這麼一來就都是成年皇帝掌權了。

這乍一聽好像還真像那麼回事兒,不過你仔細去推敲,這玩意兒跟地攤文學沒什麼兩樣,漏洞百出,絕對是趙普和趙光義合夥編造出來的。

首先,這江山是誰打下來的?是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嗎?當然不是!宋朝的開國皇帝是趙匡胤,那麼趙匡胤皇位的繼承權,怎麼能由杜太后決定呢?劉邦會把大位傳給自己那幾個兄弟嗎?劉太公敢插手嗎?

如果說趙匡胤繼承了趙弘殷留下來的江山,那麼他再傳給弟弟,那也說得過去。畢竟他弟弟也有繼承權,可是事實並不是這樣。

其次,杜太后是公元961年去世的,享年60歲。這一年趙匡胤多大呢?才不過35歲,而當時趙匡胤最年長的兒子趙德昭已經11歲了。

杜太后這個心是有多毒啊,她怎麼就能預測到自己的兒子趙匡胤會英年早逝呢?難道趙匡胤就不能活到60歲嗎?等到趙匡胤60歲的時候,趙德昭也已經36歲了,咋就不是成年的繼承人呢?非要讓皇叔繼承皇位嗎?

由此可見,這玩意兒就是騙騙小孩兒,既能夠成為趙光義登基的合法手續,又能夠成為趙普的投名狀。

三、所有危及趙光義皇權的人,全都提前掛了。

剛才說金匱之盟裡還有後話,那就是趙光義百年之後,要把皇位傳給趙廷美。原來趙廷美是趙匡胤和趙光義的弟弟。

要是這麼說的話趙廷美可也就有了繼承權了。不過就在趙德芳莫名其妙去世後的第二年,趙廷美也出了大問題。

當時趙普誣陷趙廷美有篡位的嫌疑,所以趙光義罷免了他開封府尹的職位,此後又被人舉報,所以又被降低為涪陵縣公。兩年後索性將他發配到了房州,不久他就在這裡掛了。

這麼一來就好了,倆兄弟,倆侄子,但凡在金匱之盟裡存在的繼承人,都在趙光義前面去世了,那趙光義自然可以順理成章地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了。

其實除了自家人,趙光義誰也不會放過。比如說南唐後主李煜,那是做過皇帝的人。趙匡胤仁慈,留了他一條命,可是趙光義上臺後,就因為一首《虞美人》,便派人毒死了他,還霸佔了他的媳婦兒小周后。

還有就是吳越國主錢俶,當初人家是舉國歸宋,是宋朝的大功臣。趙匡胤待他很好,可是趙光義上臺後,錢俶到汴京來朝拜後,就不放人家回去了,甚至在錢俶60大壽的時候,趙光義派了幾個人去陪他喝酒,結果錢俶莫名其妙就掛了。

裡裡外外所有對皇位有威脅的人,都在趙光義前面死了,因此趙光義終於可以高枕無憂地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了。

總結:趙德昭的死,自然也是趙光義一手促成的。

以上這幾位的死,一般都沒有什麼證據直接證明是趙光義害死的,這就是趙光義的高明之處。可是趙德昭的死,卻比較明顯,他就是趙光義給害死的。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正是趙光義的那番話,使得老實巴交的趙德昭誤以為犯了死罪,所以才會畏罪自盡,要不誰沒事兒願意抹脖子啊?

參考資料:《宋史》

相關焦點

  • 宋太宗趙光義登基,宋太祖趙匡胤的子孫在宋朝的地位如何?
    趙匡胤共有五兄弟,老大趙匡濟早逝,老五趙光贊早夭,所以,就剩下老二趙匡胤、老三趙光義和老四趙廷美。趙光義為了證明自己得位的合理合法,跟趙普一起策劃了一個「金匱之盟」。按照盟約,趙匡胤死後傳位趙光義,趙光義死後傳位趙廷美,也就是「兄終弟及」。如果按照這一原則,那麼趙廷美就是儲君。一開始,趙光義似乎也要這麼做,封趙廷美為齊王,任開封府尹兼中書令。
  • 兄弟皇帝趙匡胤趙光義:相愛相殺幾輪迴!
    雖然表面上,趙匡胤說要厚待柴氏,但那指的是柴氏的宗支,而柴榮的嫡系子孫下場很是悲慘:柴榮一共四個兒子:柴宗訓之外,還有曹王柴熙讓、紀王柴熙謹、蘄王柴熙悔,這三兄弟先後不明不白地不是夭折就是失蹤了。柴宗訓九歲時被貶房州(多麼熟悉的地名,被廢的皇帝、太子特屬貶放地),十一年後,柴宗訓去世,還沒來得及成婚。
  • 斧聲燭影:趙光義謀殺了趙匡胤?
    但是宋太祖趙匡胤的死卻撲朔迷離,成為了一樁歷史疑案。趙匡胤先後平定了南方的南平、後蜀、南漢及南唐,他的下一步計劃是北進消滅依附在契丹卵翼下的北漢,完成中原王朝的統一。但是此時正是年富力強的趙匡胤,猝然駕崩。
  • 趙匡胤是不是弟弟趙光義害死的?趙匡胤為何不將趙德昭立為太子?
    稱帝後的趙匡胤也面臨著相同的窘境,長子趙德昭年僅九歲(實為次子,長子夭折),趙德芳尚在襁褓之中。篡位那一年的趙匡胤已經三十三歲,這樣的年紀在如今的人們看來還很年輕,但要知道那可是在,壽命普遍不很長的古代,趙匡胤也只活到了五十歲。因此趙匡胤不得不為皇位繼承人的選擇,做出認真考慮。立年幼的趙德昭為太子,會不會重演「陳橋兵變」的一幕?弟弟趙光義在幫助自己篡位的過程中,羽翼已豐。
  • 趙匡胤明明有兒子,為何至死不立太子?專家:他想,但是卻不敢
    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明明有兒子卻至死都不立太子,最後將自己的皇位傳給了一母同胞的親弟弟趙光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這哥兩一個是太祖一個是太宗,倒也傳為了一時的佳話,但事情真的那麼簡單嗎?
  • 趙匡胤的「頭號繼承人」到底是誰?為何被趙光義捷足先登?
    宋太宗但趙光義有個問題,就是他並不是他的哥哥宋太祖趙匡胤欽定的繼承人。也就是說:他並沒有被立為皇太弟,而是在趙匡胤暴斃後直接宣布登基的。歷史上有過這樣的先例:就是皇太子只能從皇后的兒子裡面來選,也就是說:皇帝那沒福氣當皇后的前妻生的兒子,也要被排除在外。嚴格來說:那也是嫡子啊!還有更甚者,同一個皇后生的兒子,如果一個是在她當皇后前生的,都不能繼承皇位。從這裡你就知道古代的規矩有多嚴了?當然,規矩也是人定的。
  • 宋太祖趙匡胤傳位之謎
    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後,他的遺願應是讓兒子繼位,宋皇后開始召他的四子趙德芳進宮,但未能如願,宋太宗趙光義捷足先登,這裡面的疑團很多。宦官王繼恩成為關鍵人物宋太祖趙匡胤與他弟弟晉王趙光義雪夜共飲,在「燭影斧聲」中突然去世。
  • 宋太祖趙匡胤的後代都怎麼樣了?趙氏子孫今何在?
    北宋開寶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趙匡胤突然駕崩,終年五十歲。趙匡胤死後,皇位由其弟弟趙光義繼承,是為宋太宗。簡單的介紹完次要人物,接下來我們重點說說趙匡胤的次子趙德昭和四子趙德芳。次子趙德昭出生於951年,其性格沉著冷靜,喜怒不形於色。趙匡胤為了讓兒子能夠多多歷練,並沒有直接給他封王,而是讓他相繼擔任了貴州防禦使、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職務。不過趙匡胤可能想不到,自己會在盛年突然早逝。
  • 宋太祖趙匡胤死亡之謎
    皇帝死了找個兒子即位,沒有問題,我國幾千年的觀念都是兒子繼承。這件事怪就怪在是弟弟繼承了皇位。歷史說是有金匱之盟,解釋一下,趙匡胤的母親臨死前說你奪取後周江山,是由於後周柴榮讓小孩主宰天下,如果有德望高的人主持後周你是沒有機會的,你死後要把皇位給弟弟,你弟弟死後給三弟,三弟最後把位置給你兒子。趙匡胤的兒子已成年不是幾歲的幼主,趙德昭當時26歲,趙德芳18歲。
  • 趙匡胤何以傳位於弟弟而非兒子?又是為何而身死?揭秘宋朝秘史
    然而讓人感到好奇的是,宋朝卻出現了反例,趙匡胤好不容易黃袍加身得到的帝位,卻在他百年之後傳給了弟弟趙光義,他為何不將皇位留給兒子,而拱手交給弟弟?而趙匡胤的死因也是一個謎,千百年來沒有確切的證據能證明他究竟是如何死去的,既有弟弟篡位弒君的說法,也有自然死亡的記載。在《宋史·太祖本紀》中更是只有一句「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此外再無詳細記載。
  • 趙匡胤為何不傳位兒子?他對趙光義早有防備,可惜下錯一步棋
    歷史上宋太祖趙匡胤的死一直是個謎。這段歷史雖然缺失,但弟弟趙光義想篡位這是可以肯定的。趙匡胤自始至終都不想傳位弟弟,他對趙光義也早有防備,可惜下錯了一步棋。趙匡胤之死關於趙匡胤之死,歷史上有很多版本,其中最經典的有三版。
  • 最是無情帝王家——汝州魏悼園趙廷美墓壯麗背後皇位爭奪的無情與殘酷
    趙廷美本名匡美,後因避宋太祖趙匡胤諱,改名光美;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後,又避宋太宗諱,改名廷美。《宋史·列傳第三·宗室一·魏王廷美傳》記載曰:「魏悼王廷美字文化,本名光美,太平興國初,改今名。太祖兄弟五人:兄光濟,早亡,宋興,追封邕王,改曹王;弟光義,即太宗;次廷美;次光贊,幼亡,追封夔王,改岐王。」
  • 趙匡胤怎麼死的?趙匡胤猝死的真相
    宋太祖趙匡胤可以說是位英雄。他出身軍人家庭,從小習得一身好武藝,成年後 參軍屢立戰功,通過自身雄厚的實力,一路上過關斬將,混到了禁軍總將領的頭銜。在「陳橋兵變」發動後,他黃袍加身,登基建立了北宋王朝。趙匡胤還常對身邊的人誇讚自己的弟弟趙光義,說趙光義龍行虎步,威風凜凜,將來必定是太平天子,甚至還謙虛地表 示:「福德無所不及。」但是據《湘山野錄》中記載,在趙匡胤死的那一天晚上,天氣不錯,而且滿天星鬥,不過極其寒冷。於是,趙匡胤便找來自己的弟弟趙光義 在一起喝酒談心。誰也沒想到,酒沒喝到一半,突然之間狂風四起,下起了冰雹。趙匡胤和趙光義便命人將酒席搬進屋子裡面繼續喝酒。
  • 趙匡胤兒子離奇死亡,遺孀被剝奪皇后待遇,趙光義真是幕後兇手嗎
    太祖趙匡胤駕崩時,宋皇后時年24歲,長子趙德昭25歲,次子趙德芳17歲。蹊蹺的是,太祖過世,即位的居然不是趙德昭,也不是趙德芳,而是弟弟趙光義。在太祖去世的當晚,還留下了「燭影斧聲」的神秘傳言,由此太祖被趙光義謀害一說流傳甚廣。
  • 宋太祖趙匡胤猝死之謎 他為何會戲劇性地死在「萬歲殿」
    但是宋朝開國之君宋太祖趙匡胤,自己有兒子,卻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趙光義。   《宋史·太祖本紀》僅用寥寥一句話草草打發了趙匡胤之死:「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   杜太后聽後,有些生氣,嚴厲地說:「根本不是這樣!你能當天子是因為周室國君年幼,群心不附的原因。倘若周室有長君,你能當上皇帝嗎?」繼而又說,「你與光義都是我的兒子,將來你應當傳位給你的弟弟光義,這才是確保社稷的根本啊!」   趙匡胤於是叩頭回答:「一定照您的吩咐辦。」杜太后又指著宰相趙普說:「你把它記下來,不能違背我的話。」
  • 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後為什麼其手下心腹不擁護他的兒子登基?
    「燭光斧影」千古之謎,宋太祖趙匡胤駕崩之後,他的弟弟趙光義繼承帝位,也就是後來的太宗皇帝。很多人都不禁要問,為什麼當時朝堂之上沒有臣子站出來,要求擁立趙匡胤的兒子當皇帝呢?畢竟「父死子繼」才是華夏王朝正常得到皇位傳承模式啊!
  • 趙匡胤死後,趙光義是怎麼對待24歲的漂亮皇嫂的?毫無人性
    毫無人性宋太祖暴斃後,他年僅24歲的皇后受到他弟弟趙光義的怎樣對待呢?或許從趙光義同志對他皇嫂的態度上還能略知宋太祖暴斃的端倪。宋太祖趙匡胤有3個老婆,前面兩個老婆死後,最終娶了17歲宋氏為妻,並冊封她為皇后。這位宋皇后來頭不小,父親是左衛上將宮、忠武軍節度使宋偓,母親是後漢太祖劉知遠之女永寧公主。
  • 趙匡胤兄弟趙光義成為君主後,是如何對待24歲的皇后嫂子的?
    趙匡胤成為皇帝之後,他的老母親尚且在世,這個母親對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十分偏愛,恨不得想要把趙匡胤的皇位直接拿給趙光義去坐,不過畢竟趙匡胤有那麼多大臣支持,他的老母親才不敢輕舉妄動。趙匡胤去世後,他的皇后老婆年僅24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很多人覺得趙光義可能會將魔爪伸向自己年輕的嫂子宋皇后,畢竟後來趙光義對李煜的老婆小周后就很殘忍,大家覺得趙光義本性就這樣,那是否宋皇后被趙光義欺負了呢?
  • 斧聲燭影雪夜謎案:那一夜宋太宗為何留下洗不掉的惡名?
    在位已經十六年的宋太祖趙匡胤在這個風雪之夜突然宣召自己的弟弟趙光義進宮議事,兄弟倆屏退所有的宮女侍從,關起門來秉燭夜談,沒有人知道他們說了什麼。守在門外的太監宮女們透過燭光搖曳的窗戶隱約看到兄弟倆時而湊到一塊交談,時而又見趙光義離席做出辭讓的動作。不久又聽到趙匡胤拿起玉斧戳地發出的聲響,並隱約傳來趙匡胤的聲音:「好為之」(另有記載說是「好做,好做」)。
  • 趙匡胤死後,趙光義對24歲漂亮皇嫂做了什麼,讓後人唾罵不已?
    趙匡胤哥五個,活到趙宋也才仨;他四個兒子,繼位之前就死了倆,找誰說理去?趙德芳剛成年就夭折,一點都不奇怪。至於趙德昭,宋史說他是自殺的,這個鍋反正趙光義是摘不乾淨。太宗本紀也直指趙德昭自殺是太宗私德有失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