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節已經結束,筆者在等快遞的時候才想起,哎呀,今年忘了過光棍節!
曾幾何時,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從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喜歡你,變成了我的快遞在哪裡?
電商通過幾年努力重新定義了雙十一,成功打通購物與娛樂之間的界限。而受益於雙十一的快遞行業也有了十年爆發性的增長。現如今全國快遞公司有上千家,在電商努力的這些年,有一個綜合性快遞服務信息平臺:快遞100,同樣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
成立9年來,快遞100不斷在探索用戶需求及產品價值,連接了上千家快遞公司數據,以平均每天超過2億次快遞信息查詢,成為查快遞領域的第一名。今年快遞100正式開闢其第二戰場:寄件市場,目前已接入近10家主流快遞品牌服務。從查快遞到寄快遞,品牌的定位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如何打破用戶既有認知,建立新的聯繫?是快遞100的當務之急。
好的傳播講究順勢而為。快遞100瞄準了雙十一購物節快遞行業倍受關注的時期,強勢推出其品牌理念「寄快遞,上快遞100就行」,以輕鬆幽默、直達用戶的一系列短視頻、海報、H5,成功在這波熱點中成為最亮眼的崽。
來看這支視頻,把用戶寄快遞的那些小細節表現得淋漓盡致。
能讓女神哭成這樣的,除了男票,也就只有快遞員了.
看視頻的前半段,還以為美女遇到了渣男:「你答應過我的,我不聽,你說的這些都是藉口,明明不是說好了嗎?」這些臺詞聽到耳中是不是有種熟悉的感覺?
從吸引眼球來說,這支TVC很好地抓住了觀看者的心理,最後的反轉也給得十分精彩,一句「算了,快遞我不寄了」,無釐頭之下讓看客不禁發出「居然是個廣告」的感慨。而快遞100也在搞怪中把用戶比喻成林黛玉,傳遞出「寄快遞又不是談戀愛,不用傷心又傷身」的觀點。
寄快遞還有一個所有消費者都會關心的問題,那就是價格。
我們都怕「潛規則」,而幾乎每個行業都有潛規則。就像有些商家如賣切糕一樣,你以為一刀下去十多塊,實際一刀一套房。當然也沒有那麼誇張,但也暴露出價格不透明是常態。
快遞100這支tvc巧用測試視力的創意,表現了用戶在選擇快遞公司時,不知道多久寄到,不知道最終寄費多少等迷茫。
近視看不清和摸不著行業內幕的點巧妙結合,讓用戶更形象地體會到這支廣告想傳達的「寄快遞又不是測視力」的核心思想。
1)從寄快遞的大戶出發,企業是寄件需求最大的客戶:公司周邊要寄、合作商家禮物要寄、發票合同統統要寄,你是否為了寄快遞練就了三頭六臂?
快遞100通過這一段精彩的分身術表達出,即使你心思縝密、武藝超群,面對繁多的寄件需求,也會百密一疏。
快遞100把複雜的事變容易,大件、急件、國際件,用快遞100,一鍵下單一鍵寄走。而你只需要喝著咖啡,動動手指。極忙和舒適你選哪樣?
2)人生的關鍵在於選擇,那麼普通人寄快遞的選擇標準是什麼?
快遞100充分調研客戶心理後總結出:大件貨物能否上門取件、送貨速度是否夠快、送貨過程中貨物是否容易損壞,以及會不會丟件等,是用戶在寄快遞時最關心的幾個問題。
用戶視角變成了一個擅長用細節推理的偵探。通過第一視角說出了用戶的擔憂。
快遞100把自己和用戶放在同一位置。這就塑造了認同基礎,從而下意識構建起用戶對於快遞100品牌的認知和認同感。
縱觀四支TVC和海報創意,快遞100把用戶寄快遞時的那些小心思吃得透透的。這些創意無論是關聯性和匹配性都和快遞行業非常契合。在深刻地洞察到用戶群體的心理行為後,精準地把用戶變成三頭六臂的白領,細節滿滿的偵探,敏感脆弱的黛玉,測視力的近視眼,用第一視角說出用戶煩惱,最終得出解決方案「寄快遞,上快遞100就行」,打破了傳統廣告無聊不耐看的痛點。
現代人最怕麻煩,最怕選擇、最怕未知,在寄快遞這件事上,快遞100已經幫大家找到了最佳答案。
想知道你寄快遞的姿勢對應TVC中的哪一個角色嗎?快遞100還準備了創意絕佳的H5供你玩耍。
點擊閱讀原文,開啟你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