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卡拉揚嗎?(上篇)

2021-02-08 作妖少年進進

卡拉揚60場音樂會高清視頻

下載方式詳見文末




1989年7月16日,一代「指揮帝王」卡拉揚與世長辭。


他是世上最具知名度的指揮家,他的身份和事跡,和他演繹過的音樂一樣豐富多元。


他懂得怎樣去塑造自己的形象,人們自以為很了解他的生活,事實上僅僅只了解他有意展現出的一面。


查閱過多部外文資料和傳記後,我決定通過幾期文章,結合這些文獻講述這位音樂巨匠的真實人生。






 鋼琴神童  薩爾茨堡 

▲ 卡拉揚祖父位于格倫德爾湖(Lake Grundlsee)西側的別墅,卡拉揚在此度過了大部分童年時光。

卡拉揚很少回憶自己的童年時光,也不怎麼談及自己的身世。


他祖上是希臘籍移民,曾祖輩開始,家族成員被賜予了象徵顯赫的中間名「Von」。卡拉揚的父親是一位醫生,會彈鋼琴,同時也是薩爾茨堡室內樂社團的單簧管手。

 

卡拉揚家族的男人們在性格特徵上似乎是相近的:精明強勢,像機械般嚴謹高效地工作,對新興科技十分關注,崇尚藝術且富有冒險精神。



▲ 卡拉揚的父母(Ernst & Marta)與童年玩伴兄長沃爾夫岡比他年長2歲,後來成為了一名傑出的管風琴家,同時也是工程師和業餘賽車手。兄弟二人硬朗的外貌顯然遺傳自他們的母親。父親會帶兄弟二人去聽交響音樂會,並鼓勵孩子參與學生音樂社團,當地的著名音樂家是他們家的常客。卡拉揚從小就見證並參與了薩爾茨堡音樂節的逐步成長,他年少的耳朵早已接受了託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瓦爾特等大師級音樂的洗禮。


▲ 卡拉揚的哥哥沃爾夫岡(Wolfgang von Karajan)1953



卡拉揚4歲起,追隨兄長的腳步開始學習鋼琴,8歲首次登臺演奏,被視為一位在鋼琴界頗有前途的奇才。但卡拉揚回憶自己年少歲月時,卻表示參加薩爾茨堡教堂合唱隊的經歷,對他來說比被視為鋼琴神童更有成就感。合唱是他自幼喜愛的音樂形式,也讓他初步感受到了指揮的藝術魅力,他表示「合唱陪伴了我一生」

 轉指揮  維也納 




如果要問:誰是上世紀最偉大的指揮家?答案是見仁見智的,或許富特文格勒、小克萊伯和切利比達克的呼聲會更響亮。但如果要問:誰是上世紀最成功的指揮家?那毫無疑問是卡拉揚。沒有誰能像他這樣一手掌管著整個流程:樂團管理、音樂演繹、演出拍攝、後期製作、商業推廣小提琴家穆特曾在一次訪談中表示,如果卡拉揚能活到現在,他一定是那種會用Apple Music搜索音樂的人。卡拉揚關注科技,永遠走在時代的前端,他知道如何利用現代化的媒介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一腳踏上了唱片工業發展的時代巨輪。



卡拉揚的母親並不贊成他的音樂事業,他的父親知道兒子有著罕見的藝術天賦,但仍主張要他必須學習掌握一門實用技術
1926年,卡拉揚來到維也納學習技術,同時他也繼續著當鋼琴家的夢想,後來即便他放棄了技術學習,但一直對多個行業的實用技術保持著高度關注。當時,他在維也納跟隨名師學琴,具備了成為職業演奏家所需的一切才能,但是,手指意外受傷中斷了他的鋼琴事業。
在指揮家鮑姆加特納(Bernhard Paumgartner)等前輩的建議下,他轉讀了維也納音樂學院的指揮系。這座音樂「聖城」永遠不乏頂級的音樂會。卡拉揚總會在演出前,用鋼琴與同伴們把曲目排練一遍,晚上則去劇院現場觀摩名家的指揮手法,然後一起探討到深夜。

▲ 卡拉揚與Bernhard Paumgartner1929年1月22日,卡拉揚在故鄉薩爾茨堡指揮了首場交響音樂會,曲目有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響曲》、莫扎特的《第23號鋼琴協奏曲》和理查·施特勞斯的《唐·璜》。家族在當地的威望和他早年的神童美名,吸引了不少上流人士出席,卡拉揚的指揮首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順利為他打開了指揮事業的一扇明窗。烏爾姆市立劇院的院長對卡拉揚的首秀非常滿意,隨即向這意氣風發的年輕人發出了工作邀請。

 起步期  烏爾姆 




烏爾姆是德國南部多瑙河畔的一座小城,位於慕尼黑和斯圖加特中間,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誕生於此。


1929年3月2日,卡拉揚在烏爾姆市立劇院執棒演繹了《費加羅的婚禮》,這場職業生涯中的歌劇首秀,為他爭取到了與劇院未來幾個樂季的合作。


小城劇院的設施條件有限,樂手和合唱隊成員的演奏水平也捉襟見肘,這對志存高遠的年輕指揮家,可謂是痛苦不堪的磨練。


那時的卡拉揚,不僅需要調動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耐心去訓練資質平庸的樂手們,使之儘量達到他心目中的演奏水準,還需要主動參與到劇院管理等繁雜事務中。





從1929年初到1936年末,卡拉揚在烏爾姆市立劇院登臺了近8個年頭,在這裡他積累了大量經典歌劇的指揮經驗,並掌握了英語、義大利語等多國語言。


他需要花費很大的功夫,親自用鋼琴與樂手們磨合,甚至十分入戲地扮演起各種角色,邊唱邊與歌劇演員們排練唱段。


好笑的是,正因為當地樂手和歌唱家技能較弱,迫使卡拉揚練就了應對各種演出突發狀況的能力,他在後來的回憶中認為這是那段工作最有價值的收穫。


從那時起,他也逐步形成了鐵腕固執的工作態度,雖然他偶爾會採納樂手的建議,但更多時候他發出的指令是不容反駁的。


▲ 卡拉揚一生都非常熱衷於親自指導歌劇演員在舞臺上所要展現的每個細節



每年,在保證烏爾姆市立劇院樂季的順利演出之餘,卡拉揚會抽出儘可能多的時間研究其他曲目,並廣泛參與到薩爾茨堡、拜羅伊特等地的音樂節中,觀摩大師們的演奏,廣泛交結有才華的朋友。


1934年,那位好心提拔他的院長,宣布將辭退他。他認為卡拉揚值得擁有更遠大的前程。是時候了,他要親手放飛了這隻振翅欲飛的雄鷹。


卡拉揚與這支小城劇院合作的最後一場音樂會,是在1936年的12月14日。





【免費分享】

 卡拉揚60場高清視頻合集 

掃描添加小編微信

向小編要下載連結





相關焦點

  • 如何評價卡拉揚?
    青年時代的卡拉揚,不放棄任何一次向前輩大師學習的機會。他曾躲在劇院的管風琴後,為的是觀摩指揮泰鬥,託斯卡尼尼的排練;他也曾騎著自行車長途跋涉,來到拜羅伊特,觀賞託斯卡尼尼指揮的華格納歌劇。即便在功成名就後,卡拉揚的好學不倦,也沒有絲毫改變。1960 年,凝聚了他設計思想和心血的,薩爾茨堡節日大劇院落成。卡拉揚在開幕典禮上,指揮了理查·施特勞斯的歌劇《玫瑰騎士》。
  • 卡拉揚生平年表
    1982 成立Telemodial公司,由卡拉揚親自掌舵,旨在用視頻記錄卡拉揚的全部演出,藉此推出全新的「音頻-視頻」媒介,在這種新媒介中,卡拉揚擁有完全的控制權,只有所有的設備都達到卡拉揚所要求的完美標準後,卡拉揚才會開始進行錄製。
  • 卡拉揚「在道德和創造力上都一無是處」?
    在我心情煩雜時,我就會拿出巴赫的CD巴赫造就了高智商罪犯嗎?當別人問到卡拉揚是如何投身自己喜愛的項目,如音樂、飛行、滑雪的時候,他常以貓做比喻:「留意觀察貓,你會發現,除非有成功的把握,它不會輕易撲擊。它要先審時度勢,再決定是否出擊。你絕不會看見它撲空。」有一次,卡拉揚與友人在他家附近散步,他注視著前面的懸崖,那兒有幾隻鷹在翱翔。卡拉揚說:「我喜歡看鳥兒翱翔,我喜歡它們翱翔中表現出的和諧之美。
  • 卡拉揚坐標
    我們對卡拉揚的感情,不僅因為1979年,世界大門剛剛大開時,他率柏林愛樂樂團到北京,演奏了勃拉姆斯的《第一交響曲》;更因為,我們是通過他的交響音樂磁帶,才開始進入古典音樂的殿堂。他的貝多芬,他的勃拉姆斯,他的布魯克納。那時候他就是交響樂的具體想像,除他,其他都被屏蔽。
  • 卡拉揚在中國
  • 傳世指揮家:卡拉揚
    雖然卡拉揚在1955年就了接掌柏林愛樂樂團,但其實那時候的他是沒有多少時間與這支樂團合作的。他到處任職,參加各地音樂節,和維也納愛樂樂團世界巡迴。他的合同上白紙黑字寫明,一年裡面七個月要出現在維也納,另外兩個月則在薩爾茨堡。處處為家的卡拉揚,當時在柏林卻無一處固定住所,每每只是在酒店為他預留的套間裡過夜。就連他的秘書馬通尼也說,當時柏林只是卡拉揚的「休養地」。
  • 有人說他是個獨裁者,卡拉揚這樣回答
    2、卡拉揚最早學習過什麼樂器?3、富特文格勒和託斯卡尼尼,你更喜歡誰?請在文末留言回答卡拉揚論音樂(中)    卡拉揚對排練的作用有一套見解。「每場排練都必須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展,」他說,「指揮應懂得怎樣使每一次排練取得進步。
  • 卡拉揚 | 從薩爾茨堡走向音樂天國的指揮帝皇
    德奧有古老的音樂傳統,嚴格的聽眾,很多聽眾是帶著樂譜去聽音樂會的,其指揮,其樂隊,非一流水平豈能輕易出頭?好樂隊是好指揮訓練出來的,卡拉揚執棒柏林愛樂34年,絕對功不可沒。此後,貝五、貝六、貝九的一路聽下去,方對卡拉揚有一鱗半爪的了解。今年一月,我造訪了卡拉揚的故鄉薩爾茨堡。德奧到底盛產音樂家,小城薩爾茨堡就出了兩個名滿世界的音樂家,莫扎特和卡拉揚。
  • 卡拉揚「最大的恥辱」是什麼?
    3、薩賓‧梅耶弟子丨英國單簧管演奏家朱利安‧布利斯(Julian Bliss)四歲、五歲、十歲的演奏視頻;4、「我與單簧管一同歌唱」丨薩賓·梅耶演繹莫扎特《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K.62280年代,卡拉揚與柏林愛樂的矛盾因一位女單簧管手薩賓娜·梅耶衝突爆發,兩者(卡拉揚與柏林愛樂)的合作減少。此次衝突非常激烈,德國有關部門曾介入事件調停。卡拉揚認為,這是他本人有生以來最大的恥辱。
  • 卡拉揚指揮大賽 下
    卡拉揚在指揮大賽中的身份為冠名者,並不直接參與評選和組織工作。評委中還包括指揮家約翰·巴比羅利爵士、弗朗克·費拉拉、羅浮羅·馮·馬塔切克,兩位作曲家教授沃爾夫岡·福特納與卡爾·霍勒、樂評家施圖肯施密特,以及兩位卡拉揚的錄音合作夥伴——來自EMI的沃爾特·萊格和來自DG的艾爾莎·席勒。評委成員意見時常相左,但卡拉揚並不擔任調停人的角色,只是暢所欲言。
  • 淺談卡拉揚的西貝柳斯錄音
    對於我來說卡拉揚的西貝柳斯代表了可信。卡拉揚不但擅長製造恢宏的音響,最秒絕的是對於音樂的色彩感、嗅覺甚至觸覺等全方位感官的營造能力。從大師生前工作和生活來看,他顯然是個十分成功的製作人。我們不難想像,如果讓老卡製作一出好萊塢大片音效絕對會讓人過癮。
  • 赫伯特·卡拉揚:「只要你想當音樂家,你就會成為音樂家」
    ——赫伯特·馮·卡拉揚赫伯特·馮·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出生於薩爾斯堡,奧地利著名指揮家、鍵盤樂器演奏家和導演。卡拉揚在指揮舞臺上活躍60多年。他帶領過歐洲眾多頂尖的樂團,並且曾和柏林愛樂樂團有過長達34年的合作關係。
  • 卡拉揚當年來北京的情況記錄
    從此卡拉揚心情一直沒好過,過海關時闖關,當中國邊防人員要求他出示護照時,他推開邊防人員徑直走出關卡,他的翻譯忙解釋卡拉揚先生出訪從不帶護照,幸而文化部有領導在場,阻止了邊防進一步的行動。在住宿上,卡拉揚要求把北京飯店的客人都趕走,一人一房。當時怎可能辦到?最後卡拉揚等10人住北京飯店,一人一房。其餘人住前門飯店。所以卡拉揚對李德倫講:他以後再也不會來中國了!
  • 莫扎特:晚期交響曲 卡拉揚
    如果說莫扎特是音樂的精靈,似有若無,卻福至心靈,那麼卡拉揚便是這道心靈之福的佩劍使者。他守護莫扎特的遺珠,以精妙絕倫的技藝,無比虔誠而嚴格地,把這其中的純粹靈潔毫無保留地傳遞出去。> 這套《莫扎特:晚期交響曲》由DG唱片公司發行於2008年,赫伯特•馮•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錄製。
  • 《指揮大師卡拉揚——至臻完美》,紀錄片,2008年
    我們了解他,還得通過唱片。只能這樣,還有點勉強,他有900多錄音,你怎麼也收不全,怎麼辦,我打點一下自己的收藏也就百十來張。我就說說這些裡面的卡拉揚吧。無論怎麼也得分分不同時期,因為幾乎每隔十年,這廝就有一變化,先說1950年前。
  • 《指揮大師卡拉揚——至臻完美》,紀錄片,2008年
    我們了解他,還得通過唱片。只能這樣,還有點勉強,他有900多錄音,你怎麼也收不全,怎麼辦,我打點一下自己的收藏也就百十來張。我就說說這些裡面的卡拉揚吧。無論怎麼也得分分不同時期,因為幾乎每隔十年,這廝就有一變化,先說1950年前。
  • 美文:卡拉揚,不做大哥很久了
    他走後,一位大二女生撲閃著藍睫毛膏的萌眼,問:「卡拉揚是誰?」我氣得一上午沒理她。後來,我把這事在微博上發了,民間高手紛紛留言,擠兌兼寬慰。有的說,音樂學院的學生居然不知道卡拉揚,匪夷所思;有的笑,你就告訴她卡拉揚是卡拉OK的前身哈哈;有的說,沒看過那電影麼?《卡拉是條狗》。我印象最深的一句留言很傷感——難怪,他不做大哥很久了。
  • 卡拉揚談藝錄(三)丨卡拉揚最愛講富特萬格勒的一個笑話是?
    卡拉揚最愛講富特萬格勒的一個笑話是:「一次富特萬格勒演出遲到了,他一邊急急忙忙地衝進音樂廳
  • 卡拉揚 | 二十世紀最知名的指揮帝王
    值得一提的是卡拉揚作曲和室內樂的老師博爾哈德·包恩伽特勒很快就發現了卡拉揚身上的潛能,並對之顯示出父親般的關懷。卡拉揚經常駕駛老師的軍用摩託車在郊野狂飆。包恩伽特勒不但誘發了卡拉揚對繪畫和雕塑的興趣,也正是他鼓勵卡拉揚後來走上指揮道路。
  • 古典樂壇「金童玉女」:卡拉揚&穆特合作錄音全集 5CD
    柏林愛樂的音樂廳舞臺上,小穆特以一曲巴赫的《夏空舞曲》贏得了卡拉揚的切實認可,他朗聲對這個小女孩說:「你的琴音該是展翅高飛的時候了,你可願意與我一起演出嗎?」  次年,穆特便隨卡拉揚在薩爾茲堡音樂節上登臺,與柏林愛樂共同演出;兩年後更推出了與柏林愛樂的莫扎特第三、五號小提琴協奏曲錄音唱片……經卡拉揚的提攜,穆特把自己的音樂天分發揮的淋漓盡致,琴音果真像長了翅膀一般,飛到全世界各地去,讓所有的人都注意到這顆日漸閃耀的音樂新星。  慕特說:"與卡拉揚在一起演出,使我的音樂悟性大為提升,在大師手下所發出的樂聲是在其他地方都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