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規格:洗兒禮、喪葬禮、結婚禮,沐浴為何在宋代成為文化禮節

2020-12-19 史學前例

前言

我國沐浴的歷史是十分悠久的,從甲骨文上就已然有了沐浴的記載,春秋時期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專門的洗澡設備。宋代是我國社會文化高度發展的時期,這個時期內沐浴活動也是的到了長足的發展,對於宋代的沐浴進行了不同的分類,分為了普通的世俗沐浴和宗教沐浴。這兩個沐浴分別主要是通過特定的場合表達特定的思想。

宋代沐浴

宋代文化高速發展,宋朝統治者實行仁政政策,即使是死刑犯也可以定期沐浴,這種簡單的沐浴賦予了仁政的思想,表現了對人的尊敬。而宗教沐浴大多是佛教、道教、伊斯蘭沐浴,佛教的沐浴主要是佛教徒的沐浴活動,大多是在重要的節日進行心沐浴或者佛教教徒去世時身體沐浴。而道教則是在修齋前、修煉道業的時候進行沐浴,表達生命進入了下一個輪迴。

隨著宋代城市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商品經濟的繁榮帶來了城市人口的大爆發,這些人口大多是過路的商人、旅客,因為長時間奔波身體勞累,時常需要洗浴,商業性質的公共浴室就已然出現。兩宋時期的東京和臨安就已經出現了商業浴室,這些浴室還提供了很多的服務來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比如說按摩、搓背,沐浴的水溫也有了冷熱之分,這也是我國沐浴發展的一個體現。在家庭中常常有了私人浴室,而在書院等公共場所都設立了浴室來保障學員們的衛生狀況。在辦公場所、養老場所、監獄之中都有了公共的浴室場所,而適宜沐浴溫泉更是數不勝數。

而對於宋代的沐浴用品上也有了自己的基礎特色,大多用一些對身體有好處的植物、礦物、動物等泡澡。這也是一種養生沐浴,將沐浴用品進行進行煎湯沐浴,通過皮膚吸收就可以達到美容等保健功能。研究宋代沐浴的活動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助於了解沐浴對於宋人的意義,不僅能夠增加宋代沐浴文化的認識,還能夠認識到沐浴在古代社會的地位。

宋代客棧

一、宋代沐浴的種類

在宋代沐浴分為了多種形式,主要包括禮俗沐浴、政治沐浴、日常沐浴和司法沐浴等幾類。禮俗沐浴分為了生育、婚禮、喪葬沐浴,通過這三個方面可以看出禮節上的束縛陪伴了一個人的出生和死亡,沐浴是一種清潔性的禮儀活動,這些禮儀活動貫穿了宋人的一生,因為宋代是一個重禮儀的社會,宋代理學的發展將三綱五常和封建倫理固化到每一個人的心裡,所以說身體的清潔與禮儀密不可分,甚至在喪葬禮儀中參加喪葬的成員也要進行禮儀性的沐浴。

嬰兒沐浴不僅在古代社會存在,也在現代社會中存在,這是一種傳統的說法。將嬰兒的身體清潔祈求嬰兒健康成長,宋代對於嬰兒的沐浴十分講究,對於嬰兒沐浴的方法和次數也是十分謹慎的。嬰兒皮膚脆弱,對於水溫必須要進行調和,如果水溫調和不當就會造成嬰兒皮膚天然保護層破壞,容易讓嬰兒受到傷害。所以說對於掌握嬰兒沐浴的方法和次數,能夠使嬰兒皮膚光滑少生病。

《東京夢華錄箋注》記載:"三日,湯煎虎頭骨少許,豬膽汁少許,和湯浴兒,少驚無瘡,令無惡疾

對於皇族中的嬰兒更是要舉行沐浴活動,不僅是皇帝參見,各個君臣都必須要參加這一項隆重的慶賀活動,皇帝對於大臣進行賞賜,寓意為新生嬰兒送上祝福。到了南宋的時候更是興盛,無論皇室生的是兒子還是女兒,皇帝都是很高興的,對於賞賜更是多樣化。

洗兒禮

結婚是一個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婚姻大事不可隨意,所以說婚姻標誌著一個人進入了個體家庭、發展家族組織的新階段。對於婚禮是極其隆重的事情,婚禮過程中的沐浴行為不僅僅是為了清潔身體,更是一種重要的禮儀環節。宋代婚禮中的沐浴行為主要是發生在婚禮前以及婚禮後。宋代舉行婚禮之前,新郎和新娘都要進行沐浴,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入室洗浴這種禮儀表現拜見神靈。

而喪葬時期的時候,對於死者的安葬、祭奠等一系列相關活動的儀式習俗,主要表現在人們對現實生活的投射和反應。死者在入殮之前就需要把遺體沐浴乾淨表示尊重。這是一種古代禮儀,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這種喪葬沐浴進行了不同的改進,因死者為大這種改進是十分謹慎和緩慢的。

二、宋代沐浴的場所

沐浴這種場所可以分為人工和天然,在宋代人工場所多為浴室、浴池。在宋代以前的殷商遺址就有了有商王盥洗室,在宋代人工浴場稱謂很多,大多是"浴堂"、"浴室"、"湢""澡室"等。兩宋時期的時候,因為商品經濟發達,健康衛生觀念深入人心,大量的浴室也就出現,提供了茶水、搓背、按摩等多個服務。家庭浴室、書院和寄宿學校等教育場所也擁有了機會沐浴。官員辦公的地方、休息的驛站、貧困百姓的福利機構、甚至是收押罪犯的監獄也有用了沐浴機構。

宋代浴池遺址

隨著宋代城市的高速發展和經濟的繁榮,商業浴室得到了充足的發展,城市人口稠密,商賈、旅客往來頻繁,中途奔波就需要沐浴休息。而且由於城鎮人口十分的密集,清潔沐浴對於防治瘟疫、保障健康是尤為重要的,於是大量的商業浴室在城鎮中應運而生。隨著浴室的增多,也出現了一些投機取巧,謀財害命的商家。這種浴室大多是殺人越貨的黑店,在宋徽宗年間尤為昌盛。

《夷堅志·補》記載:京師有官人參選,因起的過早,路上行人稀少,便前往一家茶邸稍作休憩,這家茶邸之中為浴室,卻被該浴室的廝役"設計圖之",最後僥倖醒來逃脫後訴於大尹,大尹立即遣隨從"收執,且悉發浴室之板驗視,得三屍"

正經的商業浴室往往經營規模龐大,提供冷熱水能夠讓客人各取所需。有的商業浴室不僅經營洗浴,還有在清晨賣麵湯供人洗面,當時商業浴室門前一般懸掛水壺為商業標誌。在宋代其他城鎮或者是偏遠地區,也會有小規模的商業浴室,這足以看出宋代浴室的普及。宋代商業浴室中開始提供專門的搓澡、揩背等服務,這正是其商業氣息濃厚的一大寫照。宋代官僚士大夫、富家大族多置有家庭浴室,甚至在部分普通民眾家庭中亦有浴室,這在某種程度上展現了宋代社會文明的發展程度。

家庭打水沐浴

三、宋代沐浴的用品及其功能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對於自身的身體髮膚上升到了孝德高度,更不能隨意的破壞,對於頭髮和皮膚更加的愛護,所以就離不開沐浴用品。古代的沐浴用品與現代有很大的區別,現在的沐浴用品往往是添加劑起到的清潔作用。而在古代先秦的時候,人們就可以利用淘米水清潔身體,在淘米水之後出現了皂莢、澡豆被作為沐浴用品使用。宋代植物類的沐浴用品分為三類:草本植物、木本植物以及植物混合類的沐浴用品,草本植物類的沐浴用品十分廣泛大約有四十幾種,這些草本植物可以驅寒氣、風疾等等。

動物類的沐浴用品大多是動物得排洩物,比如說豬糞、馬糞等,不僅可以清潔頭部去頭屑,也可以清潔身體用來止癢。並且這些動物排洩物可以促進頭發生長、促進頭髮變黑、去除頭皮屑等多個作用。而且這些沐浴用品還可以補充頭髮所需的營養,不僅可以使小兒皮膚光滑悅澤,還可以預防小兒患

瘡癬等皮膚病。從這些沐浴用品的使用情況可以看出,用於清洗身體部位最多,清洗頭部的次之。

而作為沐浴的用具,宋代主要的有浴斛、浴桶、浴盆等。浴斛,即沐浴用的一種器具,不僅被宋人在日常沐浴中使用而且還在皇家牌位中也是不可缺少的禮儀性沐浴用具。神主牌位代表的先帝與后妃,內官進入幄內,將笏插在腰帶內騰出雙手,然後捧著帝後的神主牌位至浴斛前,跪下對神主沐浴,浴後將神主牌位擦拭乾淨,放置於桌案上,執笏,起身,退後。對神主牌位的沐浴,這象徵著對帝後亡靈的沐浴,是對已故帝後的尊敬。

《太平廣記》記載:"盡脫衣去衾,復使當軒設浴斛,坐於中,沃冷水"

浴斛

沐浴的主要目的就是對身體進行清潔,是人們生而就具有的一種本能活動,可以通過沐浴將人們的身體由汙濁走向清潔,這就是人們身體最為基本的需要。在隨後的整個人生旅程中,無論是結婚還是去世,以及平時的日常生活中都需要對身體清潔,沐浴始終伴隨。再者就是醫療保健的功能,在先秦時期古人對於沐浴的醫療功能就已然察覺,一直到宋代更是繼承與發展,比如說宋代的燻蒸,宋人利用沐浴的醫療功能主要體現在預防疾病等方面,其中中藥的沐浴療法和溫泉療法最為常見,通過這兩種沐浴方法可以快速地促進藥物的吸收。

宋人注重禮儀,所以說很多的沐浴活動都充滿了豐富的禮儀功能,在眾多禮儀活動中,嬰兒沐浴、新婚沐浴、喪葬沐浴這都是帶有儀式感的沐浴禮儀,無時無刻不體現了沐浴的禮儀功能。宋代的祭祀人員在舉行重大政治祭祀禮儀活動前,祭祀人員就首先要進行沐浴,希望用這種虔誠的方式將祭祀的神靈與人聯繫起來,總的來說這是一種避免褻瀆神靈的表現。隨著宋人對沐浴更加深層次的了解,沐浴也逐漸成為了個人享受的休閒活動。與幾個好友共同沐浴,不僅能夠促進朋友之間的友情,而且也體現了沐浴休閒功能。

相約沐浴

評價

隨著沐浴活動的開展,宋代的沐浴活動賦予了身體上豐富的禮儀內涵與政治內涵。禮儀是一種精神價值,通過宋人對身體的禮俗沐浴、宗教沐浴就可以注入了豐富的祈福性內涵。而統治者通過頒布詔書,使天下各地的人都可以沐浴,體現了仁政的思想。宋代商業浴室的發展為宋代的城市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部分商業經濟發達的地區還出現了商業浴室的行會組織,而且提供了搓背等多種多樣的服務。這有助於開展宋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定期的沐浴不僅能清除身體的汙垢,更是一種休息放鬆的活動。

宋代沐浴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禮"無論是宮廷還是民間都是各方面存在的,洗兒禮、喪葬禮、結婚禮都是鮮明的時代特徵。隨著對沐浴的開展,出現了新的沐浴禁忌。宋人沐浴後禁止進行活動,沐浴之後不能直接穿裙子等衣服入睡,否則能傷及腎臟造成要背彎曲,或者不能在陰涼處久坐,若風一吹,身體極其容易被寒涼之氣侵襲。而且用水也是擁有了禁忌,洗頭不可涼水,山野用水十分謹慎小心,要看一下水質是否乾淨,這與我們現在的沐浴禁忌大多相同。

參考文獻:

《東京夢華錄箋注》

《夷堅志·補》

《太平廣記》

相關焦點

  • 以賓禮親邦國:分析古代賓禮制度的內涵演變及對如今有何借鑑意義
    文化源遠流長,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早在西周時期,禮儀制度就被正式確立下來,形成了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巨著《周禮》。廣義上周禮既包括祭祀、朝覲、封國、巡狩、喪葬等國家大典,又涉及用鼎、樂懸、車騎、服飾、禮玉等制度;狹義上周禮可以簡單概括為「吉」、「兇」、「賓」、「軍」、「嘉」等五禮。
  • 做喪服、叩頭禮,中國入殮儀式是文化糟粕還是文化精華?
    喪葬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文明史的一部分,其中蘊含著許多儒家、道家、佛家的宗教思想,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人幾千年來的入殮儀式也將逐漸消失,與其說是消失,不如說是人類意識到傳統喪葬的弊端,採用了更加現代化或者更加環保的方式代替了喪葬文化。
  • 還原華服古禮《鶴唳華亭》等展現古裝劇復古美學
    而該劇中的喪葬禮更是複雜至極,將不同人物關係之間的喪葬禮儀展示得淋漓盡致。比如蕭平章死時,蕭平旌在護送蕭平章靈柩回金陵時,大喊三聲「噫興」就很合乎歷史記載,葬禮上其妻蒙淺雪、其父蕭庭生、弟弟蕭平旌的著裝、行禮都不同,非常考究。此外,長林王蕭庭生薨逝,電視畫面中長林府下人站在屋頂高呼「蕭氏庭生回家了」的招魂儀式,也是古代喪葬之禮儀中的一環,讓觀眾體驗一下古代喪葬風俗。
  • 【昌黎民俗文化】(六)昌黎的婚嫁喪葬民俗
    聲明:本公眾號對原創稿件享有版權,轉載需註明出處昌黎的婚嫁喪葬民俗
  • 【喪葬禮儀考——殯葬違禮糾察隊】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禮是判定社會成員一切言行是否適宣的統一尺度,作為一種社會規範,每個社會成員都必須自覺地熟悉它的內容,接受它的制約。禮又是治國安邦的基本法度是「立國經常之大法」。因此禮具有社會政治規範和行為道德規範兩方面的內涵。中國禮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具有鮮明的等級色彩。喪葬禮儀是中國古代文化世俗化的一個重要方面。
  • 喪葬制度如何形成?古代喪葬禮儀有多繁複?從《周禮》說古代喪葬
    但慢慢的,這種心態起了變化,之所以會發生變化,是因為貴族產生,這是發展的必然,貴族出現後,他們認為要制定一系列比平民高的規格來體現自己的不同之處,這種規格是方方面面的,這裡面就包括喪葬。準確來說,這是古代喪葬制度的成因之一。那麼,古代喪葬制度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
  • 生命禮儀漫談之一:出生禮
    華夏民族是一個禮儀文化極其發達的民族,擁有從出生禮、成年禮、婚禮、成長禮到葬禮的完整的生命禮儀體系。華夏生命禮儀飽含了華夏人文特色,有「冠」與「笄」的成年禮,有寧靜優美的「昏禮」,有莊重安詳的葬禮,出生禮也是別具特色。      一、出生禮    經過了十月之久的長長的醞釀,嬰兒的哭聲終於終結了父母忐忑的猜想,驕傲地宣布著一個全新生命的到來。
  • 古代人沒有沐浴和香皂,如何洗澡?皇帝泡溫泉,老百姓用什麼
    我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洗澡也是文化的一部分,那就是所謂的沐浴文化,許多神話故事中都有沐浴,例如《山海經》記載的羲和浴日、常羲浴月以及帝俊沐浴於從淵,還有天女下凡沐浴等故事,正是通過沐浴,孕育了日月星辰和太陽,這就是世界來源的神話傳說。
  • 中國傳統文化的禮不是禮貌,帶你解讀禮的真正作用和禮的真正內涵
    拱手禮,又稱作揖,是古代漢民族的相見禮。 當然問候禮,只是中國文化的外在形態表現的一個小方面,文化的外在形態有四大類的表現:文、物、衣、冠。從衣著上來講,韓國或者日本對於自身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有我們需要借鑑和學習的地方。日本人雖然平時工作中都是西裝,但是在重要的慶典和民族節日上,還是穿自己的民族服裝。
  • 奉茶禮 九九重陽 借一杯清茶 知感恩 懂禮節
    孩子們心中懷著感恩帶著一顆感恩的心時時刻刻感謝著父母的養育之恩九九重陽寶鎮教育再次聯合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共同傳承中華情懷和傳統文化為孩子定製「知感恩、懂禮節」的成長禮物——奉茶禮★活動人群:適合4-12周歲兒童(身高在1.1米-1.4米),父母須陪同參加★活動時間:2016年10月15日(周六)8:30★收費標準:180元/1大1小,增加一位大人
  • 三日一沐,五日一浴:一文看懂古人沐浴那點事,從神聖走向世俗
    因此,古人認為洗澡不能天天洗,不是越頻繁越好,而是要符合身體器官的規律,「五日一浴」便是最合適的間隔了。古代浴史溯源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沐浴就如吃飯喝水一樣漸漸成為了先人們的一項日常所需,形成了獨特的沐浴文化支流。
  • 林放問禮之本
    就禮節儀式的一般情況而言,與其奢侈,不如節儉;就喪事而言,與其儀式上治辦周備,不如內心真正哀傷。」【1】林放,魯國人。林放問「何為禮之本」,夫子謂之「大哉問」,其義大概有三。其一,君子務本,若不知其本何在,則無入手之處;其二,禮儀、禮貌如樹木之幹枝而易見,而禮義如樹木之根本與生氣,不易為人所見;其三,禮儀既流行,人常有捨本逐末之弊。
  • 朱虹:婺源有禮
    而作為傳統儒學的集大成者,朱子更以一種宏偉的理論氣概,讓原本處於散落狀態的儒學,具有了嚴密的哲學邏輯體系,成為南宋以後中國古代社會統治思想的代表,在中國文化史上贏得了與孔子比肩的地位。正所謂,「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兩闕裡,曲阜與婺源」。朱子生前雖然在家鄉講學傳道的時間不太長,但婺源人對這位鄉賢充滿了深厚的感情,朱子遺蹟在婺源保存完好,成為「活教材」。
  • 出生禮|生命伊始,拿什麼來迎接一個全新生命的誕生?
    若是寶貝公子生下來,讓他睡到大床上,讓他穿那漂亮衣裳,淘來精美的玉圭給他玩耍,你看他的哭聲是多麼嘹亮,將來定會大紅蔽膝穿身上,成為我周室的君主或侯王!啊!若是千金女兒生下來,讓她睡到地上邊,給她小小的襁褓穿,找來陶製的紡綞讓她把玩,但願她不招是惹非不邪僻,每天圍著鍋臺轉安排酒飯,知理知法不給父母添麻煩!當然,那個時候男尊女卑的思想是很嚴重的,這是在當時的時代意識下對新生兒的期望祝福。
  • 「作揖」禮是否值得推廣?
    「作揖」這一古代社會交往中較為常見的禮節行為,成為如今人們見面時打招呼的一個選擇。 許慎《說文解字》中,對「揖」的解釋為「攘也。從手咠聲。一曰手箸胸曰揖。」也就是說雙手抱拳前舉。《康熙字典》中又有:「按攘同讓,增韻,遜也。」即「揖禮」表達人際交往中一種謙遜的態度。
  • 「禮」性消費加碼「消費促進月」 首屆「上海味道·環球好禮節...
    月餅好禮現場獲獎(央廣網記者 吳善陽 攝)「宅經濟」推升「新廚房好禮」需求「宅美味」犒勞自己的「禮」性消費電商平臺數據顯示,疫情期間螺螄粉、火雞面、方便麵、自嗨鍋、自熱小火鍋、酸辣粉等速食食品進入淘寶熱銷榜單前十
  • 行茶禮 會茶友——新國展國際社區開展「以茶表禮節」活動
    為了在大賽期間展現新國展國際社區多元文化和共享共融的良好社區氛圍,9月11日,新國展國際社區在順義區婦聯的支持下,邀請國家級高級評茶員、傳統文化講師李愛玲老師為居民開展一系列茶藝知識培訓活動。活動伊始,李老師為大家介紹了本次活動的主旨---以茶表禮節,展國際人才社區風採。
  • 笄禮:古代女子成年之禮,「笄」又是何物?
    笄禮:古代女子成年之禮,「笄」又是何物?古代男子有冠禮,女子成年則是笄禮。《禮記·曲禮》有云:「女子許嫁,笄而字。」可見女子在15歲就可以許嫁成人,嫁作人婦便不能使從前的丫髻,而要梳挽作成人的髮髻,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發笄。
  • 要顏值還要有禮,古裝劇中繁瑣的古代禮儀讓你入戲了嗎
    該劇被觀眾津津樂道的是開篇皇太子蕭定權的「晨昏定省」禮,這是皇太子每日對其父王所行的禮儀,晚間服侍就寢,早上省視問安,頻繁瑣碎但貼近歷史。劇中人人都行叉手禮,常見作揖禮、跪拜禮,行坐有法、動靜有度,可以看出古代禮儀森嚴有序的現實。
  • 查經 .教會的禮節
    感謝主在地上凡事為我們留下了榜樣,也感謝主為我們設立了這美好的禮節。求您特別的幫助我們能夠理解明白這禮節的含義,求你引導我們的學習,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太28:19】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  這是耶穌升天之前給教會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