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丨想無傷且高效跑步?這位奧運冠軍運動康復師告訴你答案

2020-12-22 全民跑步

這位運動康復專家,減肥20多斤全馬跑到344,還幫助奧運冠軍恢復傷病,重返巔峰。

撰文/燈芯絨

編輯/燈芯絨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他是南京體育學院運動康復系主任,副教授;還是中國田協馬拉松學院路跑指導員培訓師;

他是知乎大V,慧跑首席運動專家,普及跑步知識獲贊近20萬;還是暢銷書《無傷跑法》的作者;

他是帶領奧運冠軍訓練康復的專家;還是一名愛跑步、因跑步受益的跑者。

他就是懂跑步,更懂運動傷痛防護和康復的跑者——戴劍松。

提起戴劍松的名字,估計許多跑友都不會陌生,因為常會看到他寫的一些跑步乾貨文章,而比較少人知道戴老師的跑步經歷和故事。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所不知道的戴劍松。

「當你躺在病床上,你才知道健康有多重要」

雖然在網上看過很多次戴老師的照片,但初次見到戴老師時,小編還是驚訝了一下。如果不知道他是1978年生人,小編會以為他只有30多歲。

隨後他熱情的跟我打了招呼,與我握手,小編對他的第一印象只有六個字:幹練,充滿活力。

說起與跑步結緣,戴老師和很多跑友一樣,因為減肥。

身高182cm的戴老師透露,在工作之後,他的體重就一直保持在85-86公斤這個範圍,屬於超重。雖然一直有減肥的想法,但遲遲沒有付諸實踐。

2018年,在一次體檢中,他被發現有膽囊息肉,因此只能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了膽囊切除手術。從那時候起,他就決定為了健康,得必須要去控制自己的體重了。

起初三個月,他用控制飲食加跑步、健身的方式,將自己的體重從86公斤降到了80公斤,每周運動3-4次,每次1小時左右。但從80公斤降到75公斤,他卻用了一年多時間。

從今年年初開始,他提高了自己的運動頻次,從之前的一周運動三四次變成了每天運動一小時。在年初,他就定下了今年365天,天天都要運動的目標,而他也一直在嚴格執行。

基本上每周4次跑步,每次都是10公裡起步,3次練力量。如此嚴格的訓練計劃,終於讓他的身體達到了非常健康的狀態。

全馬從5小時到跑進345,下一個目標330

從2015年開始,戴老師開始把自己所學的知識以及實踐經驗運用到跑步方面,他自己也逐步從跑步減肥到跑馬拉松。

他第一場全馬是2019年4月的宜興馬拉松,用時5個小時完賽。2019年南馬之前,他進行了系統嚴謹的備賽訓練,最終南馬接近破4。

今年的無錫馬拉松,他給自己定下了破4的目標,結果跑了3:44:03,對於這個成績他也比較滿意,下一步他希望可以跑進330,成為一名精英跑者。

「我研究跑步,我也是《無傷跑法》的作者,我本人的專業就是運動科學,以前講理論偏多,但自己沒有去做。我認為自己現在跟之前最大的不同就是知行合一。成為一名真正的跑者,對於自己更好地理解跑步,去幫助大眾跑者還是很有幫助。」

對於業餘跑者成績提高的方法和訣竅,戴老師直言:貴在堅持。他並沒有特別嚴格和細緻的計劃,只是堅持每天運動。周中跑幾次10公裡,周末拉一個15-18公裡,跑步和練力量相結合。

談及未來的參賽計劃,他表示自己不會頻繁參賽。在他看來,自己參加比賽的重要目標是檢驗訓練成果,爭取突破和PB,沒有太多時間去各地參賽。

「由於已經提前實現345,我下一個目標就是330了。接下來我也會圍繞這個目標進行訓練。」

運動員可能只是說一句謝謝,但足以讓我欣慰

跑步,是戴老師最大的業餘愛好;而運動康復,則是他的本職工作。

2008年,戴老師逐漸開始到運動隊開展工作。他開始接觸運動訓練,為運動員做體能康復服務。曾服務江蘇網球隊、江蘇花樣遊泳隊,跟隊工作了很長時間。

「我基本上是沒有寒暑假的。其他老師都有假期,但我寒暑假都要帶運動員訓練。記得以前放寒假了,整個教學樓裡一個人都沒有,但是我得天天去。因為我的運動員要進行體能康復訓練。」

「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幫助到運動員,運動員可能只是比賽之後或者拿到冠軍之後給你發個簡訊道一聲謝。但是我自己就很欣慰了。覺得自己的付出收到了回報。」

在這個過程中,讓他體會到巨大成就感之一的,就是帶領奧運冠軍許安琪進行訓練和康復。

2017年,許安琪春節期間訓練不慎,右側膝關節發生剝脫性骨軟骨炎,膝關節腫脹卡壓明顯,南體特別組織了一支團隊為許安琪提供保障,戴老師是團隊成員,盡力幫她進行體能康復訓練,最終許安琪克服傷痛,獲得2017年天津全運會女子重劍個人冠軍。

2018年下半年,許安琪復出備戰東京奧運會。由於休息了一年,她的體重漲了10斤左右,同時膝關節舊傷還在,剛開始國家隊派了一名美國康復師給許安琪進行康復,一個月後戴老師開始接手許安琪訓練。

他為許安琪重新制定了訓練計劃,加大了體能康復訓練量和強度, 2018年的那個冬天,戴老師每天花三個小時帶著許安琪進行訓練,3個月後許安琪取得很大進展,已經完全具備重返賽場的能力。

2019年7月,許安琪參加世界擊劍錦標賽,以不敗戰績幫助中國隊獲得女子重劍團體冠軍,穩穩獲得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這次比賽也再度鞏固了她在重劍項目無可爭議的一姐地位。

想無傷跑步,戴劍松老師給出這些建議

能採訪到奧運冠軍的體能康復師,小編自然不會錯失機會向戴老師請教。對於跑步來說,最重要的可能就是科學無傷長久地跑下去。

針對跑友們平時問的比較多的問題,作為真正的專業人士,戴老師也為跑者們帶來了自己的建議。

1. 要重視傷痛,但也不要太過擔心

基本上來說90%的傷痛通過合理的休息、治療和康復都是可以緩解的。養成運動習慣的成熟跑者,悠著點練,否則會欲速則不達。

遇到傷痛,一定要堅持三個原則:

第一,適當減少跑量乃至休息;

第二,在明確診斷的基礎上,進行積極治療和康復訓練;

第三,要強化正確的力量訓練,更加重視科學訓練,預防傷痛再次發生。

2.跑姿到底重要不重要?

相信很多跑友都看過這樣一句話:不要太關注跑姿,自己怎麼舒服怎麼跑就行了。但事實上,這句話存在著不小的錯誤。

戴老師表示,跑步姿勢可能確實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子,大眾跑者不要試圖去模仿誰。因為即便是精英選手,跑姿也不一定完全一模一樣,事實證明任何模仿都是不成功的,我們更要關注精英選手跑姿背後所包含的基本生物力學原理。

跑姿因人而異不代表跑姿沒有要求。不好的跑姿容易讓自己受到更大的衝擊力,而錯誤受力不斷積累就容易出問題。合理跑姿最終表現出來就是核心穩定、蹬擺協調、著地輕盈。

3. 小白跑者怎樣做才能無傷、長久跑下去?

對於小白跑者來說,首先要加強你身體的基本能力,即你的身體靈活性和穩定性,先把身體基礎運動能力練好,然後是跑步技術。

有了比較合理的跑姿,你再去慢慢積累跑量,也就是說最後才是一個問題才是訓練。但很多跑者是反過來的,先去跑,跑了出現問題,然後才知道自己可能是力量不夠,可能自己的跑姿有問題等等。

戴老師所提出的無傷跑法,是將跑步能力視作一個金字塔,先要把基礎打好,這個基礎就包括你身體的基本運動功能,再往上一層是你的跑步技術,最後才是一個訓練的問題。

無傷跑法金字塔模型

今年年底,戴老師繼《無傷跑法》之後,將推出第二本書《無傷跑法2:跑步技術優化與訓練提升》,如果說《無傷跑法》是乾貨大全,《無傷跑法2》則是一本專注跑步訓練的高質量著作。

4. 進階跑者想要提高,該怎麼做?

進階跑者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麼讓我的訓練更有效率,更科學。所以應該更加關注科學訓練這一方面。

5. 想要參加半馬和全馬,怎樣才算做好了準備?

月跑量達到120-150,跑15-16公裡沒有什麼太多的身體反應,那麼你可以去跑一個半馬。

月跑量積累到200-250以上,跑25-30公裡沒有太明顯的身體反應,有差不多半年左右訓練,挑戰全馬是沒有大問題的。達不到上述要求都可以視作準備不太充分。

6. 如何減肥更有效?有氧和無氧可以在一天進行嗎?

戴老師表示,從減肥和消耗熱量的角度來說,先做無氧力量訓練再做有氧運動的做法並沒有錯。

但從提高運動能力的角度來說,有氧耐力和力量能力是一種互為拮抗的能力,力量大幅度增長可能會抑制有氧耐力提高,而耐力的提高往往也會抑制力量增長,這個在專業上稱為運動的同期效應現象。

如果把兩種類型訓練放在同一天,這種抑制現象也許就會比較明顯,而將力量和有氧分隔開來進行,則大大減少了互相抑制。

「所以我建議,為了減肥多進行不同類型運動,發揮不同類型運動不同的減肥機制(有氧運動與力量訓練減肥機制就不同),多消耗熱量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你想要再進一步的發展,以提高運動表現作為目的,把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分開來做會更好一些。」

採訪結束後,時間已經來到了晚上八點半。在小編起身準備出門時,戴老師已經穿上了跑鞋,並對我問道:「你要不要跟我去跑跑?」

小編也想跑,但是我跟不上你啊……

相關焦點

  • 參滋語:翻山越嶺的信心和力量——奧運冠軍王麗萍專訪
    不知道掉過多少指甲,穿壞過多少雙鞋、多少次遊走在堅持和放棄之間、當你在異國他鄉的奧運賽場升國旗、奏國歌的時候,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努力在那一刻都是值得的。 ——王麗萍 王麗萍:奧運冠軍 王者傳奇(北京)體育文化公司創始人 山東健麗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 奧運冠軍變身社區運動領航官 打造體育進社區新模式
    奧運冠軍王麗萍在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 奧運冠軍王麗萍,前女排國家隊隊員、八一女排隊長白雲等一批奧運冠軍、體壇名將有了新「頭銜」——他們是在日前舉行的「金海休閒小鎮社區業主俱樂部成立大會」上,獲得「運動健康領航官」、「運動健康護航官」等「頭銜」的。
  • 跑步和散步,哪個更傷膝蓋?怎麼運動才不傷膝?別做錯了
    跑步和散步是常見的兩種運動方式,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增強,在意的不僅是運動,更是這項運動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到底是好是壞。對於跑步和散步哪個更傷膝蓋的問題,大家各執一詞,答案究竟是什麼?該選擇哪種呢?不同人群的選擇或許不一樣,希望你做對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跑步和散步,到底哪個更傷膝蓋?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跑步更傷膝蓋,因為跑步的強度比散步大很多,對於膝蓋的衝擊力度會更大,而散步就會減輕很多衝擊,從強度上來說,確實是跑步更傷膝蓋。
  • 跳繩和跑步是最傷膝蓋的運動?這個「壞習慣」才是最傷膝蓋的!
    在生活中,想要減肥的人有很多,而跑步這項運動也成為了最受歡迎的減肥運動。跳繩相比跑步來說,燃脂效率更高,且更方便,這兩種運動都能有效減脂。 健身過程中,每個人都想塑造出完美身材,但是,就跳繩和跑步而言,有些人覺得這些運動非常傷膝蓋。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跑步會傷膝蓋嗎?膝蓋疼痛,需要停止運動嗎?
    喜歡運動的人,可能聽說過2種觀點。1種認為,運動是對膝關節功能的鍛鍊;另1種則認為,運動會造成膝關節磨損,而且還有跑步膝的說法。到底哪種觀點有道理?運動與膝關節保護是什麼關係呢?咱們現在來解析。近日,1項來自加拿大的研究發現,包括所謂健康專家在內的很多人都認為,跑步會對膝關節造成損傷,有接近50%的人覺得,跑步相關的重負荷,尤其是頻繁或長距離的跑步,會加速膝關節炎症狀的惡化。還有研究指出,休閒跑步並不會對膝關節造成危害,但是大運動量或高強度的跑步,往往與較高的膝關節炎發生率直接相關。
  • 專訪奧運冠軍易思玲:向世界傳遞成都人崇尚健康熱愛運動的生活方式
    射擊這項運動,對於國人來說顯得既陌生也熟悉。相較於足球籃球這些項目來說,恐怕叫得上名字的射擊運動員屈指可數。但彼時幾乎在每一個公園裡都有一塊木板上貼滿了氣球,10塊錢耍10槍之後,或許是空手而歸,又或是帶走最想要的一個玩偶,這種吸引了各個年齡段的項目,是深藏於每個人記憶中的樂趣。正是這個項目,誕生了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奧運冠軍。
  • 晚間悅讀|年紀大了不適合跑步?跑步傷膝蓋?兩大運動誤區,越早明白...
    愛因斯坦說過:「生活就像騎自行車,要想保持平衡就要不斷運動。」堅持跑步,就是這個道理,身心強健,才能更好地生活與工作。生活裡,我們總會遭遇些不快,百思不得其解,深陷其中,久久難以平復心情。這時,最好的排解方式就是去跑步。跑步的好處數不勝數。熱愛跑步的人,早已養成自律習慣。沒有跑步的人,卻始終有著諸多藉口,各種理由。
  • 高性價比跑步運動鞋推薦 國產多威值得你入手
    高性價比跑步運動鞋推薦 國產多威值得你入手時間:2020-09-14 14:49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高性價比跑步運動鞋推薦 國產多威值得你入手 跑步雖然是日常健身中頻率 的運動之一,但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跑步需要專業的跑步鞋。
  • 跑步究竟是早上好還是晚上好?如果你不知道答案,我來告訴你答案
    導語:我們都知道跑步可以鍛鍊身體,很多人會在百忙之中抽出一些時間來跑步。晚上不忙的時候我會出去跑一會兒。今天,我看到有人問我這個問題,說:「跑步究竟是早上好晚上好?於是也好奇,究竟答案是什麼,點進去看了看,結果嚇了一跳!關於晨跑還是夜跑,究竟怎麼跑最好?似乎比我們想像得要複雜得多!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 跑步是屬於什麼運動類型?
  • 奧運冠軍王麗萍談疫情期間網絡授課經歷
    在這場全民居家健身知識大科普活動中,既有奧運冠軍、世界冠軍積極參與的身影,也有運動專家的「現身」說法。他們通過圖文介紹、短視頻、線上直播等方式向公眾傳授各種運動健身的方式、方法,幫助人們緩解長期處在室內產生的焦慮情緒,為推動「居家健身 抗擊疫情」起到良好的示範和帶動作用。
  • 跑步到底傷不傷膝蓋?有位槓精醫生出場了……
    而是有位「槓精」醫生,查閱了大量最新文獻,想要用權威的信息和論證,來「挑戰」回答下跑步界的「老大難」問題:跑步,到底傷不傷膝蓋?!話說,產生這種想法時,這位醫生正在遂昌的綠水青山間恣意地奔跑。迎面而來的,是滿目的蔥綠,清甜的空氣,還有姑娘們的笑靨如花。
  • 每天跑步 45 分鐘,不如鍛鍊 2 分鐘?!BBC揭秘運動真相……
    BBC的一個健身紀錄片給出了令人興奮的答案:短時間運動的效果並不比長時間運動的效果差;只要方法得當,每周2分鐘就能達到很好的健身效果 !一開始看到這個結論,我跟大家一樣覺得匪夷所思,於是找來了BBC紀錄片《健身的真相》一探究竟。
  • 不能出門運動?這份電影清單讓你重新認識跑步!
    雖然如此,但在跑步上卻有著超乎常人的天賦,在良母恩師的支持鼓勵下,他朝著馬拉松比賽的冠軍不斷奔跑。奔跑奔跑,草原跑過運動場,跑過公路,跑過人群,跑過他人生中經歷的各種地方,迎著太陽,奔跑。就像斑馬奔跑在草原,清晰,有力。充滿生命的抗爭和力量。人生就像馬拉松,開始要慢慢的跑,當雨來臨的時候要懂得衝刺。
  • 無傷跑步10年後,我總結出來這十條跑步秘籍
    跑步並不是一件心血來潮的事,堅持下去,往往一開始就會持續好幾年。日復一日的奔跑裡,能做到無傷跑步,是每個跑者的終極目標。咚妞最近採訪了好幾位堅持跑步十幾年,越跑越健康的人士,這份無傷跑步秘籍你一定要收下!
  • PUMA ULTRARIDE 告訴你為什麼要給跑步「做減法」
    跑步,是否已經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成為你每天最能釋放自我的時刻,而這樣的狀態在你的日常訓練當中,是不是也早已習慣「全副武裝」來面對挑戰。可你作為一名跑者,有沒有認真想過跑步最初的目的?如今無論是運動品牌還是周邊產品,針對跑步人群的推陳出新讓我們可以說是從頭到腳都有可選擇的裝備,高科技的穿戴設備以及訓練APP,有品位的跑步專用歌單和專業的行頭都在我們身邊伴隨著我們的每一次跑動,但這一切似乎又與我們最初在日常中的訓練初衷相互違背。如果給跑步運動進行一次「斷舍離」,你會丟棄些什麼呢?
  • 奧運冠軍線上教學 體育人用言傳身教助力抗疫
    奧運冠軍線上教學 體育人用言傳身教助力抗疫 2020-12-22 10:08:55 、世界冠軍、運動專家紛紛通過圖文介紹、短視頻、線上直播等方式,向公眾傳授運動健身知識和技巧,幫助人們緩解長期居家產生的焦慮情緒,為「抗擊疫情」貢獻出了一份體育人的力量。
  • 跑步好還是遊泳好?每次運動多長時間最合適?我來告訴你
    導語:運動,是保持良好狀態的良藥,雖說良藥苦口,不過為了健康,苦一點也可以接受。但是大家可能又要問了,在常見的運動中,跑步好還是遊泳好呢?每次遊多少時間最合適呢?下面就由我來告訴你。
  • 為什麼健身房的教練都不建議跑步健身呢?這3點告訴你真相
    為什麼你去健身房跑步除了熱身之後教練一般都不建議你跑步呢?而擼鐵或者是其他的運動形式都是比較有趣的,跑步人人都會跑,也沒有什麼可教的,來健身房跑步真的不如在室外跑步,這樣還能夠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而在跑步機上面跑步相當於是原地踏步一樣,教你一些簡單的訓練動作要比跑步實在的多!像有些健身動作還是很有趣的,而且也不會像跑步那樣一直持續,一般都是間歇性的。
  • 產後康復師培訓多少錢?產後康復師培訓主要內容
    產後恢復產後康復師培訓多少錢?學習產後康復師的費用是根據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地區的不同而不一樣,初級產後康復師需要學習一個月的時間,學費在一萬左右,中級產後康復師學習兩個月,學費在一萬五左右,高級產後康復師學習三個月,學費在兩萬左右。具體的學費是沒有明確規定的,根據學院的課程體系不同而有所差異,具體的情況還是要根據實地參觀而定的。
  • 這位奧運冠軍賽場上「消失」半小時數螞蟻?兩代「槍神」進上中與...
    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上,許海峰為中國贏得奧運史上第一個冠軍,實現了中國奧運金牌「零」的突破。2000年第27屆雪梨奧運會上,許海峰所帶的隊員陶璐娜奪得冠軍。今天(10月12日),兩位奧運冠軍許海峰、陶璐娜走進上海中學,與學生面對面。 【「消失」半小時數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