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前傾是精英才掌握的跑步技術?那是因為很多人不清楚背後原因

2020-12-28 呼嚕爸爸聊生活

不管是馬拉松、越野還是田徑場上的短程跑步比賽,大家一般都會注意到這些專業精英跑者的身體總是會略略前傾。他們的步伐越快,身體前傾的幅度就越大,總是能感覺他們的身體和水平線形成了一個增夾角。

所以常常有一些教練和文章會提倡說身體前傾是良好跑步姿態應該具備的,但是作為普通跑者,我們應該模仿這些精英跑者身體前傾的跑步姿態嗎?

真正的答案是:絕對不要!

精英跑者所表現出來的身體前傾的跑姿,實際上是一種高級跑步技巧,它是優良跑步姿態與高等級運動水平相結合所產生的結果,並非是構成跑步姿態的必要要素,因此根本談不上普通跑者在日常跑步過程中去模仿。

原因是身體前傾實際已經觸及了跑步技術的高級技巧,它是良好跑姿和跑步力量結合產生出的結果,但並不是構成跑步姿態的有效部分,更不用說讓普通跑者跑步過程中刻意模仿這樣的姿態。

但是,如果我們進一步深入討論這種姿態的形成,還是可以幫助普通跑者懂得為什麼不要刻意模仿,以及如何培養自己優良的『身體前傾』跑姿的方法。

為什麼普通跑者不應該刻意在跑步中保持身體前傾

雖然我們可以看到能夠保持良好跑步姿態的跑者,身體總是會略略前傾的,但這個動作並非一種刻意的行為,而是由於跑步節奏和速度,由身體自發調節出來的。

正常情況下,身體自己形成的跑步姿態是最適合當下跑者的體能水平和運動能力的,或者它並不好看,但是從運動的效率上講,可能是發揮自身能力上最優化的。

我們日常提到保持良好的跑姿,一般也只會提出一點:『挺直軀幹,保持從頭到腳的一條直線』。

猛一看之下,這和身體前傾相反,其實不然。

普通跑者嘗試在跑步中加入身體前傾時,會不由自主地從腰部開始發力。也就是說,身體貌似前傾了,但是軀幹、下半身和地面水平線形成了一個奇怪的不自然的姿勢,絕對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種前傾跑姿。

這種從腰部彎曲、身體前探的跑姿,非但不好看,還有可能增加運動傷害的風險。因為從腰部前傾會把壓力施加到整個背部和後腿肌腱(膕繩肌)上,維持這樣的跑姿,很快就會發現這兩個部位容易產生緊張乃至疼痛,當然會影響到正常的跑步。

而真正身體前傾的技術,傾斜角度是從腳踝處開始的。從頭到腳仍然是一條直線,所以奔跑中可以看到這樣的跑者,如同一條直線一樣和地面形成角度,軀幹依然保持挺直的狀態。

這種從腳踝位置開始傾斜的技術,並非刻意為之,而是由於跑步速度所引發的。普通跑者如果只是模仿形式,而不了解背後的原因,自然就無法得到相應預期的結果。

另外前面也說了,跑步姿態實際上與跑者自身的跑步能力和體能水平有關係,身體會自主優化最適合當前狀態的跑步姿態。專業教練只會在跑步姿勢有比較嚴重問題的時候,才會要求跑者進行糾正,因為姿態的變化會影響到的跑步動作與跑者的呼吸,如果這兩者無法自然配合,是不可能跑得舒暢的。

跑姿的修正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讓身體重新優化一個姿態是需要和身體力量的提高、跑步效率的提高、運動靈活性的提高齊頭並進的。所以,我們應該總是先看到整體跑步能力和跑步速度的變化,然後才能注意到自己跑步姿態同時發生了變化。

要跑出真正身體前傾的瀟灑跑姿,首先要有速度,而跑步速度是可以通過正確科學的訓練來提高的。那麼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跑步速度直接影響到身體前傾的跑步姿態。

『身體前傾』的跑步姿態是跑步速度引起的結果

普通跑者正常跑步時不會呈現出身體前傾的姿態,最主要的原因是跑步速度達不到,這也是呼嚕爸爸建議不要刻意模仿這個跑姿的原因。身體前傾實際上是運動中身體動態平衡調整的結果,它極大地依賴於跑者的運動速度。

跑步的人自然會有體會,當採用一個輕鬆配速慢跑時,身體會更容易保持挺拔的姿態;而如果想要發力衝刺時,自然身體就會有一個大幅前傾的動作。

較慢速度的跑步過程中,身體前傾不僅不會對運動有幫助,反而會感覺吃力費勁,而且會因為從腰部彎曲發力,會使髖部肌肉和腿部肌肉用額外的控制力量去保持前傾身體的平衡,不至於讓跑者摔倒。

從速度快的跑者角度來看,衝刺發力時,如果身體沒有一個前傾的姿態,就如同待發的箭吃不上勁兒,身體需要以核心位置為重心,調整速度奔跑的角度。

專業精英教練指出這些例子實際上是體現出身體的一種『動態平衡模式』。身心重心前部的身體重量會平衡下半身每一步的力量,速度越快,發力越猛,那麼身體前傾的角度就會越大;反之,當速度慢下來的時候,身體會逐漸調直追求一種垂直的平衡,防止摔倒。

要做到『身體前傾』需要跑者有足夠的力量

精英跑者能夠跑出身體前傾的跑姿,除了運動速度足夠快之外,體能強壯程度和身體力量也是普通跑者所不能比擬的。當身體從腳踝處傾斜,繃直的身軀處於一個快速奔跑的準備姿態,但是要保持住這種姿態,身體的核心、髖部和雙腿都有具有足夠的力量才能做到。

維護一個有速度的跑步姿態比想像中的更加費力,對於長距離跑者來說更是如此。如果你看過馬拉松比賽的終點,就可以看到很多跑者已經被疲憊壓倒,再也無法保持正確、自然的跑步姿勢,更不用說能提高速度的跑步技術了。

所以,在沒有一個很強大的力量基礎支持下,普通跑者想要模仿出身體前傾的跑步姿態,反而會更容易疲勞和受傷。

但是前面也說了,速度和力量都是可以訓練的,如果身體前傾的跑姿是速度和力量的產物,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選擇正確的訓練方法,提高跑步速度和身體力量,從而自發地產生出身體前傾的跑步姿態。

首先,跑者應該熟悉速度的感覺。這裡指的速度不單單是為了提高跑步配速所做的速度訓練,而是培養身體對於快速度的一種感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一些嘗試:

每周做1到3次的大跨步跑和上坡衝刺基於自己的能力和訓練目標,選擇不同的配速每周做1到2次的配速訓練常規地參加一些不同距離的比賽活動相對於健身的慢跑而言,當身體開始習慣了快速奔跑後,身體運動機制也會自發地進行調節,肌肉纖維的使用模式會變得更加有效率,也更加適應快速奔跑。

同時,快速跑步也能夠培養肌肉力量。跑得越來越快時,腿部的蹬踏動作會更用力,也就形成了更強勁的肌肉收縮。假以時日,即使別的啥也不練,速度跑者僅靠快速跑也能變得很強壯。

我們當然不至於這麼無聊,更有效的培養力量的方式是增加力量訓練。力量訓練的要點在於訓練目標是增強力量和輸出,而不是提高肌肉耐力、心肺活力或者擴展肌肉圍度上。一般的負重訓練都能夠改善肌肉的力量和爆發力,以及提高對運動傷害的抗性。

對於跑者來說,負重訓練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是改善肌肉狀態,這樣有助於身體優化出更有效率的跑步姿態。經過訓練的肌肉,可以在身體中樞的整合下更自如地協同工作,從而形成更有效率的跑步姿態。

記住重點:良好的跑姿是挺拔的身體和平衡

最後的總結:普通跑者不應該也不需要嘗試把前傾動作硬性地加入到跑步姿勢中,只要注意跑步時挺直軀幹,保持平衡,這樣才能為正確的身體前傾創造條件,並且培養出最舒服的跑步速度。

除了日常跑步外,堅持力量訓練也是提高跑步能力的關鍵。擁有力量就等於擁有了更加有效的步伐,自然就會在奔跑中形成輕微、全身性的動態平衡式的前傾跑姿。

作者 | 呼嚕爸爸

編輯 | 一仟流

相關焦點

  • 跑步時身體前傾到哪種程度,可以降低受傷風險?
    掌握跑步時正確的軀幹姿勢技術尤為重要,正確的軀幹姿勢不僅可以提高跑步成績(提高跑步經濟性),還能夠降低受傷風險。  從矢狀面來看,軀幹姿勢可用軀幹向前或向後傾斜的量來衡量。跑者的軀幹前傾角度越大,其跑步經濟性越好(在同樣的耗氧量下,能夠釋放更多的能量)。而且根據相關研究發現,在跑步的加速階段,髖關節伸展肌(膕繩肌和臀肌)似乎可以給跑步成績帶來更積極的影響。
  • 跑步的時候,如何掌握身體姿勢和動作要領?
    跑步,似乎是一種人人都已掌握的最普通的技術動作,但作為跑步的專項練習,你的技術動作未必十分正確,因此很有必要對你自己的動作做一次檢查,看看是不是正確,因為不正確的動作是會妨礙健康的。
  • 夏天到了,怎樣跑步才能不傷膝蓋、肌肉不酸、身體恢復更快?
    因疫情爆發,武漢封城,武漢一名36歲的設計師,選擇在家跑步,結果由於跑步姿勢不當,強度又太大。一個多月後,他把自己的膝蓋跑傷了。這其實不是什麼稀罕時,因為跑步跑傷膝蓋的人,非常多。在跑步圈,我們把這種膝蓋損傷叫做「跑步膝」。
  • 什麼是骨盆前傾,生活中這4類人更容易骨盆前傾
    很多人不太清楚什麼是骨盆前傾,也不知道骨盆前傾會有哪些症狀,事實上生活當中大部分的人都有骨盆前傾的這種問題,那對於我們的身體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傷,今天呢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骨盆前傾以及骨盆前傾的一些專業知識骨盆前傾,顧名思義就是骨盆處於前傾的這種狀態
  • 跑步須謹慎!每天跑步的好處和壞處?參考一下
    很多人都想知道每天跑步是否可行?這裡就介紹一下每天跑步的好處和壞處?跑步的人和今後想跑步的人可以參考一下。減肥如果是為了減肥而跑步的話,每天跑步能得到的好處就是可以消耗很多卡路裡。因此,身體的變化也容易保持動力,減肥也容易成功。比起每隔幾天跑一次,結果可以消耗數倍的卡路裡。
  • 跑步之鍛鍊身體
    最常用的活動方法,跑步,因為天生就有這個基因,小孩子站不穩,但是可以跑很遠。跑步要注意三點,緩衝,小步高頻率,呼吸穩定。首先要跑穩,跑的效率高,不是把能量消耗在讓自己很難堅持的事上。十到二十年沒跑步的人,就不要直接跑步,受傷風險高,跑步效率低,還容易放棄。快走代替就可以,沒有感覺了就負重快走。1.緩衝。重心在受衝力的腳正上方,儘量不要偏離太遠,身體不前傾,也不後仰。
  • 跑步的好處有很多,但是正確的跑步姿勢你知道嗎?
    跑步的好處有很多,但是正確的跑步姿勢你知道嗎?? 1、手臂 可能很多人在跑步的時候都會忽略手臂的姿勢,雖然手臂對我們跑步並沒有決定性的作用,卻起到了維持平衡、控制節奏的作用。在運動中如何擺臂?
  • 科學跑步的方法,牢記這3點,強化體能耐力,促進身體燃脂!
    而跑步是一項國民皆可鍛鍊的有氧運動,因為入門檻比較低,可以達到鍛鍊身體,促進身體燃脂的效果。 長期堅持跑步訓練的人,身體素質也會比較好,身體狀態會保持相對年輕,肥胖的身材也會遠離你,各種肥胖疾病以及慢性疾病也會遠離你。
  • 跑步不需要肌肉?
    因為,我在了解某些流行、甚至風靡全球的跑法的過程中發現,有些人為了販賣、神化自己的跑姿理論,有意無意地過分地弱化、甚至否認了肌肉的作用,著實害人不淺。有人說:不需要訓練股四頭肌,因為研究表明跑步過程中股四頭肌發力很少。
  • 掌握這5個小技巧,讓你輕鬆跑步,還不快收藏
    我們不可能就穿著高跟鞋或平板鞋去進行跑步,那樣不僅跑起來容易累,對我們的身體造成的傷害也是巨大的。所以,最起碼我們要去選擇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專業跑鞋具有良好的減震效果,並且十分舒適。此外,我們也要儘量去選擇一些速幹的運動服,防止我們出汗過多而導致身體散熱不佳。
  • 為什麼跑步機上跑5公裡很輕鬆,戶外跑一會就堅持不下去了?
    這幾年跑步機逐步流行起來,跑步機跑步好處是不受惡劣天氣影響,也更加安全。但是習慣跑步機跑步的人,跑久了之後會發現,跑步機上跑5公裡很輕鬆,但是到了戶外跑一會就堅持不下去了,什麼原因呢?跑步原理不同跑步機跑步,可以說是「被動跑步」,人是靜止不動的,當我們腿蹬地時,跑帶其實是向後運動的,也就是跑步機跑帶帶著人去運動,自然要省力很多。然而路跑時路是靜止的,而人想要向前運動,就必須要蹬地發力,通過地給人的反作用力去前進,因此路跑比機跑運動強度更大。
  • 跑步核心訓練動圖:很多人連10分鐘都堅持不了
    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帳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很多跑者都認為跑步靠的是雙腿,只要鍛鍊好下肢力量,這樣跑步就不會存在什麼問題。通常,資深跑者都了解核心力量對跑步的重要性,因為他們知道要想跑得更快,跑得更健康,變得更強壯,千萬不要忽略核心力量的訓練。
  • 怎麼跑步合適?掌握正確的跑步技巧,這幾點你必須知道
    有的人跑步是為了減肥,有的人跑步是為了強身健體增加自身的免疫力,人們對於跑步似乎還有比較多的爭議,有的人認為跑步傷害身體 ,有的人則認為跑步行為造成人們的身體壓力過多,當你掌握下邊的跑步技巧,所有的問題迎刃而解。
  • 無傷跑步10年後,我總結出來這十條跑步秘籍
    應用這種方法你會發現呼氣起始階段對應的落地腳是交替的,同時對身體的衝擊力也就分擔到身體兩側了。當跑步速度加快時也可以改成兩步一吸,一步一呼,學會腹式呼吸也會很大程度地減輕跑步的疲勞感。學會把肩膀放鬆,這樣跑步會節省很大一部分體力——深呼吸,將氣息全部吐完時,就是真正放鬆的感覺,跑步時抖一抖雙手,也可以立刻緩解肩膀的緊張感。
  • 為什麼別人跑步瘦腿,你跑步粗腿?真正的原因和解決方法在這裡了
    相信有很多人都想要通過跑步來達到減肥的效果,但是跑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聽見有一部分人抱怨道,瘦是瘦下來了,但是小腿卻越來越粗壯了。這不禁讓其他想通過跑步來減肥的人們產生了疑惑,難道跑步會讓腿變粗?最後甚至傳出跑步會粗腿的謠言。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分析一下,跑步真的會粗腿嗎?到底粗腿的原因是什麼?我們應該怎樣去避免粗腿。
  • 跑步中身體發出的這些信號,跑者需要知道原因並加以重視
    問題在於,不是所有人都能清楚地意識到這種信號。即使對於很多有豐富跑步經驗的跑者來說,有時也會忽略。原因是這些信號並不像普通說話交流那樣直接,而是由身體內部器官分子級的相互作用產生,然後表現為某種外在形式。 美國一位知名的鐵三認證教練亞歷克斯·哈裡森,同時也是一位運動生理學博士。
  • 想跑步又怕傷膝蓋,避開4種不當跑姿,鍛鍊身體,還保護膝蓋
    很多人晚上都在朋友圈裡運動打卡,有的是跑步,有的是走路。朋友趙哥就是個狂熱的跑步愛好者,每晚五公裡,多的時候能跑十公裡。最近他發在朋友圈裡的跑步記錄,總有人留言問他:「膝蓋受得了嗎?」趙哥於是很頭痛,不運動,消化不好,身體不好;運動了,又擔心膝蓋不好,運動傷膝蓋是真的嗎?其實跑步對於膝蓋,真是一把雙刃劍啊!我們的確需要鍛鍊,跑步有強健骨骼,提高抵抗力的好處,久坐不運動的人,反而更容易出現膝關節炎。
  • 骨盆前傾是天生的嗎?如何改善骨盆前傾,減少腰痛!
    「腰痛」可以說是現在的流行病了,辦公室坐的時間長,又或是長時間開車,跑步或走路長時間後等情況都會讓一些朋友們感覺到腰部一陣酸痛。而隨著科普的進行,大家也慢慢知道了自己的腰痛元兇可能是"骨盆前傾",想著自己從小就是這個體態,這可能就是天生的骨盆前傾吧,突然感覺自己沒救了!只能靠膏藥來緩解了!
  • 不跑步的人,為跑步的人操碎了心
    在跑步時,很多人喜歡跟著身體的感覺怎麼舒服就怎麼跑,身體微微出汗,差不多就起到鍛鍊效果了。但有時候,你在操場慢慢跑著,突然後背傳來一個聲音:讓一讓,跑得慢就別在操場跑了,出去跑吧。小編身邊就有好幾個這樣的跑者:他們每周保持著規律的跑步習慣,但從未看過他們去參加過馬拉松比賽,因為他們清楚自身的身體狀況,更對馬拉松保持著一種敬畏之心。馬拉松是一項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準備的運動,他們只是把跑步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並不想佔據了生活的大部分。
  • 氣排球技術及教學訓練-準備姿勢、起動和制動、移動
    要降低重心,兩腳大拇指內側發力,迅速(快)蹬地起動,並快速水平移動,使整個身體很快地向前起動。只有快速起動,才能做到及時快速移動。 第三,要使身體去接近球,不但需要有快速奔跑能力,而且還需要以不同移動步幅、步頻和步法來調整,處理人與球的合理位置,最後用手將球擊向預定目標。移動時,要防止只伸手、不動腳,要主動找球,不要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