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神 | 黎明與黃昏
Morning and Evening Stars
上一期推送中,我們認識了印度教中的雙馬童阿溼波,他們是其父親日神蘇利耶的太陽馬車的馬童【點擊這裡查看上期推送】,也分別象徵著日出和日落、凌晨和黃昏,那麼今天這一期,咱們就來聊聊神話中象徵清晨和黃昏的雙子神。點擊下方,聽我慢慢兒給你講(第一次錄語音,望各位多提寶貴建議)咱們首先來到了歷史文明悠久的近中東地區,生活在這裡的是閃族人 【Semitic, 名字源於《聖經》中諾亞的三個兒子之一的閃,相傳是現在生活近中東地區的人的祖先,另外兩個兒子為含和雅弗,據說分別是北非和歐洲人的祖先】,在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還未出現時,這裡主要可分為四大文化信仰板塊:黎凡特地區(Levent,現在的東地中海黎巴嫩沿岸地區)的迦南、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蘇美爾-巴比倫、以色列地區的古希伯來和阿拉伯半島的古阿拉伯文化。傳說中的諾亞三個兒子的後代分布(閃的後代為紫色,含的後代為橙色,雅弗的後代為綠色)(bible-history.com)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黎凡特地區的晨昏二星:阿茲騶斯 (Azizos) 和阿爾蘇 (Arsu)。阿茲騶斯和阿爾蘇分別象徵著晨星(啟明星)和昏星(長庚星)【日出和日落時分的金星】,他們兩兄弟分別被描繪為騎馬和騎駱駝的男子,被看作是做貿易的沙漠騎行隊的保護神,在茫茫大漠中,兩兄弟為商人旅客指引方向。阿爾蘇常被描述為騎駱駝的男子形象,圖為於 「東方龐貝」 杜拉歐羅普斯出土的石刻(Wikipedia)和上期提到的雙馬童一樣,阿茲騶斯和阿爾蘇兩兄弟也經常被人們和希臘神話中的卡斯濤爾和波魯克斯兄弟所聯想到一起;卡斯濤爾和波魯克斯背後是看作是馬師、獵人和水手的保護神,而阿茲騶斯和阿爾蘇有時也會被看作是戰士和獵人的守護神。在希臘化時期 (Hellenistic period, 亞歷山大大帝東徵後的時期) 的帕爾邁拉 (Palmyrene, 位於現在的敘利亞地區) 廟宇中,銘文中還把阿爾蘇和希臘神話中的戰神阿瑞斯畫上了等號。希臘化時期的希臘文化圈(kolovrat.org)後來阿爾蘇的形象傳到了阿拉伯半島北部,成為了當地的月神魯達 (Ruda),和阿爾蘇一樣,魯達也被看作是人們的守護神,在夜空中指引方向;在阿拉伯半島北部部落信仰中,和魯達經常一同出現的還有日神努哈 (Nuha) 與象徵著金星的晨星神阿塔勒沙曼耶 (Atarsamain),三位神祇組成了北部阿拉伯的星空三相神。而南部阿拉伯部落也有著類似的組合:日神亞姆 【Yamm, 但通常被看作是海神,希伯來語的 ים (yam) 意為 「大海」,其父親為主神埃爾 (El, 伊斯蘭教中的 「安拉」 一詞與其同源) 】、金星神阿斯塔蒂【Astarte,希臘神話中的愛神阿佛洛狄忒和羅馬神話中的維納斯 (維納斯就是金星) 等諸多近中東地區象徵生育、富饒的女神形象都源自於此】和月神瓦德 (Wadd) 或阿姆 (Amm)。公元六世紀,伊斯蘭教剛剛興起時阿拉伯半島的部落分布(Wikipedia)相信看過《美國眾神》的朋友可能還會記得故事中的佐利婭 (Zorya) 姐妹,她們是斯拉夫神話中的晨星、昏星女神(電視劇版本中還加入了午夜星女神)。從左至右分別是美劇《美國眾神》中的晨星、昏星與午夜星女神(pinterest.com)佐利婭·烏特稜尼婭婭 (Zorya Utrennyaya) 象徵著晨星,而佐利婭·薇伽勒尼婭婭 (Zorya Vechernyaya) 代表昏星【美劇中加入的午夜星為佐利婭·波魯諾赤娜婭 (Zorya Polunochnaya)】,一說她們是日神達日伯格 (Dažbog) 的女兒,每天清晨,佐利婭·烏特稜尼婭婭打開日神宮殿大門,達日伯格駕著太陽馬車飛上天空;黃昏時分,待達日伯格駕車歸來,佐利婭·薇伽勒尼婭婭關上宮殿大門。達日伯格一詞源於古斯拉夫語的*Daďьbogъ 一詞,前半部分的 *dati意為 「給予」,後半部分的 *bȏgъ 意為 「神」(solntsaroshcha.wordpress.com)相傳她們兩姐妹守護著象徵著世界毀滅的席莫格(Simargl),其通常被描繪為一隻背長翅膀的惡犬,被佐利婭姐妹用鐵鏈拴在北極星上,據說若席莫格掙脫了鐵鏈,星空混亂,宇宙將會毀滅。席莫格有時也被描繪為帶有翅膀的獅子,其妻子為夜女神,生育女神科斯特羅馬為其女兒一說波斯神話中的神獸西牟鳥 (Simurgh) 與席莫格有所關聯,西牟鳥形象與我國神話傳說中的鳳凰十分相似,但有時也會被描繪為一隻長有狗頭的大鳥。圖為出土的薩珊王朝帶有西牟鳥圖樣的銀盤(Wikipedia)佐利婭姐妹是印歐文化圈中非常典型的黎明/黃昏女神的形象,原始印歐語中為 *h₂éwsōs 一詞,其衍生詞也誕生出了印歐神話中的女神們,如羅馬神話中的黎明女神奧羅拉 (Aurōra)、希臘神話中的黎明女神厄俄斯 (Eos)、印度神話中的曙光女神烏莎斯 (Uṣás)、日耳曼神話中象徵著發光發亮的復活節女神奧斯塔 (Ēostre/Ostara) 和波羅的海神話中的清晨女神奧什莉娜 (Aušrinė) 等。黎明女神常和太陽神一同出現,希臘羅馬神話中黎明女神為日神和月神的妹妹(Wikipedia)印歐神話中的黎明女神都有著一種 「不情願」 (reluctance) 的特質,也就是說她們每天清晨並不願意給世界帶來光明,如希臘羅馬神話中的厄俄斯/奧羅拉,因愛上了特洛伊王子提索奧努斯 (Tithonus),每天清晨並不願意離開愛人,為了能和愛人永遠在一起,她祈求宙斯賦予了提索奧努斯永生的能力,但卻忘記賦予他青春永駐,所以儘管提索奧努斯不會死去,但他變得越來越老,厄俄斯/奧羅拉看著老到不行的愛人精神已經失常,時不時會講胡話,只好把他鎖在房間裡,從此女神每天都按時給世界帶來黎明。藝術作品中的厄俄斯/奧羅拉與老去的提索奧努斯(reflectionandchoice.org)在古羅馬信仰中(還未受希臘文化影響時),也有一位黎明女神叫馬圖塔 (Mater Matuta),和印歐神話的黎明女神一樣,馬圖塔也是位不情願的女神,眾神為了懲罰她,不允許她撫養自己的孩子,只能讓她撫養他人的孩子,所以在一年一度的 「馬圖塔節」 (Matralia) 上,母親們會為其他孩子(通常是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祈求平安,來保自己孩子的平安(因為馬圖塔本身就是照顧他人孩子的神祇)圖為出土的公元二世紀的被認為是馬圖塔的石雕(Wikipedia)同樣的儀式在古印度也存在,古希臘歷史學家普魯塔克 (Plutarch) 曾記錄母親們會照顧自己兄弟的孩子,而並非自己的孩子。在印度神話中,曙光女神烏莎斯由於不情願帶來曙光,被懲罰只能去撫養其姐姐夜女神拿德利 (Ratri) 的孩子。另外,印歐神話中的黎明/曙光女神一般都被看作是 「天空的女兒」 ( Daughter of Heaven,原始印歐語為 *dʰugh₂tḗr diṷós),如希臘羅馬神話中的厄俄斯/奧羅拉都是象徵天穹的光芒的泰坦神許珀裡翁 (Hyperion, 點擊這裡查看關於許珀裡翁的介紹) 的女兒;印度神話中烏莎斯的父親是天穹之神特尤斯 (Dyaus);而今天介紹的佐利婭姐妹也是象徵著天穹的日神達日伯格的孩子。Coulter, Charles Russell, and Patricia Turner (2000). Encyclopedia of Ancient Deities. McFarland.Mallory, James P., and Douglas Q. Adams (1997). Encyclopedia of Indo-European Culture. Fitzroy Dearborn.Tokarev, S. A., and Meletinskiĭ E. M, 譯者:魏慶徵. 世界各民族神話大觀.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1993.Encyclopedia of Gods, Michael Jordan, Kyle Cathie Limited, 2002Dixon-Kennedy, Mike (1998). Encyclopedia of Russian and Slavic myth and legend. ABC-CLIOEmail:harryjiayuxu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