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揚生平年表

2021-02-08 西方音樂評論





1908 1908年4月5日卡拉揚出生於薩爾茨堡。卡拉揚的家庭並非音樂世家,但家人都熱愛音樂。

 

1912 4歲的卡拉揚,開始跟隨著名的鋼琴教師弗蘭茲·列德文卡(Franz Ledwinka)學習鋼琴。

 

1913 在一次慈善音樂會上表演,這是卡拉揚的首次公開場合演出。

 

1916–26 在薩爾茨堡莫扎特音樂學院學習。師從弗蘭茲·列德文卡(Franz Ledwinka),弗蘭茲·紹爾和博爾哈德·包恩伽特勒(Bernhard Paumgartner)。博爾哈德是卡拉揚學習指揮的指路人。

 

1917 1月27日,作為鋼琴演奏家在薩爾茨堡莫扎特藝術大學首次公開亮相。

 

1926 在薩爾茨堡以一篇名為《熱力學與內燃機》的論文從高中畢業。同年也從莫扎特藝術大學畢業

 

1926–28 在維也納技術學院學習,同時亦在維也納大學音樂學院學習。

 

1926–29 在維也納音樂學校學習鋼琴,同時也學習指揮。

 

1928 12月17日,卡拉揚的指揮教師亞歷山大·溫德爾(Alexander Wunderer)所執教的指揮班學生在維也納舉行了一場音樂會,作為學生之一的卡拉揚在這次音樂會上完成了自己在維也納的首次指揮亮相。

 

1929 1月22日,首次以指揮的身份在薩爾茨堡公開演出。4月19日,在薩爾茨堡節慶劇院裡指揮理查·施特勞斯的歌劇《莎樂美》。

 

1929–34 受聘為烏爾姆市立劇院首席指揮,並出任莫扎特音樂學院國際基金會夏季課程指導。受邀擔任維也納交響樂團客座指揮。

 

1934 8月21日,在薩爾茨堡首次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

 

1934–42 負責指揮亞琛市立歌劇院的音樂會和歌劇。

 

1937 6月1日,首次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指揮華格納的《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

 

1938 4月8日,首次同柏林愛樂樂團合作,指揮莫扎特,拉威爾和勃拉姆斯的作品。9月30日,首次在柏林國家歌劇院亮相,指揮貝多芬的作品《費德裡奧》。10月21日,仍然是柏林國家歌劇院,卡拉揚憑藉指揮《特裡士坦與伊索爾德》引起國際轟動,柏林音樂評論界齊聲高呼他是「神奇的卡拉揚」。

 

1939 被任命為柏林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

 

1946 1月12日,在維也納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合作舉行二戰後第一次音樂會,與哥倫比亞唱片公司音樂總監、英國愛樂樂團創辦人華爾特·李格(Walter Legge)開始合作。協助籌辦薩爾斯堡音樂節。

 

1947 10月,首次與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合作。

 

1948–49 在薩爾茨堡音樂節上亮相。

 

1948 擔任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藝術總監,維也納交響樂團首席指揮;並同倫敦的英國愛樂樂團緊密合作。擔任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副指揮,以及遍布歐洲和海外的許多著名樂團的客座指揮。此外,卡拉揚還在瑞士琉森開設了指揮課程,並參加了琉森藝術節。

 

1951–52 在拜魯伊特藝術節上擔任指揮。

 

1955 接替去世的富特文格勒擔任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指揮(從1956年直至卡拉揚去世)。

 

1957–60 擔任薩爾茨堡藝術節藝術總監。

 

1957–64 擔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並與米蘭斯卡拉歌劇院進行合作。

 

1958 10月6日,與法國籍模特愛利特·毛瑞特(Eliette Mouret)結婚。

 

1959 柏林愛樂、卡拉揚和DG唱片公司著名的鐵三角形成,首次立體聲錄音:理查·施特勞斯的《英雄的生涯》。

 

1960 6月25日,女兒伊莎貝拉出生(維也納愛樂樂團是其教父母)。

 

1963 10月15日,柏林愛樂樂團音樂廳開幕音樂會(演奏了貝多芬第9交響曲)。以套裝形式發行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唱片,後來被認為是古典音樂唱片歷史上最為成功的錄音。

 

1963–68 同DG唱片公司籤訂了獨家合約。

 

1964 1月2日,女兒阿拉貝爾出生(維也納愛樂樂團是其教父母)。8月,被任命為薩爾茨堡藝術節董事會成員。

 

1965 自1965年開始,製作有關音樂會和歌劇的影片,卡拉揚親自擔綱指揮和導演;同法國電影導演亨利-喬治·克裡左(Henri-Georges Clouzot)開始合作。

 

1967 由卡拉揚創辦的薩爾茨堡復活節藝術節開幕,卡拉揚親自擔任藝術總監,在3月19日的開幕表演中,導演並指揮《女武神》。

 

1968 3月4日,獲贈薩爾茨堡州州指環。4月4日,被授予薩爾茨堡市榮譽市民稱號。4月8日,獲DG金留聲機大獎,被稱為「令人欽佩和感謝的標誌性人物」。8月14日,被任命為薩爾茨堡大學名譽理事。在柏林創立「赫伯特·馮·卡拉揚基金會」,用於鼓勵對音樂的研究和科學性分析,同時,基金會也舉辦指揮家比賽,為年輕的指揮家們創造機會。

 

1969 創建「赫伯特·馮·卡拉揚基金會研究中心音樂實驗心理學部」,作為薩爾茨堡大學心理學院的分部。8月31日,被琉森市授予琉森藝術獎。

 

1970 同DG公司籤署了新的獨家合約。

 

1973 創立薩爾茨堡聖靈降臨節藝術節,並擔任藝術總監。

 

1978 3月12日,獲薩爾茨堡大學榮譽博士學位。6月21日,獲牛津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1979 作為由巴黎查理-柯羅斯學院所頒發的國際唱片大獎的一部分,所有卡拉揚在1978年間錄製的唱片皆獲法國總統獎。4月2日,卡拉揚和柏林愛樂樂團在柏林新建成的「國際會議中心」(ICC)落成開幕式上演出。5月17日,資助一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基金會——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基金會,該基金會主要對神經心理學領域進行深入研究。10月13日,被東京早稻田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1980 1月,在柏林推出首部數字CD歌劇錄音《魔笛》,這也是他本人首次錄音時選擇的作品。八月,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協會授予他克萊門斯·克勞斯(Clemens-Krauss)金質獎章。12月7日,卡拉揚就任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指揮二十五周年慶典音樂會在柏林舉行。

 

1981 4月15日,在薩爾茨堡復活節藝術節上作了名為「CD數字音頻系統」的講座。5月,DG唱片公司的「卡拉揚交響樂全集」發行,共計28張唱片,包含了貝多芬、勃拉姆斯、莫扎特、孟德爾頌、舒曼和柴科夫斯基的六套交響樂作品全集。7月27日,卡拉揚在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內閣大樓被授予大特爾諾沃一等勳章,以嘉獎他在同保加利亞藝術家合作中的傑出貢獻。12月1日,卡拉揚領銜柏林愛樂樂團首次在萊比錫的新音樂廳進行了演出。

 

1982 成立Telemodial公司,由卡拉揚親自掌舵,旨在用視頻記錄卡拉揚的全部演出,藉此推出全新的「音頻-視頻」媒介,在這種新媒介中,卡拉揚擁有完全的控制權,只有所有的設備都達到卡拉揚所要求的完美標準後,卡拉揚才會開始進行錄製。二月,卡拉揚的妻子愛利特完成了她作為一名畫家的「職業首演」:在卡拉揚推出二十五張一套、共二套五十張的卡拉揚畫廊系列唱片上,每張唱片的封套都是用愛利特的畫作為封面,這套包含了一百首曲目的唱片收錄了從維瓦爾第到斯特拉文斯基等作曲家的著名作品。4月30日到5月1日,指揮柏林愛樂一百周年慶典音樂會。6月12日,當卡拉揚與柏林愛樂樂團在漢堡進行巡演時,他的第一張CD唱片正式推出,曲目為施特勞斯的《阿爾卑斯交響曲》。6月14日,卡拉揚在巴黎市政廳接受了巴黎市長雅克·席哈克頒發的巴黎市金質獎章。7月29日,卡拉揚所指揮的第一部普契尼歌劇《圖蘭朵》在薩爾茨堡藝術節上演,由利契亞萊莉(Katia Ricciarelli)和多明戈擔綱主演。8月2日,第一場由卡拉揚基金會主辦的音樂會(研究聲樂之用)在薩爾茨堡拉開帷幕。10月,自1976年之後首次率柏林愛樂樂團赴美巡演,這次巡演獲得巨大成功,卡拉揚和柏林愛樂在卡內基音樂廳受到人們長久不息的熱烈掌聲,載譽而歸。12月,薩爾茨堡州州長授予卡拉揚紀念匾牌,以感謝他以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指揮的身份,參與薩爾茨堡音樂節二十五年以來的卓越貢獻。

 

1983 3月,英國倫敦皇家愛樂協會頒給卡拉揚金質獎章。4月5日,卡拉揚在薩爾茨堡慶祝他的七十五歲生日,薩爾茨堡州也藉此機會發行紀念郵票以表祝賀。7月26日,薩爾茨堡復活節藝術節以全新製作的施特勞斯歌劇《玫瑰騎士》拉開帷幕(指揮與導演均為卡拉揚),這次的演員陣容十分強大,其中包括巴爾察(Anges Baltsa)、佩裡(Janet Perry)、託慕娃·辛託(Anna Tomowa-Sintow)和莫爾(Kurt Moll)等人。DG公司將這次演出錄製成唱片,並於1984年夏天發行。8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卡拉揚國際音樂獎。稍後一段時間,卡拉揚宣布他同意每年為德國電視公司(ZDF)製作兩場音樂會,由他執棒柏林愛樂樂團進行演出,並作現場直播,到1986年為止,但前提條件是,卡拉揚對音樂會掌握完全的控制權。

 

1984 卡拉揚和柏林愛樂樂團為DG公司錄製的首張貝多芬交響樂作品全集數字唱片正式發行。其演奏的現場視頻也由卡拉揚的公司Telemondial錄製完成。

 

1985 2月,卡拉揚獲得德國著名電視雜誌《H——r zu》頒發的金鏡頭獎。4月2日,卡拉揚與DG公司籤訂了一份新的長約。6月29日,卡拉揚受邀於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在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面前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莫扎特的《加冕大彌撒》,這是聖城梵蒂岡在彌撒期間首次允許樂團參與其中,該演出亦由Telemondial作了錄影,並向全世界進行了轉播。8月,在紀念薩爾茨堡藝術節大會堂25周年的慶典上,卡拉揚接受了薩爾茨堡藝術節授予的榮譽指環。12月7日,卡拉揚慶祝了自己作為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指揮度過的第30個年頭。

 

1986 1月25至26日,卡拉揚參加了紀念富特文格勒誕辰100周年音樂會。之後,在薩爾茨堡復活節藝術節上,卡拉揚率領柏林愛樂樂團,以及包括卡雷拉斯和巴爾察等眾多明星在內的歌唱家,上演了威爾第的歌劇《唐·卡洛斯》,這場演出在歐洲許多國家進行了現場直播。六月,為表彰他的藝術成就,尤其是為薩爾茨堡復活節和聖靈降臨節藝術節所做的傑出貢獻,亞歷山大·奧納西斯基金會在雅典向卡拉揚頒發了奧林匹亞獎,卡拉揚將此次獲獎的獎金用於選拔年輕有為的歌手。8月23日,卡拉揚首張莫扎特歌劇作品《唐璜》的唱片正式發行。

 

1987 1月1日,卡拉揚首次指揮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並進行了世界直播。5月1日,在紀念柏林建成750周年的開幕音樂會上演奏了莫扎特和理查·施特勞斯的作品。6月,卡拉揚率柏林愛樂樂團在歐洲多國首都進行巡演,其中包括倫敦、布魯塞爾和巴黎。10月28日,在新落成的柏林愛樂室內音樂廳開幕音樂會上,卡拉揚和安妮-索菲·穆特合作,演奏了維瓦爾第的作品《四季》。11月,卡拉揚率柏林愛樂樂團在西德的六個城市進行巡演,大獲成功,好評一片。

 

1988 春季,為慶祝卡拉揚80大壽,DG公司發行了卡拉揚的「100部大師傑作」套裝唱片,共計25張,所有的唱片封面均以卡拉揚妻子愛利特的畫作示人。同時,一些卡拉揚錄製於1938至1943年間的早期唱片被DG公司首次以CD的形式重新發行,以慶祝這位指揮大師同DG公司合作50周年。

 

1989 2月,卡拉揚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在美國進行了最後一次演出。7月16日,在排練威爾第歌劇《假面舞會》時,卡拉揚因心臟病發在薩爾茨堡郊區阿尼夫的家中逝世。

 

 



紀念卡拉揚

卡拉揚年表

小澤徵爾憶卡拉揚

卡拉揚談藝錄(一)

卡拉揚談藝錄(二)

卡拉揚談藝錄(三)

卡拉揚談藝錄(四)

卡拉揚談藝錄(五)

卡拉揚談藝錄(六)

卡拉揚談藝錄(七)

禁止登臺後的卡拉揚

這紀念卡拉揚的時刻

如何反思「卡拉揚遺產」

希特勒如何評價卡拉揚

卡拉揚殺死了古典音樂?

他人眼裡的卡拉揚(一)

他人眼裡的卡拉揚(二)

他為何「狠心」趕走了卡拉揚?

卡拉揚「最大的恥辱」是什麼?

一位普通樂迷眼裡的海菲茲與卡拉揚

卡拉揚加柏林愛樂永遠是信心的保證

卡拉揚眼中的富特文格勒與託斯卡尼尼

對卡拉揚加入納粹黨的解釋,你覺得如何

卡拉揚重視科學,但他說音樂並非一門科學

所有音符的組合無不打上卡拉揚的風格的烙印

索爾蒂、伯恩斯坦、卡拉揚誰是最偉大指揮家

切利比達克的慢與卡拉揚的快,你更欣賞哪個

與卡拉揚相伴的日子丨「他就是我夢中的丈夫」

卡拉揚的十五張面孔丨「指揮真是一種神秘的體驗」

「音樂於我就是一切,我已經全身心地溶入其中了」

卡拉揚丨「這是我指揮生涯中聽眾最少的一場音樂會」


免費加入古典音樂微信群

微信群將為大家提供一下服務

1、讓入門者感受古典音樂魅力

2、為樂迷創造欣賞與交流空間

3、為專業音樂學習者提供資料

4、每天導賞古典音樂研究文章

5、推薦有價值的人文藝術內容

6、堅決杜絕政治社會宗教交流


 掃描微信即可申請入群




免費加入鋼琴藝術讀書會

通過鋼琴大師自己的話感悟鋼琴藝術



免費加入西方音樂文明微信群

讓音樂回歸人文,用人文理解西方音樂



讀書計劃說明:公眾號缺乏互動性,也很難系統深入,所以我們要在古典音樂微信群開啟《溫度古典音樂讀書計劃》;群裡將有助教每天堅持為您導讀優秀古典音樂圖書,帶動大家交流音樂藝術。我們第一期為大家準備的核心書籍有:巴赫類:各類巴赫研究資料與導賞文章、巴赫相關傳記等;鋼琴文化類:《阿勞談藝錄》、《涅高茲談藝錄》、《鍵盤上的反思》、《與二十二位鋼琴家對話》;以及音樂史類:朗多爾米《西方音樂史》、《劍橋插圖音樂指南》、《十九世紀音樂史》、《十九世紀西方音樂文化史》。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夠喚起大家對古典音樂的學習熱情,幫助大家提升古典音樂欣賞與學習經驗。讀書會微信群申請辦法:掃描下圖客服二維碼即可申請加入(或者添加微信:woaiguyufei),我們會儘快處理,也請大家耐心等待(72小時沒有通過請再次申請)。讀書會完全免費。我們也會在添加微信後的按月邀請大家加入莫扎特、貝多芬、蕭邦以及古典音樂微信群。


長按下圖微信二維碼免費加入讀書會⬇️



在閱讀中找回自己

在聆聽中尋得自在

申請入群請掃描二維碼

陸續邀請,請耐心等等

三天未通過可重複申請







相關焦點

  • 卡拉揚的十五張面孔丨「指揮真是一種神秘的體驗!」丨卡拉揚年表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演繹貝多芬《第九交響曲》,1977年「指揮真是一種神秘的體驗。進入佳境時,我完全忘記了自己是在做什麼。
  • 卡拉揚當年來北京的情況記錄
    從此卡拉揚心情一直沒好過,過海關時闖關,當中國邊防人員要求他出示護照時,他推開邊防人員徑直走出關卡,他的翻譯忙解釋卡拉揚先生出訪從不帶護照,幸而文化部有領導在場,阻止了邊防進一步的行動。在住宿上,卡拉揚要求把北京飯店的客人都趕走,一人一房。當時怎可能辦到?最後卡拉揚等10人住北京飯店,一人一房。其餘人住前門飯店。所以卡拉揚對李德倫講:他以後再也不會來中國了!
  • 蔡邕蔡琰生平與創作年表
    對於父女二人的生平事跡與創作活動,以筆者之孤陋寡聞,似只有陸侃如先生《中古文學系年》略有所涉,餘則未及。有鑑於此,本節擬在《中古文學系年》的基礎上,綜合有關資料,並以「年表」的形式,對蔡氏父女的生平與創作情況進行一次較為具體的考察,或有助於對其之全面認識與研究。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始祖蔡寅,歷任車騎將軍等職。
  • 卡拉揚在中國
  • 傳世指揮家:卡拉揚
    雖然卡拉揚在1955年就了接掌柏林愛樂樂團,但其實那時候的他是沒有多少時間與這支樂團合作的。他到處任職,參加各地音樂節,和維也納愛樂樂團世界巡迴。他的合同上白紙黑字寫明,一年裡面七個月要出現在維也納,另外兩個月則在薩爾茨堡。處處為家的卡拉揚,當時在柏林卻無一處固定住所,每每只是在酒店為他預留的套間裡過夜。就連他的秘書馬通尼也說,當時柏林只是卡拉揚的「休養地」。
  • 如何評價卡拉揚?
    不久前,我看了一部有關卡拉揚的紀錄片《世界因他而感動》,得以從一個新的視角,對這位指揮大師的藝術理念、人生哲學,以及他的心路歷程,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1908 - 1989)的藝術生涯,始於德國的一個小城烏爾姆。
  • 卡拉揚坐標
    1908年4月5日,奧地利著名指揮家卡拉揚出生,今天是他106周年誕辰。
  • 卡拉揚「最大的恥辱」是什麼?
    3、薩賓‧梅耶弟子丨英國單簧管演奏家朱利安‧布利斯(Julian Bliss)四歲、五歲、十歲的演奏視頻;4、「我與單簧管一同歌唱」丨薩賓·梅耶演繹莫扎特《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K.62280年代,卡拉揚與柏林愛樂的矛盾因一位女單簧管手薩賓娜·梅耶衝突爆發,兩者(卡拉揚與柏林愛樂)的合作減少。此次衝突非常激烈,德國有關部門曾介入事件調停。卡拉揚認為,這是他本人有生以來最大的恥辱。
  • 卡拉揚指揮大賽 下
    卡拉揚在指揮大賽中的身份為冠名者,並不直接參與評選和組織工作。評委中還包括指揮家約翰·巴比羅利爵士、弗朗克·費拉拉、羅浮羅·馮·馬塔切克,兩位作曲家教授沃爾夫岡·福特納與卡爾·霍勒、樂評家施圖肯施密特,以及兩位卡拉揚的錄音合作夥伴——來自EMI的沃爾特·萊格和來自DG的艾爾莎·席勒。評委成員意見時常相左,但卡拉揚並不擔任調停人的角色,只是暢所欲言。
  • 淺談卡拉揚的西貝柳斯錄音
    對於我來說卡拉揚的西貝柳斯代表了可信。卡拉揚不但擅長製造恢宏的音響,最秒絕的是對於音樂的色彩感、嗅覺甚至觸覺等全方位感官的營造能力。從大師生前工作和生活來看,他顯然是個十分成功的製作人。我們不難想像,如果讓老卡製作一出好萊塢大片音效絕對會讓人過癮。
  • 莫扎特:晚期交響曲 卡拉揚
    如果說莫扎特是音樂的精靈,似有若無,卻福至心靈,那麼卡拉揚便是這道心靈之福的佩劍使者。他守護莫扎特的遺珠,以精妙絕倫的技藝,無比虔誠而嚴格地,把這其中的純粹靈潔毫無保留地傳遞出去。> 這套《莫扎特:晚期交響曲》由DG唱片公司發行於2008年,赫伯特•馮•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錄製。
  • 卡拉揚指揮貝多芬《第九號「合唱」交響曲》短評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演繹貝多芬《第九交響曲》,1977年「無論我們幹什麼,總是學無止境的。
  • 你真的了解卡拉揚嗎?(上篇)
    ▲ 卡拉揚祖父位于格倫德爾湖(Lake Grundlsee)西側的別墅,卡拉揚在此度過了大部分童年時光。卡拉揚很少回憶自己的童年時光,也不怎麼談及自己的身世。卡拉揚的父親是一位醫生,會彈鋼琴,同時也是薩爾茨堡室內樂社團的單簧管手。 卡拉揚家族的男人們在性格特徵上似乎是相近的:精明強勢,像機械般嚴謹高效地工作,對新興科技十分關注,崇尚藝術且富有冒險精神。
  • 卡拉揚 | 二十世紀最知名的指揮帝王
    值得一提的是卡拉揚作曲和室內樂的老師博爾哈德·包恩伽特勒很快就發現了卡拉揚身上的潛能,並對之顯示出父親般的關懷。卡拉揚經常駕駛老師的軍用摩託車在郊野狂飆。包恩伽特勒不但誘發了卡拉揚對繪畫和雕塑的興趣,也正是他鼓勵卡拉揚後來走上指揮道路。
  • 金庸生平及創作年表
    (註:金庸生平資料整理自作家張建智)
  • 巨獻 卡拉揚 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
    老一輩的託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克倫佩勒,晚一點的卡拉揚、約胡姆、伯姆、索爾蒂等人,均是指揮勃拉姆斯管弦樂作品的名家。現代指揮家中,比較得到推崇的還有夏伊指揮的版本。以上諸位,都留下了很多值得聆聽的勃拉姆斯交響樂經典錄音。此文要介紹的,是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的勃拉姆斯4部交響曲,1首悲劇序曲,一組海頓主題變奏曲。
  • 卡拉揚 | 從薩爾茨堡走向音樂天國的指揮帝皇
    初識卡拉揚是上世紀80年代了,那時聽音樂沒有那麼多的電子設備,聽古典音樂多半在電臺的古典音樂頻道。記得聽的是斯美塔那的交響詩《我的祖國》中的「伏爾塔瓦河」,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演奏的。柏林愛樂不愧是世界一流樂團,音色高貴而豐滿,卡拉揚的指揮富有張力,第一次領略了交響樂的磅礴和音色的豐富。
  • 卡拉揚指揮的名曲,經典收藏
    Herbert von Karajan1908年4月5日 - 1989年7月16日卡拉揚在指揮舞臺上活躍了整整《貝多芬命運交響曲》卡拉揚指揮《藍色多瑙河》1987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卡拉揚指揮>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卡拉揚指揮卡拉揚長期指揮的柏林愛樂樂團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最高水平樂團,只有維也納愛樂樂團可與其媲美,愛樂管弦樂團也可以說是在卡拉揚一手訓練下茁壯、成熟起來的。
  • 卡拉揚「在道德和創造力上都一無是處」?
    我從來不直接聽唱片20世紀末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卡拉揚一生錄製過900種錄音,銷售量超過一億一千五百萬張。他逝世快20年了,每到他的重要紀念日,唱片公司總要發行一系列的關於卡拉揚的唱片或者影碟。今年4月5日逢卡拉揚百年誕辰,唱片公司推出的卡拉揚視聽產品幾近瘋狂。EMI挖掘出他1946到1984在該公司的全部錄音,共160張CD,分成器樂和聲音兩大盒上市。
  • 卡拉揚談藝錄(三)丨卡拉揚最愛講富特萬格勒的一個笑話是?
    卡拉揚最愛講富特萬格勒的一個笑話是:「一次富特萬格勒演出遲到了,他一邊急急忙忙地衝進音樂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