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2020-12-24 騰訊網

作者|小樣

「人肉搜索」這個詞我們已經不陌生了。

最近,《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開始實行。

終於有了明確規定向人肉搜索和網絡暴力,說不。

人肉搜索的力量是強大的。

一點點痕跡,一條條線索,順藤摸瓜拼湊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你」。

2018年,高鐵霸座男事件沸沸揚揚。

該男子以「我站不起來」為由,強行霸佔了同車一位女子的座位,態度傲慢,語氣輕浮。

一系列迷惑的騷操作,點燃了網友的情緒,

隨後個人信息被扒到連底褲都不剩。

微信號、身份證等隱私完全曝光,

連參加相親大會這種小活動網友都知道了。

經濟學博士身邊被質疑,論文涉嫌抄襲並撤稿。

不交房租玩人間蒸發,

進了派出所才捨得把錢吐出來

講真,這種素質的人有這些「過去」,其實並不意外。

讓人意外的是網友的神通廣大和無所不能。

最終,霸座男道歉了。

一場全民聲討的背後,也讓我們看到了網絡世界真的沒有隱私可言。

只要你上網,就一定會留下痕跡。

王寶強前妻馬蓉出軌經紀人宋喆,也曾經鬧得人盡皆知。

事情發生後,網友們對寶強的心疼化作了憤怒的火苗,瞬間點燃。

宋喆遭到了瘋狂的人肉和網爆。

家庭住址、手機號、郵箱、身份證、社交帳號、密碼……

全部曝光,一點不剩。

就連開房記錄,也明晃晃出現在網絡上。

破壞別人家庭可恥可恨。

所以,人肉搜索這種方式就成了網友們內心宣洩正義的一種最直接的手段。

犯錯的人被踩在腳下,信息被隨意傳播。

網友滿足了好奇心,得到了窺探隱私的快感。

但很多時候我們都忘記了,人肉搜索難道不是在以暴制暴嗎?

它的界限在哪裡?什麼時候可以用?如何控制它不觸碰底線?

沒有人知道。

因為沒有界限,所以這種行為隨時有可能失控。

我們本來只是想伸張正義,最後卻變成了「殺人」的鍵盤俠。

兩種結果,只有一步之遙。

這天,四川德陽的兒科醫生安某和丈夫在遊泳館遊泳。

泳道狹窄,一名13歲的男童「碰撞」了女醫生安某,拒不道歉。

安某的丈夫有點生氣,教訓了一下男孩。

看似是一件日常的摩擦,卻沒想到這件事在網際網路上發酵,成了一場悲劇。

男童的家人把這件事爆料給了媒體,並「美化」了部分事實。

自己的孩子是辜負的受害者,安醫生的丈夫是欺強凌弱暴打未成年的惡人。

「打未成年」

「猛撲上去」

「怒扇耳光」

這些字眼成功煽動了網友的情緒,「正義」再次上線。

安醫生一家人被人肉了……

工作單位、手機號、家庭住址全網曝光。

一打開手機全是惡毒的詛咒和不間斷的謾罵。

幾天後,安醫生不堪重負,自殺了。

她吞下了500片藥,向網絡暴力投降了。

這件事情就這樣結束了嗎?

沒有。

安醫生自殺後,事情的真相慢慢浮出了水面:

男童的「碰撞」是疑似摸臀猥褻,

被發現後拒不道歉甚至對安醫生吐口水,

當晚男童媽媽帶人去打了安醫生,

並且在第二天鬧到醫院,要求安醫生領導開除她。

而最初對安醫生網絡暴力的那群人也調轉矛頭,朝向了男童一家。

真相可以反轉,安醫生活生生的一條生命可以嗎?

更讓人遺憾的是,沒有任何一個人需要為安醫生的死付出代價。

男童一家繼續生活,最初那群「人肉」安醫生的人至今也沒有看到相關處理結果。

深愛她的丈夫只能跪在她病床前泣不成聲,她的孩子也再也沒有了媽媽。

網絡暴力面前,真的沒有感同身受

南京江寧一家飯店的老闆童偉也經歷過這噩夢一樣的日子。

那天,2歲的小兒子被對面鴨脖店養的泰迪咬破了手。

兒子哇哇大哭,童偉心疼了,加上喝了不少酒,借著酒勁把狗摔在了地上。

看到狗狗死了,他也感到後悔,與狗的主人進行了一番商量,雙方達成了和解。

可事情遠遠沒有結束,有目擊者將當天的事情發到了網上。

網友迅速對童偉一家進行了「人肉」。

電話號碼被四處擴散,全國各地的騷擾電話、威脅簡訊淹沒了他的手機。

「你兒子活該咬死」

「快點死吧」

「全家不得好死」

……

謾罵無休不止,童偉沒有迴避,聯繫了當地的電視節目,公開表示自己知道錯了,向所有愛狗人士道歉。

但網絡暴力依舊沒有放過這一家人。

童偉大兒子的學校班級信息被爆了出來,網友威脅要搞他。

店鋪被攻擊到關門,孩子沒法上學,

巨大的恐懼感,讓一家人喘不過氣。

4天後,童偉的妻子選擇割腕自殺了。

網際網路時代,信息更透明了,言論更自由了。

但生命好像也更脆弱了。

他一句,我一言,這些謾罵攻擊織成了一道網,壓得人喘不過氣。

造謠成本低,講話不需要負責,言論的底線被踐踏的寸草不生。

是啊,刀沒扎在自己身上,你永遠都不知道有多疼。

人肉搜索+網絡暴力事件,近年來真的發生太多太多了……

江歌被殺案發生後,青島一名阿姨無辜被網爆,

全家收到了幾千條騷擾電話和辱罵簡訊。

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受害女司機被謠傳是兇手。

在事件沒有調查清楚前,個人信息傳遍全網,被罵上熱搜。

查明真相後,卻沒有一個人向她道歉。

故事太多,委屈太多。

但至今,都沒有任何一個人站出來對這些悲劇負責。

受害人被逼到死,而施暴者在網線的另一端換一個陣營還可以繼續搖旗吶喊。

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素人尚且如此,更別說常年處在輿論漩渦中的明星了。

穿好看的衣服就是博眼球,罵。

戲沒演好發揮不理想,罵。

人肉搜索、網絡暴力的道德界限在哪裡?

答案是:根本沒有。

每個人都可能是這場風暴的活靶子,包括我們。

正義感不需要靠「網爆」來發揮,行俠仗義不需要靠「人肉」來完成。

傷害一旦造成了,就再也沒辦法彌補。

通過人肉搜索大家也已經發現了,我們已經沒有隱私了。

一張快遞單,一個電話號碼,一張房卡都可能出賣你的信息。

只要你上網,隱私的洩漏就是防不勝防的事情。

網際網路世界,我們每個人都在「裸泳」。

即便如此,有幾條建議還是想給你:

1、關掉app中你不需要用到的功能,如定位、通訊錄、照片、語音;

2、多年不用的社交帳號,記得刪帖、註銷、關閉權限;

3、網上交易需謹慎,少透露自己真實情況,儘量用化名;

4、社交平臺避免上傳太多暴露隱私的照片和信息。

保護隱私需要整個社會共同去做,但我們自己也不能馬虎。

每一個生命都不容易,網上衝浪請保持理智。

好在,已經有了政策去規範「人肉搜索」的繼續發生。

做事之前先學會做人,做人之前請記得底線。

我們與惡的距離,

可能就僅僅是一句不負責任的言論。

相關焦點

  • 《狩獵》獵殺鍵盤俠
    社會精鷹VS鍵盤俠? 女主的面癱臉有點意思,酷酷的有點嚇人。 變態精英階層享受殺戮的樂趣是假,被鍵盤俠禍害是真,各種政治隱喻看得出來,雖然要慢慢回味才明白,但是還算能懂。 反轉措不及防,腦洞奇大, 最後三十分鐘:峰迴路轉,柳暗花明,為女主打5星原來被獵殺者都是網絡噴子,鍵盤俠,種族主義者,現實唯唯諾諾網絡重拳出擊,人肉別人的生活,萬事陰謀論。
  • 「鍵盤俠」用英語怎麼說?
    牛津字典裡收錄的「鍵盤俠」一詞為「keyboard warrior」,而不是我們常說的「keyboard man」。川普今年五月曾在推特上表示感謝自己的「鍵盤俠」:「感謝我偉大的鍵盤俠們!你們比麥迪遜大道的那些廣告中介,都更好更有智慧。沒有誰比得過你們!」
  • 面對鍵盤俠,白宇霸氣回應!網友:太解氣了
    但是人怕出名豬怕壯,白宇火了,但是質疑他的人也多了起來,近日就有鍵盤俠惹惱了白宇。>太好了白宇這一次呢是直接回應的鍵盤小胡令了我覺得這句話真的說的太棒了哈。不是視頻區域,我們的這個評論區呢經常會出現很多的這個小黑粉,出現了很多的噴子,我呢也是一樣一笑而過哈
  • 「鍵盤俠」是「俠」嗎?
    一說到鍵盤俠,我第一印象就是「噴子」,而噴子又怎麼可能和「俠」字掛鈎呢!前段時間,馬思純和彭于晏被罵上了熱搜,原因是因為他倆出演了一部電影——《第一香爐》。其實,他們對於劇本和角色的吐槽,我是很能理解的。怪就怪在他們引來了一堆「鍵盤俠」。而這些鍵盤俠已經不滿足於劇本與角色的評判,把矛頭對準了演員。他們開始對演員進行人身攻擊和外貌侮辱,更過分的是還題名道姓的罵,讓其滾出娛樂圈,簡直瘋狂到了極致。
  • 拒絕「鍵盤俠」
    所謂「鍵盤俠」只是一群在生活中很慫,在網絡上很狂的小人。披著網絡的外衣,洩己之憤,害人至深!與此,在我看來,「鍵盤俠」非「行俠仗義」的俠,而是「狹隘」的狹。
  • 鍵盤俠網暴生事,現實中被獵殺
    相信鍵盤俠一詞大家都不陌生、在現實中鍵盤俠幾乎是貶義詞,甚至更多的人在厭惡,鍵盤俠的網絡暴力可以摧毀一個生命,一個家庭,在現實中我們看到太多因為網絡暴力而家破人亡的、身敗名裂的、甚至更多,但往往讓那些鍵盤俠的過錯不了了之。那麼電影中那些鍵盤俠的下場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們一起對這部被川普點名批評過的影片進行深入探討。
  • 童瑤被打"可疑",萬茜骨折"炒作","鍵盤俠"究竟俠不俠?
    > 在所有的評論裡,我們都可以看見"鍵盤俠"。什麼叫"鍵盤俠"呢?它指部分在現實生活中膽小怕事,而在網上佔據道德高點發表"個人正義感"和"個人評論"的人群。 所以"鍵盤俠"有兩個特徵,一是在現實生活中膽小怕事:二是在網絡上佔據道德制高點去質疑和評論。
  • 「網際網路+」:我是怎麼知道「鍵盤俠」英語怎麼說的?
    「網際網路+」時代,我是怎麼知道「鍵盤俠」「噴子」英語怎麼說的?1) 有「老師」這麼只「告訴」你「答案」(魚),然後讓你去死記硬背,沒有告訴你「他又是怎麼知道的」(漁):說某某某是「鍵盤俠」是什麼意思呢,在英語裡是否也有對應的表達呢?
  • 鍵盤俠現狀:不喜立噴,口不留情,假正義還是真情緒
    比如吳昕就曾經在某二手交易平臺被罵「衣品差」,甚至銷售的物品來源也被一一人肉出來。 鍵盤俠是不是俠?網絡暴力到底是怎麼來的?這些網絡暴力都是鍵盤俠發起的,鍵盤俠在百度指的是部分在現實生活中膽小怕事,而在網上佔據道德高點發表「個人正義感」和「個人評論」的人群。
  • 重慶公交車墜江:世道變壞是從鍵盤俠圍攻女司機開始的
    同時,該網還配發了一張「肇事」後的女司機坐在紅色轎車旁邊的照片。這下好了,眾鍵盤俠蜂擁而至,舉全國之口水,怒罵女司機,狠不得把她釘在十字架上。前天晚些時候,有消息出來了,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並不是女司機逆行的事實,而是公交車突然越過大橋雙黃線撞到正常行駛的紅色小轎車,而後再衝過橋上的護欄墜入江中。
  • 潛伏在你我身邊的「鍵盤俠」,終於落網了!
    這一過程被一名實習記者用手機拍下並上傳網絡,隨著輿論發酵,葉南秋被網友貼上「墨鏡姐」「道德淪喪」等標籤,工作、感情生活、住址等隱私均被「人肉搜索」公開,一言一行被惡意放大,甚至有人上門騷擾,房東不再租房給他,初中老師也在採訪中公開指責她……這一系列打擊,導致準備一周後接受住院治療的她絕望地選擇跳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鍵盤俠「獨領風騷」
    演員張韶涵曾發文斥鍵盤俠,我憑什麼忍你!她表示"現在網絡太方便,想罵誰、看誰不爽,就能不分青紅皂的攻擊別人"更有意思的是下方評論:"沒有網絡你能這麼紅?"鍵盤俠怎配得起一個俠字,俠的核心是勇,鍵盤俠的核心是怯。鍵盤不是鍵盤俠的工具,是鍵盤俠的牆壁。他要躲在那個鍵盤躲在那個屏幕後面,他害怕大家看到自己。他害怕大家知道到底是誰在說,誰在罵。為的只是爽快一時,卻不知道對當事人的傷害有多大!
  • 論當今鍵盤俠的厲害
    「鍵盤俠」一詞也因此得來。「鍵盤俠」們大多是現實中膽小怕事,在虛擬網絡卻佔據道德制高點來抨擊他人。容易跟風,成為別人利用的對象。所以,他們沒有好壞之分,可度拿不準,有時反而好心辦壞事。一件再小不過的事情,在「鍵盤俠」們的操控一下,都會宣起譁然大波。只不過雞毛蒜皮,卻引發各種紛爭。
  • 林俊傑被網友當成鍵盤俠,說別人是鍵盤俠的人,自己何嘗不是呢
    近日鄧紫棋在某短視頻平臺上,發了一首自己的歌曲,林俊傑評論了一句easy,本來是兩位音樂好友互相打趣,卻被廣大熱心網友噴成鍵盤俠。
  • 你是「鍵盤俠」嗎?用智慧看見那些看不見的事 拒絕網絡暴力
    大家紛紛指責,甚至還有網友人肉出菜市場的位置,呼籲大家別去這個菜市場買菜了。就在這時故事發生了反轉。老闆娘要求菜市場乾淨,是為了讓更多顧客來買菜,照顧商販們的生意。其實,廣告中的老闆娘是有一顆善良的心,但被斷章取義,「鍵盤俠」們不顧後果,不假思索,一行行憤怒的言語在網絡上傳播開來,當今網際網路傳播速度之快,在網際網路上針對弱勢群體的不公最容易受到共鳴,網絡暴力也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 鍵盤俠們——評韓影《社交恐懼症》
    我個人覺得,片名譯為《鍵盤俠們》更為準確。這是一部講述網絡暴力的獨立電影。一個女生對一個自殺的軍人予以刻薄的評論,引發網民不滿,進而形成網絡暴力,一群活躍在網絡上的年輕人帶著自己的正義人肉了這個女生,並追到她的住處進行「現殺」,未曾想,他們到達時女生已經上吊自殺。警察說,從法律上來講年輕人沒有責任,但事實上是他們的行為導致的結果。
  • 網絡「鍵盤俠」圖鑑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俠客,有網絡的地方我必留名。不知起於何時,「鍵盤俠」開始橫行網絡。
  • 「鍵盤俠、噴子、槓精」英語怎麼說?
    「鍵盤俠」一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只要網海遨遊,就能看到這一群體的身影。這裡的「俠」並非褒義,而是指躲在屏幕背後的一群人,他們通常在現實生活中膽小怕事,卻在網絡上佔據道德制高點,發表「個人正義感」和「個人評論」,躲在網絡背後抨擊事實、盲目跟風,抒發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壓抑。類似的還有「網絡暴力、噴子、槓精」等表述。這些常見的表述如何用英語表達呢?
  • 半月談:青少年網民,如何避免成為「噴子」和「鍵盤俠」?
    半月談:青少年網民,如何避免成為「噴子」和「鍵盤俠」?2020-10-22 16:46 「半月談」微信公眾號10月22日消息,「祖安文化」、暗黑畫風、飯圈互撕、網暴人肉
  • 網絡噴子和鍵盤俠讓我想到了很多年前的經典動畫片《抬驢》
    經常上網的人都知道,現在處處有噴子和鍵盤俠的出沒,對於鍵盤俠來說,無論什麼事情,無論大事小事,好事壞事,無論什麼人,他們都能找到噴的點,世界上只有他們對,其他人都不對,有的時候明明是很正能量的一件事,但是對於鍵盤俠來說,依然有槽點讓他們噴,而且還動不動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來指責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