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扭曲歷史事實?帶你了解其背後的秘密往事

2020-08-21 凨飛揚

您去電影院看《八佰》了嗎?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這部講述「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電影上映的還挺應景。

但是,電影一經播出卻在網上引起了兩極分化的評價,一部分人認為這部電影充分體現了我中華男兒不屈不撓的抗戰精神,是一部愛國題材的院線大片,更有人預言票房很有可能超過《戰狼2》,成為今年的票房冠軍。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電影以偏概全,扭曲歷史事實,劇中抗日戰士居然以殺俘虜來練膽量,這讓很多人對於這部影片表示了抵制。

一部好端端抗戰的電影,為何引起如此大的分歧呢?要想了解其中原委,還是要先從這部電影的背景講起

記錄的英勇抗爭發生在1937年,這年的10月底,淞滬會戰已經爆發了70多天,在日軍的瘋狂攻勢下,上海大面積失守,中國軍隊節節敗退。為了掩護大部隊撤退,88師524團1營奉命駐守蘇州河左岸的四行倉庫,與日軍展開誓死抵抗。

從局面上來看這場戰役毫無勝算,後援斷絕,敵眾我寡,這支脫離大部隊的孤軍對外號稱「八佰壯士」,實際上只有452人,而對面的日本敵軍多達25萬。

奉命駐守四行倉庫的524團團副謝晉元對戰士們說:「本軍所奉的命令是要死守四行倉庫與最後陣地共存亡,所以這裡就是我們的400多人的墳墓,即使只剩最後一個人也要堅守陣地與敵人戰鬥到底」

400多人心懷視死如歸的信念,死守四天四夜,利用四行倉庫天然的優勢多次擊退日軍的猛烈攻勢。

幾天之後,部隊奉命撤退,倖存的戰士撤出四行倉庫。從此「八佰壯士」的英勇事跡廣為流傳,成為了中國抗戰史上的豐碑。

雖然「八佰壯士」的壯舉永載史冊,但從軍事角度上來看這場戰役其實是難以理解的。留下400多人斷掉補給,直面精銳的敵軍,明知結果必輸為何還要打?

其實,小到四行倉庫戰役,大到整個淞滬會戰都是違背軍事常理的。當時的中國軍工嚴重落後,大量的武器依賴進口,新兵訓練連子彈都不捨得用,而日本軍工生產能力很強大,先進武器能夠源源不斷的製造出來,雙方的實力那是肉眼可見的懸殊。

但奇怪的是老蔣一上來就盡出老底,先後投入了75萬的精銳部隊,飛機、坦克、重炮整個隊伍的精華全部派上來了,更莫名其妙的是老蔣還把上海作為決戰之地。

作為當時中國最繁華的國際大都會,上海位於長江入海口,交通極為便利,毫無天險可守。在黃浦江畔,日軍海、陸、空三軍能夠輕易聯合,甚至還能調來軍艦重炮支援地面部隊。

除了這些,還有更不可思議的事情,淞滬會戰剛開始時,上海的駐守日軍不過3000人,國軍數量5萬人,初期時的人數、裝備相比日軍優勢巨大,但是老蔣總是打打停停,曾三次下令停止進攻,讓原來難以招架的日軍得到了喘息增援的機會,日本的援兵越來越多,終於發展到讓老蔣難以承受,他最終下令撤退。

就這樣,激戰三個月日軍傷亡4萬人,而國軍傷亡高達30多萬。如今看來這邊戰役疑點重重,為什麼國軍要投入這麼多的精銳部隊在最繁華的上海發動這場必輸之戰,而且還邊打邊停呢?

其實當你了解了老蔣的戰略意圖,這些疑問也就迎刃而解了,因為他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打仗,而是為了在國際社會面前演戲,以換來歐美列強的調停。

李宗仁曾經在回憶錄裡這樣寫到,「在蔣先生看來,上海是個國際大都會,歐美人在此投下大量資金,還有租界,如在上海和敵人全力血戰一番,不但可以轉變西方人一向輕華之心,而且還有可能引起歐美國家居間調停,甚至是武裝幹涉」。

而發動淞滬會戰之時剛好是列強九國會議前夕,地點就在上海。可能在老蔣的心中戰爭時間越久,規模越大就越能引來洋大人的調停,至於戰爭結果如何並不是他關心的事,包括大部隊撤退時,在租界旁邊的四行倉庫留下400多人負隅抵抗。

這不過是吸引國際社會的目光,徵求同情支援的手段罷了,捨身奮戰的400多位英雄其實早就淪為了政治手段的犧牲品!

總之,四行倉庫之戰,不過是在淞滬會戰慘敗之後,由一支被蔣介石放棄的部隊,在租界裡打了一場給歐美列強賣慘的「表演戰」而已。

雖然「死守」四行倉庫的400多位壯士值得尊敬,但這場戰役的內核其實是政治宣傳。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借著致敬革命先烈的幌子,拍著扭曲歷史的片子。
    八月十四日,電影《八佰》超前點映,點映首日票房1428萬,平均票價超過了《哈利波特》和《星際穿越》,保守估計票房十億起步,是疫情到現在,第一部堪稱大賣的電影。 但是就是這樣一部爆款,打著致敬抗日英雄名頭且製作精良的影片,卻讓真正了解那段歷史的人們氣不打一處。這是怎麼回事呢?
  • 電影《八佰》即將火爆上映,帶你了解電影背後真實殘酷的現實
    電影《八佰》在去年就已經製作完成,因為某些不可抗拒的原因推遲到今年才定檔上映,上映日期為8月21日。這部電影目前口碑爆棚,強烈推薦大家觀看。在觀影之前,先讓小編帶您了解一下《八佰》背後的故事。《八佰》由管虎執導,黃志忠、張俊一、歐豪、張承、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陸思宇、張宥浩、魏晨、李晨、白恩、餘皚磊、俞灝明、鄭愷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這部電影可謂是眾星雲集!
  • 電影《八佰》背後那段沉重真實的歷史事件你了解了嗎?
    隨著8月21日在一片爭議中熱映的電影《八佰》到目前9月7日零點,17天創造疫情期間24億票房,成為目前歷史戰爭片票房月冠,再度掀起國民對歷史戰爭片的熱潮,讓我們靜下心來,透過電影了解其背後是的,你沒看錯,正如影片所呈現的這場戰爭是有人在現場觀看的戰爭,當時其實已經進入淞滬會戰尾聲,國民軍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撤退政策,對於整個佔地不足0.5公頃的6層四大銀行的儲備倉庫,原本已無足輕重,但是由於四行倉庫當時在大上海的特殊位置,其東、南面是英、法、美等西方公共租界,西、北面被日軍佔領,成為一座「孤島」。
  • 電影《八佰》背後:不該被遺忘的歷史
    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我們為熱血男兒捐軀赴國難的鏡頭落淚,但是在我看來,也難掩導演對歷史的扭曲為我帶來的遺憾。這篇文章,可能沒有讚美!電影《八佰》是基於淞滬會戰,那麼當時是怎樣的歷史背景?電影《八佰》劇照這便是電影《八佰》真正的背景,這並不是正面戰場的英勇抗日,而是蔣為了媚外的一場政治作秀,但是導演
  • 《八佰》救市,快手老鐵成了電影「背後的男人」
    《八佰》引爆市場背後,老鐵的力量有多大呢?以「快手電影」官方號為例,累計發布官方短視頻73條,《八佰》也是其帳號內目前發布視頻數量最多的影片。其中,李晨、歐豪等人的拍攝花絮以及浪子「刀子」用生命傳送電話線的劇情片段等最受關注,單只視頻播放量突破千萬,視頻累計播放量達1.8億。這些內容不僅為電影宣傳造勢,更引發用戶關於劇情、演員、精神情感等多維度討論。
  • 《八佰》背後的真相,才是一場真正的災難
    在沒有真正看到這部電影之前,有人期待的是導演管虎帶團隊花費一年半搭出來的景到底是怎麼樣的,有人想看真正的事實是什麼樣子,有人則是單純的為了看電影而去看它對於小編來說,我想清楚了解的是,為什麼這部電影——《八佰》,成為了今年以來最大的話題之作。
  • 《八佰》get不到點?這部豆瓣高分紀錄片帶你了解真正的《八佰》
    當看完後,總結出高票房的背後還是真是離不開影片本身的實力,整部電影全程節奏緊繃,戰爭的殘酷和民族的悲苦都交織在這兩個多小時的之中。拋開電影其中的深意不談,《八佰》從製作上確實是一部值得看的戰爭片。究其原因,我想知道點近代史的人都發現了,《八佰》並沒有把堅守四行倉庫的英雄故事拍全……影片中一直單獨的用犧牲精神的戰鬥去表達了「八百壯士」抵禦侵略的英勇無畏,卻一直不談這場悲劇的核心,也使得影片故事中所表達的精神顯得「無力」,這也似乎確實讓有些人get不到點。
  • 對電影《八佰》的討論,上升到有沒有篡改歷史,是可笑而荒誕的
    而今,《八佰》正式上映,成了疫情之後的救市之作,屢破票房紀錄,甚至成為了全球票房榜的多項冠軍,影片所呈現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也由此被更多國家更多人知曉,從這個層面說,《八佰》無論是對於重振本土的電影市場,還是對於傳遞以戰止戰的理念,都有其值得點讚之處。
  • 電影《八佰》背後的真實歷史
    電影《八佰》作為影院復工後最早上映的電影之一,《八佰》在點映期間票房就突破了1.8個億,到現在《八佰》的總票房已經突破了30億。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主要是影片對歷史真實性的還原上的爭議那麼這部影片背後的真實歷史又是如何的呢?
  • 《虎•破》——《八佰》攝製背後的秘密
    重繪了這場戰鬥的畫卷的電影《八佰》,獲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的同時,也讓更多人心中燃起了熊熊的愛國之情。同時,《八佰》也讓更多人對那段歷史產生了求知慾。為什麼會爆發這場戰鬥,歷史上的「八百壯士」最終命運如何?管虎為何選擇這個題材?
  • 評電影《八佰》:問失德導演為何玩弄歷史真相?
    對於電影《八佰》,我終生無法原諒,因為扭曲歷史是電影人的一種失德行為。這篇文章,沒有讚美,只有氣憤和批評!一、基於淞滬會戰的電影《八佰》,究竟有著怎麼樣一個歷史背景?因為我自己不喜歡歷史,看歷史電影都是硬著頭皮去查歷史的。
  • 評電影《八佰》:問失德導演為何玩弄歷史真相?
    對於電影《八佰》,我終生無法原諒,因為扭曲歷史是電影人的一種失德行為。 這篇文章,沒有讚美,只有氣憤和批評! 一、基於淞滬會戰的電影《八佰》,究竟有著怎麼樣一個歷史背景?
  • 直播預告|電影《八佰》爆紅背後比影片沉重八百倍的真實歷史
    8月21日,由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正式上映。此前,該片在全國舉行了超前點映,票房突破2億元,創造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極大振奮了剛剛復工的電影行業。隨著影片票房的如火如荼,搜狐文化和搜狐視頻聯合策劃,特邀知名影視達人小片片說大片和知名文史撰稿人袁載譽以連麥的方式從電影劇情與真實歷史背景兩個角度,來聊一下《八佰》這部電影,一起追憶一下那段慘烈而又令人難以忘懷的戰爭往事。也為網友們分析一下,這部電影都有哪些看點。
  • 《八佰》:一部嚴肅的抗戰電影?歷史虛無主義的產物?
    》在網上吵得沸沸揚揚,網友評價褒貶不一,總的來說有這樣兩種觀點:第一、《八佰》宣揚抗戰中的英雄主義,是一部好作品;第二、《八佰》虛化歷史,模糊歷史真相,是歷史虛無主義的產物。我們注意到,作為電影,《八佰》的敘事還是比較過得去的,至少對於很多文藝青年來說,該作品可以加入到很「燃」的行列。但作為抗戰電影,它給我們展示的歷史事實卻是顛倒的、虛化的,甚至是脫離歷史背景的!這對於一個注重歷史真相的觀眾而言,是具有嚴重誤導性的。我們不禁要問了:宣揚抗戰英雄主義,有必要虛化歷史事實嗎?如果不必要,為什麼還這樣選材?
  • 電影《八佰》到底是誰在護國?
    前幾天我去看了《八佰》的首映,一直都難以平靜。不談歷史,這是一部製作精良的電影。談到歷史,卻又處處是漏洞。八佰的宣傳非常完美,刪減 18 分鐘的名頭,愛國旋律的主題,幾個月的宣傳拉鋸戰,讓大眾對這部電影的好奇度頂上風口浪尖。
  • 電影《八佰》為何爭議那麼大?你需要了解的幾個歷史真相
    到目前為止,最大的票房贏家就是《八佰》了,從八月份上映到現在已達到了30億左右的票房了,但這部電影從上映開始就引起了人們巨大的爭議,為何爭議那麼大呢?你需要了解的幾個歷史真相。先從電影本身說起,電影叫做《八佰》重點講述的應該是戰士,但這部電影更大的重點是側重在歐豪飾演的端午,王千源飾演的羊拐,張譯飾演的老算盤,而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知道這些是什麼人,當初都是逃兵,後來才被抓到四行倉庫。
  • 時評|《八佰》:一部嚴肅的抗戰電影?歷史虛無主義的產物?
    文|輕鬆笑最近一段時間,管虎拍攝的電影《八佰》在網上吵得沸沸揚揚,網友評價褒貶不一,總的來說有這樣兩種觀點:第一、《八佰》宣揚抗戰中的英雄主義,是一部好作品;第二、《八佰》虛化歷史,模糊歷史真相,是歷史虛無主義的產物。
  • 時評 |《八佰》:一部嚴肅的抗戰電影?歷史虛無主義的產物?
    《八佰》在網上吵得沸沸揚揚,網友評價褒貶不一,總的來說有這樣兩種觀點:第一、《八佰》宣揚抗戰中的英雄主義,是一部好作品;第二、《八佰》虛化歷史,模糊歷史真相,是歷史虛無主義的產物。  我們注意到,作為電影,《八佰》的敘事還是比較過得去的,至少對於很多文藝青年來說,該作品可以加入到很「燃」的行列。但作為抗戰電影,它給我們展示的歷史事實卻是顛倒的、虛化的,甚至是脫離歷史背景的!這對於一個注重歷史真相的觀眾而言,是具有嚴重誤導性的。我們不禁要問了:宣揚抗戰英雄主義,有必要虛化歷史事實嗎?
  • 《八佰》的爭議背後,是導演管虎向歷史索取的想像和野心
    眾多影評人所口誅筆伐的不僅是電影的劇情展現,還有導演對歷史的解讀方向,甚至直言管虎是在篡改歷史,並將《八佰》歸類於神劇。但當批評《八佰》成為一種政治正確時,《八佰》的閃光點可能就會在極化的情緒中被埋沒甚至被誤解。《八佰》是一部電影,它對於歷史的解讀不可能是再現式的還原,而是在某種邏輯的編排之下、某種立場的基礎之上所進行的藝術再現。無論是導演所創作的電影,還是觀眾對電影的評價,過猶與不及都將導致事情的發展偏向一個錯誤的方向。
  • 《八佰》的爭議背後,是導演管虎向歷史索取的想像和野心
    眾多影評人所口誅筆伐的不僅是電影的劇情展現,還有導演對歷史的解讀方向,甚至直言管虎是在篡改歷史,並將《八佰》歸類於神劇。 無論是導演所創作的電影,還是觀眾對電影的評價,過猶與不及都將導致事情的發展偏向一個錯誤的方向。 可以有觀點,但不能死守偏見;可以有批判,但不能沒有依據;可以有情緒,但不能拋棄立場。 《八佰》是一部有淚點,更有痛點的電影,因為在它的背後有一段可歌、可泣,更可悲的歷史。