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並不是一件心血來潮的事,堅持下去,往往一開始就會持續好幾年。日復一日的奔跑裡,能做到無傷跑步,是每個跑者的終極目標。
咚妞最近採訪了好幾位堅持跑步十幾年,越跑越健康的人士,這份無傷跑步秘籍你一定要收下!
呼吸在跑步中實在是太重要了。我們平時可以嘗試應用韻律呼吸法——三步一吸,兩步一呼。
應用這種方法你會發現呼氣起始階段對應的落地腳是交替的,同時對身體的衝擊力也就分擔到身體兩側了。當跑步速度加快時也可以改成兩步一吸,一步一呼,學會腹式呼吸也會很大程度地減輕跑步的疲勞感。
學會把肩膀放鬆,這樣跑步會節省很大一部分體力——深呼吸,將氣息全部吐完時,就是真正放鬆的感覺,跑步時抖一抖雙手,也可以立刻緩解肩膀的緊張感。
減小手臂的擺動幅度,擺臂時小臂與腹部平齊,只做前後擺動,讓它能夠維持身體平衡就好。做好這些身體的小細節,都能讓你跑出更長的距離。
身體前傾並不是彎腰,而是身體重心整體向前傾。重心落在身體著地點前面,這樣會讓你向前摔倒,而在剛好要摔倒又沒摔倒的時候邁出步子,你會發現跑這一步自己根本不需要使什麼力氣。
在慢跑時,要始終保持膝蓋彎曲。彎曲時的膝蓋就像彈簧一樣,能夠減少落地時的衝擊力,別小看這一點點改變,長年累月下來,能替你的膝蓋避免承受許多多餘的力。
對於廣大以健身為目的,或者以耐力為主要訓練目標的跑友來說,完全沒必要強求自己要有高速度,大步幅。
很多跑友只能在堅硬的路面跑步, 大步幅會令膝蓋和腳掌承受強度過大的衝擊, 從而增加受傷的風險。因此,在開始鍛鍊的時候,應有意識地控制採取小步幅跑。
在所有的跑步裝備中, 跑鞋最重要的。即使你不想做」裝備黨」,也千萬別捨不得買一雙保護性能優秀跑鞋。尤其對於廣大入門級跑友,它能為你的腳踝和膝蓋分擔不少力量。
戴心率表能準確、直觀地了解自己的心率。通過心率表掌握身體狀態,你能夠科學地決定是否需要維持、減量或加強度;避免高溫季節、過度訓練的危險。
身體對於鍛鍊強度的適應存在一個過程,急於提高跑量,很可能會讓身體一下吃不消,造成肢體損傷或導致抵抗力下降而誘發疾病。記住,跑量的增加應遵循10%原則, 即:下一周的跑量比前一周增加不要超過10%,慢慢增加跑步裡程,可以有效降低受傷的風險。
很多人一旦開始跑步,就覺得少跑一天都有負罪感。但是,每天都跑不一定是最優選擇哦。
身體的累積疲勞需要一定時間來恢復,每周安排2天其他形式的運動:遊泳、瑜伽或力量訓練等,既能使腿部的肌肉關節得到休整,還可以使全身都得到鍛鍊,更加有利於身體健康,鍛鍊效果也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