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博鰲亞洲論壇為亞洲政商學和其他組織提供了一個高層對話平臺,圍繞經濟、社會、環境等相關問題討論交流,發表真知灼見。
20
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二十年
阿爾及利亞駐華大使
艾哈桑·布哈利法
Ahcene Boukhelfa
值此博鰲亞洲論壇成立20周年之際,我謹向論壇秘書處全體員工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希望論壇能在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以及推動亞洲各國睦鄰友好方面取得積極成果。
20年來,論壇為亞洲政商學和其他組織提供了一個高層對話平臺,圍繞經濟、社會、環境等相關問題討論交流,發表真知灼見。
論壇定期舉辦的大會、專題會和研討會,就與亞洲和世界經濟、社會發展有關的重要問題展開開放且全面討論,涉及金融、貿易、投資和環境等領域。
通過豐富的討論和深入的交流,論壇能發現亞洲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指明區域經濟合作良機,提出許多有價值的「博鰲方案」,在凝聚亞洲共識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促進經濟全球化發展。
通過豐富的討論和深入的交流,論壇能發現亞洲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指明區域經濟合作良機,提出許多有價值的「博鰲方案」,在凝聚亞洲共識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促進經濟全球化發展。
論壇見證了亞洲經濟過去20年來的蓬勃發展。近年來,亞洲新興市場與發達市場之間的增長差距已經縮小。
亞洲已成為吸引全球最多外國直接投資(FDI)的地區,約佔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的40%。憑藉機器人、3D列印和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的吸引力,亞洲也是風險投資的首選目的地。
亞洲經濟體的優勢之一,是有利的人口結構和不斷提高的技術水平。亞洲人口佔世界人口的一半,可就業年齡人口預計將在2015年至2030年間增長10%。勞動力的增長具有諸多好處:如更強的就業競爭,勞動力成本降低以及企業利潤率提高。
亞洲中產階級群體快速壯大,促進了該地區的消費增勢。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預測,2030年,亞洲中產階級將達到49億人,佔全球中產階級的66%。
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預計在2040年,亞洲在全球消費中所佔份額將達到40%,這主要得益於持續的技術融合。
隨著經濟快速增長、資本流動和中產階級不斷壯大,亞洲已被看作一股主要的經濟力量,並有望在世界舞臺上發揮更大作用。其經濟影響力也體現在商業領域,全球500強企業中,超過三分之一的企業總部目前設在亞洲。
新冠疫情大流行導致亞洲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據亞洲開發銀行(ADB)最新預測,2020年亞洲發展中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將萎縮0.7%,為60年來首次,但觀察人士樂觀認為,亞洲經濟將在2021年前逐步恢復增長。
我相信博鰲亞洲論壇將通過定期組織的交流和思辨,作出積極貢獻,為亞洲經濟復甦和社會發展提出務實建議。
在這方面,我相信博鰲亞洲論壇將通過定期組織的交流和思辨,作出積極貢獻,為亞洲經濟復甦和社會發展提出務實建議。
20年來,論壇也見證了中國經濟騰飛和改革開放進程。論壇2018年年會時逢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論壇年會上發表主旨演講,重申中國將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並主動擴大進口。
長期以來,論壇是亞洲各國政府和社會各界進行思想和觀點交流、經驗分享的平臺。論壇立足亞洲,面向世界,同時致力於其他地區和大洲的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與亞洲有特殊關係的非洲。
亞非兩個大陸擁有千年的交往歷史,雙方交流涵蓋多個領域。20世紀50年代以來,亞非之間始終保持團結一致的特殊關係,在1955年的萬隆會議上得到具體體現。「團結、友誼、合作」的萬隆精神至今仍是指導亞非關係的準則,特別雙方在國際組織內部協調立場,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
「一帶一路」倡議獲得廣大亞非國家支持,無疑將進一步加強兩大洲之間的經濟聯繫。論壇對促進亞非經濟合作的支持至關重要。
1954年至1962年,我的祖國阿爾及利亞通過武裝鬥爭贏得獨立。從那時起,阿一直同亞洲保持著傳統友誼。1955年的萬隆會議為阿人民反殖民鬥爭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支持,亞非國家共同在聯合國支持阿獨立事業。許多亞洲國家,在阿實現獨立之前,均承認了阿爾及利亞共和國臨時政府,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蒙古、越南、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伊拉克、敘利亞、沙烏地阿拉伯、約旦和科威特等。
阿中兩國間的傳統友誼可以追溯到1958年12月雙方建立外交關係,當時阿爾及利亞尚未實現獨立。
此後,阿中關係在各個方面堪稱典範,特別是兩國在國際舞臺上不斷重申恪守同樣的原則立場,長期關注並推進鞏固雙邊合作。
兩國保持著最高級別政治磋商,雙方領導人和高級官員的互訪與接觸頻繁。
2014年,阿中宣布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兩國友誼得到鞏固。疫情之下,雙方友誼將進一步加強。
兩國2014-18年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五年規劃,為雙方繼續保持高層政治交往,在國際場合協調立場,推動經濟合作,促進人文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經濟關係方面,自2013年以來,中國一直是阿最大貿易夥伴,兩國年均貿易額超過80億美元。
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在阿大展拳腳,積極參與阿發展項目。過去20年間,中國企業累計獲批700多億美元的公共建設工程,尤其在公路、住房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
儘管如此,中國企業仍應抓住阿經濟轉型和營商環境改善機遇,進一步提高在阿產能——特別是兩國業已建立起全面的法律框架。
兩國在科技和空間領域的合作也得到了拓展。2017年12月11日,阿首顆通信衛星「阿爾及利亞一號」成功從中國發射升空。
目前,兩國正在評估2014-18年五年規劃成果,並即將制定新的阿中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20-24五年規劃。
「一帶一路」倡議對加強阿中合作,特別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投資密集方面,是一良好契機。
作為中國在非洲和阿拉伯世界的重要夥伴,同時考慮到阿地理位置、經濟潛力和外交影響,阿將對「一帶一路」建設實施發揮關鍵作用。
疫情過後,無論是在雙邊合作層面,還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內,阿中合作都將迎來廣闊前景。
亞洲浪潮,博鰲視野
立足亞洲 面向世界
傳遞論壇最新動態 促進亞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對話的傳達者 亞洲共同發展的瞭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